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境旅游业务与出境旅游业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入境旅游业务与出境旅游业务的主要区别是:
(1)旅游主体不一样入境业务中的旅游主体是居住在中国内地之外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出境业务中的旅游者则是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中国公民。
(2)旅游客流的流向不一样。入境业务是海外旅游者来中国内地旅游,出境业务则是中国公民离开大陆去海外旅游,方向相反。
(3)旅游消费的流动方向不一样。入境业务的旅游者消费主要是在中国内地进行;而出境业务的旅游者旅游消费基本上在境外发生。
(4)出境旅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非常繁琐,比入境业务要复杂得多。
二、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文化差异
西方起步早,现已较成熟;中国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就拿购物来说,国际上购物占旅游总消费低于30%就算不合理,到中国的旅游者购物消费只有30%多一点点,很快就到警戒线。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却是大把大把的购物。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在国际旅游业方面将会形成逆差,并且持续扩大。我回答了之后才看到那个2000字的论文,你认为有人会为10分写2000字吗?还是建议你多查点这方面的资料自己动手写吧。
三、影响旅游消费结构因素有哪些
(1)旅游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也决定着需要的层次,从而决定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2)旅游者的构成。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的旅游者,不同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3)旅游产品价格。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数量和消费结构,由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所以当旅游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其他条件不变时,人们就会把旅游消费转向其他替代商品的消费。反之,人们又会把用于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转向旅游。
(4)旅游产品结构。生产决定消费,旅游产品的生产结构直接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5)旅游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使旅游者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可以激发旅游者多停留多消费,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从而既可以使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又可以使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合理化。
此外,消费方式的示范性及旅游者的从众心理也影响旅游者的支出投向;旅游者的来源构成,如城乡构成、地区构成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简述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
1、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人员结构发生变化首先,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基数的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公务活动的频繁以及个人观光旅游的需求增加,相应地带动了我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据相关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出境游人次接近5000万,其中因私出境约4220.97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89%,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的人员比例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因公出境人员所占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2、旅游目的地得到快速拓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其重要地位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知,目前全球已有139个国家或地区与我国签约成为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目181Tourism旅游经济研究《中国商贸》CHINABUSINESS?的地,其范围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游客既可以享受到冬季的浪漫雪景又可以畅游于温暖的大洋之滨,还可以体验着热带雨林的诡秘。这些在极大地拓展了出境旅游范围的同时也带给旅游者更多的新鲜感和体验欲,促进了出境旅游的发展。
3、旅游线路延长,旅游方式革新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67%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较近的亚洲周边国家,但同时有33%的出境旅游者选择前往欧美、大洋洲、非洲等长线目的地国,可见我国的长线出境旅游的线路潜力巨大;而且相对传统旅游方式,一些新兴的海岛游、邮轮游、反季游以及自助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也不断推出,刺激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4、出境旅游消费总额增长加快,旅游贸易逆差加大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9—2010》预计数据,我国今年出境旅游将花费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可见,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快速;同时报告预计今年旅游贸易逆差将达到50亿美元,而2009年才只是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0%,但其同时也起到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和消减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