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

首先调查一下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然后它主要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然后才分析它的消费行为。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

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的一个特殊细分市场,它具有较明显的消费群体特征雷同的特点,这使企业在开发的过程中易于降低开发成本。但同时它还有着区别于其他旅游细分市场的特征:

1.注重价格,讲究经济,相对更加重视旅游经历

大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属于非强势消费群体,因而对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特别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即可。此外,大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旅游中的各种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因而他们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2.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短期、邻近地区、自然风景类为主

由于在校大学生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的出游多以短期到邻近地区为主。《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出游天数多以2~4天为主,比例总和占74.7%[2]。因大学生生活经历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们旅游时多选择与日常生活反差较大的自然风景类的旅游目的地[1]。

3.出游方式多以自组群体为主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外出旅游多不愿受限于现行的旅行社线路和组团安排。因而一到假期,高校就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寻“伴”旅游启事。有关调查也证实,大学生出行外地喜欢结伴而行,在人数组合上以2—7人居多,达到74%,其性别构成上是两性搭配占绝大多数[2]。

4.出游顾虑较多

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出行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安全问题(占40.1%);购车船票问题(占34.9%);食宿问题(占26.6%);健康问题(占9.5%)[2]。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这些顾虑也是许多大学生有旅游动机却难以成行的原因之一。相反,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大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5.大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迅速

大学生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

四、论述旅游服务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征

旅游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性产业之一,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而旅游也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首选。如何抓住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及其特征,对于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这便是本文选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旅游消费群体特殊的旅游动机、特征及偏好等,对中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对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数据统计,有46.5%的大学生在节假日和同学或者朋友外出旅游,12.3%同学在寒假和家人一起旅游。然而,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等特点,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和其它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我们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进而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大学生旅游消费者有哪些特点?

《在校大学生消费特点》一文说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

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

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

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大学生会尽量

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

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

以上说明大学生在消费时具有较为理性和比较时尚的特点,而旅游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而且很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也不例外,可见大学生迫切的要去旅游,

而便宜且活动多的旅游深受大学生喜爱。

六、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有哪些显著特点?

零 导读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一千块钱的鞋子可以买,十块钱的运费舍不得掏;一千块钱的机票可以买,三十块钱的延误险舍不得掏;几百块钱的零食可以买,几毛钱的购物袋舍不得掏;

现在大学生购物,只要觉得值和价格高低没关系,口红要涂迪奥999,化妆品要用SK2神仙水,手机要买最新款苹果,穿鞋要穿限量AJ。

当代大学生的钱包,在商家的眼里就像上钩的鱼,在大学生眼里,第二件半价等于不要钱,消费满五百送三百,等于赔钱甩卖,虽然上课从来没有准点过,双十一倒计时到一秒不差,看着购物车里的那些商品双眼放光,比最虔诚的信徒看到神迹还要狂热。

当代大学生把花呗额度当作银行卡余额,骑共享单车、去夜店蹦迪、把奶茶当作主食,把化妆当成工作。

壹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

男生女生消费重心不同,但都好“吃”。

女生爱打扮,超过81.3%的女生每天都会使用护肤洁面产品,超过一半的女大学生至少每周化一次妆;男生在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爱好上的支出比重更高,喜欢游戏和聚会。而食品饮料对男生女生有同样相当的重要程度。

数码3C是主要的大额消费,旅游和培训考证居其次。

网络比拼时代,没有好装备怎么打怪!大学生平均每14个月更换一次手机,手机均价为2836.3元,男生更关注手机性能,女生看重手机像素和外观。

品牌观念:从品牌小白到专家;品牌选择有主见,社交圈内的种草者

大一挖掘品牌,大二大三尝试新品意愿更强,大四独立的品牌观念更强。大学生使用的品牌平均每两年一次迭代。

不执着于特定品牌,最依赖朋友或网友的个人使用体验,或自行了解产品参数,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较低;乐于推荐好用的产品,45.3%的大学生会向亲友推荐好用的品牌;网络和社交是了解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

低年级学生注重基础技能培训,即将就业的高年级生更倾向考证培训

70.3%的大学生参加过各类培训,其中英语培训(30.1%),专业知识培训(29.2%)和考证培训(28.3%)最受欢迎。

叁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基于以上内容,总结下来,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冲动消费,无计划性

大学生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容易冲动。这样的特点不仅表现在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上,也表现在他们对消费的追求上。很多时候大学生并不是因为需要某件物品才购买,而仅仅是因为喜欢就买,但买回去之后,却常常发现这件物品并没有发挥自己预期的作用。这就是学生典型的冲动消费。这种无计划的消费导致学生入不敷出,也是现代大学生缺乏储蓄意识的表现。

二、追捧名牌,不量入为出

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件名牌服装,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在一些男同学看来,没有一双名牌的运动鞋非常丢人。一些女同学更甚,为了一件名牌的服装或者一件名牌的化妆品甚至一个月吃方便面。这表现出了大学生对名牌的过度追捧。

三、矛盾的心理

有的人对大学生充满了误解,认为他们花父母的钱不心疼,从不懂得体恤家长的辛劳。其实很多学生在消费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和挣扎的。一方面,对于自己渴望的物品,充满了占有欲;另一方面,考虑到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家庭状况又舍不得花钱,觉得对不起父母。只是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占有欲压倒了一切,但这并不表明当代大学生就是完全自私自利的。

肆 我们应该如何理性消费?

01 正确规划自己的开销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都是父母负责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少自己规划自己的开销。上了大学以后,父母一般会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有的家里每月给,有的一次性给一学期的,这时突然拿到这么多钱,许多大学生没有消费意识,容易产生消费冲动,购买大量自己喜欢却不一定用得上的物品。所以要正确规划自己的开销,分清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

02 不要盲目跟风,合理支配消费

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利用消费者易受心理暗示的特点试图引导大众消费。而当代大学生恰恰是对时尚非常敏感的一个群体,媒体通过网络广告、横幅、海报、传单等形式向校园传递着大量外界的时尚与消费潮流信息,使得大学生在消费上容易丧失应有的判断力。大学生要学会判断自身需求,不要盲目跟风,合理支配消费。

03 拒绝攀比消费

相互攀比,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片面崇尚超前消费,不懂量入为出,给家里和自己带来经济负担,更是有人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偿还,往往会坠入深渊无法脱身。因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炫耀,不攀比,勇于做真正的自己。

0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理性消费心理的塑造需要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等,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参与,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和谐的消费环境,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参与不断完善,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05 培养独立自主人生观

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必须勇于直面现实并逐步学会独立自主,以免沦为过于依附父母拖累社会的“巨婴”。适当的兼职与学习并不冲突,大学生不该只停留在象牙塔当中,也该多与社会接触积累经验,独立自主人生观不是金钱可以轻易衡量的。

结语

多数大学生大学才拥有更多的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自然也就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这对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并进行积极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号召大家从现在开始,多读书,少购物,控制自己,理性消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