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旅游市场
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联系。
从地理学角度讲,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属一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同时,旅游供给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旅游企业来说,旅游市场的占有率直接关系到旅游经营的效益,故在开发建设旅游区及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市场的调查、划分、开拓、预测十分重要。根据旅游经营需要,旅游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旅游消费者划分的旅游客源市场分类;按地域范围分为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按旅游者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分为老、中、青、儿童和妇女旅游市场;还可按旅游者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经济支付能力划分。按旅游活动类型分为观光、度假、会议、购物、体育、探险和科学考察旅游市场;按旅游接待量和地区分布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机会市场。通过旅游市场的研究可确定旅游需求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包括估计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总趋势,供需状况和竞争形势,并据此确定本地区的目标市场,进行市场规划;研究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使旅游经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
二、旅游市场主体包括哪些?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旅游市场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中介。其中,旅游市场主体是指参与旅游产品交换的买者和卖者,即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旅游市场客体是指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中介是指介于旅游产品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媒介和桥梁,如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机构以及旅游价格、旅游竞争、旅游网站、旅游信息与旅游问询中心等。
二、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构成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指我国境外的客源市场,它由外国人市场、华侨市场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市场三部分组成。
2.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1)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一直在上升,自1980年在世界排名第18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2)在入境游客人数中,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仍占绝大多数,如1978年占86%,2016年仍占79.7%,主体地位仍然稳固。
(3)我国的外国人旅游市场基本稳定,除美国一直是我国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外,其他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其中排名前十的旅华客源国分别为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
(4)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以了解中国特色文化和游览观光为主,即集中在山水风光、文化艺术和美食烹调等方面。持这种目的的游客2016年占入境总人数的33.4%。
(5)随着我国入境游客人数的增多,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也在稳步增加,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4位。
三、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范围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是指大陆范围内的旅游市场,即境内旅游市场。
2.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
(1)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消费总额都远远超过了入境旅游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在增加,从1984年的2亿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50亿人次,我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2)旅游形式以散客为主。在国内旅游中,绝大多数游客都采取的是自助游,旅行社组织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如2016年只占出游人数的35%
(3)旅游消费增长快,但消费水平仍较低。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为80亿元,2016年增至3.94万亿元,年均增长12.19%。然而、在人均消费额上,2016年我国国内旅游游客的支出折合美元约为133.6美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而同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则人均支出为869.56美元。
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及其特点
1.中国出境旅游市场
出境旅游是指中国公民到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它是我国公民境内旅游需求向境外的延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包括出国旅游、边境旅游和港澳台地区旅游。2016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均消费为900美元,比同年境外来华游客人均消费高30.44美元。
2.中国出境旅游的主要特点
(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高。出境旅游人数由1987年的32.8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1.22亿人次,年均增长12.26%;出境旅游消费由1991年的4.17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098亿美元,年均增长12.49%。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以自助游为主,但跟团游的比重在提高。2016年的出境旅游总人数中,自助游的游客为6472.9万人次,跟团游的游客为5727.1万人次,前者占53.1%,后者占46.9%。但是与2012年跟团游游客数量占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34%相比,有显著提高。
(3)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DP。2016年,被列为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首站的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除美国外其余9个均位于亚洲和周边地区,占当年出境全部人数的31.24%。
(4)在出境消费行为上,中国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在实现从“走走走”“买买买”到“慢慢慢”“游游游”的理性转变。虽然近年来游客在境外购物仍然为花费最高的项目,但购物所占比重在收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和热衷于购物,随着出境次数的增加和旅游意识的提高,中国游客境外旅游逐渐回归旅游的本源更加注重对目的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深度体验。另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的《2016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屮国游客对旅游服务项目的关注度分别为交通33.7%、景点20.9%、美食15.4%、购物6.5%、出入境5.1%、天气3.5%、外汇兑换2.9%。
三、都有哪些旅游市场
根据旅游经营需要,旅游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主要分类如下:
1、按旅游消费者划分为旅游客源市场。
2、按地域范围分为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
3、按旅游者的年龄和性别特征分为老、中、青、儿童和妇女旅游市场。
4、可以按旅游者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经济支付能力划分。
5、按旅游活动类型分为观光、度假、会议、购物、体育、探险和科学考察旅游市场;
6、按旅游接待量和地区分布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机会市场。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角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
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
更多关于都有哪些旅游市场,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四、中国三大旅游市场包含哪些游客,有何特点?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大众旅游,促进旅游消费。我国旅游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快速变化,质量持续提升。
2016年,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保障下,国民旅游需求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在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战略、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工作的推进下,各地旅游消费环境日趋完善,旅游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旅游消费市场秩序不断优化。在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推动下,自由行、品质游、度假休闲旅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项。据分析,2016年我国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47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5.5万亿元。
当前我国旅游消费与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国内旅游年人均花费增长到880元,旅游销售加入到以采购电器、服装、生活用品为主题的“双十一”促销战中,成为人们日常采购的主要对象,家庭旅游占比达60%,好友组织的出行占比在20%左右。自由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自驾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带动全域旅游示范工作顺利开展。当前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自助游客比例分别为93%、82%、61%。国内自驾游、乡村游等旅游形式成为出游常态。2016年国庆期间全国乡村游游客人数达1.29亿人次,在5.93亿总旅游接待人次中占比21.7%,成为长假出行的主要消费选择。旅游消费市场在增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提档升级,邮轮、海岛游、冰雪游等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消费增幅巨大。2016年我国在线邮轮市场收入规模有望突破18亿元。中国游客总数位居全球邮轮游客数量的第8位。
从途牛旅游网监测的国庆长假各地方接待情况来看,北京、天津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增幅稳定,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游客接待量达15%的增长率,内蒙古、甘肃等西部则以20%以上的增速呈井喷式发展。2016年,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西部地区是旅游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其它增长较快的目的地还包括辽宁、广东、海南等。
一、2016年中国旅游消费主要特征
(一)旅游消费与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根据这一总体发展方向,全年国家、地方连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升级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
2016年,旅游加入到以采购电器、服装、生活用品为主题的“双十一”促销战中,成为人们日常采购的主要对象。为备战“双十一”市场,途牛在10周年三天大促中,销售额同比增长294%,活动参与人数突破960万。途牛旅游网2016年二季度财报显示, 80%的在线旅游产品订单是通过移动端完成。
这些数据表明,国民旅游消费正趋向常态化,日常生活化,居民旅游消费变得更加频繁,购买决策时间进一步缩短,决策过程越来越简化,逐渐趋同于生活用品的购买。
其中,以亲子游、爸妈游为代表的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显示,家庭旅游占比达60%,其次为好友组织的出行,占比在20%左右。根据途牛旅游网数据监测,2016年最受欢迎的亲子游线路集中在主题公园、嘉年华、房车营地等旅游产品。桂林、三亚、丽江是最受欢迎的爸妈游线路。
(二)自由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自驾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带动全域旅游示范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分析,当前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自助游客比例分别为93%、82%、61%。国内自驾游、乡村游等旅游形式成为出游常态。�0�2
自驾成为旅游出行的主要交通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联合进行的乡村旅游调研显示,近7成的游客选择自驾的方式到乡村旅游。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月-11月期间,排名前五的国内自驾游线路中,4条线路以主题公园为主要出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是长假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经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联合测算,2016年国庆期间全国乡村游游客人数达1.29亿人次,在5.93亿总旅游接待人次中占比21.7%,成为长假出行的主要消费选择。国庆期间乡村游中,跨省市出行比重达53.75%,过夜人次占比58.19%。受访的46.42%游客表示每月到乡村旅游一次。重庆、北京、广州、成都是乡村游的主要客源地。
(三)旅游消费市场在增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提档升级,邮轮、海岛游、冰雪游等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消费增幅巨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游客调查显示,2016年度假休闲动机的游客比例已超过七成。邮轮、海岛旅游,避暑旅游,冰雪旅游等度假旅游消费增势显著。其中,邮轮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巨大。途牛发布的《中国在线邮轮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邮轮市场收入规模有望突破18亿元。中国游客总数位居全球邮轮游客数量的第8位,但中国邮轮市场的渗透率只有0.05%,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途牛、同程、携程是在线邮轮交易规模排名前三的在线旅游运营商。报告还显示,伴随着国内邮轮母版图的扩大,邮轮游客源地范围正逐渐向内地延伸,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未来最具成长潜力的邮轮客源市场。
其次,品质团、定制游成为旅游消费升级新标志。历年《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逐年增加,人均旅游消费增长至2016年的880元。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品质团、定制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途牛旅游网经营的以品质团为特色的牛人专线业务,2016年收客量同比增长77%,其定制旅游业务同样增长显著,2016年7-9月和10-11月途牛定制游收客量分别同比增长67%、 66%。
五、95后成旅游消费主力军是怎么回事?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面对全国十万公众调查发现,18-25岁的95后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在旅游消费偏好方面,80后、90后的景点偏好相似,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展览馆、动物园和主题乐园均为其偏爱的消费景点,特别是自然风光,占比达到25%左右。
住宿偏好方面,80后、90后的选择均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占比均超过65%,90后更加看重住宿的价格,选择经济型酒店的比重更高;在高档豪华型酒店的选择上,80后的消费占比明显高于90后的消费占比。
扩展资料:
年轻人消费新发现:
发现一:85后、90后最爱学习想充电
央视财经大数据发现,2020年花钱排行榜上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训(32.44%)、住房(31.53%)和保健养生(26.11%)。
发现二:95后一马当先 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军
虽然2020年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预期已经开始降温,但18-25岁的95后依然当仁不让,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排在了首位。
发现三:宠物经济愈发火热 为小萌宠真舍得掏腰包
央视财经大数据发现,90后、95后更愿意在宠物消费市场为“主子”花钱,18-25岁的95后预计为宠物增加消费的比例是5.89%,高于85后(3.79%)和全国均值(3.73%)。
发现四:“养生局”的忠实粉丝热衷体检套餐、基因检测产品
近三年,保健养生始终位居中国人消费排行榜前三位,2020年有超四分之一的中国人还会继续在保健养生上增加消费(26.11%)。
参考资料来源:金融界-你的钱花在哪了?“95后”成旅游消费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