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国家中心城市是什么?
2022国家中心城市是南京:志在必得。
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并不是今年才有,而是连续多年都提出。在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到支持南京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看起来南京是志在必得,因为在省内,南京经济一直不如苏州,后面还有无锡、南通等城市在追赶。如果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南京无疑可以进一步做大南京都市圈,继续提升江苏经济。
其实,南京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2021年GDP为1.64万亿元,位列全国前十,是国家科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也具备了国际影响力。只不过,在不远处就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上海,而且实力太强。
中心城市的好处
1、经济方面
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方面是很强大的,比如生产方面比较集中,在生产、分工等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而且国家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带动作用。
2、交通发达
国家中心城市在交通方便比较发达,交通是各个城市连接的纽扣,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物流方面就会比较快捷,会吸引外地的一些人才到当地发展。
3、就业方便
国家中心城市在就业方面比较方便,表现在就业环境比较好、就业工资比较高、人才比较多、工作比较齐全啊等方面。
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什么意思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导和带动作用。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京将打造2至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9月5日,在2021服贸会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发布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北京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
其中,国际知名度方面,全球竞争力排名显著提升,打造2至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5%以上。消费繁荣方面,全球消费带动力、辐射力、引导力、创新力显著增强,最终消费力超过60%。
商业回流方面,对全球消费链掌控力显著提升,离境退税商店达到800家左右,各区至少有综合现代化商圈和商业步行街。到达便利度方面,国际国内高效畅通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与商业体通达度、融合度显著提升。
消费舒适度方面,放心消费软环境持续优化,消费配套服务典范之城和服务品质的首善之城基本建成。政策引领度方面,促进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与两区政策联动更加紧密,消费市场的开放度显著提升。
闫立刚介绍,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等五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是我国重要的对外交往窗口,拥有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优势,市场总消费近2.9万亿元,消费率超过六成。北京计划通过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大丰富商品服务有效供给、加快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持续扩大入境消费,不断形成新消费增长点,提升经济活力,助力形成国内消费市场,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2018年研究行动计划,2019年积极申报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试点,在全国率先建立总消费促进机制,2020年出台促进新消费行动方案,开展首届北京消费季活动,目前已制定出台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
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十大专项行动”,即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行动、文旅消费潜力释放行动、体育消费质量提升行动、消费医疗品质提升行动、未来消费过程提质行动、现代流通体系优化行动、消费环境新高地创建行动、消费促进协同保障制度。
四、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很强的消费引导和带动作用。
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工作目标是,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导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五、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