一、大理有哪些特产
云南大理土特产 - 海东雪梨 - 大理雪梨主要出产在洱海东岸的海东乡一带,故传统上称为海东雪梨海东区域内栽培雪梨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大理国、南诏国时期,每年梨熟时节,各地方官员都要选上等雪梨作进贡果品,上贡给朝廷。相传宋朝年间,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城(现昆明)讲经,曾把大理雪梨树苗带到昆明呈贡一带栽培,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人们为纪念这位宝珠和尚,就把引种的雪梨称为宝珠梨。所以,现今昆明一带有名的宝珠梨与大理雪梨同出一类,果型、味、色基本相同,只是大理雪梨因气候、土壤因素比宝珠梨更甜、肉质更细嫩一些。 每年八九月份是海东雪梨成熟期,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经贮藏一段时间皮色由绿色转为黄色,晶莹透亮。熟透的雪梨皮薄、肉质雪白细嫩,汁多香甜,咀嚼不留渣滓,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有生津止渴、润肺消咳之功效。 农历八月八日是大理民间传统的耍诲会。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洱海划船游玩,不少人横渡洱海到海东,在梨树下歌舞野餐品尝雪梨,情趣盎然。现在,海东雪梨在栽培数量、质量上得到较大发展,年平均产量达60多万斤,最高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已成为海东乡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漾濞核桃 - 清代安微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说:"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掐而破之."漾濞县在大理县西部,以盛产核桃著称. 如果你到漾濞山区彝族家中去作客,他们一定会用当地的传统食品核桃蘸蜂蜜来款待你.这是一种润肺化痰、香甜可口的食品.漾濞核桃果大、壳薄、仁厚、味香、出油率高,是我省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漾濞山区满沟满岭都是青翠茂密的核桃林.核桃树粗壮挺拔,有许多百年老树.平坡公社高发大队有一棵核桃树,两米围,亭亭如盖,占地达半高,一般年产核桃两百多斤,可榨油近70斤.这棵树被称为"核桃王". 核桃仁含油量高,可榨油,生熟都能吃.大理一带传统的节日食品,如春节的元宵、中秋的月饼,都以漾濞核桃仁作馅,香脆甘甜.漾濞核桃也是馈赠亲友的一种礼品. - 雕梅 - 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制作工艺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凉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开胃提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 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作雕梅,因此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当地风俗,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宾客,雕梅的制作技艺和味道如何,便就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话题。文人墨客也以雕梅为题写诗助兴,如有一首赞誉雕梅的诗赞道:“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蜜糖浸渍味鲜美,疑是仙葩落人间。” - 炖梅 - 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月一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炖梅,白族人民用来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 - 高河菜 - 是大理苍山特产的高山名贵植物,原产于苍山顶峰“龙池”(洗马塘)海拔3500米以上地带。陈鼎《滇黔纪游》一书记载说:“苍山绝顶有高河菜,七、八月生,红茎。碧叶、味如芥。”现已由白族农民种于山麓菜地。 高河菜常制作腌咸菜类食用。制作方法简便易行,首先将采摘的新鲜高河菜洗净,用开水烫过,加芝麻、姜丝,用热香油浸拌后即可食用,也可放入罐内密封,可保存半年而不变味。高河莱具有开胃、健脾、清神等药理作用,是馈赠、招待外地亲友的著名特产。 - 洱海海菜 - 属绿藻类水生植物,产于大理洱海。清嘉庆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序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水面,三瓣、色白……人摘其茎叶食之。”海菜茎长四、五尺,软脆,粗细如绳,茎须开花,有苞,每苞开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故又名海菜花。 海某打捞出海后用清水洗净,连同花苞、茎叶与芋头煮汤,称为“海菜芋头汤”,清爽可口,是白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一道名菜。海菜在洱海水面成长、漂浮,白族民歌里常引喻四处飘泊的人生:“大理海子无根草,不飘不落不生根”,指的就是海菜。- 刺菱角 -刺菱角据《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记载:“菱角旧名芰,属芰科。古时芰荷并称,采菱亦见诸歌咏,盖池沼中常见植物也。春时出叶,广卵形,多锯齿。叶柄中部肥大,便于浮生。夏日开白色小花,四萼四瓣。子房秋熟,成为坚果,角有嫩刺。果肉白嫩,可生食。” 大理刺菱角主产于洱海、西湖、剑湖、花碧湖等主要淡水湖泊。每年春季发芽长叶,叶浮于水面,叶边长有锯齿,叶柄中部较两端肥大;夏季开花,花小色白,呈四瓣花瓣。秋高气爽时节,、水中菱实累累,是采摘菱角的时节,此时的菱角外皮坚硬并生有嫩刺,把采摘来的新鲜菱角漂洗干净,再用沸水煮片刻后,去皮壳即可食用;此时的菱角果肉白嫩,食之香甜,是白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
二、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种海味
大理洱海必吃的八种海味
大理洱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由于水质较好,洱海鱼虾蟹跃,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千年来白族人民靠海吃海,活水煮河鲜,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颇有一番研究,鲜香酸辣,各有滋味。所以外地人到大理,都以品尝洱海鱼为快事。现在就介绍沙坝鱼(酸辣鱼)、砂锅鱼、海稍鱼、冻鱼、蒸鱼这几种洱海鱼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烹饪,供吃货们品鉴。
1沙坝鱼
沙坝,是所有大理人熟悉不过的名字,那是下关郊区山上的一个小村庄。村里有很多卖鱼的饭肆,几乎所有爱吃鱼的大理人都到那里吃过酸辣鱼。沙坝酸辣鱼的独到之处,在于一个“鲜”字,饭店将活鱼买回来后,用沙坝山箐冷泉水养上一周,甚至十五天左右,将鱼体内的浊物排得一干二净,经过“排毒养颜”后的鱼儿,在口味上自然是更胜一筹。其次,煮鱼时所用之水也是来自苍山的甘泉,味鲜。烹制好后,白色的嫩豆腐、红色的汤汁、黄色的洋芋块,混合着麻、辣、酸、香的味道一股脑冲进鼻孔,配上包谷酒,用鱼汤汁泡米饭,吃起来相当可口。
2砂锅鱼
沙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制作而成。此菜源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创了此道闻名遐迩的砂锅鱼。
砂锅鱼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汤沸将砂锅端上,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大理砂钞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饱负盛名。
3海稍鱼
大理州宾川县海稍湖盛产白鳞鱼,肉质细嫩,口感特别好,很多客人不远千里都到那里去吃海稍鱼。海稍鱼有两种口味:一味为酸辣、一味为清汤,酸辣的汤色暗红,味重适口;清汤的汤色乳白,清鲜美味。除了口味以外,在食用海稍鱼前还须制作麻辣蘸水。即以辣子、花椒面、适量食盐和切碎的大蒜等作为原料混合拌匀用油炒之后,再用涨沸之香油浇淋,随之发出一阵脆响之声,然后乘其沸腾,分发顾客每人一小碟,各自拈蘸鱼肉食之。这便使该海稍鱼添加了鲜香麻辣、酸甜可口、回味无穷的土特风味。
4冻鱼
大理本地方言里面有这么一句叫“吃冻鱼,晒肚皮”,冻鱼是当地人十分喜食的一道凉菜。当地居民常常挑选洱海盛产的'二三两鲫鱼,去鳞、肋、肠、肚洗净,下锅用鱼油煎黄(也可不煎),烹煮时加汤放佐料:酱油、醋、盐、辣椒面、花椒、葱、姜、红糖等。煮到鱼入味,汤收浓,盛入大汤碗内,然后置于凉处自然冷冻,次日用餐时在盘中加入腌菜、芫荽,将碗中冻鱼扣盘便可上席。冻汤汁有如琥珀一般色泽鲜美、晶莹剔透,“冻鱼”鲜、凉、酸、辣、香、入口即化,色香味俱全。
5粉蒸鱼
剑川待客的八大碗中,有一碗人们喜爱的粉蒸鱼。
粉蒸鱼有八块,摆在一碗酸腌菜上面,色泽鲜艳,味道香辣。往往人们辣得吐舌头还要吃。粉蒸鱼一般是两三天之内加工而成。把鱼买来后杀了洗干净,把脑汁、肚杂、血渍等一一清理干净,切成方块,然后抹上盐,料酒等佐料腌着,请客的当天放在大盆里抹上油辣子和厚厚一层粉蒸面,然后一块一块夹进大蒸笼蒸,蒸好后用酸腌菜垫底,每碗八块上桌。色美味香,味道十足。
6弓鱼
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上世纪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急剧减少,现时已很难吃到。现已采取措施,开展保护、管理、科研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繁殖。
弓鱼体型不大,肉质软而细腻,多脂肥厚,入口即化;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向称为云南名产。做法有大理当地砂锅鱼、木瓜鱼。
7翠梅酸辣鱼
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当乘鲜采摘的酸梅翠色犹在,一道以青梅入味,以辣椒为主料的“翠梅酸辣鱼”就新鲜出炉了。果酸调和了鱼腥,更好的保持了鱼肉的口感和营养,与西餐烹鱼流行加柠檬片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8木瓜鱼
金黄色的浓郁汤底里,两只鲫鱼尽情畅游,空气中瞬间飘荡着浓郁的酸辣爽三种香味。每锅里都切了整整一颗云南特产酸木瓜,勇士们可以夹一片入口,一刹那酸味从舌尖飞跃,这酸爽,仿佛触电一般,身体不自觉开启振动模式。汤底中的云南本地小米椒和泡椒,在端上桌的大理酸木瓜鱼中,小米椒和泡椒都会被捞出,辣味杀人于无形。
;
三、云南大理的土特产
云南大理土特产 - 海东雪梨、普洱、云龙绿茶、漾濞核桃、高河菜、洱海海菜、乳扇、乳饼、饵块饵丝(大理的比较筋道)、梅子(雕梅、雕梅酒、雕梅扣肉)、海菜(洱海里一种水草,滑滑的,估计富含黏液蛋白)
大理旅游景点:苍山、洱海、三塔寺、喜洲民居、鸡足山、大理古城洋人街。 住宿推荐古城客栈,吃可以活水煮活鱼、树头菜炒火腿、大理海菜汤、腌螺蛳、巍山粑肉饵丝、大理酸辣鱼、鸡豆凉粉、大理炖梅、大理冷冻白豆腐鱼
丽江旅游景点:大研古镇、木府、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束河古镇、玉水寨、千龟山、虎跳峡、香格里拉、泸沽湖。住宿推荐丽江古城客栈、旅游推荐丽江金沙旅游、丽江特色吃土鸡火锅、丽江粑粑、黄豆面、酥油茶、炸土豆、米灌肠、牦牛酸奶、土豆鸡、土鸡米线。
四、云南大理有些什么特产?
海东雪梨。大理雪梨主要出产在洱海东岸的海东乡一带,故传统上称为海东雪梨。
2. 漾濞核桃。如果你到漾濞山区彝族家中去作客,他们一定会用当地的传统食品核桃蘸蜂蜜来款待你。这是一种润肺化痰、香甜可口的食品。漾濞核桃果大、壳薄、仁厚、味香、出油率高。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3.雕梅。白族传统名特食品。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
4.炖梅。白族人民用来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5. 高河菜。是大理苍山特产的高山名贵植物,原产于苍山顶峰“龙池”(洗马塘)海拔3500米以上地带。
6.洱海海菜。属绿藻类水生植物,产于大理洱海。
7. 刺菱角是白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
8.白族三道茶。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9. 乳扇。乳扇是产于大理的奶制品,形制更为独特,是一种含水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颇难形容。
10.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1902年由下关“福春恒”商号生产,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11.大理啤酒。位于大理市下关西郊一点红的大理啤酒厂生产的苍洱牌大理啤酒,采用苍山无污染雪水,配以进口麦芽、啤酒花精心酿制而成,具有口感好,酒液清洁细腻,泡沫挂杯持久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12.下关羽毛画。羽毛画是采用禽鸟色泽鲜艳的羽毛制作而成的一种精美工艺品,用于室内陈设,美观雅致,别具一格。
13. 感通茶。产于大理市七里桥乡辖区内感通寺方圆近10平方公里圣应峰(又称荡山)、马龙峰山脚一带,处在莫残溪、龙溪之间。
14.烤茶。烤茶是大理地区白、彝、汉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还可消除生茶的寒性。
15. 大理弓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理弓鱼,又名大理裂腹鱼,是大理洱海特产。测量9尾标本,全长225——335毫米,体长180——285毫米。头小,嘴略尖。体延长,侧扁或略侧扁,背缘隆起,腹部滚圆。身体背部及侧部被细鳞,胸部及前腹面裸露无鳞。全身银白闪亮,背部泛青光。在静水中觅食,以浮游动物为主。产卵时要求流水环境。
五、丽江洱海有什么特产
丽江特产
丽江特产丰富,主要有丽江雪桃、雪茶、普洱茶、螺旋藻、他留乌骨鸡、永胜油茶、丽江天麻、小凉山苹果、香橼、茨满梨、海棠果、琵琶肉、腊排骨、鸡豆凉粉、糯米血肠、丽江粑粑等。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吹猪肝”、“酥油茶”、“炒饵块”等。
六、云南大理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1、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当旅游者从当地把扎染天南海北地带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时,它从远古时期走来的脚步仿佛与当代步伐连接到了一起,叫人不能不格外惊叹于它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2、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土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
3、云南鹅有白鹅和灰鹅两种。白鹅头较大,喙橘黄色,喙基部有一肉瘤,颈细长,稍弯曲,胫较长,形似天鹅,胫和蹼橘黄色。灰鹅的喙和肉瘤黑色,胫和蹼灰黄色。
4、云南马,也称“滇马”,是中国历史优良马种,大理马、乌蒙马、腾冲马等品种都属于云南马。原产于云南省滇西和滇东的乌蒙山区,分布于大理、鹤庆、洱源、剑川、宾川等地。云南马为高原、山区驮挽、骑乘的重要役畜。
素以体质结实、短小精悍、运动灵活、善登山越岭、长途持久劳役、耐粗饲、有良好的适应性为其特点。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使用的多是此马。
5、大理雪梨主要出产在洱海东岸的海东乡一带,故传统上称为海东雪梨。海东区域内栽培雪梨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大理国、南诏国时期,每年梨熟时节,各地方官员都要选上等雪梨作进贡果品,上贡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