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指标有哪些

绩效考核指标一般:定量指标、工作数量、定性指标三类。

1、工作标准法,把员工的工作与企业制定的工作标准、劳动定额相对照,以确定员工业绩。优点在于参照标准明确,评价结果易于作出。缺点在于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标准制定难度较大,缺乏可量化的指标。

2、排序法,把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按照某一标准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避免了趋中误差,缺点是标准单一,不同部门或岗位之间难以比较。

3、硬性分布,此方法和排序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是将限定范围的员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强制分布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大锅饭,缺点在于概率假设不一定合乎事实,不同部门或范围中的概率可能不同。

4、关键事件法,指记录那些对部门或企业效益产生重大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考核者必须把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内所有关键事件都记录下来,其优点在于比较客观,缺点在于工作量大,而且还需要一个量化的过程。

5、目标管理法,其基本特点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工作目标,并且指导和协助其完成目标,并不断修正目标。这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关系从单纯监督与被监督转变为顾问和促进者,促进了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6、360度考核法,此方法是结合上述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考核者来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选择上尽可能量化,同时结合目标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硬性分布和强制排序。缺点是考核工作量较大,考核周期难以选择。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职能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指标通常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大类别的指标。

一、财务效益状况指标

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修正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二、资产营运状况指标

基本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修正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良资产周转率,资产损失比率。

三、偿债能力状况指标

基本指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

修正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帐比率。

四、发展能力状况指标

基本指标: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修正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员工的收集工作绩效同要求其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对的过程。

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绩效评价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其次,它为企业管理者及其下属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审查。

扩展资料:

绩效评价的结果可用于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据此决定对员工的奖励、薪酬的调整和相应的人事变动。

流程:

1、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考评实施方案,设计考评工具,拟定考评计划,对各级考评者进行培训,并提出处理考评结果的应对措施,供考评委员会决策。

2、各级主管组织员工撰写述职报告并进行自评。

3、所有员工对本人在考评期间内的工作业绩及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总结,核心是对照企业对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4、部门主管根据受评人日常工作目标完成程度、管理日志记录、考勤记录、统计资料、个人述职等,在对受评人各方面表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负责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指出对受评人的期望或工作建议,交部门上级主管审核。

如果一个员工有双重直接主管,由其主要业务直接主管负责协调另一业务直接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绩效评价

旅游收入的指标

旅游收入指标是了解、分析旅游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一般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一)旅游收入总额

旅游收入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销售旅游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额,它反映了某一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总体规模和发达程度,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在国际旅游业中,旅游收入总额用外国货币表示,也叫旅游外汇收入总额。在国内旅游业中,旅游收入总额用本国货币表示,仍叫旅游收入总额。

(二)人均旅游收入

人均旅游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个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的平均支出额,即某一时期旅游收入总额与旅游者人次数之比,它反映了旅游者的平均消费及停留时间,是我们了解某国或某地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国际旅游业中,人均旅游收入用外国货币表示,仍叫人均旅游收入。

(三)旅游收汇率

旅游收汇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外汇纯收入与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RE——旅游收汇率;

R——旅游外汇收入总额;

E——发展旅游业所花费的外汇。

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以赚取大量的外汇,但也需要支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这些外汇支出主要包括:进口必要的设备和原材料、旅游宣传和促销的费用、外方管理人员的工资、偿还外汇借贷款的本息等。外汇支出过大,即表现为外汇漏损。旅游收汇率的高低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状况紧密相关,反映了某国或某地区旅游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

(四)旅游换汇率

旅游换汇率是指旅游目的国或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市场提供单位旅游产品所能够换取的外汇数量及其比例。通常,旅游换汇率与某国或某地区的汇率相一致,不同时期的外汇汇率不同,旅游换汇率也不同。

旅游资源的评价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和量的差异、对旅游吸引力的大小进行的科学划分。包括确定一定地域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空间结构、数量和质量等级、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其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顺序,明确建设方向,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内容。按评价客体的不同分为:

1、 资源本身的评价

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分析;

2、 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

包括气候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旅游旺季和淡季的节律性变化),环境质量现状,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现状及交通建设的难易程度,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现状,旅游资源所在的区位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能力;

3、 客源市场分析

包括旅游资源对各层次游客的吸引力,确定目标市场、潜在市场及市场的地理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及其理论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评价方法分为两类:1经验分析法。在大量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凭经验进行评价;2定量评价。将评价指标数量化,建立量化模型,一般采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加权,基本公式如右上图。即评价值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ai分别加权后的数值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给定量评价带来许多困难,纯粹的定量评价往往带有机械性,而单纯的定性评价包含主观成份,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