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份开封经济调查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对明清两代开封的商业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并依据山陕会馆碑刻资料,对清代中叶开封的商业规模进行了估算

关键词:开封 商业 山陕会馆 捐资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北宋时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它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繁荣的经济都会。明清两代开封为河南省城,其城市规模与繁荣程度不能与昔日的国都相比。关于明代开封城市经济,傅衣凌、韩大成两位曾作过考察①,邓亦兵先生也对清代前期的开封经济进行过探讨②。本文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开封城市商业及其变化做进一步的考察。

关于明代开封商业的记述,以清初《如梦录》一书③最详,本文对明代开封商业的考察主要依据此书。至于清代商业,未见像《如梦录》那样详细的描述。不过笔者在实地调查中收集到一批商人会馆碑铭,依据这些碑刻资料,参照方志记载,或可对清代的开封商业得出一些较为具体的认识。

明代的开封,城周20里,“为街者六十有九,为巷者五十有六,而胡同则四十有二”,共计街巷、胡同160余条。④在开封城内还有一座城中之城,即周王府邸——明太祖第五子朱橚的封地。周王府在开封城北部,周9里,约占开封全城面积的1/5;该城设有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后宰门等四门;城墙之外街宽五尺,才允许百姓居住。⑤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159页;《明代历史上的山东与河南》,载《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72页。

② 邓亦兵:《清前期开封城经济初探》,《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③ 佚名:《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孔宪易校注本。

④ 顺治《祥符县志》卷二《街巷》。

⑤ 《如梦录》“周藩纪第三”。

明制:皇次子封为亲王,禄米一万石。亲王嫡长子袭封,余皆封郡王,食禄二千石;郡王除嫡长子袭封外,余皆授镇国将军,食禄一千石;郡王孙授辅国将军,食禄八百石;郡王曾孙授奉国将军,食禄六百石;玄孙授镇国中尉,食禄四百石;五世孙授辅国中尉,食禄三百石;六世孙授奉国中尉,食禄二百石。亲王女为郡主,食禄八百石;郡王女日县主,食禄六百石;郡王孙女日郡君,食禄四百石;曾孙女日县君,食禄三百石;玄孙女日乡君,食禄二百石①。周王子孙不断繁衍,到嘉靖时已是“郡王三十九,将军至五百余,中尉、仪宾不可胜计”②。万历年间的记载称:河南“诸藩惟周府最称蕃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几五千人”③。故开封城内王府林立,除周王府外,还有曲靖王府、华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镇平王府、封丘王府、奉新王府、临汝王府、郡陵王府、安吉王府、堵阳王府、汝宁王府、鲁阳王府、颍川王府、应城王府、沈丘王府、汝阳王府、柘城王府、义宁王府、莱阳王府、鄢陵王府、上雒王府、顺发王府、内乡王府,此外还有贾仪宾府、段仪宾府、阎仪宾府等。这些王府宅第“金钉朱户,四门皆有伴当看守”④。

亲王、郡王等还有大批专门为之服务的文武官员、兵丁人役。周王府有一整套专门机构,外官有“长史(即亲王相)二员,一左一右,审理一员。又有八所:曰典膳所、曰奉祀所、曰典杖所、曰典仪所、曰良医所、曰纪善所、曰工正所、曰典宝所。以上八所之官,典簿厅一员,乃长史司首领,保驾指挥一员”⑤。内官有东西承奉司,“掌管阖府事务,传递本章,与在京东厂司礼监同”⑥;设有“承奉司五员,一管年,一典膳,一典宝,其余轮流管事。伴读不拘数目,俱大帽衣*[衤+散];以下平巾,再以下散官不可计数;其余伴当、校尉各有口粮”。郡王则每府有教授官一员,典膳官一员。此外,亲王设庄民校360名,郡王设民校24名。“王宗男女俱有俸禄,伴当、校尉俱有口粮,文武官员皆有俸给,各色人役俱有工食;各营兵丁俱有饷银,各卫所军丁皆设屯地,地方、火夫见支门差银。”⑦以周王府为中心的一大批王公贵族,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大小官吏,构成开封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② 谈迁:《国榷》卷六三,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983页。

③ 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页。

④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⑤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⑥ 《如梦录》“周藩纪第三”。

⑦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开封是河南省会、开封府治所在,以祥符县为附郭,省、府、县三级官署衙门聚集一地。“各官衙署,俱在周府西南”。布政司署在钟楼西,下设经历司、照磨所、六房十四科,周围为守道署、都事厅、经历司、检校署、照磨署、官库署、案牍署,各官衙署、住宅连绵成片,周边则为书吏居住,也有百数十家。按察司署在布政司西街,路东是管河道署,路西为兵备道署,各官衙署、住宅也有一大片。都指挥使司署在钟楼东街,下设断事司、司狱司、知事署、经历司等;都察院署,在都指挥使司以东;按察院署,在雷家桥西;提学道署,在马军桥南。开封府署在延庆观以西,设清军、南河、巡捕、理刑、管粮等六厅及监狱。祥符县署在相国寺西,分设六房,库、监、清军、东河、管粮、巡捕等署。此外,开封之宣武卫,设指挥一员,巡捕指挥一员,镇抚司指挥使、指挥同指挥佥24员,千户36,百户72,俱世袭。①这三级官署衙门的文武官员,以及隶属书吏、人役为数众多,是构成开封城市人口的又一组成部分。

除上述王室贵族和在职官吏之外,还有一批退休官宦、乡绅寓居开封。如开国元勋徐达后裔的徐府、张尚书宅、杨总督宅、王兵马宅,以及高乡宦、张乡宦、刘乡宦、李乡宦、陈乡宦宅等等。故《如梦录》有言:“大街小巷,王府、乡绅牌坊鱼鳞相次,满城街巷不可计数,势若两京。”②

正如傅衣凌先生指出,明代开封的人口结构形成其经济特点,该城商业、手工业中很大部分是为以周王府为中心的诸多王公贵族服务的。如开封城内有倾销银铺十余家,又有“大倾销处,专做上纳元宝、大小成锭”,这与王府禄银直接有关,周府每年夏秋两季就有20多万两的禄银需要换兑。再如,城中有官营作坊专做各样巾帽,“结帽匠俱是工正所人,专结牛马尾各样巾帽,周府时常发出破网巾一二十顶洗补,上定圈及羊脂玉、碧玉、玛瑙、紫金等圈”;伞铺制造的销金曲柄伞、黄青蓝捉影雨缉闹龙伞等,是为亲王、郡王等出门仪仗之用;“响糖铺,做造十连、五连、三合桌各样糖果”,也是为供应“王府征纳”的③。又有扎彩匠做显道神,“五尺高、六尺围圆,王府出殡皆用此物”④;南薰门外有周王碗店,备有禹州神垕所产磁器碗盏,“周王按节迎节,在此洽酒、更衣,即为行宫”⑤。

为文武百官所需服务的,如纱帽铺“专做王侯、大小文武官员冠巾,金、玉、犀角、玛瑙、乌角等带,并女冠等类”;有“官帽铺、制官帽、幞头之类”;有“绦儿匠制造印绶、儒绦、钩穗、裙绦、结挂”;又有“帽巾铺三二十家,定做百样巾帽”;皂靴铺,“定做选材通衬文武官样、四缝掐金男女朝靴”⑥。

开封为中原文化胜地,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而作为省城、府治所在,每年前来应考的举子人数众多,故经营文化用品的商铺为数不少。开封城内至少有纸店8家、柬帖铺3家、笔铺数家,以及书铺、画铺、刻字、造玉牒册、揭裱书画、翻刻经书、手卷店、轴丈铺、古董铺等;纸店又有红纸、京文纸、古连纸之分。⑦所谓“柬帖”乃是王公贵族、官宦大员、文人墨客之间礼尚往来之必须,至于“玉牒册”,显然是专为王府需要服务的。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官署纪第五”。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第156—157页。

④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⑤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⑥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⑦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专营妇女用品的商铺也很多,如大隅首一带多卖绸缎、首帕、汗巾、伞扇、胭脂、针、粉、丝带、帐子、围裙等店铺;城隍庙前街有“打银铺二三十家,卖宝器、珍珠、翠花铺”;杨家胡同口有“静一”打银铺,“专一打龙凤花草、山水人物,瓮嵌累丝、干帖真金、管化十成”;都司署以西有三条巷子,每巷有梳子店三二十家,“俱卖四川黄杨、福建荔枝松根净齿精致梳栊”;少司马“恩荣三世”牌坊下卖胭脂、宫粉、香袋;钟楼下有各种香铺,卖合香、攒香、俺答香等。再如临清首帕店、银花青丝汗巾、潞绸店等都是专供贵族妇女享用的高档消费品。①

餐饮、旅店业也是开封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品种全、档次多,可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鼓楼、大隅首一带多高档酒楼饭店,“各样美酒、各色美味佳肴,高朋满座,又有清唱妓女伺候”,以适应达官显贵及富商大贾的消费需求。其他各街酒店饭馆则面向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或以特色风味,或以大众饮食为主。如按察司署西有“羊肉面店,日宰羊数只,面如银丝,扁食夺魁,各府驰名”;钟楼往南有“大馆卖猪肉汤、蒜面、肉内寻面诸食美味,阖郡驰名”;封邱府角“酒饭各样生意,排门皆是”;长史司署以南、大隅首至县角,各类饭店、酒肆、切面、素面、皮酢、烧黄二酒、火烧、烧饼、饮食粗馔等铺连绵不断。至于推车、摆摊出售各种风味食品,如羊肉车、牛驴肉车,油糕、煎饼、扁食、粽子、油粉等,则更多地适应了下层百姓的消费。②

不少酒店是连带住宿的,如大山货店街往南有“专住妓女、过客酒店”;甬南新店“俱住货客、妓女,尤多饭店、酒店等铺”。大相国寺后院有僧舍二三百家,专门接待“过往官员及大商、茶店、清客等众”下榻,并“摆酒接妓,歌舞追欢”⑧。城外西关、南关的饭店、酒馆、旅店、过客店“排门挨户,生意不亚城内”。城关的饮食服务业主要接待往来贸易的各地客商,故餐饮、住宿、娱乐乃至运输、中介等项服务更为集中。如西关之马市街,有“骡马大店,顾写脚力,此处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内住妓女无数,两边生意挨门逐户”④。

表1是依据《如梦录》记载对开封商业店铺所做的不完全统计,请参见。

除商业店铺之外,开封庙会市场也十分繁荣。如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圣诞之辰,五日前会起,进香、做谯,拥塞满门。所卖各样货物遍地皆是,棚搭满院,酒饭耍货,诸般都备”⑤。尤以城隍庙会所售商品最多。傅衣凌先生曾依据《如梦录》,将城隍庙

_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④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⑤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资料来源:《如梦录》“街市纪第六”、“关厢纪第七”。

会贸易商货列表①,本文略做调整,转录如下(见表2):

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代历史上的山东与河南》。

开封城内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山货街、钟楼、鼓楼、大隅首等处,这里聚集了一批较大的店铺和字号。如大山货店街,北有倾销银铺、打金店、正升字号店、大杂货铺,东至大店街角;往西路南有杂货店,如松字号店,均卖杂货、扇子;北面一带“俱是楼房,有百余间”。小山货店街,北头俱是字号店,有红纸店、京文纸店、倾销银铺、合森字号、生熟药材铺等;路东有老庄家茶叶店、各品芽茶,往南俱是药铺、扇儿铺;路西有张时天店、古连纸铺,又有倾番丝银铺、南北香料、药材店、羊皮、磁器店;往南有打金店、皮金铺、生熟药铺,直至南口。钟楼附近俱是京货,又有灌香刷牙抿子、耳勺、帽靴、皮箱、描金卷胎漆盒等货;有绦儿匠,制造绶带、儒绦、钩穗、裙绦、结挂等;路南,卖首帕、雨伞、连笼、桌围等物,有帽巾铺三二十家,定做百样巾帽;又有香铺,售卖合香、攒香、俺答香及香袋等。鼓楼南出售皮匣大箱、冠带帽盒、文具簪匣、七寸枕箱等货,“皆是重铜饰件”;鼓楼西有轴丈、毡货、缎店、广福店、糖店、六安芽茶、余芳缎店、南酒店等各色店铺,直抵大隅首。大隅首大街,往南有药铺、羊油、蜡烛、成衣、染坊、茜红毡店、纸店等铺,至总圣庵;复回向东,有高烧酒、临清首帕、汗巾、雨伞、葛巾、针粉胭脂、梭布店,再东有绒线铺、临清首帕店、银花青丝汗巾、帐子、围裙、余深缎店、潞绸店、关家倾销铺、陈汉章南鞋店、青铜镜铺、花柬贴、纸张等铺,直至大隅首。其他如旋匠胡同、布政司署、按察司署、开封府角、县角、李琏胡同、察院东街、都司署、州桥等处,店铺也很繁盛。①

开封城内汇聚有全国各地的商货,如山西潞绸、临清首帕、吉阳夏布、六安芽茶、四川黄杨木梳等,以及“京、杭、青、扬等处运来粗细暑扇、僧帽、头篦、葛巾、白蜡等货”。鼓楼南之马道街汇聚有皮箱、帽盒、文具簪匣、枕箱等各种箱匣,以及抿子、舌刮、眉掠等货,“京城、临清、南京、泰安、济宁、兖州各处客来贩卖”,“每日拥塞不断”②。这些商货除供本城消费之外,也有一部分销往各地。开封城外,东关“陆路通南京、浙江、山东”;南关“路通川广云贵诸省,贸易甚众”;西关大梁门外,“路通京师、山陕,使客都会,车马驰集,店房烟凑”;北关安远门外,“路渡黄河,通临清入京师之东路”③。尤以西关外之马市街商贾往来最盛,“早晨牛驴上市,午间骡马上市,有过客买卖;骡马大店,顾写脚力,此处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④。这些购买骡马或雇写脚力者,主要应是从开封贩货运销外地的商人。

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柴草、煤、木炭、蔬菜等,多来自周边各县,每日从城关各门进入。如西关大梁门外,“五更时鲜菜成堆,拥挤不动,俱是贩者来买,灯下交易;城门开时,塞门而进,分街货卖”⑤。开封还有一大批走街串巷的商贩,如:摇博浪鼓卖白布、绵稠、山缣、女红用品的货郎;洗镜、绱鞋、磨刀剪、补锅锔碗、定秤张罗、劈柴铡草、栓扎鞍架、扯络鞭子的各色匠人。又有卖茯苓糕、炒栗子、蜜果、瓜子、咸豆、烧鸡、鸽雏、猪头肉、牛羊驴肉,各色果品瓜瓠者,或设摊街头巷尾,或推车挑担走街串巷叫卖。至于四时节令商品,如上元时节卖花灯、元宵,端午节卖粽子、油馓、百锁、排线、朱砂、雄黄、艾虎、菖蒲;五六月卖凉席、蒲席、暑扇、葛巾、西瓜、甜瓜、莲藕;中元节卖烧纸、金银;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顺治《祥符县志》卷一《关梁》记明代事。

④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⑤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卖石榴、毛栗、梨、桃各样鲜果及祭品等物;九月重阳节卖菊花糕,十月售寒衣;腊月请灶神、门神、对子,卖蜡签蜡台、香炉、油烛、青松、石竹、各品干果、茶食盘馓、绵布手巾、绵线带子、剪裁零碎、绫罗缎绢、通草花儿、五彩绒花等各色年货。①

二、期末写论文 写旅游景点的现状,不足与建议 我想写开封府 哪位大哥大姐能告诉我开封府都哪些方面不足 谢了

给你点素材

一座城市应该有一座城市的文化。

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未来凝聚城市的力量将不再是经济,而是文化。能够掌握知识与保持文化风貌的城市,就能比其他城市更繁荣发展。开封文化的伟大凝聚力和强大推动力也正是如此。汉水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必然与这种凝聚力和推动力相生相长,并肩而行。

开封是一座历史名城。西汉高速公路、一江两岸工程和绿色产业,又标志着开封成为步入现代经济和现代生活的城市。因此,定位和建设开封的城市文化就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开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开封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开封的文化建设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比如绿色产业就有着深刻的生态文化意蕴。

一、开封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开封人民的热切愿望,因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成为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文化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其目的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十七大报告中的论述,也完全符合开封的实际,是开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结合开封的实际,我们所要发展和繁荣的开封文化应该是,开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开封的精神动力,是开封在历史上对中华文化富有特色贡献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开封展示魅力、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生活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封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开封文化具有两汉三国(或别的历史时期)文化的鲜明特色,但两汉三国文化不是开封文化的全部;开封文化需要学术研究,但学术形态的文化也不是开封文化的全部;开封文化必须有文化部门、文化人的工作,但它又不仅仅是文化人、文化部门的事。

二、开封文化的精神主题

开封文化应该提炼出定位和升华自己的精神主题,以集中、深刻、鲜明地彰显自己。提炼开封文化的精神主题,需要分析开封属性上的特点,还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

(一)开封文化从属性上看有以下特点:

开封文化是开封这块土地上的,同时又兼容并蓄外来的优秀文化。开封文化是开封这块土地上历代人民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的结晶。开封处于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在赋予开封文化极具个性的同时,又使开封文化更富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开封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的固有个性魅力,一方面吸收接纳外圈文化的精华。它与巴蜀文化结盟,与荆楚文化相继相承,与秦陇文化交流,与中原文化汇集。它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为一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亦秦亦楚,亦巴亦蜀,在包容和吸收中发展,展示着鲜活的生命力。

开封文化是在开封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又为开封文化注入了时代内容。“惟天有汉,监亦有光”,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汉水流域自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栖息繁衍。不断生长和繁荣的开封文化,展示了无穷的魅力。梁山文化、栈道精神、丝绸之路、造纸发明、诸葛亮的智慧,屈原、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苏轼、欧阳修的诗魂,还有汉代、三国、抗日战争等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开封、汉朝、汉民族、汉文化之间已显示出深刻的历史关联。这些都丰富和凝炼了开封文化的精致内涵。而解放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开封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事业的发展中,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与时俱进精神风貌。

开封文化是开封过去发展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是开封未来发展的深刻动力。作为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开封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开封文化内在精神的表现和张扬,同样的道理,人们所期盼的开封未来发展也必然是以开封的文化精神为动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封文化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它含有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盼。

(二)提炼开封文化的精神,有以下视角:

历史视角。开封的历史文化,对开封有重大影响,特别是两汉三国文化,给开封文化打下了深刻的历史特色。凝聚开封文化的精神,不能不考虑历史的文化积淀。历史视角赋予了开封文化源远流长的底蕴和厚重感。

现代视角。定位开封文化不能停留在历史的秉赋上,还要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反映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现代视角赋予开封文化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朝气和活力。

生态环境视角。开封的生态在全国的范围内独具优势,也很多标志性的东西,如生物多样化、大熊猫、朱鹮、南水北调等等。这种生态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素材,这是开封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开封文化的鲜明特色。

开封文化还有自我定位和外部评价的问题。自我定位多带溢美和理想的成分,外部评价是外部对开封文化的认可程度。这两个方面也要结合起来。开封文化的自我定位我们讲的很多,但讲历史的多,讲发展的少一些。外部对开封文化的评价,认可的主要是历史和绿色。

综合前述的分析,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发展应该是开封文化精神的构成要素。但概括、凝练的主题文字还要认真考虑。这里试提出“历史名城,绿色之都”以抛砖引玉。

“历史名城”涵盖了开封深厚的文化积淀,名副其实,也利用和张扬了“中华历史文化名城”的名气。“绿色之都”彰显了开封的生态环境特点。因为绿色是人居、休闲的佳境,也是现代经济进步的条件和内在精神,因此,“绿色之都”也就含有休闲、发展的意蕴。“历史名城,绿色之都”读起来琅琅上口,明快易记。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开封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在建设。就开封文化的建设问题看,应当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做好开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划。党委、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做好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规划,确定在特定的期限内开封文化建设的目标、重点、重大项目等等,用以指导文化建设的项活动,协调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员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整合重组文化组织,建立健全机制。开封文化组织、人员等资源还是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的,但比较分散,不少力量处于静置状态。因此有必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重组,以激活并形成合力。同时还要以改革精神建立健全文化建设机制,包括领导机制、人员机制、创新机制和资金保证机制等。

(三)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做项目的方法有利于出文化精品,体现特色,建设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有利于吸引和积聚人才,统筹资金。因此可以把文化项目方法作为带动开封文化发展繁荣的战略。相应地,也就发展了文化产业,培育了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以及新的文化业态。

三、调查2016年来河南开封旅游的旅游者的特点,旅游人次,平均消费情况,主要旅游动机(比例),最喜欢的

开封交运集团运游

  开封交运集团为方便广大游客来汴观光旅游,在市内各客运站(长途汽车中心站、宋城路轻轨站、长途汽车西站、高铁北站)均开通了龙亭湖、包公湖风景区的1—10号旅游专线。专线运营覆盖龙亭景区、铁塔景区、清明上河园景区、大相国寺景区、开封府等。减少了旅客候车和换乘时间。同时,特别推出了更具人性化的“一卡通”(10元∕人,当日不限次数、线路、站点可在任意景区站点上下换乘)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您的出行旅游更加温馨惬意。

四、我想知道开封现在的旅游市场如何,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

开封的消费水平比较适中的。请导游的都是外地来的人。开封的旅游市场还是比较广大的,现在开封正在开发 地下古城 旅游项目,耗资4亿,以后,开封的宋文化旅游资源还会进一步挖掘,应该会和杭州、南京等地联手推广宋文化(开封主要是宋文化),值得期待。开封的旅游潜力还是很大的。

暂时,我觉得做个兼职导游还不错的(逢年过节)。

五、开封旅游业发展的怎样?

诚然,开封这些年是没跟上,或者说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旅游 接待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才会造成每年节假日开封城内大堵特堵。

确实,开封老城有点破。所以,才有天南地北的为数不多每年也就那么四五千万人,不远千里万里,自驾,火车,飞机, 汽车 的跑开封来看这些古建筑。

也是,宋文化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终宋一朝,就搞出来那个什么四大发明的三种,这就是能力不行啊,既然是四个发明,为什么不集齐了呢?

再有, 历史 上也就那么几个名人,比如说包拯啊、杨家将啊、寇准呀、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啦等等等等,你们不过去过眼云烟,哪有现在的那些靠脱衣服换老婆的明星值钱呀!

还有,别地方的人都是有个天灾人祸时,铺盖都顾不上卷就跑了。哪像你们开封人,非得在一个地方盖了毁、毁了盖的,搞的地底下压着六座城市。以至于外地人都说你这个城摞城世界仅有,说是自强不息。可是在开封人看来,这就是倔脾气。

更甚,你说你落后就落后点呗,还追啥呢。非要搞个西区,并了祥符区。GDP还每年涨了不少。既然有人想看你笑话,你就别追了,过着慢悠悠的生活不行吗!

最后,许多人说这样那样不好,可是每年来的人还在增加,弄的开封人处处都要给外地人让道。每逢节假日, 旅游 区主动不去,交通要道自觉不走,搞得开封人都不好意思跟外地人说这些。

唉,没办法,谁让咱的宾馆太少、路又窄、人也多,咱自己不自觉让给初来乍到的陌生人,难道还要陌生人给我们让路不成。

介绍下开封,给想来开封的朋友提点建议吧。

第一,龙庭,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铁塔,繁塔,翰园碑林,天波杨府都可以去看看,有的朋友说的没错,这些景区很多是后来修建的,可是,纵观我们国家那些名胜古迹,又有多少是原汁原味的呢?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世界上最繁荣经济 科技 最发达的国家,开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就冲这一点,不值得来看看吗?推荐景区龙亭,清明上河园,包公祠,铁塔,其中清明上河园最好是星期六来,晚上住开封吃小吃,星期天再去清明上河园,为啥星期天去呢,因为清明上河园有民俗表演,星期天表演最全最多,平时没这么多。从早上开始到下午都有,晚上还有大型文艺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什么王员外招亲,梁山好汉劫法场等,如果你中午去,就看不全了,还是很有意思的。看了清明上河园就不用看开封府了,开封府也是民俗表演。

龙亭。其实原来的龙亭在解放开封时被打毁了,后来经过修缮的。80年代再次修缮。

龙亭坐北朝南。东面是潘家湖,西面是杨家湖,中间有桥,湖水是相通流动的。但是奇怪的是,潘家湖浑浊,杨家湖清澈,老百姓说,是因为杨家将满门忠烈,青史留名,所以杨家湖清澈。潘仁美是奸臣,故而潘家湖浑浊。

清明上河园夜景

清明上河园民俗表演,梁山好汉劫法场,这哥们一看就知道是谁

武大郎

潘金莲是老板娘,只是不见西门大官人

王员外招亲,人山人海的游客都伸手接绣球,以求能与王千金共度良宵

王千金很漂亮

世代忠良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府邸,天波杨府

第二,吃夜市。开封夜市有名,好吃不贵,但这是以前,现在太贵了,甚至比在饭店都贵。但是开封夜市太多,一般来说,只要是交叉路口都会有夜市,也许几十家,也许只有几家。只要别去鼓楼夜市这样的大型夜市就行。大型夜市,管理严格,管理费高,自然饭菜也贵。给大家说个地方,鼓楼夜市向东走五百米,是学院门夜市,也有几十家,级别比鼓楼夜市低很多,我们本地人一般都是去这里吃。开车的朋友,可以从学院门夜市继续向东,大约两公里是劳动路夜市,也不贵。至于有的朋友所说,夜市宰外地人,这点是不存在的,他并没有看你是外地人外地口音就宰你,他就是那个价格,我们本地人只所以不去鼓楼夜市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个羊肉炕馍,鼓楼卖十块,本地人外地人都一样价钱,并非是本地人一个价钱外地人一个价钱。而向东走内环路口这地方的羊肉炕馍,是六块钱一个,也是本地人外地人一个价钱。鼓楼夜市管理严格,他们不敢随意乱涨价的。

鼓楼夜市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每天晚上6点开始,没有具体下班时间,游客散尽就收摊。现在工厂都不行了,所以基本上到午夜就没了。过去,有一些摊位会经营到下半夜,有在工厂上夜班的工人会在夜里两三点来这里吃饭。

其他的吃不吃无所谓,这几样是一定要尝尝的

离开开封时,最好买一些兴盛德花生带回去。好吃不贵。我在外地甚至国外的朋友都经常让我给他们邮递。

炒凉粉,记住给老板说要小份。不然的话老板会给你大份。

羊肉炕馍

拎起来像灯笼,放下像菊花,小笼包子

桶子鸡,开封特产,下酒菜。

锅贴

四味烩菜,有牛脯,丸子,面筋,酥肉,还有黄花菜。你也可以单要,比如你只要丸子面筋,不要牛脯和酥肉,那么老板会多给你几个丸子。东大寺门前的四味烩菜最好吃。这是我的最爱。连汤带肉都有了。经常可以看到有人买一碗烩菜,买一瓶二两半的小瓶白酒,慢慢吃喝。喝完汤可以免费多次加汤。

另外,开车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鼓楼广场这条路是东西走向,是单行道,公交车可以随意走,其他车辆只能从西向东!还有就是鼓楼广场南面的自由路,则是只能从东向西!一定不要搞错了,免得影响你来开封玩的心情,开封人欢迎大家来玩,但是交警欢迎你的同时,还是要按照交通规则办的。其实开车的话就把车停在鼓楼广场外面就行了,鼓楼广场不大,距离周围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路口都只有200米左右,把车停外面步行进入鼓楼广场就行了,而且,鼓楼附近也没有太多地方可以停车的。那天就有个外地车在鼓楼广场想掉头向西,被我拦住了,让他少拿了给交警的200元,呵呵。

其实,开封很适合居住,没有工业(都倒闭了,呵呵),节奏慢,生活费用低。好吃东西太多,光东大寺门附近的各种小吃,饭店,就够你吃一阵子了。羊肉汤,肚肺汤,羊双肠,全牛汤,四味烩菜,黄焖鱼,蒸饺,我吃了三十年都没吃够。就为了东大寺门前各种吃,我买房都没买西区的房子,我家就住距离东大寺200米附近的小区。

不是我黑开封 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头天下午到的开封,晚上想着去有名的夜市去吃点小吃 结果去了被坑的那叫一个惨 生蚝是假的 根本没肉 (应该就是新闻上面说的壳是买的 肉都是冷冻的那种) 孩子非要饮料 果还不是鲜的还要20一杯 (夜市应该是鼓楼广场那块吧) 从夜市出来五个人花了300多一点没吃到啥 第二天打算去清明上河园就住再了附近的七天酒店 第二天早上洗澡的时候把头给摔破了(酒店没提供地巾 拖鞋就提供了一双刚好我老婆能穿 我45的脚 ) 去医院自己去的 花了八百多结果酒店陪了五百免了房费 没办法 人家就这态度 爱要不要 认了吧 谁让咱不是当地人呢 等我们进清明上河园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 节目也没啥了 就看了一个劫囚车 没啥心意真不值那个门票钱

回来后把酒店投诉了 至今没接到回复 寒心啊 我还是本省的 所以我劝大家开封能不去尽量别去 珍惜生命 远离开封

我真的很想到开封去玩。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古都。那里有清明上河图,有悬黄河,有包青天,还有其他的文物古迹。

中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古国,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华夏儿女无不为河南,黄河,开封的发展,感到骄傲。中国人都有根的情怀,对根的感恩。我的第一个女朋友也是河南的,当年我辅导她高考成功,成为一名大学生。

河南物华天宝,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浓厚。到开封 旅游 ,更好地欣赏当年宋朝文明的风采,感受当年繁荣富强的中国首都文化,领略当今开封人在经济 社会 建设的伟大成就。

当今世界人们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不能再闭关锁国,要学习世界先进的文化教育,先进制造,文明管治,才能够让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优秀民族文化之林。

前不久在朋友的陪同下参观了开封的一些景点,其实开封还是有很多景点值得一看的。我来拔一拔开封府让大家看看吧。

开封,是 河南省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辽,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是

清明上河图

古称: 老丘、大梁、陈留、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中国翰园等

节假日,开封 旅游 景区人山人海!老城堵的水泄不通,年接待旅客5000万!你说去开封的人很少,是跟那个城市比的?旅客接待量在河南最起码排前三!

我就喜欢去开封玩,开封有潘杨湖,有龙亭,包公祠,大相寺。宋朝一条街,铁塔,都很好玩的。我喜欢到开封。

作为河南人吧,为什么很少去开封 旅游 ,开封说实话,就是一个传说,定位于 旅游 城市,景区边拉客宰客现象严重,看看那个什么楼的菜价,招牌已经被砸了一半了。还有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接待能力,不比一个小县城。

知道什么是皇城脚下么,皇城脚下的老百姓都霸气的很,大学时,去开封吃包子。我一个人点了笼包子,一个鲤鱼焙面,还有一个汤。然后服务员觉得我点的少,我以为菜量小,又点了笼包子,服务员还说少了,让接着点,我一个人能吃多少呀。不要了,服务员不乐意,我们就吵了起来,最后我说咱们来个赌,我点的菜,你来吃,吃完我出五倍菜价,吃不完你赔我五倍菜价。最后经理也没法说了,我也不吃了,火也气饱了。反正对开封印象不好。

2016年夏天去过一次开封,作为一个河南人(其实在外面一般也不说是河南人,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的家乡是河南最西边灵宝市,地处陕西、陕西三省交界处,紧靠着陕西的潼关县和山西的运城市。无论是语言还是饮食、生活习惯都几乎跟陕西关中和山西晋南地区一样)。跑题了,回归正题,开封是一座 旅游 城市,辉煌而厚重的 历史 毋庸置疑,因为在这里也只是三天左右的逗留,不能久留,自然也不能多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个城市,只能粗浅的说说我的感受:从高铁站到我们入住的酒店(清明上河园附近的一个国际连锁酒店),一路上有繁华,也有破败,整体感觉城市规划的不是很好,没什么秩序,比较混乱。重点说说 旅游 方面的,因为本人是从事 旅游 行业的,开封这个城市 旅游 资源不错, 旅游 做的是比较成熟了,几天下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明上河园里的大宋·东京梦华实景表演,这个确实比较震撼,美中不足的是表演结束后,冒出了一个据说是扮演某位前领导人的特型演员,开始卖字画了,不知道是什么鬼。大相国寺,传说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里面有僧人下套让你花钱烧香(怎么下套就不再赘述了,中国特色,很多寺院都这样);开封府,门票好像60元,唯一的感受就是不值,全都是后来修建的建筑,现在一点也回想不起来有什么了;铁塔公园,铁塔保存的挺好,可惜配套的可以游览的太少,门票很贵;河南大学, 历史 悠久的老牌大学,可以去看看,学校里有很多老建筑,还有漂亮鲜艳的花儿,遇到来拍婚纱照的;再说说吃的,开封灌汤包子,吃了两次都没吃到正宗的,一次是在夜市步行街附近很大的一家(晚上还有表演,然后又是卖字画),第二次远离了景区,跑到大众点评上口碑比较好的一个,结果依然失望(也可能我比较挑剔)。值得称道的是开封的夜景挺不错,清明上河园附近,等到入夜之后,没有了白天那么浓的商业气息,很多市民沿着湖或漫步或锻炼,在广场上活动。总体来说,缺乏吸引力的景点,浓厚的商业味道,稍显混乱的城市,都降低了这个城市的影响力,跟同样是古城的西安相差甚远!这是一个不去会想去,去了之后会有点后悔去的城市!

六、经济落后的开封,旅游业发展得怎么样?

乍一看,开封是个不错的旅游城市,但实际上问题很多。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乍一看

开封贵为七朝古都,历史上曾经很辉煌。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市。

即使刚建国的时候,开封还是河南省的省会。不过好景不长,省会的头衔,被摘走送给了郑县。

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封在经济发展的“长跑比赛”中,一败涂地。“前省会”印记,只剩下一个发展艰难的河南大学。

如今,开封的经济总量,在河南省的18个地市里,只能排在第11名,人均GDP也只排在全省第10,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开封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前省会”和现在的省会——郑州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没办法,农业产值太低,工业也不是开封的强项。如果没有旅游业苦苦支撑,开封的经济只怕会更糟糕。

现在,开封还能拿出手的,大概也就是旅游业了。

开封目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统计,开封2020年的GDP总量是2372亿元,而2019年开封市的旅游总收入是713.5亿元,一比三,占比是多么惊人!

我们印象里的旅游大市——洛阳,这两个数字分别是5128亿元和1321亿元,一比四,显然开封更加依赖旅游业。考虑到开封的旅游资源远不如洛阳,开封的这个成绩单,可以说是很惊人了。

开封越来越成为专业化的旅游城市了。2020年初的统计,开封有4A以上景区13家,星级饭店10家,旅行社35家。

开封凭什么吸引游客?

别看开封历史悠久,还当过帝都,但老祖宗并没有给开封留下多少东西。

不是老祖宗不想留,而是实在留不下。开封地处战略要冲,四战之地,却无险可守。《清明上河图》上的种种繁华,早就被战乱抹得干干净净。

开封的旅游资源,大部分是挖掘、演绎宋文化而来的;换句话说,全靠仿古建筑给游客讲故事。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宋都御街、天波杨府、开封府等景点,莫不如此。

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但一条腿的瘸子跑不过两条腿的博尔特;两条腿的博尔特,也一定跑不赢四条腿的猎豹。

开封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经济发展的滞后,也拖累了旅游的发展。

经济不景气,开封的城市建设就搞不起来。

别的不提,光开封的交通,就够让游客难受的。但凡是法定节假日,开封城里的道路能堵成停车场,一步一挪,想走的不能走,想来的进不来。

我去年游清明上河园,傍晚出来时,就在向南的道路上堵了很长时间。当时还得亏交警在指挥,拦了半边路让单向行驶,否则那天就回不了家了。

个人感觉,开封的道路规划有严重问题,如果建几道高架桥,就能解决拥堵了。

其次,旅游资源太匮乏。

开封的景点,分为三类:

1、真古迹,如铁塔,古城墙。这种景点其实“造钱”能力不大,都是小景点。

2、仿古景点,如清明上河园、宋都御街等等。

3、吃喝玩景点,是跟上一类相结合的,比如夜市、古街等。

可以说,开封的旅游,是由仿古景点支撑起来的。说更具体点,清明上河园这个唯一的5A景区,是开封旅游的支柱。

清明上河园确实不错,但在里面玩过一次后,我就不太乐意再专程跑过去、买票游玩了。如果有免票活动,我可以考虑再去。我猜大多数人都不会重复消费的。

开封的一个隐忧是:很多景点,都是以清明上河园为模板打造的仿古景点。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可替代的作用。新建的那些景点,也许会抢了清明上河园的一部分蛋糕,形成开封景点之间的“内卷”,而不能开拓出新的市场。

还有,开封的旅游服务业,参差不齐。

以我前年去开封游玩的经历来说。因为节假日游人多,我对开封又不熟,一时半会找不到停车位。后来找了一家停车场,小哥开口跟我要30。我说,你牌子上不是说一辆车10元吗,怎么跟我要30?小哥说,平时10元,过节就30。钱是出了,但我对开封的好感度却降了一些。

再说一下开封非常有特色的夜市。我觉得夜市主要还是提供了一个热闹的氛围,至于好不好吃,完全取决于老板的水平。对人生地不熟的游客来说,不可能知道哪个摊位做得好,就全看运气了。反正我吃过一次,感觉又贵又不好吃。

一家之言,纯属娱乐,哪句不好听了,请爽快的开封人多多包涵。

你在开封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呢?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