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旅部:元旦春节假期继续执行“75%”政策

【导读】元旦、春节假期即将到来。12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在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目前国内国外疫情情况,元旦春节假期继续执行“75%”政策。

“75%”政策,即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超过座位数的75%,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

侯振刚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指导督促文化和旅游企业严格按照旅行社、旅游景区、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开放工作;指导A级旅游景区分类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能约尽约”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也提醒广大游客,元旦、春节期间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游前,请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并遵守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旅游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文旅部:暂不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企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12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侯振刚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

侯振刚表示,元旦、春节假期即将到来,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工作。

一是周密部署,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冬季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明确继续暂不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执行“75%”政策,即: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超过座位数的75%,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指导督促文化和旅游企业严格按照旅行社、旅游景区、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开放工作;指导A级旅游景区分类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能约尽约”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游览;指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严格落实各地在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和购物场所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指导星级饭店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开展定时消杀。

二是压实责任,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一手抓疫情防控,同时安全生产也不能放松。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在安全生产上各地压实属地、行业和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旅行社安全管理,要求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加强导游安全教育,选择合格供应商和正规交通运输企业。强化A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游客流量管控方案,完善景区内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索道、缆车等设备及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强化星级饭店安全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消防设施、特种设备、安全通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把控食品来源,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强化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安全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履行活动报批程序。强化与宣传、公安、应急、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做好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灾害天气、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加强检查,狠抓各项措施落地。为督促各地把各项措施落到位,真正把“两节”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工作做好,文化和旅游部在12月21日—24日,派出四个工作组,赴各地方开展实地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在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工作方面是否还存在薄弱环节;文化和旅游经营主体是否按照疫情防控指南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在旅游安全方面是否落实好属地、行业和经营主体责任;是否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立即整改。各地也按照部里要求根据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和旅游安全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件发生。

侯振刚提醒,在元旦、春节期间,广大游客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游前,请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并遵守出发地、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旅游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大游客度过欢乐、健康、祥和的元旦、春节假日。

二、盘点2021,北京文旅这样走过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站在岁尾回望,这一年北京文旅留下了许多闪光记忆。下面,文旅君便来与您一起细细盘点属于北京文旅的2021。

做好服务保障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活动中,以“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分钟不能耽误”的紧迫感使命感,以最高标准、最好服务、最大热情,组建4000余人的文艺演出后勤保障队伍,为近1万名演职人员和主创团队提供3个月的后勤保障服务;选调1692人参与建党百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为文艺演出完美呈现贡献力量,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

精心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开展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2317场;编创《一起向未来》冬奥广场舞,筹办“一起向未来·大家舞起来”全国网络广场舞大赛,举办“长城好汉2021——冰雪京城 激情冬奥”全球营销推广活动,营造良好冬奥城市文化氛围。

提升服务效能 不断打造精品力作

坚持“大戏看北京”,京剧《李大钊》等15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重点扶持作品名单。创推管弦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钢琴协奏曲《海坨戴雪》、昆剧《国风》《林徽因》。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开展运河沿线巡演。

参与并举办多场大型活动

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48台95场;举办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7个省市区演出近40台大戏;举办2021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全网全媒总浏览量超8600万。

入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作品——话剧《香山之夜》剧照

多个项目荣获佳绩

石景山区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四级联动、覆盖全年,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2万场;传统文化魅力日益彰显,1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重大文旅项目有力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运营。

深挖资源优势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推出55条休闲主题游线路。“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入选文旅部2020年国内 旅游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2021年推出100个新晋北京网红打卡地。

深挖文旅消费潜力,6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两个区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城市。评选首批12个市级 旅游 休闲街区。率先在全市域开展旅行社设立许可告知承诺办理,入选商务部《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最佳实践案例》。聚焦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开园,推荐10条“环球主题公园+” 旅游 线路,着力打造副中心文化 旅游 商业消费集聚区。

举办2021北京消费季六月文化 旅游 节。发展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9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名录。实施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程,开展“大厨下乡”结对帮扶活动。

突出品牌建设

首次在线上举办2021年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欢乐春节”。成功举办2021年服贸会文旅板块 旅游 服务专题展、2021世界 旅游 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 旅游 峰会、世界休闲大会、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

举办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暨北京文旅资源推介会,来自34个国家的40位外交官参加活动。

一年来,北京市文化和 旅游 局砥砺前行,积极作为,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不断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有效扩大文旅消费,在交流交往中,彰显首都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旅游 业稳步复苏,为2021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凝心聚力,继续前行。

三、“2021北京消费季”将正式启动,启动之后对人们消费有什么影响?

2021北京消费季活动正式启动,这次活动主要针对五一的游玩人群,五一”期间,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现金券、折扣券、满减券等多项消费大礼包超45亿元。 请注意,是面向在京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只是包括本地人,还包括来北京游玩的游客,也就是说凡是在北京的都可以抢到消费券进行消费。

一、本次活动的目的

本次活动的目的非常明显了,就是为了促进消费。目标群众包含所有在北京的消费者,目的就是趁着五一活动,大家都来北京玩的时间里,让大家肆意消费一把。以此来促进疫情以来颓靡的经济,来完成一次经济上的释放。相信超过45亿元的消费大礼包,会带来非常庞大的消费量。五一的消费券分很多类,现金券,折扣券,和满减券,也就是说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即使不用也可以满抢着,说不定日常消费就用到了。

二、周周有活动

本次五一在北京举行的活动,基本是做到了周周活动,月月有亮点,每个月都会有一个新的主题。比如:4月将启动“第三届全国双品网购节暨2021北京消费季” 5月将启动北京首发节、北京网络直播大赛赛等; 6月将启动北京文化旅游节、;7月有北京信息消费节;8.8北京体育消费节·····总之,就是每个月都有一个活动主题,每周都有新的活动,促进方方面面的消费,包含各个方面的主题。本次活动基本做到到年底之前每个月都有活动,对消费刺激达到最大力度。

三、消费影响

本次活动时间久,确实很有助于消费,但是消费花目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有可能会让部分消费者感到麻木,但总的来说肯定能达到最终刺激消费的目的。

四、2021年去哪儿玩?旅游业或迎这些新玩法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 旅游 业逐步复苏。为助力 旅游 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数字化推动 旅游 业升级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 健康 、文化、 旅游 、 体育 等服务消费。关于 旅游 消费,2月22日,中国 旅游 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 旅游 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指出,未来将是消费升级、个性张扬的小康 旅游 ,是数字驱动、场景创造的智慧 旅游 ,是 科技 创新支撑的现代 旅游 。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搭建数字文旅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智慧文旅全产业链条,深化 科技 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 旅游 景点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企机构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一批“沉浸式 旅游 ”范本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应出台专项补助等举措刺激消费,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新增长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还建议,进一步提高冰雪 体育 旅游 行业在线化率,依托数字技术从供需两端赋能冰雪 体育 旅游 发展。在供给侧,通过“线上预约平台+智能终端设备+数字管理系统”加快景区数字化能力建设;在需求侧,实现冰雪 体育 旅游 景区与在线平台在数据、资源等层面共建共享,利用团购、直播、预售等方式开展一系列创新性营销,向消费者传递有效的信息。

乡村 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到,推动文化和 旅游 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 旅游 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 旅游 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 旅游 和乡村 旅游 。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创建一批 旅游 特色村庄,推动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化;提升乡村 旅游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乡村 旅游 人才队伍;发动 社会 力量,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策划公益活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展乡村 旅游 ,可以带动餐饮、住宿、休闲农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吸引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人力;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使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活环境不断完善,为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物质基础;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从而促进城乡人口、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共享时代发展红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裴春亮建议,立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挖掘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差异化 旅游 线路、 旅游 产品,不断完善、拓展产业体系,加大对城市人才、资金资源的引进,让当地乡村 旅游 更上一个层次。

文旅融合加大资源转化利用

“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推动文旅融合,从提高精神力量的角度推动文化建设,从巩固文化成果的角度升级 旅游 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建议,一方面坚持疫情防控与文旅资源转化利用并重并举,注重新兴技术在“文旅云”底层软硬件层面支撑应用,推出一批文旅“云消费”新交互场景,支持传统文旅资源积极开发IP内容精品、开展“IP化+数字化”升级。

另一方面,郑晓幸建议健全文化 旅游 资源向生产生活多向赋能布局,构建文旅资源转化利用的“新业态、新通道、新消费、新空间”,把乡村文旅大空间变成大城市的小场景、大线路转换为小通道、大产品转换为小卖场、大数据转换为小网店,孵化电商消费、小众消费、分众消费、订制消费、飞地消费等新形态。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指出,非遗中有不少属于手工艺作品,将传统技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夯实传统技艺本土传承基础,同时也能解决本土青年就业创业问题,让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旅企上市 旅游 资产证券化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认为,随着国内 旅游 业的升级发展,目前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时代 旅游 业发展的一些实际需求, 旅游 企业普遍难获得持续的融资途径。

朱鼎健建议通过金融创新模式为 旅游 产业赋能:一是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放宽上市条件,提高 旅游 企业上市比例;二是进一步推动 旅游 资产证券化,增强 旅游 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三是创新支持模式,打破 旅游 企业的融资壁垒,拓宽 旅游 企业融资渠道。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 旅游 协会会长、广东省 旅游 控股集团总经理黄细花呼吁,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 旅游 行业的扶持力度,延长 旅游 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期限,对旅行社复工复产在融资、税费、专项补贴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在“后疫情时代”鼓励 旅游 产业转型,适配一系列机制性政策,进一步激活 旅游 市场活力。

《2020年 旅游 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预计2021年国内 旅游 人数41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2021年你想好去哪儿玩了吗?

五、“2021北京消费季”活动立足于哪些板块?

“2021北京消费季”活动立足于五新板块,分别是新场景板块、新趋势板块、新能级板块、新势力板块、新体验板块。

1、新场景板块,将组织开展夜京城、北京音乐角、网红打卡地评选等170余项商旅文体促消费活动,推出一批新消费地标、商圈、生活圈,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

2、新趋势板块,将汇聚50余家电商平台,1000余家品牌企业开展双品网购节、第二届网络直播大赛等130余项活动,打造“数字+”消费新生态,促进数字消费和新型消费。

3、新能级板块,将聚焦首发、首秀、时尚、智能等新消费潮流,开展360余项首店首发、精品时尚、智能智造促消费活动,助力提升品牌、品质、品味消费。

4、新势力板块,将以国潮品牌和体育健身为主线,集聚新势力,开展国潮京品节、8·8北京体育消费节等120余项活动。

5、新体验板块,将充分利用北京特色资源,开展北京文化旅游节、玩转京城美食、农民丰收节等180余项活动,提升美景、美食、美丽乡村等消费新体验。

五一期间将发放超45亿元消费大礼包

4月25日下午,北京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宣布“2021北京消费季”将于4月28日正式启动,持续到年底。五一期间,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现金券、折扣券、满减券等多项消费大礼包超45亿元。

整个消费季贯穿今年多个节假日和“双11”“双12”等重要促消费节点,截止目前,已梳理形成近千项促消费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 北青网-“五一”发放45亿消费大礼包 “2021北京消费季”4月28日全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