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石柱康养城是不是诈骗
不是诈骗。
是一块发展很好,正规的楼盘。
扬州恒丰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是在仪征市恒丰置业有限公司基础上于2016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着力打造“石柱山国际康养城”项目。
重庆市石柱县哪里好玩?
旅游资源石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大风堡、土家乐园毕兹卡绿宫、高原明珠黄水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天然画廊油草河等景区(点)和喀斯特地貌大观园千野草场、明清古镇西沱云梯街、千年古刹银杏堂、秦良玉古战场遗址万寿寨、全国最大的龙河岩棺群等犹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土家族人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饮咂酒吸出了“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的气势,西兰卡普(土家织绵)织出了“五谷丰登”、“福绿寿喜”……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开放的土地。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建设的大好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形成了“一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一场”(千野草场)、“一街”(西沱土家风情街)、“一人”(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总体发展布局,充分利用新三峡环湖游给我县旅游业带来的良好机遇,营造大环境、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把石柱建设成为三峡库区融休闲观光,民俗欣赏和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民族、生态旅游大县。 绿色生态,堆碧砌玉。“走石柱,不问路,公路两旁柏杨树”。走进石柱,满目苍翠,置身其中,如履画中,良好的生态蕴育了一方净土,巧夺天工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密布县境。石柱是闻名的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业用地19918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4%,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均位居全市前列,是重庆市七大森林资源大县之一。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182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29种、昆虫1053种,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7种、Ⅱ级保护植物46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37种,还是我国水杉的原生地之一和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我国唯一的荷叶铁线蕨的原生栖息地,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全县绿色天然森林食品资源丰富,如莼菜、竹笋、银杏、板栗、香菇、蜂蜜、猕猴桃、蕨苔、蕨粉、葱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特色森林食品资源,年产量达1万余吨。 土家风情,神秘独特。土家族人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3000多平方公里的石柱是一块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的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即诞生于石柱,由四川昊天影视有限公司在我县拍摄的反映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已成功投放市场,较好的宣传了我县旅游及经济社会情况;咂酒是土家人的佳酿,石达开曾诗赞之“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土家织绵演绎了“五谷丰登”、“福禄寿喜”,土家吊脚楼、土家摆手舞、哭嫁、盘歌、薅草锣鼓、摆手舞……都是土家族人千百年来的真实生活写照。这片三峡库区美丽、神奇、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您领略土家民俗风情的绝佳之地。 历史文化,厚重渊远。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乃石柱建县之始,历史渊远,人杰地灵。郭沫若先生曾诗赞“石柱擎天一女豪”的秦良玉就是杰出的代表,她一生三次勤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秦良玉陵园-三教寺,秦良玉率土家白杆兵筑寨御敌遗迹-古战场万寿寨都是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万寿寨是人们领略古战场磅礴气势,想象古战场猎猎雄风,引发思古之悠情的旅游圣地,电视连续剧《秦良玉》已被市委宣传部列入全市“五个一”重点文化项目,正在进一步打造剧本和做好相关拍摄准备工作;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的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明清古镇西沱,因其建筑垂直于长江布局,和长江沿岸其它市镇建设别具一格而闻名海内外,被考古学家和建筑学家称为“万里长江第一街”;川东名刹银杏堂位于河嘴乡盘龙山,占地8200平方米,因有两棵大银杏树得名,果聪、大舟、广渊等高僧先后在此修行,佛法大振,香火繁盛,成为川东各地寺僧安禅传戒的十方丛林。银杏堂依山面水,形如龙头,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塔院、钟楼、鼓楼、正殿、法堂、方丈及斋堂、禅房、客房、香积厨等建筑保存完好,金碧辉煌。
南川到石柱有直达车吗
有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地处东经107度59分至108度34分,北纬29度39分至30度32分之间,是三峡库区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邻彭水县,西南靠丰都县,西北连忠县,北与万州区接壤。全县幅员面积3014.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公顷,森林面积11.53万公顷。石柱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七曜山、方斗山两大山脉平行排列斜贯全境,形成两道天然屏障,横亘南北,形成“两山夹一槽”的特殊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起伏状下降。最高海拔1934.1米,最低海拔119米。境内以中山、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
石柱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和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在确立了“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后,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土家风情,全力打造全国著名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康养产业。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以“观养、住养、动养、文养、食养、疗养”六养为主题的康养产业,力争到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农村旅游示范县。
重庆石柱启动土家文化旅游季,重庆石柱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重庆作为我国的一个重点旅游之地,其实本身景色就非常好,再加上当地人喜欢吃辣,比较重口,所以深受很多游客的喜欢和爱好,而重庆的石柱镇启动了土家文化旅游季,现在我们就介绍下,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呢?
1.重庆石柱西沱古镇,其实我一直觉得如果要去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看看它的风土人情,而西沱古镇据说始建于秦汉时期,历史悠久,经历唐宋,经历了明清,古镇里面的街道都是以前古时候留下来的,充满了年代感,它坐落于重庆石柱的宝石寨对面,在这里还能看到长江之景,同时因为它在古代时,是类似于集市的地方,所以非常繁荣,而且还有以前我们看到的山城棒棒军,还有很多具有名族特色的工艺品和民俗表演,所以我觉得去石柱第一应该去的景点。
2.石柱的万寿山:万寿山其实被重庆当地评为石柱县的地标景点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座山,这是明末清初时期一个女将军抗击杀敌的一个遗址,女将军名叫秦良玉,在当地非常有名,在山上游客可以看到当时抗击敌人的寨子,还有当时的烽火台等一些早期建筑,当然领略了遗址之外,这座山上的景色也是非常美的,其中有两座巨型山石互望,还是比较让人震撼的,当然除了美丽风景之外,当地还开发了许多游乐设施,所以这座景区可以说是汇集了人文、历史和风景的好去处,
3.当然在石柱县还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景点,比如石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充满了土家族文化的石柱毕兹卡绿宫景区、石柱千野草场,在这里你能看到风吹草地见牛羊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旅游景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因地制宜推出新三峡旅游特色产品
本报讯 (记者 徐菊 实习生 邓友琳)第七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将于26日在万州开幕。
本届三峡旅游节由重庆市政府、湖北省政府主办,万州区政府、重庆市旅游局、湖北省旅游发展委承办,重庆晨报全媒体执行。
据介绍,参与协办的三峡库区14个区县在新三峡旅游上狠下功夫,因地制宜推出特色产品,吸引游客。
重庆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定波表示,传统长江三峡旅游是以水上观光为主,游客的旅游体验主要是从游船的角度来欣赏三峡美景。而新三峡游路线强调的是陆路游,以陆地道路为纽带,游客根据高速路、国道等多种道路的“触角”延伸,把旅游目的地扩大到三峡地区内部。这样会使三峡地区深处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民俗风貌得到更充分地展示。
长寿区旅游局局长张春兰表示,除了传统的散步、游玩、坐船、游泳、水上项目、登岛等项目外,长寿湖有宽阔的湖岸,又有夜钓场,可供人们尽情垂钓。长寿湖一年四季旅游节庆不断,采果节、风车节、龙舟赛、铁人三项等,都是人们踊跃参与的旅游活动。
涪陵区旅游局局长王海燕表示,涪陵区除了武陵山大裂谷景区、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外,目前正在打造“1898榨菜文化小镇”项目。项目以涪陵榨菜历史文化为背景,集文化展示、传承保护、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等于一体。
石柱旅游局局长马培华表示,石柱打造出了康养休闲之旅、生态观光之旅、土家风情之旅、彩色森林之旅、五彩乡村之旅、古镇探秘之旅等,以各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到石柱观光旅游。
■相关新闻
万州欢乐跑明日开跑 湖北跑团跨省参赛
本报讯 (记者 石亨)明天,由重庆市政府、湖北省政府主办,万州区政府、重庆市旅游局承办,重庆晨报全媒体和三峡都市报社共同执行的“万州欢乐跑”将在万州南滨路开跑。
“万州欢乐跑”是万州首次以企业和社团为单位组织并参与的大规模城市级乐跑活动,总赛程为10公里左右。目前,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1500余人。万州欢乐跑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跑步路线已公布,参赛的跑友们已在积极备战。
家住湖北恩施的50岁户外运动爱好者万启国已经准备好了全部比赛装备,他和30多位伙伴,将在今天下午乘坐火车,从恩施赶到万州,参加明天的“万州欢乐跑”。
万启国和他的同伴都来自一个名为“恩施欢乐徒步群”的户外爱好者俱乐部,上月中旬,听说万州即将举行一场大型的跑步活动,万启国和同伴们动了心,“主要是能结交很多跑步爱好者,大家可以一起交流经验。”
万启国今年已经50多岁了,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至少五公里的跑步锻炼,并练出了一副强健的体魄,“万州本来就很美,跑步也是很美的运动,这次活动非常让人期待!”
除了跑友们充满期待,本次“万州欢乐跑”也得到了许多名企的大力支持,活动中的饮用水将由著名的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全程赞助。
之所以选择赞助本次活动,农夫山泉也有自己的考虑。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次“万州欢乐跑”活动具有绿色公益的特色,是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出行,“通过此次活动,宣传环保,宣传万州,意义重大。”
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称,“农夫山泉公司致力于为生命健康提供产品与服务,倡导环保、天然、健康理念,与本次跑步活动的主题非常契合。我们的天然水作为本次活动的唯一指定用水,旨在宣传天然水源,提倡健康饮水,最后也祝愿此次活动顺利举行,圆满成功。”
■温馨提醒
活动总入口在长江二桥下南滨路起点处,其他沿线路段禁止入场。
请参加活动的人员乘坐18、19、22、25、28路公交车至长江二桥南桥头车站,再步行前往活动入口处。
若需开车前往的人员请将车辆停至活动以外区域,并遵守交通规则,活动场内禁止车辆驶入。
参赛者凭组委会发放的T恤和号码布入场,请勿遗失和转借。
万州区旅游局局长罗重生: 万州迎来新旅游的黄金机遇
对话
第七届三峡国际旅游节即将在万州拉开序幕,这次三峡国际旅游节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万州在三峡旅游上有何新亮点?本届盛会将给万州的旅游发展带来怎样的意义?重庆晨报记者专访了万州旅游局局长罗重生。
万州迎来新旅游的黄金机会
重庆晨报:万州旅游局为这次三峡国际旅游节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罗重生:三峡工程建成,长江水位提高,使万州颇具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风采。万州迎来了新三峡、新万州、新旅游的黄金机遇。
作为主办方,我们从2016年年初就开始规划,针对渝东北的资源以及万州自身的区位优势,梳理本届三峡国际旅游节的特色和节会方式,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了解万州。
长江三峡使得万州及渝东北片区的旅游经济腾飞,进而联动长江沿线各区县,形成连贯的旅游经济带,促进库区旅游经济发展。
万州旅游优势在于三峡中心点
重庆晨报:你觉得万州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罗重生:万州拥有很多优势条件。万州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水路位于重庆、宜昌之间的中心点;有独特的平湖资源,三峡水库蓄水后,万州江面碧水荡漾,令人震撼;万州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巴楚文化、三峡文化、码头文化、抗战文化等,有大山大河孕育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万州交通发达,位于库区中心点,除了与湖北的联系外,还有“万开云”旅游合作、资源共享。万州还将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旅游集散中心和三峡库区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万州已经开发了4条“万州-开州-云阳”板块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万州高峡出平湖旅游度假区”已经纳入重庆市加快(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
除了美景,万州还有美食
重庆晨报:除了美景,万州美食闻名天下,到万州旅游,哪些美食不容错过?
罗重生:万州美食声名远扬,来万州一定要品尝最正宗的万州烤鱼。除了烤鱼,还有万州炸酱面、万州凉面等。万州美食还可以打包带走,比如万州炸酱面、鱼泉榨菜、万州古红橘、红心猕猴桃等。
本报记者 徐菊 实习生 邓友琳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
扶贫日的是2014年设立的。这节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扶贫日讲话稿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就我县产业扶贫工作作汇报。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部,是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移民县、革命老区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六个精准”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锁定2017年实现85个贫困村销号、5.5万贫困人口越线、贫困县摘帽目标,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局性中心工作和底线任务,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重要抓手,按照以引进培育经营主体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关键、以实现贫困群众产业增收为目标的思路,大胆探索、真抓实干,有效推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2015年,全县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1790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实现5736户20518人稳定脱贫,其中产业带动3810户13678人。今年,预计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2247元;实现7237户25022人稳定脱贫,其中产业带动7093户24485人。重点抓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三个结合,因地制宜抓规划。精准的产业规划,是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编制完成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以及辣椒、黄连、莼菜等规划,做到产业规划与每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办法结合,确保规划覆盖每个贫困村和户,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规划中突出三个结合:一是产业选择与本地实际结合,立足我县绿色生态资源丰富的实际,综合考虑种养习惯、产业特性等因素,在全县规划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以兔业为主的草食牲畜、以莼菜为主的高山果蔬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特色产业扶贫集群。二是产业布局与贫困群众意愿结合,按照政府出“菜单”、贫困群众“点菜”方式,引导全县产业区域差异化发展,推动形成“一圈三带”产业布局,即城周休闲观光农业圈、高山原生态特色农业林业带、中山山地集约特色农业带、沿江库区生态农业带。三是产业方向与“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按照全链式开发思路,坚持“产加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加工业、康养旅游、 教育 文化 等产业互融,让贫困群众不仅享受种养环节收益而且分享其他领域带来的增值效益。
二、立足绿色本底,围绕生态抓特色。石柱森林覆盖率56.4%,林木覆盖率71.3%,县城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350天左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75000个/cm3,是天然氧吧和康养休闲生态旅游胜地;特别是 种植 的莼菜,更是独一无二的生态质量“风向标”。我们立足绿色本底,坚持特色发展,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扶贫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辣椒30万亩、中药材30万亩(黄连5万亩)、莼菜1.3万亩,存栏肉兔237万只、长毛兔200万只,建成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长毛兔第一大县和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县。二是大力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业,将旅游同森林康养、健康疗养、养生养老结合,发展以动养、疗养、静养、住养、食养、观养为主的四季全域康养旅游,建成重庆最美森林—大风堡,重庆最美草地—千野草场,巴渝新十二景—黄水林海、西沱古镇天街等康养景区和400多家乡村旅游接待点,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20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康养旅游实现增收。
三、利用政策杠杆,引导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姻。长期以来,石柱产业发展局限于传统模式,农户分散经营,缺资金、缺技术、缺销售 渠道 、缺组织性,产业“小散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出台产业扶贫政策50条,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以适度规模土地流转为基础,大力引进培育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的经营主体,采取“经营主体+生产基地+贫困户”模式,推动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融入生产加工链条各环节,从产业发展中获取更多收益。在合作中,政府负责引导、政策帮扶和监管,经营主体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回购产品、统一销售,贫困户负责订单生产。截至9月底,全县规模流转土地27.05万亩,发展合作社682个,注册家庭农场980家,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5家,其中有592家经营主体与1.2万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特色产业5万余亩,养殖畜禽近17万只(头)。
四、聚集各方力量,众志成城抓整合。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进行集中攻坚。一是整合资金项目。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功”原则,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行统筹安排、综合调度、集中投放。2015年以来,全县扶贫攻坚整合投入资金11.67亿元,其中产业扶贫3.73亿元、占32%,撬动社会投入16.7亿元。二是聚合行政资源。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实行30名县领导和99个县级单位分片包干扶贫;优选791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脱钩到贫困村驻村扶贫;落实2714名涉农、扶贫干部到基层指导扶贫。三是汇集社会力量。农业、扶贫部门通过策划包装项目,累计争取社会对口帮扶资金7167万元;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机制,有171家经济组织与8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五、大胆探索创新,优化机制抓保障。产业精准扶贫,重在探索创新。针对经营主体对贫困户带动作用弱、贫困户增收渠道窄等问题,我们筛选确立了订单收购、代种代养、土地流转等14种产业扶贫模式。针对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难以保障贫困群众特别是失能弱能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问题,我们探索实行了四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一是股权收益扶贫,建立股权化资金8000万元,采取经营主体50%、村集体10%、贫困户40%的股权分配方案,每年按持股额的8%和资金效益的40%分别实行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二是基金收益扶贫,建立1亿元资产收益扶贫专项基金,经营主体按照带动重点贫困户情况有偿借用基金,并按照约定对重点贫困户支付固定收益和效益收益。三是信贷收益扶贫,政府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银行放大10倍向经营主体发放财政贴息贷款,经营主体按照约定对贫困户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四是旅游收益扶贫,每年安排1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支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采取定向用工、固定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四种模式计划投入资金3.3亿元,对全县15758户贫困户实现全覆盖。目前已投入2483万元,先期解决失能弱能重点贫困户1039户,预计户均分红2000元以上。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2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年10月17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个全国“扶贫日”, 设立全国“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民生一号工程来抓,自20--年以来,累计投入-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事业,全县2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按照“九通、九有、就能”的标准,在全地区率先完成了整村推进工作任务。重点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突破,贫困村农牧民人均收入有了明显增加,截止2013年末,22个贫困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元。特别是2013年,县委、政府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结合扶贫产业发展项目,多方筹资-万元,为全县-名最贫困人口每人购买了10只生产母羊,按照“股份合作、联建共享、保底分红、长期受益”的运作模式,以托管的方式由北牧盐池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构建了“看得见、摸得着、迅速见效、长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每只羊可分红260元,每名贫困人口每年可分红-元,仅此一项,使-名最贫困人口一次性达到地区-元的贫困线标准,实现了全面脱贫。
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关心帮助支持我县扶贫工作的各位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委、政府将继续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奋斗,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让全县的贫困人口都能够充分享受县域经济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确保在地区率先脱贫的目标顺利实现。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3
同志们:
这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我县在扶贫和脱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刚才,杨县长对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提示和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河北视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12月,中央、国办专门下发了25号文件,推出了贫困县的考核机制、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今年5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出台了《河南省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刚才我们共同进行了学习,从今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贫困县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分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两个方面,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占40%权重,扶贫开发占60%权重。考核结果按分值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次。a、b等次的贫困县表扬、奖励。c、d等次的贫困县约谈整改,不得评优评先,直至调整。
近年来,我县在扶贫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存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仍存在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我县现有106个贫困村,贫困人口7.9万人,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渴望得到扶持的要求十分迫切。对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上来,把精力集中到脱贫解困、改善民生上来,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
贫困人口脱贫的总体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即“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是:实施1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20个到户增收项目,实现1.33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
要实现这一脱贫目标,需要突出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增强内生动力。多年的扶贫实践证明,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的支援,只是外力,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只能起催化剂的作用。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还必须下大力气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找准制约贫困乡村发展和贫困户脱贫的最关键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二要实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完成减贫任务,还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都需要产业支撑。各乡镇、各贫困村、县直各部门必须把产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围绕项目引领、市场运作、群众自主、企业带动等途径,切实把产业发展起来。各贫困村在编制脱贫规划、制定脱贫 措施 时,要根据本村实际和市场需求,选准、选好产业项目,突出本地特色。坚持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三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中央已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不再有贫困县,各贫困村也要在2020年之前实行稳定脱贫。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对此,各职能部门要建立起扶贫开发支持机制,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广电、教育、住建、环保等部门在项目谋划、申报和立项时,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上报项目时,要进行归类统计,涉农项目要有一半及以上放在贫困村。各乡镇要以贫困村为重点,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四要对口帮扶、村企共建。各定点帮扶单位要按照县委、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调整县级干部联系贫困村和县直单位帮扶贫困村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派驻务实、肯干、责任心强的优秀干部组建扶贫工作队。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驻点,亲自带贫困户,要切实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本单位工作的内容之一,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鼓励有条件企业与贫困村实行村企共建,引导社会组织和成功人士实施爱心帮扶。贫困村要发挥脱贫工作的主动性,主动与相关部门和领导沟通、联系、汇报,以便有针对性的帮扶支持。五要加强专项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认真抓好整体推进、易地搬迁、到户增收、科技扶贫、雨露计划等各类专项扶贫项目的实施,全力抓好项目扶持力度,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提高贫困村公共服务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县政府决定,自2015年起,逐年增加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今年,县级财政将投入300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的需求。
三、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落实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政府是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最重要的主体,要承担起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责任。党政一把手要善于思考消贫减贫问题、谋划扶贫帮困措施、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检查督办扶贫项目的落实,要把扶贫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夯实基础。选准选好村支部书记,配强村级班子,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近期,县委将向全县所有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充实力量,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三要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扶贫队伍。对长期在扶贫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予提拔、重用和表彰。各级干部和扶贫工作者要重心下移,从贫困村、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从抓基层、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基础性、关键性事情做起,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人才智力支持,扎扎实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四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典型、新做法、新成效,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五要加强督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县政府督查室,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同志们,扶贫开发是强基固本之举,更是强国富民之要,意义不凡,任重道远。在过去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大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弘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扶贫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4
老师们、同学们:
经国务院批准,把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全国“扶贫日”, 今年10月17日是首个全国“扶贫日”,也是第22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设立全国“扶贫日”,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体的特殊关怀、对国际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
我省将在当天开展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为保障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规范使用,专门开通扶贫监督举报电话0871-65198311,如果发现有人挪用套取扶贫资金可电话举报。 据了解,到2013年底,我省还有91个片区县属于贫困地区,居全国第一位,还有贫困人口661万人、仅次于贵州、居全国第二,其中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人口还有120.4万人,是全省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全国“扶贫日”的设定,为我省宣传扶贫开发成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载体和平台。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全国 592 中部 217 西部 375 民族八省区 232云 南 73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富源县、会泽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永胜县、宁蒗县、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沧源县、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武定县、屏边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绿春县、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勐腊县、漾濞县、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梁河县、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
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了将10月17日设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意识。郑文凯表示,我国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为人类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相当于每天1美元)的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
扶贫日讲话稿范文相关 文章 :
★ 扶贫日领导讲话稿范文
★ 2020年扶贫日国旗下讲话稿
★ 2020脱贫攻坚村主题党日活动讲话稿四篇
★ 2020年扶贫日活动总结最新范文五篇
★ 扶贫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稿范文
★ 五篇扶贫日倡议书精选范文
★ 扶贫日倡议书范文精选五篇
★ 扶贫日倡议书范文
★ 2020全国扶贫日活动总结范文5篇
★ 小学扶贫日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