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独孤”的名人有哪些﹖

1.北周明帝皇后独孤氏 独孤皇后 ,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独孤信长女明帝为藩王时,纳为夫人。二年正月,立为王后。独孤王后于四月逝世,葬于昭陵。武成(559年—560年)初年,追崇为皇后。北周明帝逝世后,与独孤氏合葬。

2.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 文献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3年—602年),隋朝云中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皇后。独孤氏好读书,通达古今,是杨坚称帝的积极支持者,西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封为皇后。

3.唐元贞皇后独孤氏 独孤氏,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四姐,北周皇后独孤氏的四妹。嫁给唐国公李昞,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618年(死后)追封为元贞皇后。

“三朝国丈”独孤信的三位皇后女儿

明敬皇后 ( 长女 北周明帝皇后 ) 元贞皇后 ( 四女 唐高祖生母 ) 文献皇后 ( 七女 隋文帝皇后 )

4.唐代宗皇后独孤氏,贞懿皇后(?—776年)独孤氏,唐代宗李豫皇后。失其何所人。父独孤颖,左威卫录事参军。

5独孤信(502-557),本名独孤如愿,鲜卑族人,中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北周云中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官拜大司马,进封卫国公。史称其“美容仪,善骑射”。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是北周、隋、唐的皇后

二、武平县是哪里的

武平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武平县位于北纬25°06‘10’,东经116°05‘32’,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74米,最高峰为梁野山主峰(海拔1538.4米),县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天气温和,雨量沛。武平有17个乡镇,214个行政村;境内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全县人口近36.59万人,有耕地32.14万亩,林地2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2%,林木蓄积量1104万立方米;煤炭远景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5.5亿吨,膨润土1300万吨,白云石5044万吨,石英石200多万吨,锰矿55万吨,还有砂金、银、铜、铁、钾长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境内有大小河流200多条,水力资源相当丰富; 武平县系客家聚居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有梁野仙山、丹井温泉、灵洞仙山、南岩石洞、平桥翠柳、绵洋古刹等八大景观,传说中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就出自国家名胜武平狮岩,中山“百姓镇”被称为“天下一绝”,其流传的军家话誉称为“孤岛文化”。 境内梁野山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平县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广东的蕉岭县、平远县,江西的寻乌县、会昌县均与武平县交界。 新中国空军之父刘亚楼将军就出生于该县的湘店乡,现在县城建有含将军纪念馆及客家风情纪念馆等组成的文博园。 武平特产:猪胆肝、簸箕粄、象洞鸡、灵芝酒、桃溪绿茶、珍珠粉等。 交通状况:国道205线;省道309线,省道206线;高速永武线及在建的古武线贯穿全线东西南北。

编辑本段武平县资料

武平县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闽西、赣南、粤东三地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1999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武平建立省级边界经济贸易开发试验区。全县辖6个镇,11个乡,2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人口36.67万。

编辑本段隶属沿革

武平夏、商时属扬州之域。西周属七闽地,东周称越国地。秦属闽中郡。汉时为南海王织的封地。吴时改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领八县,其一曰新罗,武平为新罗县地。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设南安(今平川镇)、武平(今中山镇)二镇,隶长汀。南唐保太四年(946年),并南安、武平2镇为武平场,场治在武溪源(今中山镇)。宋淳化五年(994年)升武平场为武平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汀州改为路,隶福建行中书省。十八年(1281年)汀州路所属6县为元世祖忽必烈女儿鲁国公主囊加真的封地。十九年福建、江西二行中书省合并,置福建宣慰使司,武平隶之。明洪武元年(1368年),汀州路改称汀州府。嘉靖十一年(1562年)五月,析武平、上杭、江西之安远、广东之兴宁程乡部分地域置平远县,隶江西赣州。翌年正月,还上杭、武平、安远三县地域。清代,武平仍属汀州府。 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制,以省统道,以道统县,武平隶汀漳道。民国15年废道,以省统县,武平直属福建省。民国22年12月,十九路军发动反蒋“闽变”,成立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分为4个省,武平隶龙汀省。民国23年2月“闽变”失败,福建省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武平隶于第八行政督察区。不久,第八区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

编辑本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之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武平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组成部分。1929年10月成立武平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11月成立杭武县苏维埃政府,均隶属于闽西苏维埃政府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自1929年至1934年工农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北上抗日时止,武平境内国民政府县乡政权并未全部消亡,实际是两种政权同时并存。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后,武平县苏维埃政府逐步停止活动。 1949年5月22日,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练惕生,与李汉冲、傅柏翠等人向毛泽东、朱德发出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共产党领导,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翌日,武平县长练平率政府官员宣布起义,成立闽西义勇军临时行动委员会武平分会。不久,国民党军队残部胡琏兵团窜扰武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日武平县解放。建国初期,福建省下设八个专区,武平县隶于第八专区。1950年4月4日,第八专区改称龙岩专区。

编辑本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之二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行政机构处于非正常状态。武平县先后成立“武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武平县革命委员会”,均隶属于“龙岩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18日,撤销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恢复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武平县仍隶属之。 武平县名的由来 清康熙《武平县志》、乾隆《汀州府志》均称武平“以其地坦彝、人尚武”而得名。民国《武平县志》认为:清代全祖堂《经史问答》云:“南海境中有地名南武,……近于今之汀”。南武下面分别添上安平,遂成南安武平。这就是“武平”二字的由来。

编辑本段红四军入闽第一站——武平

武平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47′-25°29′,东经115°51′-116°23'。总面积2635.2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36.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6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武平话。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3万多兵力的第三次“会剿”,实现“围魏救赵”的目的,同时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扩大军事上的回旋余地,除彭德怀、滕代远指挥一部分红军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则率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团和军直特务营、独立营约3600人向赣南出击。 1929年2月初,红四军主力进抵江西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时,遭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两个团的袭击,整个队伍只剩2500余人。鉴于当时严峻的形势,红四军前委在罗福嶂举行会议,决定改变原红军队伍的建制,将团、营、连整编为纵队、支队、大队。会议刚结束,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前来通报说敌军正向罗福嶂包围过来。于是,未等天亮队伍即离开罗福嶂,冒着风雪严寒,沿着江西会昌和福建武平边界的崎岖冰封山路行进,并于当天下午进入闽境武平县和平乡的黄沙村,后又折回江西吴畲村宿营。 翌日,红四军主力再次进入武平县境,经龙溪、沙公排等地,下午抵达东留圩。东留圩近邻江西,是武平西部较大的集镇,由于兵祸不断,这里的群众可谓谈兵色变。红军抵东留那天是腊月廿六日,正是东留圩天,又正值农户家家忙着做年糕,可不少群众闻有大军过境,慌忙弃家上山躲藏起来。但红军仍不失时机召集留在圩里的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到处张贴和书写“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万岁!”等标语和“红军宗旨,民权革命,帮助工农,惟一责任……打倒列强,人人高兴,打倒军阀,除恶务尽……”的布告。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也带着警卫员深入街头巷尾的农家民舍,登门看望未走的群众,和蔼地和他们交谈,告知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动员他们去喊回躲藏的家人。为尽快取得群众的信任,红四军前委、军部下达命令:红军一律不进已有住户而没有人在的民宅,确需借用的东西都应得到群众允许后才借,原物归还, 付给租金。前委政治部还派出小分队往周围村庄张贴、书写《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和标语,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当地群众目睹衣着单薄的红军指战员不畏腊月寒风,冒着绵绵雨雪,露宿于屋檐房下,无不感动。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次的来兵与以往的不同,开始与红军接触,随后又送米送菜,烧茶做饭慰劳红军。躲藏的群众也陆续回村,许多群众主动腾出房间给红军住,他们卸下门板,拿出木板、稻草给红军铺床打垫。翌日清晨,许多群众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欢送红军出村。回归较迟的群众,眼看家中一切如常,有的看到油锅中的年糕一点未少,而灶中之火却熄得好好的,门还被关起锁好,深感内疚地望着红军去向,无比感激地说:“多好的朱毛红军啊!” 红四军首次入武平,停留时间虽不长,活动不多,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武平各地,乃至闽西、粤东地区,影响深远。3月14日,红四军又在长汀城外长岭寨全歼国民党福建省防军郭凤鸣旅,并乘胜占领闽西重镇汀州城,获得入闽首捷。

编辑本段年号武平

一、武平(高纬)(570年正月—576年十二月)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历时6年余。 二、武平(高绍义)(578年)是北齐政权范阳王高绍义的年号。

武平县城区面积扩大到6平方公里,辖6个镇、11个乡,214个村委会: 平川镇:驻城南,辖3个居委会(河东、河西、南门)、5个村(七坊、红东、西厢、兴南、城南)。 岩前镇:驻灵岩,辖16个村(灵岩、大布、将军、东峰、迳田、上墩、伏虎、三河、洋坑、宁洋、和安、龙井、双坊、峰贵、澄邦、杨梅)。 十方镇:驻十方,辖19个村(十方、黎明、黎畲、三坑、白土、来福、中和、和平、处明、梅坑、鲜南、丘坑、集贤、叶坑、高梧、彭寨、熊新、乐畲、鲜水)。 中山镇:驻老城,辖11个村(上岭、上峰、武溪、太平、三联、老城、新城、城中、阳民、龙济、卦坑)。 中堡镇:驻朱坊,辖21个村(岭头、下村、芳洋、远富、悦洋、互助、朱坊、中堡、田坑、大绩、大坪、罗助、梧地、林坑、朝岭、章丰、新湖、新化、小岭、上济、乌石)。 桃溪镇:驻桃溪,辖15个村(桃溪、新□、亭头、田雁、新田、江坑、鲁溪、新贡、湘坑、洋畲、湘里、小澜、新华、新澜、湘溪)。 城厢乡:驻七坊,辖16个村(尧禄、云□、东云、园丁、南通、始通、灵通、凹坑、汾水、长居、金桥、文溪、□文、下东、上东、东岗)。 万安乡:驻下镇,辖6个村(小密、捷文、贤溪、上镇、五里、下镇)。 东留乡:驻大明,辖18个村(大明、苏湖、桂坑、背寨、兰畲、龙溪、中坊、大联、永福、新中、小溪、黄坊、封侯、新联、新福、大阳、泥洋、南坊)。 民主乡:驻民主,辖6个村(民主、岭下、高书、高横、林荣、坪畲)。 下坝乡:驻下坝,辖9个村(下坝、大田、大成、石营、园丰、美溪、露冕、福兴、贵扬)。 中赤乡:驻中赤,辖7个村(育平、中赤、上赤、壮畲、万营、下营、平沿)。 象洞乡:驻联坊,辖11个村(光采、洋贝、东寨、官坑、沾洋、联坊、富岭、新岗、中段、芹□、太山)。 武东乡:驻陈埔,辖20个村(陈埔、三峙、张畲、黄埔、新东、教文、美和、六甲、丰田、袁上、东兴、上畲、五坊、川坊、四维、安丰、炉坑、远明、袁田、袁下)。 永平乡:驻帽村,辖15个村(帽村、塔里、中湍、杭背、梁山、瑞湖、田背、恬下、孔下、钩坑、岗背、唐屋、昭信、朝阳、龙归□)。 湘店乡:驻尧山,辖6个村(湘湖、湘洋、三和、七里、店下、尧山)。 大禾乡:驻大禾,辖13个村(大禾、山头、坪坑、帽布、贤坑、上湖、邓坑、上梧、源头、龙坑、汀村、大□、大沛)。

三、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名人

何 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为人仁厚,奖称人之善,历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封汜乡侯,哀帝时与丞相孔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其逾限者归官,以缓和矛盾。遭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后王莽谋诛异己者,君国豪杰坐死者数百人,武自知难免,乃自杀。

何休作品

何 敞:字文高,东汉扶风平陵人,水利学家,为人性直,出为济南太傅,以宽和为政。有冤狱,以春秋大义断之,百姓化其恩礼。和帝时任侍御史尚书,曾数次上书斥责外戚窦宪等贪暴专横,力言为政以节省浮费,赈恤穷孤之要。后任汝南太守领导人民修治鱼同 阳旧渠,民得其利,耕田增加三万余顷。

何 进:东汉大将军,南阳宛人,何皇后的异母兄,时黄巾起义拜进为大将军,率军卫镇京师,以功封慎侯及灵帝崩,皇子辩即位,以主幼宫廷内外不安,进谋诛宦官不密,反为所害。

何 熙:字孟孙,东汉,陈郡阳夏人,少有大志。不拘小节,体貌魁梧,善为容仪,官御史中丞,晋大司农,永初间南翠于与乌丸俱反,以熙车骑将军征之,暴疾,殁于征战军中,熙以忠孝传家,有政能光大家声,曾孙何变夔,字叔龙,仕魏位至文帝太傅,夔子何曾仕晋位至太尉,夔子何曾仕晋,位于太尉,夔孙何劭亦仕晋,位至尚书左仆射,世代卿相。

何 晏:三国时玄学家,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字平叔(190-249),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人。汉代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官拜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后为司马懿所杀。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他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无”是他对《老子》和《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何晏与王弼齐名,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等。

何 休:字邵公(129-182),为董仲舒四传弟子,东汉杰出经学家。历17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何休的成就,是在六经的精辟研究上,他对于六经的造诣,当时的学者无人能及。他的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等。据说,他晚年辞官不做,在北新城兴盖大批讲舍,聚生徒数百人,朝夕勤讲,使得一时教化大行。一二千年前,像这样大规模的聚徒教学的人,恐怕屈指可数。

何 攀:字惠兴,晋蜀郡郫人,武帝时为廷尉平,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尝断疑狱,申明曲直始叹服,寻以功封西城侯,食邑万户,赐绢万匹,攀让所封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族,后除兖州刺史,固辞不就,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虽官居显职,家甚贫,无妄媵伎乐。惟以周济贫乏为事。

何 琦:字万伦,东晋庐江人,晋代三国论作者,其本是一个好古博学之士。可是为恐对母亲供养不适,就勉强当了一名县令。后来母亲去逝,他说:“所以仕者,实博利禄以供亲耳。今亲已卒,复何求焉。”于是罢官归野,耽玩典籍,以琴书自娱,成为一代高士,同时他的孝行也传诵千古。

何 充:字次道,东晋,庐江人,世代公卿,曾祖何祯,光禄大夫,祖何恽豫州刺史,父何睿安丰太守,成帝曰:“充风韵儒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左将军、出将入相,以社稷为己任。晚年性好释典,崇修佛寺。其弟准,位居宰辅,高尚寡欲,不以世出公卿门第,而视富贵如浮云。准子淡。官至南康太守,孙元度。西阳太守,次孙叔度太常卿尚书。

何 逊:字仲言,南朝梁,东海郯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于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

何 远:字义方,梁,东海郯人,武帝时历官东阳太守,疾强富,怜贫弱,豪右畏惮,公清第一。凡所典郡,百姓立为生祠,终征西谘议参军司马。

何 番:唐代和州人。事父母至孝,志洁行方,唐德宗朝居大学,每岁一归省视父母不许,间二岁归又不许。居五岁嗣以亲且老矣不能自安,乃备揖诸生而去,为诸生坚留而止。初朱污反,诸生将从乱,蕃动以大义,故六馆之士,无受污者。蕃居太学二十年,有死丧无以归者,必助之。

何尚之:字彦德,南朝宋庐江人。父何叔度,官历吴郡太守、尚书,恭谨谦洁。尚之官历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中书令。位极显贵而恭敬谨约,车服率素,妻亡不娶,又无姬妄,与少时若两人,弟悠之义兴太守,二弟愉之新安太守,三弟翌之都官尚书,子何偃字仲弘,宦历丹阳丞、中书郎、吏部尚书。龚先人余荫,世以为荣,平生喜谈玄理,注有庄子逍遥篇传世。孙何戢字慧景,拜驸马都尉,历官司徒左长史,高帝时迁吏部尚书。

何无忌:晋代东海郯人,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为广武将军。桓玄篡位,与刘裕等起义兵,与玄战。玄败走,以兴复功封安城郡开国公,后为庐循战败,历声曰:取苏武节来,躬执督战而死,谥忠肃。

何佟之,字士威,南朝齐庐江人。晋豫州刺史何恽六世孙,宋员外散骑常侍何邵之之孙。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卷,初仕齐,为园子助教,后仕梁为尚书左丞。所著文章礼义百余篇传世。子昌寓字严望,少而淳厚,通和讯爱,不杂交游,君子多称之,初仕宋官历司徒东阁祭酒,后仕梁,任吏部尚书。孙敬容,字国礼,齐武帝以女长城公主妻之,拜驸马都尉,后仕梁,官至吏部尚书、尚书令。

何承天:南朝宋天文学家,东海郯人。五岁丧父,赖母徐氏抚孤成人。承天聪明好学,诸子百家,莫不博览,历官街阳内史,御史中丞等。世称何衡阳。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卒。承天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干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报应问》、《达性论》,宣扬无神论。

何敬叔:南齐,东海郯人,为余抗令。性情廉,不受礼仪,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得米二千余斛,悉以代贫输税。

何思澄:字之静,南朝梁,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抗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官历南康王侍郎、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迁治书侍御史。思澄辞文典丽,着有文集十五卷,游庐山诗,释典诗等传世。与宗人子朗及逊俱擅文名,时人称为东海三何。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工清言。官历员外散骑侍郎。有文集。

何进滔,唐灵武人,曾祖父何考物,祖父何俊,皆为本州军校。父何默,夏州衙前兵马使。进滔承先世荫,赠左散骑常侍,旋任衙内都知马使。以功授兼侍御史,晓畅韬略,军泉尝连声而呼曰:‘‘得衙内都知兵马使何公,则三军安矣。”故大得民情,累官至司徒,卒追赠太傅。子弘敬字重顺。事母至孝。唐武宗尝怜其连年征战,在军日久,予以定省之假。以功官历东面招讨使,检讨尚书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唐懿宗初年,兼中书令,封楚国公。卒追赠太师。孙全嗥以世袭拜节度使。唐懿宗嘉其平乱有功官迁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能绳其祖武。

何易于:唐为益昌令,爱民如赤子,常杭州官横征暴敛,盐铁者,公自焚其诏曰:“吾岂敢爱一身,以移暴于民乎。”观察使素贤易于当民有死丧不能其葬者,辄自于俸余助之。召高年者坐,以问政之得失。凡民在廷者,易于常丁宁指晓其谁枉谁直,公正廉明,故狱中三年无一囚。后迁罗江令。刺史裴休尝至其邑,导侍不过三人,佩其廉约,故世称循吏。

何仙姑,传说中的女仙名,八仙之一。宋魏泰车轩笔录十四说,北宋永州有何氏女,善言祸福,人称何仙

何仙姑

姑。续道藏所吕祖志三部加以附会敷演,说她是零陵人,幼时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仙。她生于公元937年(后晋天福二年)卒于1086年(宋哲宗元佑年)历后晋、后汉、周、宋四朝,共14个皇帝,享年149岁,为武平县有史以来最长寿之人。据典籍记载,她临终时“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直上霄汉,见者无不惊异”。据《武平县志》、《福建通志》、《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记载,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即何大郎之女,她一生博爱仁慈,经常施药施医给贫苦人,博得民间广泛敬仰。因此,名登仙籍,为全国人民所纪念。

何景明:明朝文学家,称“复古派”。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八岁能诗古文,年方十五,举弘治十一年乡试。十九,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追吏部员外郎,擢陕西扩提学副使。景明为官,志操耿介,尚节义,薄荣利,有国士之风。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知名当世。景明所为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其诗备载于明诗选,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四杰,卓然为有明一代大家。着有太复集,明史载文苑传。

何绍基: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字子贞,清,湖南道州人。父凌汉字仙槎,嘉庆十年廷试探花,授编修。道光间,官历顺天府尹,大理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历主广东,福建,浙江,顺天乡试,绍基道光进士,也主试福建,贵州,广东,父子同持文柄,为人物之权衡,时人荣之。咸丰二年,简四川学政,旋主山东滦源,长沙城南书院,教授生徒,曰助以实学。绍基,复博通经史,精律算,尝据大戴考证礼经,贯通制度,颇见精切。又为水经注刊误,于说文考订尤深。论时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嗜金石,精书法,由唐碑,而上溯北朝楷法,尤得力于北魏“张黑女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颜真卿。晚年日课尤勤,将篆书笔意,融合行楷书中,风格一变,自成一家。草书尤被举为一时之冠。着有柬洲诗文集四十卷。卒年七十五。弟绍京。亦工于书。着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文钞》等。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广东梅州人氏;庐江堂源美公19世孙,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

何叔衡:字玉衡,湖南省宁乡人,清末秀才。发起成立新民学会,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工业检查部长,内务部代部长,临时法庭主席。

何香凝:当代杰出的女画家,原名瑞谏,广东省南

何香凝作品

海人,廖仲恺夫人,早年加入兴中会参与反清运动,历任国家要职,为现代中国杰出的妇女领袖。对书法、诗、画也颇有成就。与柳亚子、经颐渊等组成“寒三友社”作画题诗,抒情述志,并成为岭南画派的著名画家。

近代名人

何长工:原名坤(1900-1987),湖南省华客人。曾参加五四运动,并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共产党。参加秋收起义,随中央红军长征,建国后长期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1975年任解放军政治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何应钦:字敬之(1890-1987),贵州兴义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抗战任总参谋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冈村宁次投降,后曾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何正文(1917-2000)四川省通江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当地游击队,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十三军独立营班长、排长,红第三十一军司令部手枪营排长、副连长,庆阳步兵学校连长兼军事教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游击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连长、副营长兼主任教员,骑兵团参谋长,随营学校训练科科长,三八五旅司令部队训股长,七六九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二、第五军分区参谋长,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武沙纵队参谋长兼十八旅旅长,太行军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参谋长,四川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四次会议常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现代名人

何新贵,男,1938年10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汉族。1952年初中毕业于浙江省浦江中学,1955年高中毕业于浙江杭州第二中学,1960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67年北大研究生毕业。80年代初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系,研究数据库及数据库机技术。曾先后在国防部五院、七机部(后改航天部)和原国防科工委任技术员、工程组长、室主任、工程总师和所科技委主任和总工程师等职,现任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技术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少将军衔。

何定富,男,1948年生,湖北浠水人。1971-1980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自学动物学专业及与动物有关的学科。湖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神农架自然博物馆馆长。收集并亲自制作了各种艺术造型的脊椎动物标本200余种、1500余件,其工艺独到、造型逼真传神,既展示神农架林区的丰富陆生动物资源,也为撰写神农架动物志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多次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参观,接待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新闻记者等中外人士近万人次,为神农架林区对外开放建立了一个重要窗口,还针对频近灭绝的稀有动物提出了由野生变家生、又由家生变野的见解。1988年9月至1989年6月举办神农架大型珍奇展览,并先后在武汉、宜昌、沙市、蚌埠等地巡回展出。

何厚铧 (7张)

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何鸿燊:澳门首富,曾祖父是荷兰裔犹太人何仕文,其曾祖父原姓Bosman其后代改姓何。

何东(何启东):香港开埠后的首富,父亲是荷兰裔犹太人何仕文,其父原姓Bosman其后代改姓何。

何建华:男,1959年5月2日出生,籍贯浙江省富阳市,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浙江省法院人才库成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杭州市法学会会员,杭州市法学会专家人才库成员,何建华办案认真,“案件质量是审判工作的生命”这是何建华法官办案的基本原则。为查明一节被告人辩解的量刑事实三次开庭,使被告人服判,足以说明他办案的认真。199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1997年荣获桐庐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荣立个人二等功,2005年获杭州市学习成才个人十佳标兵,在《人民司法》、《中国审判》、《法律适用》、《刑事法律文件解读》、《民事法律文件解读》、《法学杂志》、《中国律师和法学家》等期刊发表法学论文50余篇,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多次获得成果奖。

何守信:香港著名男艺人。

何家劲:香港著名男歌手、演员。

何可欣: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奥运冠军。

何炅 (10张)

何宁: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

何雯娜:中国国家女子蹦床队队员、奥运冠军。

何勇: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何冲:中国跳水队队员,奥运冠军。

何洁:中国著名的“超级女声”。

何炅:中国著名演员,湖南卫视主持人。

何庆魁:中国著名编剧。

何庆魁

何润东:中国著名男演员。

何政军:中国著名男演员。

何畅:中国著名播音员、编剧、导演。

何平平:世界上最矮的人 。

何晟铭:中国著名男演员。

何椿霖: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何志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何虹氚:中国厨师文化奠基人,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秘书长。

何姿: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奥运冠军。2012年第18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

何冰:北京人,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获第十六届戏剧梅花奖,并于2004年荣获二度梅花奖。

何清:湖南道县人,通儒释道三家。

何子渊: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何建华: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