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属于几线城市,为什么有人说消费这么高?
贵阳这座城市,消费为一线,相关机构划分为二线,贵阳人自我感觉为三线,网络喷子口中为世界一线。
去年、前年在相关机构划出的中国城市划分中,将贵阳划分为二线城市。
我在贵阳生活这么些年,再加上最近对贵阳有那么些微微研究,我觉得贵阳还算不上二线,可以算一个比较强的三线城市,这样的定位更合适一些。
贵阳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省会城市,其发展也是比较落后的,也就是最近几年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在这种快速的发展下,很多媒体会报道有关贵阳的一些事件,比如经常说贵阳的大数据产业、 旅游 产业,说贵阳经济增速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之类的,所以贵阳在网络上有了一点点知名度和曝光率,再加上部分人对这些报告的过度解读,使得有些人对贵阳非常没有好感,看到贵阳就开喷。
讲起来贵阳也挺不容易的。贵州本来就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即使贵阳是作为省会,也是难以发展,没有资金、没有资源,也没有基础产业支持,就算想吸点周边城市的血来发展,也只能选择安顺、黔南这些经济更弱的穷小弟,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找到 旅游 产业、大数据产业这种适合贵阳发展的道路,然后又是各种质疑,网络上各种招黑甚至开喷。
贵阳的消费算是比较高的,给我的感触确实可以和一线城市的部分消费相提并论。不过在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业这么发达的今天,物价这一块也会慢慢趋于平衡,各个城市的消费将趋于统一。
研精致思,求个关注( ̄▽ ̄~)
贵阳是二线城市,不管左喷子怎么喷,它也不是一线城市,不管右喷子怎么喷,它也不是三线城市。
消费也不高,就是二线消费。我们都知道薄利多销,非必须消费的产品走的都是这个路子,在北京一个最大瓶子的可乐,3块多一瓶。在贵阳5块多,到县城9块12块一瓶。
为什么呢因为人多阿,同为二线城市,贵阳消费更高的是为什么呢,贵阳人少阿,460多万人,要分摊同级别消费,平均就要高一点。
必要消费的,就非常低了,贵阳8-10元就可以吃碗牛肉粉了。在北京18起,香港50。
房价也是一样的,北京两千来万人,贵阳460万,贵阳房价1-2万元一平,北京5-10万一平。都是人决定的。
人比贵阳少的二线,消费就高于贵阳,人比贵阳多的二线,消费就少一些,比例都是对等的。
还有就是外来人员,说贵阳消费高就是这个原因了。同一个流动人员,当他去北京买个可乐,3块多,可到了贵阳就是5块多了,对比后就得出,贵阳消费比北京的高。一个二线城市消费比一线还高,虽然在他们村是12块一瓶,但不是必须消费的。所以,他还是觉得贵阳消费比他老家高。
其实,并不高,都在人口比例的精准控制中。就消费总量来说,还是偏低的。所以,收入也是偏低的。
你是不是懵了,贵阳消费高。
算三线城市吧,城市道路曲折离奇,城市规模也不大,司机开车野蛮,过个马路跟玩命一样。打车很难,基本打不到,高峰期都是拼车的!吃的用的都贵,消费堪比一线城市!给人感觉到处是乱乱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好吃的多!工作性质经常要去贵阳出差,打车都打出阴影了,去一次怕一次!
贵阳工资高,房价低,又是中国最年青城市,净流入人口城市、天气质量最优排名第四城市、森林覆盖率最优城市……
贵阳是典型的多高一低的畸形城市!!!
多高:房价高;各类房的租房成本高;门面转让费高;副食品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前面这些都高物价怎么会不高!
一低:人均收入低!
贵阳受制于城市原始规模小,地形属于山地。城市规划非常落后,导致城市内红绿灯过多。经常处于拥挤状态。而且贵阳其实没有支柱性产业,导致贵阳市人均收入偏低。贵州这种山地导致物流运输并不便利,使得物价偏高。加上贵阳市近几年人口大量增加物价进一步走高。所以,造就了高物价低收入的畸形消费
贵阳的确是二线城市,只是在它的上面还有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这样算下来说是3线也对。
贵阳从地理、经济、人口、城建、产业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个三线城市,但物价真的比一线城市还高,不过好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房价不高(省会相比)。
消费本身就高。三线城市。
二、贵阳和昆明哪个消费高
贵阳高。
1、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贵阳的人均GDP水平在每人2900元左右,而昆明的人均GDP平均每人在1900元左右,贵阳较高。
2、贵阳在旅游业表现比较突出,消费比较高,有黔灵山公园,甲秀山等,而昆明旅游业并不突出,消费也较低。
三、贵阳消费贵吗?
贵阳的消费算是比较高的。
贵阳作为省会,早已成为了一座繁华的城市,消费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贵阳旅游,就连国内的明星也经常来贵阳出差。
不过在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业这么发达的今天,物价这一块也会慢慢趋于平衡,各个城市的消费将趋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