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铜川最不能错过的一道美食是什么?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往延安的必经之路, 历史 文化源远流长。人生在世 美食 是不可缺少的,铜川除过悠久的 历史 文化,也有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美食 。下面说一些到了铜川就必须吃的几样 美食 。 咸汤面,不吃咸汤面,不算到耀县。咸汤面可以说是耀州人的魂,里面包含了浓浓的乡情,红彤彤的辣椒、筋滑的拉面、醇香的调料汤,再加上几块千滚的豆腐,对于耀州人来说美过天气所有的美味。到铜川不可错过的一道 美食 。 刀剺(li)面,听着名字这对于刀工的要求一定很高。擀好的面对折然后用刀“犁”成细条而不是切的那种,技艺好的师傅犁出来的面条粗细均匀,配菜切的时候不能太大要成指甲盖大小的形状,色彩搭配也是极为好看。 油糕,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油糕,刚出锅的热有高,用麻纸轻轻捏上一个,油糕很烫拿不住,只能不断的换手,使劲的吹几口气像是热气就能散尽,。咬一口皮酥,里面裹着的馅料一不小心就烫着嘴了。 耀州窝窝面,至今也有100多年的 历史 了,陕西十大名面之一,也是一道非常耗功夫的 美食 。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可见当地人对于窝窝面的喜爱。窝窝面不同于其他面食呈条状,而是圆形的,吃起来汤清味鲜。
当然除过这些还有耀州疙瘩等很多 美食 ,有机会可以铜川逛一圈亲自体验当地的 美食 以及美景。
给大家推荐以下荞面耳朵套,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 美食 ,很多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来尝这个 美食 ,让人流连忘返。
这个 美食 的名字由来也很有意思,据说是因为它特别像北方人用来给耳朵保暖的耳朵套,所以大家将其命名为耳朵套。 历史 也很悠久了,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在冬天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这个吃,据说吃了这个就不会冻耳朵。
铜川位于陕西省的中部,当地的特色 美食 也是挺多的,而且都挺有地方特色的那种,像比较有名的就有十大小吃,分别是有西北地区的搅团、雪花糖又叫渣子糖、麻酱酿皮、咸汤面、油茶泡馍、铜川大刀面、裤带面条、宜君窝窝面、四喜豆腐和雪花糖。
其实铜川当地人对于吃食也是挺讲究的,而当地好吃的 美食 也是非常的多,耀县的大樱桃、陈露酸汤饸络等,其实铜川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城市,当地好吃的面食还是非常多的,耀县的老豆腐也是挺好吃的,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炸着吃等。
除了上面的那些,铜川的泥阳张蒸碗、九九红柿子醋、折花锅盔、乒乓干馍、耀州红富士苹果、铜川北关饸络、漏鱼鱼、宜君耳朵套、海鸡、小丘犁面、西红柿泡馍、驴蹄子面、剁剁、荞面圪坨羊腥汤都是铜川地区的 美食 ,有机会可以来铜川玩,尝尝当地的 美食 。
当然是河南中原特产胡辣汤。
铜川讲河南话,不讲陕西话。
西安关中自古属于中原河南司州。
西安人的根在河南。
西安自古属于中原河南,西汉时期,西安就隶属于河南司隶州;东汉称司隶校尉部,由洛阳统领;三国时期归许昌管辖;直到西晋才从河南划出,划入雍州边缘。
西安人百分百能听懂河南方言,但听不懂西北方言。
西安人也希望自己属于中原。
铜川现在分南北两个市区,南市区以耀州区、新区为主,来了耀州区(耀县)怎么能不吃一碗咸汤面?记得要早上去吃哦~
耀县另外一个好吃的非窝窝面莫属了,也值得一试。
铜川的北市区也是铜川的老市区,地道的本地小吃有北关的饸饹,还有老区娃最爱吃的冷面。
耀州 美食 :苟二咸汤面,金城食府的窝窝面,南街老张家雪花糖,南街李记熟食(猪头肉耳片最佳让老板给你调好),东关饺子馆的蒸饺,新区的灌县老妈串串香,小丘的刀嫠面,老区的北关饸饹!
人间美味!!最好吃的北关饸饹
这周末回家 中午和妹妹去吃了北关饸饹
真的特别好吃
铜川人应该都吃过
可惜外地的没有这个店
一家小小的老旧的店铺 味道超级棒
还有肉夹馍 比什么老潼关啊好吃多啦
哈哈哈 强烈安利给你们!
啥时候来铜川可以来吃
一份6块钱 吃的大满足
铜川耀州区南街最牛气的宋家甜食坊,经常要排队才能买到的油糕。每当这种甜食出现,都会浮现在童年的回忆中,刚出锅的热油糕,用麻纸捏上一个,油糕在手中左右倒换着,使劲吹几口气,呲牙小心翼翼的咬开,一口酥脆、一口香甜中却烫了嘴。
窝 窝 面
耀州窝窝面是陕西 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色小吃,至今也有100多年的 历史 了,陕西十大名面之一,也是一道 非常耗功夫的 美食 。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大 刀 面
大刀面,是中国传统面食,中国名小吃,流传于以面食为主食的河南、陕西一带,因切面 所使用的大刀得名。大刀面的类型有细面、宽面等,香软爽口,因古代曾作为寿面进贡朝廷,又称长寿面。
洋芋溜溜
洋芋溜溜,有很多不同的吃法哦,拌着吃、炒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多种口味任你选。最关键的是土豆具有减肥、美容养颜、解毒、 抗衰老、降脂等多种作用哦!既可口顶饱,又养颜 养生 ,真是再 美好不过的吃食了。
耳 朵 套
耳朵套,宜君 美食 。因成品酷似冬季里北方人用于耳朵保暖的耳朵套而得名。据说,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在冬至这 天,宜君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用杂粮荞面做成耳朵套,据传吃了耳朵套就 不会冻耳朵了。耳朵套是面食,有荞面、白面两种,可以做成浇汁 、油泼、清炒。
将到铜川一定不能错过的 美食 分享,供伙伴们选择参考:
NO.1:咸汤面
铜川传统 美食 ,口感咸辣、筋韧爽口。
NO.2:四喜豆腐
铜川特色 美食 ,做工精细、味道香浓。
NO.3:搅团
铜川传统 美食 ,筋道味美、口感丰富。
NO.4:窝窝面
铜川特色 美食 ,口感筋滑、香爽味美。
NO.5:铜川大樱桃
铜川特产水果,含糖量高,非常甜美。
NO.6:大刀面
铜川特色 美食 ,面条筋道、香味浓郁。
NO.7:麻酱酿皮
铜川特色小吃,酸香可口、风味独特。
NO.8:雪花糖
铜川传统小吃,香甜酥脆、百吃不厌。
NO.9:漏鱼鱼
铜川特色小吃,香鲜酸辣、口感丰富。
NO.10:油茶泡馍
铜川传统 美食 ,醇香适口、香味四溢
我在铜川李家塔矿长大,87年到了烟台,这些 美食 30年没有吃了,有机会回铜川看看,再品尝一下铜川 美食 。
最想念的还有苟二咸汤面,金城食府的窝窝面,南街老张家雪花糖,南街李记熟食(猪头肉耳片最佳让老板给你调好),东关饺子馆的蒸饺,小邱的刀嫠面,老区的北关饸饹……
左家羊肉泡馍,苟二,赵家咸汤面,耀州窝窝面,耀州疙瘩子,南街油茶,小丘刀犁面,搓搓子,北关饸络,铜川麻辣面,耀州雪花糖,麒麟酒楼的菜!
1、咸汤面
铜川传统 美食 ,口感咸辣,筋韧爽口
2、四喜豆腐
铜川特色 美食 ,做工精细、味道香浓。
3、搅团
铜川传统 美食 ,筋道味美,口感丰富。
4、窝窝面
铜川特色 美食 ,口感筋滑,香爽味美。
5、铜川大樱桃
铜川特产水果,含糖量高,非常甜美。
6、大刀面
铜川特色 美食 ,面条劲道,香味浓郁。
7、麻酱酿皮
铜川特色小吃,酸香可口,风味独特。
8、雪花糖
铜川传统小吃,香甜酥脆,百吃不厌。
9、漏鱼鱼
铜川特色小吃,香鲜酸辣,口感丰富。
10、油茶泡馍
铜川传统 美食 ,醇香适口, 香味四溢。
欢迎大家来品尝。
广西39个县市最特色美食大搜罗,看看你吃过几个?
西林县----白轨麻鸭
中国沙糖桔之乡--西林,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旅游资源丰富,有万峰湖景区,八万水源洞、周邦洞群、那劳岑氏建筑群、古商埠达下、古镇火柴等,还有古句町国古迹铜棺、铜鼓古迹铜棺、铜鼓等人文景观。
乐业县 ----野生刺梨
乐业,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位于广西西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彝、仫佬、仡佬、京、水、侗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占50%,汉族占48%,其他少数民族占2%。
凌云县---白毫茶
凌云县百岁以上寿星有365人,高过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占人口的比例,是中国首个“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西部地区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县”、“广西卫生县城”等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苍梧县---六堡茶
苍梧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是著名黑茶六堡茶的原产地。荣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八大产脂县之一"、“全国诗词之乡”和“全国初级电气化县”等称号;县内有石桥龙岩名胜风景区和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等旅游景点。
巴马县---巴马香猪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显得很珍贵。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巴马是“中国香猪之乡”。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田林县---八渡笋
田林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所辖的一个县,是广西土地面积第一大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区。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8万。 2015年,田林县城总面积达4.96平方千米。
都安县---都安山羊
都安瑶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是全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县城奇峰异洞,岩溶景观,全国遐迩闻名。都安是中国都安山羊之乡、中国竹藤草芒编织工艺品之乡和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
罗城县---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传说因四周群峰环绕,罗列如城而得名;又传因县城建于先之罗义村,遂定名罗城。罗城被称为广西“有色金属之乡”、“广西煤炭之乡”,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
三江县---荷花鲤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著名景点有: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程阳八寨景区、丹洲景区等。
环江县---香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广西第三林业大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九万山久仁和木论喀斯特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江还是“全国兰花之乡”。
上林县---黑豆猪脚煲
上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是大南宁经济圈的重要一员,被人们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后花园”。中国老年学会2012年12月28日正式向广西上林县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上林”牌匾和证书。
隆林县---黑米棕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市12个县(区)中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是电站库区,“九五”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就在隆林境内建设。
马山县---黑山羊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骆越长寿之乡。全县现辖7个镇4个乡,145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1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
忻城县---乳鸽酒
忻城县原属柳州地区管辖的县份,2002年12月28日起属新成立的来宾市管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除壮族外,还居住着汉、瑶、仫佬、苗、回、满等15个民族, 其中壮族人口占92.8﹪。
天等县--指天辣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属广西崇左市。1952年由镇向县、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天等县,即壮语Hin daengj的音译,意为耸立的石头。
富川县---富川脐橙
富川瑶族自治县种植的水果、粮食,养殖的畜禽、淡水鱼远销欧、美、亚。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枣、脐橙、银鱼、桂花鱼被列为广西基地县,脐橙获中国同类产品金奖。富川瑶族自治县拥有“富川八景”、“古明城”、“灵溪庙”等旅游景点,被誉为“小桂林”。
隆安县---粉蒸肉
隆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代管县,是大西南铁路、公路、水路的重要交通枢纽。面积2277平方公里,人口40.53万,有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
天峨县---六画山鸡
天峨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素有“森林王国”、“绿色宝库”之称。龙滩水电站座落在距县城15公里处,被誉为“西南水电之都”。天峨县是著名的 “中国山鸡之乡”、“中国油桐之乡”和“中国金花茶之乡”、“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广西内陆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
融安县---金桔
融安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区有红茶沟国家森林公园、大洲风景区等。农副名产有金桔、沙田柚、罗汉果、香菌、头菜等,金桔是全国著名特产。有目前广西保存最完好的骑楼街,素有“小柳州”之美称。
宜州市
宜州,位于广西中部偏北,隶属河池市,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一座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更是一座拥有21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宜州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城市和中国最具有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靖西市---大果山楂
靖西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代管的县级市,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异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誉,是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胜地。
鹿寨县--- 椪柑
鹿寨县位于广西中部,柳州市东南部,有壮、汉、苗、瑶、回等18个民族。鹿寨的导江上龙橙为古代贡品,鹿寨碰柑于1994年和1997年两度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享誉国内。
灵川县---狗肉
灵川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桂林市东北部,东、南、西三面环抱世界风景名城桂林市,为历代“楚粤往来之要冲”;境内气候适宜,特产丰富,是广西重要的商品粮、柑桔、毛竹生产基地,素以“地灵人杰山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著称于世。
田东县---芒果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部,地处右江河谷腹部,地处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从西至东贯穿其中,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域版图颇似一只巨大的芒果。
扶绥县
扶绥县,隶属于崇左市,有“五乡之城”。“上龙之乡”、“白头叶猴之乡”、“甘蔗之乡”、“剑麻之乡”、“瓜菜之乡”的美誉,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兴安县---桂林米粉
兴安,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
荔浦县
荔浦县,隶属于桂林市,荔浦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是享誉中国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产基地,荣获“中国衣架之都”称号。荔浦是“文场”戏剧的发源地之一,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全州县---红油米粉
全州县是桂林市辖县,历史文化悠久,以“地灵人杰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著称于世,是桂林市行政区规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又是桂北湘南的物资集散中心,是“中国金槐之乡”。
容 县---沙田柚
容县古称容州,玉林市辖县,是杨贵妃的故乡、沙田柚的原产地,沙田柚居“广西三宝”之首,古代列为朝廷贡品,容县也是广西最大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
浦北县---香蕉
浦北县隶属于钦州市,是中国种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之乡”。公路两旁的山岭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继2005年荣获广西绿化先进县后,2006年,又摘取“广西绿化模范县”的桂冠。
宾阳县---酸粉
宾阳县由南宁市所辖,宾阳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百年商埠”闻名于桂中南。
藤 县
藤县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百强县、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全国十大松脂生产基地县、全国八角之乡、玉桂之乡。
灵山县
灵山县隶属于钦州市,县城与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贵港市六市形成了1个半小时经济圈,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陆川县---陆川猪
陆川县隶属于玉林市,县境内因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和清湖河六条河流而得名。是中国铁锅之都、全国最大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出口基地、全国八大良种猪之一陆川猪原产地。
博白县---京都片皮鸭
博白县,古称白州,隶属于玉林市。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与广东湛江市以及广西北海、钦州相邻,是沿海与内地的交汇点,具有西部的东部、西部的沿海区位优势,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
岑溪县----三黄鸡
岑溪市,位于两广交界处,是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和两广交流的结合点之一。享有中国花岗岩之都、中国古典三黄鸡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玉桂之乡等的美誉,荣获中国绿色名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等称号。
横 县---鱼生
横县著名的的“中国茉莉之乡”,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甜玉米生产基地,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之一。
北流市---荔枝
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陶瓷名城”,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桂平市---绿豆糕
桂平市,别名浔州,是农业重镇,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内河船舶生产基地、休闲服装生产基地、黄沙鲨养殖基地和腐竹出口基地,是首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
作为部分关中部分陕北的陕西地级市铜川,有哪些美食值得品尝?
铜川介于关中和陕北之间,有不少美食还是不错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铜川有哪些美食还是要品尝一下的。
1、咸汤面
咸汤面是耀州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咸汤面,咸辣出头,筋韧爽口。碗内生姜黄、葱韭绿、油辣红、豆腐白,色鲜而合谐,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顿觉轻爽。
2、窝窝面
窝窝面是陕西省耀州区的名菜。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3、油茶泡馍
油茶泡馍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常见的传统名吃,当地人常做早餐吃。食用时,将油茶切碎投入开水锅内,放入盐面后搅匀成糊状。然后将馍(锅盔、烧饼、蒸馍均可)在碗内掰成小块,舀上煎开的油茶浇上两、三遍,直到浇透。最后再盛满油茶,撒上少许葱、姜末。吃起来醇香味美,咸淡可口,油而不腻,耐饥耐饱。此外,还可在油茶中打上鸡蛋,味道更加鲜美适口。
4、耳朵套
耳朵套,因其成品酷似冬季里北方人用于耳朵保暖的耳朵套而得名。据称,其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在冬至这天,宜君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用杂粮荞面做成耳朵套,据传吃了耳朵套就不会冻耳朵了。现在已演变成了宜君特色小吃。 耳朵套有荞面、白面两种,可以做成浇汁、油泼、清炒。纯荞麦面口感粗糙、不筋道,掺少量小麦粉后,口感爽滑、可口。
5、大刀面
大刀面,是中国传统面食,中国名小吃,流传于以面食为主食的河南、陕西一带,因切面所使用的大刀得名。大刀面的类型有细面、宽面等,香软爽口,因古代曾作为寿面进贡朝廷,又称长寿面。
6、北关饸饹
北关饸饹好吃在筋道上,吃在嘴里有弹性,你得费一点劲咬住扯一下,才能咬断它;还好在它的汤好喝,虽说有一点咸,但是这种用老料熬出来的汤味道很香很厚重,加上汤上面漂着油花儿,不由得也要把汤给喝完了。
7、西红柿泡馍
西红柿泡馍,即将北方常见的面食锅盔或馒头,泡在提前烹制好的西红柿汤里吃,味道鲜美,酸辣可口。
8、小丘刀剺面
小丘刀剺面,传承越百年,当今名远扬,其薄如韭菜,细似挂面样,耐煮不断,柔软筋韧光滑。有道是: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叠丝线,挑在筷头打秋千,吃到口里嚼不断,咽到肚里香半年。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铜川的8道地方美食,味道都很不错,到铜川的朋友可以找找尝尝,欢迎铜川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铜川特色美食有哪些?
1. 铜川党参,党参性味甘平。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以治疗气虚证。
2. 陈炉酸汤饸饹,陈炉的酸汤饸饹可是一绝,有稀煎汪之特色。面采软硬,醒捂陈腐。揉来不粘案板,不沾手。如雪白,如棉柔。搓成半尺长,形似莲藕粗。
3. 油茶泡馍,在耀县城的大街上,设有不少卖油茶泡镆的店铺和小摊.这种油茶,不是那种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一种油茶.它的历史久远,据知在清朝时期就有人卖,至今不衰,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4. 耀州窝窝面,耀州窝窝面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色小吃。耀州窝窝面,其状五颜六色,肉沫钻进了面窝窝,因有口蘑肉汤座庄,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谓色、香、味俱佳。
5、铜川油茶泡馍
在耀州的大街上,设有不少卖油茶泡镆的店铺和小摊。这种油茶,不是那种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家畜油和面粉炒成的一种油茶。它的历史久远,据知在清朝时期就有人卖,至今不衰,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这种油茶的制作,一般是以炼好的牛、羊油掺上少许猪油和菜油,在锅溶化,再将面粉放入,用铲反复搅炒,待油和面炒匀呈黄色糊状时,即算成熟,然后舀入盆、碗之路,冷却后便凝固成块状,以备食用。其配料比例为一斤油、一斤半面或二斤面。
关于服务说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和建议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提升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现就提升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对策建议作些初步探讨。
一、目前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目前,我县共有各类服务业约943户;其中商业外贸和旅游产业 804户;交通和邮电通讯104户;金融和保险业5户;文化教育卫生机构30户,从业人员2946人。至09年底各项经营面积是26800平方米。商业、外贸和旅游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3736.1万元。其中城镇零售额为11393.3万元;批发零售业消费额为17069.9万元;住宿和餐饮业为6577.2万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09年底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70万吨,完成旅客客运量6.2万余人,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418辆。全县各类电话用户总量为35663户,其中固定电话(含小灵通)12198户,移动电话23465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手机)38.8部;宽带上网用户3598户。金融保险业,09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0.24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为44,208万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4,678万元。文化教育卫生,全县有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一个、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36﹪。全县各级各类学校73所,其中普通初中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6所。全县卫生机构12个,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273张、卫生技术人员294人、其中医生153人。近年来,全县各类服务业机构及全体服务工作人员以市场为导向,抢抓机遇,积极进取,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我县的服务业无论从门类、专业和规模上,还是从服务手段和质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主要问题是:
1、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服务行业发展不均衡,新型产业类型弱小。文化、信息、物流等高端行业总量较小甚至空白。二是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较低。使生产型产业的产前、产后的配套服务滞后,产业附加值较低,竞争力难以有效提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服务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较小,带动力弱。
2、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一方面,农民较低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抑制了消费意愿,降低了消费能力。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5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3541不到城镇的1/2;另一方面,农村地区消费水平较低进一步加剧了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状况。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衡量,2009年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7.7%;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较小,城乡差距亦较大。
3、服务需求有待挖掘。全县生产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外包业务较多,但受企业主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和服务外包费用过高以及企业对外包服务不信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外包意识不强,企业服务外包程度不高,大量可以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在企业内部完成,限制了生产性服务市场需求的有效拓展。特别是销售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领域,企业内部自我服务现象尤为突出。
4、服务业人才缺乏。全县服务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缺乏。一是职工整体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水平低、经营决策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二是中高端服务业人才紧缺。信息、商贸、金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发展滞后,再加上全县部分家族企业倾向于在管理岗位使用亲戚和熟人,高素质人才需求有限,进一步制约了人才引进。三是企业用人留人环境不佳。多数服务企业雇工工资待遇较低,缺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培训等福利,导致人员频繁跳槽,甚至带来劳资纠纷等问题。
5、政策扶持力度较小。当前我县仍处于工业起步阶段,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总体既弱小又缺乏相关门类,加快服务业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力加以推进。目前就县级层面而言,在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专门针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政策较少,尚未形成发展服务业的有利条件。
三、对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围绕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狠抓落实,加强物流运输服务业
加强重大物流设施建设,提高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支持发展专业物流,促进都市配送物流发展。突破行业界限和地区限制,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培育物流企业,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力度,提升现代物流水平。解决好企业在生产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
2、优化环境,着力强化投融资服务
加快发展金融业。加强金融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现代化水平。推动对外金融合作,引进优质金融资源,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引导发展商务服务业。创办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业。规范发展环境,加大培育力度,扶持发展法律咨询、工程咨询、信用评估、认证认可、管理咨询、品牌营销、广告会展、知识产权代理等行业以解决企业经营所需。加大优秀企业或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互动融合,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积极提升商务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填补我县服务业的空白。
3、提升价值,加快完善科技信息服务
完善信息服务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优势产业链培育,不断提高研发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三网”融合、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建成“数字宜君”,提升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
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科技培训、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服务等服务业。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科研创新与应用能力。加快建设和高效运营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成完善的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和协作网络。
(二)立足特色资源着力发展旅游业
1、科学开发,着力打造适合宜君特色旅游的产品
结合我县实际,可依托铜黄高速公路北线服务区优势,开发各种专项特色旅游项目;如在目前建成的“纸坊服务区”和设在刘家河的“宜君服务区”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可开发“游农家,观自然景色的休闲旅游”;在设在前杜村的“黄陵服务区”可依托基础设施健全,接待能力强,且据黄帝陵景区较近的优势,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商务、会议、度假等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消费者服务。旅游项目的开发,应注重当地土特产和民风民俗及历史文化的开发和挖掘,突出地域特色、采取市场运作、规范经营、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开发好铜黄高速北线旅游项目,为打造全县旅游精品,全面促进全县旅游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大力开发旅游休闲产品。一是休闲度假产品。以特色化鲜明的主题活动和主题形象,围绕自然、怀旧、超脱特色开发系列不同体验类型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从观光产品时代迈入主题度假时代。二是观光旅游精品。组织多样化景点,不断开发,合理建设,增强新意,优先开发生态类的观光旅游项目,文化类观光项目逐层推进。三是专项产品。挖掘地方特色、把握时代消费特征,优先开发宜君避暑城品牌的生态旅游、农历各种节日的节庆旅游、大西北酒业生产的工业旅游、各类科普旅游。
2、拓展延伸,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加快旅游餐饮设施建设。鼓励中心城镇和景区的旅游饭店等中高档餐饮发展;重点培育低档消费的乡村菜馆;深度挖掘发扬地方特色餐饮,并以家庭式服务为特色。
扩大旅游住宿设施规模。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加强协调、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鼓励宾馆建设,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家旅馆、汽车旅馆、青年旅馆、野营宿地等接待设施,形成消费层次结构合理、经营方式各有特色、整体竞争力较强的饭店网络。
鼓励旅行社发展。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强化旅行社的产品线策划能力,鼓励旅行社向专业化发展,加强旅行社的网络化和多元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经营效益。
完善购物环境。完善县城美家广场休闲中心服务区建成休闲步行街,在各功能区的集散广场、重要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重要的接待场所,建成反映当地特色并相互协调的旅游购物商店或街区。
3、扶持引导,大力鼓励农家乐发展
用足用好国家惠农支农政策,整合各方资源,扶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开发乡村旅游。在全面普查乡村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的开发,指导全县乡村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共同发展道路。可先在当前已具备相应条件的农家乐和有积极性的乡镇为试点,建设集景区观光、农耕休闲、家庭度假、美食民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游合一”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为探索适合我县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总结经验和树立样板。
(三)保障民生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
1、优化提升商贸流通业
增强县城和中心镇服务功能。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增强服务功能,使县城和中心镇服务业成为联系城乡的重要平台。面向城乡居民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商贸、金融、商务、信息、文化、房地产、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行业,扩大就业岗位,增强供给能力,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加强发展面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服务行业,扩大向农村地区的服务延伸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商务部的城乡物流配送项目,大力发展城乡物流业。
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认真落实“万村千乡工程和农家店”工程,逐步扩大农村商业网点覆盖面、商品统一配送率和商店服务水平,形成完善的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培育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符合实情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形成现代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一批重点农资流通企业,推进农资经营网点建设,逐步提高农资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率,形成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
2、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
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教育公平理念,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稳定农村师资队伍,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教育覆盖面,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和专业大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加强被征地人员和下山移民的转岗转业培训。
铜川是个好地方,美食有很多,你心中的铜川小吃有哪些?
铜川作为陕西的一个地级市,小吃还是蛮多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几道铜川的地道小吃,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1、咸汤面
咸汤面是铜川耀州区的特色小吃,分为油面和碱面两种。油面是水面出锅后拌上油晾凉后吃,碱面是热汤面。咸汤面的口感为咸辣出头,筋韧爽口,面的配菜丰富,碗内生姜黄、油辣红、葱韭绿、豆腐白,色鲜味香。当地人喜欢早上就来上一碗热汤面,经济实惠,食用方便。
2、大刀面
大刀面是铜川的著名汉族小吃,在整个铜川都比较受欢迎,主料就是面和猪肉臊子。大刀面面条筋道,细长光绵,臊子香味浓郁,制法精堪,是不可多得的面食小吃。
3、油茶泡馍
油茶泡馍是铜川比较常见的一种地方小吃,尤其是在耀州区,随处可见,当地人们一般把它当作早点吃。这种油茶不是芝麻杏仁油茶,而是用牛、羊油和面粉炒制而成的。食用时,将油茶切碎投入开水锅内,放入盐面后搅匀成糊状。然后将馍在碗内掰成小块,舀上煎开的油茶浇上两、三遍,直到浇透。最后再盛满油茶,撒上少许葱、姜末。吃起来醇香味美,咸淡可口,油而不腻,耐饥耐饱。
4、窝窝面
窝窝面应该是铜川特有的一种面食,在铜川之外很少能看到。窝窝面制作比较繁琐,配料也比其它面多一些,成品汤清味鲜,红绿相映,一看就很有食欲。窝窝面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改进,味道越来越好,是到了铜川必尝的特色小吃,也是铜川人们的骄傲,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5、北关饸饹
饸饹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用饸饹床把面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噪子”,就可以吃了。北关饸饹就好吃在筋道上,吃在嘴里有弹性,还好在它的汤好喝,虽说有一点咸,但是这种用老料熬出来的汤味道很香很厚重,加上汤上面漂着油花儿,让你吃了饸饹,不由得也要把汤给喝完了。
6、耳朵套
耳朵套是铜川宜君县的著名特色小吃,因其成品酷似冬季里北方人用于耳朵保暖的耳朵套而得名。在冬至这天,宜君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用杂粮荞面做成耳朵套,据传吃了耳朵套就不会冻耳朵了。耳朵套有浇汁、油泼、清炒等吃法,我最喜欢油泼耳朵套,每次去宜君都要吃。
以上6道铜川小吃味道都很不错,到了铜川一定要找找尝尝。铜川的小吃还有很多,比如搅团、麻酱酿皮、小饺子、雪花糖、漏鱼鱼等,味道也很不错,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