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在千年土家文化村营造惬意的家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也是一个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土家族聚居村,素有“云中仙舍”之称。云舍村 旅游 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完整的土家文化传承,当地土家族保留着上千年的悠久 历史 和独特的风情习俗,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走进村舍,神奇静谧的神龙潭、古法造纸引人入胜,土家民俗歌舞欢乐祥和,漫步青瓦若鳞的桶子屋巷、碧河环绕的云舍湿地公园亦悠然自得。

俯瞰江口县云舍村的美景

背靠武陵青山,倚着潺潺流水,云舍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宛若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妇女在溪边冲洗衣服,男人举着镰刀清理着两岸的杂草,小孩则在一旁追逐嬉戏,逗趣河里成群的鹅,天热了就露出脚丫子趟趟流水,清爽又凉快。游客不禁感叹“真是难得的一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诗意秘境!”

溪水缓缓流过静谧的云舍村

慢生活、闲适、淳朴这些成了云舍村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游客朋友将这里作为走村串门、远离尘嚣的乡村 旅游 首选地。游客和民宿的到来赋予了云舍村独一无二的靓丽色彩。

唐吉经营的“云舍里”乡村民宿

“云舍里”民宿经营人唐吉是江口本地人,他毕业于西安美院油画系,在广州从事空间设计,因留恋云舍的静美氛围而留下来。唐吉利用自己所学将当地村民的废旧房屋改造成了一间充满乡愁气息的还原式土家民宿。他表示,民宿的一砖一瓦都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情怀。

回乡开民宿,还是在梵净山申遗后。初到云舍,看到村民们经营着大小农家乐。唐吉觉得这么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光做农家乐有点可惜。作为最先落地的民宿之一,2019年唐吉租下老屋,本着简洁的设计风格和就地取材的方式,他在维持原貌的基础上稍作改造,铺设石子路、设置竹制屏风和古法造纸坊、布置手绘云舍里美景图,在唐吉的手中,民宿的一切都散发出动人的艺术气息。

在民宿,游客可以体验火炕煮茶、音乐晚会、露天电影、古法造纸、叶脉雕刻和鹅卵石绘画等活动。为了给客人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民宿还提供免费早餐、饮料以及开放式厨房,供游客体验土家锅灶和柴火烧煮的饭菜。

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游客在民宿拍照留念

唐吉介绍,“大部分游客在游玩梵净山后会选择下山留宿一宿,这里距离景区约20分钟车程,而且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文创产品丰富,‘云舍里’成了顾客欣然驱之的住所。目前十多间客房已经预定到下周。”

“虽然受疫情影响,游客外出 旅游 的热情有所减缓,但是疫情之前,唐吉的民宿入住率可达80%以上。少量北上广的游客每年会定期来住一趟,融入进这里清幽闲适的氛围。他们通常待上一个月,释放在城市里积攒的工作压力,或者是夏季过来避暑。”唐吉补充道。

云舍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造纸村,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古法造纸一直造福于此。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焕发新的光彩,唐吉将民宿的二楼设计成古法造纸工作室,游客可参与制作各式各样的纸品,有古朴的土纸,可用作书法绘画,也有嵌入鲜花叶脉的花草纸,游客将其制成精美的纸灯、笔记本、纸制艺术品等文创产品。

“游客在这里住得舒心的同时,还可以游览山川,体验传统古法造纸和艺术品创作,这就是来自云舍的魅力。通过入住民宿,既能感受到乡村小舍里家的感觉,又能体验云舍几千年 历史 的土家乡村风貌和风土人情。”唐吉说。

此外,随着家庭休闲度假游的需求增多,唐吉还计划在距离云舍15公里远的黄牯山对面,打造集亲子游学和田园摄影为一体的200多亩“云上田园”。该地地势平缓,坐落在群山之巅,视野广阔,可赏日出奇景,飘渺云雾,夕阳晚霞,夜晚观银河星空,也可远观黄牯山之俊美。

“那里非常适合开展团建游,学生游学等项目,还能开发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种菜等活动。项目预计明年6月向游客开放。”唐吉眼神里充满着期待,他想象着“牧场上入眼便是一望无际的青绿色,雨后的空气夹杂着清新的泥土香,坐拥山川之秀美,这样的乡村游多么惬意!”

云雾缭绕的云舍村

据了解,通过乡村 旅游 带动,云舍村目前已建成农家乐40余家、客栈住宿18家,日接待游客达3000人。2020年云舍接待游客18.47万人次,过夜游客1.31万人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5929.02万元。今年1至6月下,云舍村接待游客12.62万人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4251.12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余元,依靠 旅游 ,云舍走上了乡村 旅游 发展致富之路。

近年来,云舍村依托梵净山优质文化 旅游 资源,坚持以全域 旅游 为抓手,通过环境保护、景区建设、文化资源挖掘等措施,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 旅游 ,推动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充分挖掘村里土家女儿会、土家族婚俗表演、摆手舞、金钱杆、迎宾拦门礼、劝酒歌、打糍粑等古风习俗的同时,云舍村修缮村内古桥、古民居、古巷道、古法造纸作坊,成立土家民俗博物馆、乡愁馆和 旅游 商品示范店,修建 旅游 步道、大型停车场等 旅游 基础设施,着力推动 旅游 事业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 旅游 饭、走上致富路。

搭乘铜仁乡村振兴和 旅游 产业化发展的东风,像唐吉这样的民宿人不断将云舍的文化内涵进行补充和演绎,并不断向外延展,让因梵净山而留下的游客,也为体验当地更多丰富的 旅游 资源而长留。

(视频 江口县融媒体中心、王瑾)

原文见12月25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9版2条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贵州铜仁将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是真的吗?

贵州铜仁以构建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引领,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下一步,铜仁将按照“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古人云:“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寨沙侗寨是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夜幕降临,人流涌动,侗歌悠扬;与之相邻的云舍村,竹林茂盛,村中神龙潭、村前太平河,流水欢歌,终年不竭。

寨沙侗寨共有76户304人,2010年之前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人均收入已达3万元,云舍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这两个村都是贵州省提出在全省打造10个县级旅游示范县和20个重点乡村旅游点的号召下,江口县依托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打造的特色乡村。

“夜晚,住在这远离喧嚣的山村里,品一口梵净山生态翠芽茶,尝一下灵山秀水独有的山野菜。这正是我们寻找的‘乡愁’。”一位游客深有感触地说。

江口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构建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引领,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十二五”时期,铜仁市旅游业完成投资近300亿元,实现旅游收入共计801.85亿元,年均增长28%。通过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铜仁创新开展“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将18个园区打造成星级景区。

你喜欢贵州吗?

当然喜欢贵州了,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有闻名于世的旅游景点,纯朴的民风民俗,以及美味可有的食物吸引着我。

在这里发现了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对研究中国就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秦始皇一统中国后曾在这里修筑“五尺道”,设郡县、置官吏。可见历史悠远,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很吸引人。

这里还有有名的旅游景点,比如黄果树瀑布、百里杜鹃、织金洞、万峰林等,这些都是远近闻名,景色宜人,吸引了千千万的外来游客,带动经济的发展。

这里的人们特别的热情,每次去没有任何的隔阂,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莫名的熟悉感。

这里还有非常美味的食物,肠旺面、贵阳丝娃娃、贵阳酸汤鱼等,这些都是我每次去必吃的食物,味道十分的鲜美可口。贵州的小吃非常多,去一趟贵州不去吃一下那些美味的食物,就是在太可惜了。

镇远到江口多少公里

196.4公里。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江口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江口县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地相距196.4公里。

全域旅游五大鲜明特征,是指什么

全域旅游的五大特征主要是:

第一,在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再配置,既宜居又宜游,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

第二,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优化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第三,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两个综合:即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创新区域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综合化管理)

第四,全域发挥旅游+功能,使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结合旅游催生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第五,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要求打造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和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

你喜欢贵州人吗?

这个算不算是地区黑?

贵州的朋友老乡朋友们 大家好!

我的老家在凯里,出来打工8年了,在这里也算得上是老江湖了,我来讲下外面人是怎么看待我们贵州人的.

我地一次出去打工,那时候在广东东莞,那是个活力值很高的城市,鱼龙混杂,在这里听到最多的,也让我最难受的一句话就是,贵州老,真没有素质,这句话是我的一个主管讲的,当时候我在他手底下工作,毕竟第一次打工,我很珍惜这来之不容易的工作,我忍了很久,后来我才知道,以前的的工作岗位,原来也是一个贵州的仁兄在做,我们是搞仓库管理这方面的,那个兄弟好象是偷了公司的货,后来东窗事发,才被碾走的,不管这谣言是真是假,反正我在公司里的地位,就停留在那位人兄的阴影下,我主管老是哪这个事情来气了,终于在做了6个月后,在一次我的报表出入上,他居然说我是不是吃了,我当时候气得吐血,当然那位主管后来上班路上摔了一交,脑袋上长了几个包,我当然也就不在去上班了,我想我们贵州人的脸,也就丢了下了.....

我的第二分工作在澳门,那里的老乡少得可怜,也很少贵州人在那边打工,当然也没有人说什么贵州人的坏话,可是那个地方的人都很排斥外来人口,说我们大陆来的都是人渣,说什么那里的治安不好,社会混混多,都是我们外来人的搞的....云云后来我回广州,我住在黄村那里,我亲眼目睹了我们贵州仁兄做的好事情,抢劫一个女孩子,4/5个男人抢劫一也女孩子,还拳打脚踢的,我当时候也看了,只是我能做什么呢?

难怪人家骂我们贵州人的素质底,我们贵州的人,为什么不好好的找分工作,为什么要做这下三烂的活路呢??

我在讲下,我在这八年中与见的贵州老乡的工作情况

一般上了年纪的大约/40--55岁的叔叔,伯伯们/他们一般在外面的工作的搞建筑.

一般30/40岁的的叔叔们呢/

在工厂里做事情的约30%,

在工地上的约40%,

在公司里上班的约5%

不明工作的25%

一般年纪在20/30的年轻哥们们在工厂里上班的约40%

在公司里做的约15%

在工地上上班的约15%

不明工作的约30%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为什么我们贵州里来的人都做最苦最累的活呢?

这本身就是我们没有高的文化背景做垫背,没有高学历,高IQ

当然了,这世界上不卖脑力,就要卖体力

可还是有些朋友卖不了脑力,也不愿意卖体力,与是发生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这些事情,而被人家说我们是个不文明,低素质的贵州人.

1/也许我们那里的经济落后,很多的农村兄弟朋友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出了门,进了城,也许出出碰壁,没有找到好的工作/见有钱人产生反感/

我也知道其实有很多的贵州人,都很努力,他们就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刻刻业业的创造他们的价值/然而我讲的是大多数的人

他们都做什么去了,

我曾经在沿海地区一些发达的城市流浪过,很多的公司都在招工,可是你们留意了没有,他们招工的海报下面,有条不成问的规矩

说什么贵州人已经满了,或者干脆说贵州的不要

相信大家都看到

这是对我们贵州人的侮辱,当然,谁看见了都生气,然而,这怪招工企业吗???

我们不防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要什么贵州人

是不是说我们贵州人笨,做不了事情,还是我们贵州人有病,传染给他们

我想都不是

这个问题就牵涉到了素质上的问题,和整体形象问题

也是我们本身给人家的印象就好,到处打架,斗欧,等等都有我们贵州的人参加

我就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在我印象深刻,那是99年/我在广州黄村的时候,一个贵州遵义的哥们把因为打电话,结果被那黑心的店主多要了10元/结果你猜怎么样

他居然在晚上把那小店老板给捅死了,我们至于要这样吗?

多少钱哪??10块钱,至于要命吗?

就是一千万,也不能要命啊,还有公安局啊,怎么碰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就没有想到找警察帮忙呢?

这又是我们的一个话题,这是不是说明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教育呢??

因为他本身就不知道要报警来为自己处公道,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就认定个理,你欺负我,我就打你,我看你怎么样.

你现在在街上随便问问那些孩子,哪怕他迷路了,他也知道叫警察叔叔来帮忙,我们贵州人哪?

我们这是怎么了???

想想我们这一代的人,也算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了,在傻也别赶蠢事情啊,别人看不起我们,我们要努力,让别人拿掉他那瞎了眼的眼睛,让他们对我们另眼相看,不要老是想着那些不文明的念头,更别要拿那些打打杀杀的念头......

我想我们贵州的人,不比别的地方的人笨,别人有的,我们也有,我们比别人少的是钱,是,钱

别人付出1分,就可以获得他想要的回报,也许我们要付出10分,也许是100分才得到,甚至更多/更多,才得到.

我想啊,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副出就付出嘛,我们不就是出点力气嘛,年轻人,输什么我们输不起,输点力气,我们有的是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并不是我们的耻辱,是我们自生的条件不好,我们并不悲哀,因为我们是付出了,我们也一样可以得到了,也许我们会流血,会留泪.但是为了我们能过得更好,为了我们下一辈过得更好,不要在受我们这样的罪,我们值得付出.人上人

我一向都是以我是贵州人自豪,而骄傲,我不怕别人怎么看待我们贵州人,我们要看待好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朋友,我们要为自己是贵州人而努力,让世界的人都看到,贵州是个讲文明,高素质的民族.

语末:祝广大的外面拼搏的贵州兄弟姐妹朋友们,你们辛苦了,祝你们人人开心快乐,愿你们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通过你们的努力,实现你们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