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互联网为何成了重要动能?
我国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互联网为旅游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动力。这是由于互联网的一些特性表现出来的。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各个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正在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加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入旅游业,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的新型旅游发展工具。
传统的旅游信息化已经很难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复杂个性化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问题。智慧旅游正面临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旅游的目的是满足游客从旅游经历到旅游发现的各种需求,整合旅游资源的各种要素,通过运营框架将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转化为数据流。新兴的信息技术,并完善和实现服务流程和系统。
旅游信息化不仅体现在纯粹的个人旅行策略,酒店和机票需求预订,学习旅行,文化和商务旅游中,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旅游网站和社交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和反馈渠道,包括微信社交平台,旅游网站的个人自助出行策略,旅游订购平台的评价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对需求者产生消费影响,而且为旅游供应商进行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基础。因此,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非常重要。主体既包括信息提供者,又包括信息需求者,以实现信息化的双赢。
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背景,所有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中,云计算在技术实施方面具有资源按需分配与调度,信息聚集,处理与分配等特点,还具有平台灵活,可扩展,面向服务的特点 。这些是实施智能旅游服务的重要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旅游云服务在旅游服务的系统,管理和市场导向方面也是现代旅游业的创新。
二、哪一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已超过了20000亿元
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渗透率稳步提升推动了我国在线旅游行业的发展。2020年疫情的爆发使得国内旅游业被迫按下暂停键,在线旅游行业受到冲击,在线旅游用户规模跌至冰点,市场规模大幅下滑。
但是,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政府及在线旅游平台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在线旅游发展,目前在线旅游已经逐渐复苏,预计2021年将有较大幅度反弹。
未来,伴随着一二线城市在线旅游渗透率逐渐进入稳态,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将下沉,三线及以下城市潜力巨大。同时,在线旅游市场将往年轻化、下沉式、本地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线旅游产业简介:涉及领域广,参与企业多
在线旅游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商业模式,是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订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线下付费获得旅游资源的一种商业模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与旅游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而将旅游资源整合制作成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的在线旅游平台则是在线旅游产业的核心。
在线旅游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参与企业数量众多,且所处行业十分广泛。在线旅游产业链的上游是旅游资源的供应商,包括交通、住宿、旅游项目、服务支持等资源,涉及航空、高铁、客运、酒店、景气、租车公司、娱乐设施、保险签证等诸多企业。
在线旅游产业链的中游是旅游产品整合及分销的线上线下平台,按照模式可以分为线下分销和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线上产品整合及分销模式根据客户群体不同和平台模式不同又可以分为B2B平台、OTA类B2C平台和非OTA类B2C平台。
在线旅游的下游主要是各类营销平台,包括个人原创的UGC平台、社交网络、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移动应用等。此外,对在线旅游提供支持服务的产业也可以算作产业链的一部分,例如支付、旅游金融、到达服务、出行信息提供等,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
发展现状
——旅游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推动行业发展
在我国旅游蓬勃发展的当下,加之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我国在线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在线旅游企业积极与旅游资源供给方合作,双方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相继推出性价比远远高于传统旅游行业的旅游产品,人们对在线旅游的认可程度逐渐提高,营销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我国在线旅游用户规模(旅游预订)达到41001万人,2019年在线旅游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行业
——目前行业已经逐渐复苏,预计2021年有较大幅度反弹
不过,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政府陆续积极出台旅游业相应支援措施,如各地方政府、文旅行业发放旅消费券、2020年7月下旬国家将景区接待游客量上调至承载量的75%等。
同时,在线旅游平台也积极自救推出“超值套餐”活动,如携程推出“2020旅游复兴V计划”,启动10亿复苏基金、美团启动“一千零一夜”旅行直播、飞猪推出“随心飞”产品,我国在线旅游行业目前已经逐渐复苏,而这一迹象最早体现在2020年下半年。
2020年6月以来,我国在线旅游月活用户规模逐渐恢复以往水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旅游月活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32亿人。与此同时,在线旅游新增用户规模也重返稳定增长时期。
2020年8月以来,新增用户规模均在1300万人以上。用户留存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30日留存率在58%左右。预计2021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会有较大幅度地反弹。
注:1)在线旅游月活用户规模统计仅对APP启动时长或页面停留时长>10秒的有效活跃用户数据进行统计。
2)新增用户规模统计结果不包括新机预装在线旅游APP数据。
竞争格局
——几大平台均有互联网巨头靠山
目前,我国在线旅游主要参与者有携程旅行、美团、去哪儿、同程旅游四大平台,这四大平台背后均各自背靠我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携程旅行背靠百度;同程旅行和美团背靠腾讯,不过携程旅行持有同程旅行旗下同程艺龙26.14%的股份;飞猪背靠阿里巴巴。
——携程系一家独大
我国最早进入在线旅游产业是携程旅游网,1999年成立,至今已有20年之久,携程旅行也凭借先发优势,不断在在线旅游市场中布局,业务覆盖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等领域。2015年10月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去哪儿网,加上背后有百度股东的流量入口和资源优势,在线旅游领域变为携程系一家独大。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携程旅行市占率达到40.7%,去哪儿旅行市占率为17.5%,合计携程系市占率达到58.2%。
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下沉,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一二线城市在线旅游渗透率逐渐进入稳态,其用户增长也逐渐趋缓,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处于渗透率提升、用户增长的高成长阶段,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规模占比由2017年的35.9%上升至2019年的46.1%。
2020年三线及以下城市需求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低线城市需求崛起趋势不变。未来,三线及以下城市或将成为在线旅游增长的主要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往年轻化、下沉式、本地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线旅游需求向低线城市转移之外,未来在线旅游产业也将呈现年轻化、下沉式、本地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年轻客群正在成长,未来将是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目前30-45岁是我国最核心的高支柱型消费群体,当前消费能力最强;25-30岁是我国最好的高潜型消费群体,美团深耕的是这类群体,消费能力尚未到顶。
随着代际更替,大约3-5年后,二三十岁的年轻客群将成长为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而随着消费结构的逐渐变化,旅游市场结构也将逐渐向低龄化转变,在线旅游市场也将呈现低龄化的特点。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2月,Y世代是在线旅游的消费主力军,占比达到37.8%。X世代用户在线旅游占比排名第二,为28.7%。95后旅游消费能力快速释放,约四分之一在线旅游需求来自Z世代用户。
随着年轻情侣相聚需求及本地用户周边游需求持续增加,在线酒店预订从过去的异地预订为主向本异地场景并举转移,主流在线旅游平台也纷纷布局本地化在线旅游,主打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在本地酒店预订市场占据优势,易于实现“酒店+餐饮”等的配套服务。携程早在2017年就上线了“玩转当地”频道,未来也将持续发展本地化战略。
随着消费者的住宿需求更加多样化,共享住宿逐渐流行,民宿为在线旅游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房源,而且民宿对在线旅游的依赖度更高。相较于酒店的统一场景,消费者也乐于在旅程中体验多样化的住宿场景,多样化也将逐渐成为在线住宿的主要模式。
——市场规模将突破两万亿元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标准的制定,高质量、高服务、高效率的在线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的主要模式。未来,在线旅游或将逐渐代替传统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市场份额越来越高,预计2026年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两万亿元。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三、在线旅游和线上旅游的区别
一、在线旅游
在线旅游(即 Online Travel Agency)简称OTA,又称为电子旅游,是由互联网与旅游业之间融合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旅游业态。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在线旅游”是指旅游消费者通过旅游服务企业提供的网络预订平台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消费方式;从供给的角度来讲,“在线旅游”是指旅游服务企业通过具有旅游信息传播、旅游产品与服务订购、旅游体验评价等功能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线上旅游咨询与购买、线下旅游消费体验的旅游商业模式。
二、在线旅游特点
(1)整合性
由于在线旅游服务整体上是一个在线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协调整合在起后的在线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内容创造出新的产品和组合合,进而成为旅游业的主导。
(2)快捷性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同时,我们知道,酒店、机票等旅游产品具有时效性,如果无法及时卖出,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在线旅游正是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及时发布和更新这些销售信息,通过网络随时为游客提供服务,这是传统旅游企业无法完成的。
(3)交互性
旅游者购买的是一种体验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并不是实体产品。在购买旅游产品前,由于信息不透明、不完善,旅游者无法亲自了解到全部信息,而在线攻略社区等互动性较强的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别人分享的经历或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可以在线浏览旅游信总、旅游产品介绍和其他旅游者的先行体验等信总外,还提供了视觉、听觉、甚至3D效果的全新旅游体验,培养了大批潜在游客。
(4)便利性
由于旅游产品购买的是种体验服务,只有实际实践之后才算完成,有时更是要突破地理和空间的限制。在线旅游服务突破了传统旅游业所没有的地理限制、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通过互联网,旅游者可以很快了解到较远距离旅游产品信息。同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施更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真正地做到全天候的为旅游者服务,随时随地,非常的便利。
(5)差异性
各在线旅游网站都在打造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的差异性交互平台。服务的差异性是在线旅游网站建立并成功的前提旅游网站不可能全都一样,但一定程度上,旅游网站之间具有相似的运营方式、服务内容或市场目标,这使得在线旅游网站之间竞争非常地激烈,为了获取市场份额,纷纷在运营方式、服务内容和市场目标上创新。以此同时,还要考虑要以人为本,以旅游用户的需求为准,考虑旅游用户相应的购买能力。
三、在线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在线旅游和传统的旅游主要是预订方式和查阅信息的区别,传统旅游主要以旅行社接待旅游者,接待的游客主要以团体旅游为主,对价格的耍求比较高。由在线旅游足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旅游服务,因此多面向年轻化、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顾客群,因此,在线旅游以散客为主,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交通路线选抒和酒店预订。
相比传统旅游,在线旅游优势如下:
(1)成本的优势
在线旅游业成本低;旅行社对于广告的投放日趋加大,但投资叫报率却较小。在线旅游利用联网的优势,降低了旅游者的信息筛选成本。
(2)价格的优势
通过垂直搜索引擎,旅游用户可以了解到不同代现商的价格差异,对价格敏感的在线用户能够买到相对比较便宜的旅游产品,因此,旅客可以通过在线途径获得旅游产品价格的认知,获得价格的优势。
(3)空间地现的优势
传统旅游对地域因素考虑较多,而在线旅游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世界范围内的旅游资讯,进行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移动网络的应用更是突破了空间限制,促进了在线旅游业的发展。
(4)宣传力度的优势
网络营销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幅度广,广告宣传效果明显。旅游产品差异化、服务内容多样性的优势。传统旅游业主要是对住宿与景区的服务。在线旅游业旅游产品多样化,不只有对景区介绍,还有对路线的择优选择、在线互动、酒店预定、机票预定、租车业务等等,同时,在线旅游业提供定制化的能服务,内容多元,产品多样。
(5)旅客的网络互动优势
旅游用户不需要实地考察,就可以通过在线网络获取其他游客分享的相义旅游信息。以往的固定的冇旅游网站提供的样式化旅游信息已不能满意用户的需要,全新的互动式分享更能获得旅客的信任。网络的互动优势加深了旅游用户对旅游产品的信任,成为潜在顾客群。
(6)移动终端的优势
移动电脑或应用等移动终端为在线旅游业增加了新优点,随时随地的无线网络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7)业务运营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的使用群体多是年轻人,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在线旅游网站新颖的运营模式吸引了这群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偏爱于互联网的旅游消费者。如,在线旅游网站的模糊定价模式及垂直搜索引擎的比价差异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