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望亭镇有哪些地方好玩

没什么地方好玩的。还有那个重元寺在阳澄湖镇的,离望亭远的

二、没想到苏州这个两千年小镇原属于无锡,现为太湖之滨旅游休闲胜地

在“最强地级市”苏州市的西北角,有一个叫望亭的小镇,有着近两千年 历史 ,与无锡的硕放街道隔(望虞)河相望。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望亭镇在 历史 上曾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属于无锡,直到清雍正年间才被划归苏州。

望亭的 历史 大约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东汉末年(公元220年),吴主孙坚在乌角溪(现沙墩港)和鹤溪(大运河望亭段)交汇处建御亭,形成集镇,属吴县。到唐代时改御亭为望亭,设望亭市,属无锡县管辖。到北宋时,设望亭镇,成为无锡县唯一的建制镇。直到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望亭由金匮县划归长洲县,成为长洲县六镇之一。

这里需要稍稍说明一下。清雍正年间,为了更多地攫取江南的财富,清雍正帝将很多江南富县一拆为二,从无锡县拆出了一个金匮县,而长洲县则是唐代武则天时期从吴县分出去的。到民国的时候,金匮县和长洲县都回归了各自的母县无锡县和吴县。所以说,从1724年起望亭镇从金匮县划归长洲县,就等于说从无锡划到了苏州。从此以后,望亭就一直属于苏州,不管是在长洲县还是吴县,直至今天,属于苏州市的相城区。望亭镇和无锡的联系也一直较为密切,望亭电厂有不少无锡职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无锡的7路公交就一直通到望亭。

望亭镇是江苏省著名的“稻香小镇”,盛产水稻,也是苏州相城区唯一濒临太湖的地方。最近几年,望亭镇重点开发了北太湖(望亭) 旅游 风景区,建设了稻香公园、油菜花海、风情顺堤河、长洲苑湿地公园等 旅游 景点,成为集休闲、观光、采摘、农家餐饮、 娱乐 为一体的开放式景区,太湖之滨美丽的休闲 旅游 目的地。

驱车在北太湖大道上,一边是美丽的田园风光、一边是碧波万顷的太湖。天气晴朗时,向西北方向望去,无锡太湖新城的高楼仿佛近在咫尺,清晰可见。

在这里,一个个开放式的园林景致随处可见,随手一拍都是风景。这是一块长满马鞭草的绿地,成了一片紫红色的海洋,吸引不少游人驻车欣赏。

太湖边芦苇茂密,一枝黄花把湖边的小径淹没在黄色里。

抬头仰望,民航飞机时不时从低空飞过,这些都是即将在苏南硕放机场降落的航班。望亭与无锡新吴区的硕放街道毗邻,处在硕放机场跑道的延长线上。曾有一些网友提议,在望亭建设硕放机场的第二航站楼和跑道,两个航站楼之间以地下轨道交通相连接,使硕放机场成为真正意义上苏锡两地的共有机场。

三、望亭镇的旅游景点

望亭堰望亭堰又名洪水闸(谐音洪山闸),实际为石塘坝,始建于隋大业十年(604)。望亭堰地处古郡界,为太湖、鹤溪(古运河)、蠡河(今望虞河)之汇合处,堰筑于乌角溪(即沙墩港泄水入运河的古鹤溪之旁)。《吴郡志》云:“设堰者,恐暴雨流入于域也。”

望亭驿

望亭驿原名御亭驿,《太平寰宇记》云:“御亭驿在州(常州)东南一百三十八里,与地御亭在吴县西六十里,隋开皇九年置为驿,十八年改为御亭驿,唐李袭誉改为望亭驿。”望亭驿地处古鹤溪之旁的古驿道上,明《洪武苏州府志》载:“元平江路境图二十,有望亭驿于运河西岸南面。”驿站历经战火焚毁,几次迁移,唐在通波桥(通吴桥)南望亭界,后南迁响水桥,明初迁到问渡桥北100米处,响水桥南堍,驿站作马仓房,房后土地为放牧的马场,地至马场浜,共有供养土地500亩,养马71匹。1913年裁撤,共历时1315年。

吴驿道

元《无锡县志》云:“出洲南门迤延望东南行,过新安镇至望亭乌角溪口通吴桥与平江路长洲县界驿道接,从此经平江城为洲之南驿道。”驿道经望亭通吴桥沿大运河西岸经响水桥、仕莫泾桥、双白桥、游龙木桥、北青石桥、南青石桥、花泾桥、善庵桥、陈帝桥、金鸡讯桥经浒墅关至苏州。明清时期,大运河西岸离河10~30米处建有宽5米以上的石子路,专供马跑,当时群众称为“兵路”,至民国全毁。另外,如遇水位涨高,驿道无法通行,则至浒关走阳山东边吴故陆道人苏州,路途有40多里。

夏禹奠

夏禹奠,俗称下圩田,又名自杏(hang)冈,地处太湖村5组,清同治《苏州府志》云:“长洲县五都四图夏禹奠。”即北为马安溪,南为马干港,东至庙浜,西临太湖,总面积450000平方米。据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越干王城祭天、祭神、祭川、祭山、祭远祖的地方,所有的墓、坛、蝉及四周土城(垣)尚存。又一说:大禹治水有功,后人为纪念大禹而设的祭奠场所。《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云:“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

月城城门

月城又名越城,原是越干王城,在明朝中期防倭寇而重筑月城,利用原干王城的部分,开河筑城约2平方公里,并设置东、南、北三门。南门即响水桥前吊桥,跨月城河有木桥。清雍正时大运河修拓而撤,建一品桥,又名响水桥。北门跨月城河与蠡河合流处,称为北栅口,晋代始建。清雍正时运河直航后改称为卡子关口,故在运河西岸有关桥。东门跨古月城河,雍正期间拓宽运河,改道直航,把原月城一分为二,即成上塘月城、下塘月城,筑了三个坝,变成鱼池、菱塘,即现在热水河,东门废。

杨柳墩

杨柳墩地处大运河望虞河交汇口,面朝太湖,原有30000平方米,地势险要,四面河围,历为军事要地,明将常遇春在此与罗木争夺半月之久。太平军筑炮坛防守,以镇太湖。杨柳墩出土文物以明清时期为主,也有几何印纹硬陶等。1992年,望虞河闸工程占用了杨柳墩大部分,其余在河中。

鸬鹚墩

鸬鹚墩,一名蚁墩,地处一品桥南,古运河西岸,方圆近万平方米,四面水围,墩约2亩,高4米,误传谐音称“三国鲁肃墩”。出土文物为汉代陶罐,及宋古墓。该墩处于古长洲苑内,又在古鹤溪旁,故疑为长洲苑游猎的一块组成部分,是鸬鹚捕鱼养殖的地方。

猪石缸(朱宅巷)

朱宅巷,又名猪石缸,古称豨巷。地处古运河北岸古郡界之地,现何家角村,四面为河水,只留东100米未通。至解放前还是浜地,荆棘丛生,是有名的玩鸟“黄雀”产地,闻名沪宁。1994年运河拓宽,出土文物有战国黑陶罐,唐瓦当,宋代、明朝汲水陶罐。在河东河渎桥旁猪婆墩出土文物有几何印纹陶罐碎片、石凿等及新石器时代文物2件。

朝夕池

朝夕池地处吴王长洲苑,即古长洲乌角溪。据唐《吴地记》载:“长洲县……北三里有乌角溪,广八里,深四丈,西入太湖。”考之:朝夕池即现望亭古长洲苑旁的沙墩港,长1700米,阔100米,总面积250亩。该地西连太湖,东接古蠡湖(即望虞河)入长江,又泄入运河,因地处江水洲,受太湖风向变化,水位涨落明显,西南风转东北风时,涨落达50~70厘米。在古代因通大江,潮汐现象更为突出。宋以后兴修水利,废望亭堰,分水入运河,潮汐现象逐渐消退。

马岗

马岗在今望亭镇西南3公里,从孟河村汤家浜,向东延伸经项路村、巨庄村,至华阳村。马岗高3~4米,宽3~5米,据记载为吴古陆道遗迹,是古代官方文书传递用马道。又说是明代大富翁沈万三家驯马练骑跑马之岗,故称之为“马岗”。

四、求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相关资料~!!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坐落在苏州市西北,太湖之滨,界临苏州和无锡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区之间。镇域面积37.6平方公里,5万人口,是一座具有近二千年历史的古镇。

望亭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苏州环城高速公路、望蠡路等穿镇而过。

望亭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良好的治安环境、淳朴的人文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使台、港、澳、美、日、新加坡、加拿大等中外商贾云集于此。截至2002年已兴办外资企业近70家,引进外资累计金额达4亿美元;兴办民营企业近200家,投资金额达4亿人民币,2002年全镇工业产值突破18亿元,已形成电子电器、机械制造、五金建材、针织服饰等为骨干的十多个行业。

目前,望亭镇已形成“三区一中心”发展格局,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的中心镇区建设已经启动,新华工业管理区、迎湖工业园、望东开发区面积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开放的望亭正以蓬勃的精神面貌,诚邀天下客商共创大业、共图发展。

五、望亭镇的介绍

望亭镇隶属于苏州市相城区,坐落在苏州市西北,太湖之滨,界临苏州和无锡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区之间。望亭,古名御亭,曾名鹤溪。2009年末,望亭镇面积44.06平方千米、人口70384人,下辖19个村、3个居委会,是一座具有近二千年历史的古镇。

六、苏州市望亭镇那条街热闹

小吃街。苏州市的望亭镇是一个水镇,家家户户出行都需要划船,最热闹地方就是小吃街,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从早到晚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