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闪付消费券验证码是什么
云闪付消费券验证码就是用云闪付消费的一个验证码。从2020年4月15日持续到6月9日共分四期开展,4月15日至4月28日为第一期;4月29日至5月12日为第二期;5月13日至5月26日是第三期;5月27日至6月9日为第四期。面值10元和面值20元的连锁超市类、社区便利类消费券,在1-3期活动中,每期发放10万张;而面值50元的商圈百货类在2-4期活动中,每期发放3万张。
以武汉为例,云闪付消费券使用范围为零售餐饮、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民生缴费目前,拟参加活动的商户包括中百仓储、中商平价、武商量贩、群光新生活超市等商户的270余家门店。
中百超市、中百罗森、良品铺子、仟吉、Today、有家、可多等商户的3000余家门店,武汉广场、国际广场、世贸广场、群光广场、武汉K11、银泰创意城、汉商、新世界等知名百货商圈,后续还有更多餐饮、药店、加油等行业商户和小微商户加入。
单用户每个投放周期内可领取各类型消费券各1张。每期活动各类消费券数量有限,先领先得,领完即止动期内商户同时有银联立减活动,则优先享受立减优惠,消费券可在下次消费时使用。符合同一设备、同一注册手机号、同一银行卡预留手机号、同一银行实体卡号、同一身份证号或者同一APP账号等任一条件的,均视为同一用户。
银联消费券是防“疫”攻坚时期中国银联“支付为民”的服务宗旨的最新体现,借助银行卡转接清算平台的开放优势,实现无接触发券,促进多场景消费,惠及广大商户与用户。中国银联将加快与各地政府、商家合作,推出更多惠民消费活动,为疫情后期提振消费提供更优质的、便利创新实践,为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支付服务。
二、你知道重庆夜景文化节吗?
首届重庆夜景文化节暨第五届重庆惠民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解放碑举行。
开幕仪式
当晚,解放碑十字金街化身为一个文艺大舞台,“龙舞狮舞”“鲤鱼灯舞”“高台狮舞”等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秀、酷炫的国潮主题服装秀以及“奇妙之于创造、山水之于城市、美丽之于演艺”的“山城之夜”文艺演出精彩上演。
市民、游客摩肩接踵,一起围着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解放碑,兴高采烈地观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与此同时,在轻歌曼舞中,重庆逾200家文旅企业打造的惠民文旅集市正式向市民开放。
集市分为特色商品区、文化艺术交流区、旅游营销区和巴蜀潮集区,对不同旅游方向感不同兴趣的朋友,均可在集市上找到自己最心仪的那款产品。
一边逛着集市,一边欣赏表演。不少市民打趣说,解放碑天天像过年。
舞龙灯
可不是过年!腾跃的飞龙在解放碑下灵动翻飞,舞龙者充满喜气的大红色服饰演绎着喜气洋洋的节奏。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队袒露着赤裸胸膛的纤夫迈动有力的步伐,喊响激越的川江号子,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川江号子
据悉,从即日起直到2021年2月24日,重庆将陆续推出近200场夜景及惠民主题活动、十大主题夜游活动、三大艺术展演、三大文化艺术节、八大潮流玩法、100余项区县夜间文旅特色活动,发放惠民福利1000万元,各类文旅商家优惠让利近亿元。可谓是诚意满满,以最大的实惠迎接心向山城的游客。
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解放碑的璀璨灯火照亮了夜空。证明着重庆空前活跃的夜经济。
在经济学上,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程度,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本次秋冬消费季首次与重庆独有的夜景文化相结合,倡导健康的时尚夜生活方式,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咖啡厅、KTV、康养温泉等各类文艺生活消费场景与广大市民及游客的时尚消费新习惯完美融合,实现全民共同参与。
嘉陵江夜色
作为一个重庆人,重庆夜景的壮美毫无疑问将带来自豪与骄傲。我即便不到现场,也能看见洪崖洞美仑美奂的样貌,脑补出两江交汇处富丽堂皇的时尚。不用爬上百米高楼,我也看得见渝中都市区的一片辉煌!
渝中夜色
妩媚闪耀的重庆夜景,就是重庆最具魅惑的城市形象,让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由衷赞美这盛世景象。
据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消息,本次夜景文化节内容丰富,涵盖了以下五大类:
1、夜景游十大主题线路,包括全市部分A级景区的夜游项目;
2、主城区的大部分剧场、院线将会推出精品演出、戏剧节目,包括各种电影;
3、推出夜养项目。重庆是世界温泉之都,开发了40多家温泉景区酒店,大部分温泉都开放到夜间,市民可以去康养、体验;
4、推出重庆好礼,五种文创产品展示展销活动;
5、全市大部分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开放时间延长到夜间。
在山水夜景文化节期间,重庆是好戏连台,只等你来!
重庆的夜景为什么如此迷人?让人欲罢不能?因为重庆是立体城市,山是骨骼,水作肌肤,重庆的夜景具有平原城市很难具有的层次感与立体感。重庆的夜景具有内涵,秀外惠中,是强烈的文化符号,融魂与景,景魂相融,文化就是这美丽景观的魂。
洪崖洞夜景
值得高兴的是,除了传统意义的夜景观赏区,比如洪崖洞、朝天门、鹅岭瞰胜楼和南岸一棵树以外,重庆主城各区的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将延期开放到夜间。
在旅游节期间,重庆市民和所有赴渝游客入夜后的选择更丰富了。
我有很久没泡温泉了,在夜景文化节期间,正是秋风送爽时,是该在某个凉爽晴朗的深夜去某个依旧开放的温泉,感受久违的惬意。
那时也该是中秋了,“明月生重庆,静夜得相思”的意境一定会在波光粼粼中被调皮的圆月送进怀里。
三、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四、中国旅游日来了,各地推出了哪些旅游政策?
中国旅游日来临以后,个体都推出了以下几项旅游政策:
通过网络平台预定会更加的优惠。很多景区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开启了景区网络直播,并在直播间加入自己的门票购买链接。这些价格相较于其他旅游软件和在景区当地购买旅游门票价格都会有所便宜,例如原本200元的门票在直播间可能只有150元左右。买完之后在三个月之内的任何一天前去旅游都是可以的,这也给很多受到疫情没有办法出行的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旅行措施。
各大景区会实施免门票或半票的价格。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游客前往景区旅游,连云港日照等各个地区都实施了免门票的政策,例如连云港的船山飞瀑景区和连云港的老街展馆,全部都是免费参观。河南省焦作市的云台山门票价格是120元,在受到疫情的影响之下实施,这三天之内的公共交通是不限次数的,但每个景区只能去一次。
景区对较好的旅行社实施奖励。一些旅游社通过包车和包机的方式前往景区旅游,只要符合景区的最低标准,每次来景区的游客达到50人以上,都会对该旅社实施1000元到2000元之间不等的奖励游客,人数越高奖励金额也就越大。此外在景区的各类游乐设施和一些餐饮行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下降,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的体验感和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各景区都推出了组合的旅游票价。除了卖门票是最重要的获利方式,景区内的各项收费措施也是一项利润空间。把门票和景区内的各种娱乐项目绑定在一起,并设置一些打折优惠的力度来吸引游客前去旅游,不仅可以解决门票的销售数量也可以解决景区内的一些娱乐设施的利润空间。
五、重庆渝中区2020年表现如何?
回望过去的2020年,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难忘的记忆,而重庆游品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下关于2020年的记忆——渝中篇。以下内容,基于渝中文旅官方发布内容。
2020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疫情对于文旅的影响就一直没有消散。不过,即便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庆市渝中区的文旅事业,依然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在2020年,渝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两项重量级荣誉称号,再次为渝中文旅添上了金字招牌。
更全面的发展
2020年,渝中区文旅采取了全新的发展格局,讲求的就是一个“全”字。
以“全域人文营建、全面生态营造、全城城旅一体、全业互动互融、全民文化认同”为标志的“五全”策略得到落实。
让整个渝中区的每一个片区、每一处景点、每一个人都能够融入到全域共建当中来,这就是渝中区想要实现的目标。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备受关注和期待。整体的大格局有了,需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些预设进一步实现。
文旅促进商业
发展文旅的目的,除了弘扬文化之外,商业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正是实现两种追求统一性的体现。
在2020年,渝中区针对文旅消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激励活动,包括2020重庆·渝中春夏消费季、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还同步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给市民使用。
在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的同时,刺激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满足大众文旅需求,也带动了渝中区经济消费的增长。
渝中区还一直坚持打造文旅产业的聚集地,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形成更集中、更大规模、更高效的产业集群。在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清寺V营、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桂花园文创基地、重庆市话剧院等。
为了让更多的文旅企业和项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渝中区还针对企业和项目推出了多项政策,保证企业和项目的稳步推进。
此外,还举办了首届“解放碑论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等专场活动,用于推介相关的文旅产业及项目。多项举措的同步进行,使得渝中区的文旅发展有了显著的提升。
文旅惠民政策
不仅对企业和项目有重点关注,每一个普通人,也并没有被忽略。首要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创新搭建了众多的分馆以及服务站点,实现更好地覆盖。同时,众多文化场馆也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与线上线下的融合。
此外,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都有序开展,让大家不仅能够欣赏到高品质的演出,还能够实际参与其中。
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这些文旅融合项目也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文物+景区+酒店+旅动,这是一种新的模式,也是符合当前新形势下的积极创新探索。
历史传承与保护
渝中区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作为重庆母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针对于此,渝中区在大力发展文旅的时候,对于历史传承与保护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渝中区173个文物,已修缮124个,正在修缮12个,计划修缮37个。这一组数据表明,渝中区在文物保护方面正在并且将会持续投入。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谋求新的发展,渝中区对多个老旧区域进行了改建,包括十八梯、湖广会馆、中山四路、白象街、马鞍山、李子坝、山城巷、重庆古城墙遗址、大田湾及文化宫,都已经或者正在修建传统风貌区。
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
以上4个方面,是渝中区在2020年针对文旅而进行了探索创新与实践,相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应该都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无法面面俱到,其中也必定还有遗漏,如果大家有补充的,可以直接留言讨论。
已经到来的2021年,渝中区还将会有哪些发展,大家都可以成为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