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斯瓦尔巴博物馆

2、Svalbard Wildlife Expeditions Day Tours

3、Alkefjellet

4、Phippsoya

5、Svalbard Kirke

6、Galleri Svalbard

7、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8、Pyramiden

9、Svalbard Brewery

还有186条相关问答,更多斯瓦尔巴群岛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挪威旅游之冰封领地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The Svalbard Archipelago)在挪威语中意为“寒冷海岸”是挪威的属地,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南距挪威北海岸657公里,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9个主岛和众多小岛组成,全岛近60%的区域被冰川覆盖。其中以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为最大,约占总面积的一半,首府朗伊尔城(Longyearbyen)就在该岛的西岸。这里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居民约3000人。

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虽然群岛上只有6~7%的土地上有植物覆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整个地区包括将近5000头北极熊,超过了居民的数量,是名副其实的北极熊王国。北极熊是斯瓦尔巴群岛的标志,它属于完全被保护的动物。即便偶尔有北极熊造访小镇,人们也绝不会去伤害他们,只有在危急自卫的情况下才允许向北极熊开枪。近年来,斯瓦尔巴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资源价值、荒野价值和奇妙的美学价值,磁石般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去考察、观光、旅游,这也使得旅游业发展快速升温。

1、极昼和极夜

斯瓦尔巴地区因为地处北极圈内,所以其午夜太阳和连绵数月的极夜成为最明显的季节特征。在首府朗伊尔城,极昼从4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而黑暗的极夜从11月中旬持续到次年的1月底。在漫长极昼的夏季,斯瓦巴群岛会吸引多达2万人来此旅游、探险,在朗伊尔城的午夜太阳下享受北极滑雪、狗拉雪橇、乘船观鲸、追逐北极熊等特色项目。

2、极光

斯瓦尔巴群岛出现极光的时间跨度非常之长,几乎在其整个极夜持续时间跨度之内都有机会亲眼目睹极光的出现。并且这里出现日测极光的概率比夜测极光的概率还要大,过来追极光的朋友们也无需彻夜苦守寒冬,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照样可以纵情饱览。而在夜里,璀璨的银河星穹一定会让你生出发自内心的神往和感动。

3、雪白冰川和蔚蓝海湾

斯瓦尔巴群岛境内几乎涵盖了地球所有类型的冰川,大型冰川数量多达2100多条,占全岛面积的60%以上。在冬天除了个别陡峭的山峰挂不住积雪以外,完全就是一片冰天雪地。夏天山坡积雪消融,在灰黑色的山谷间,雪白色的冰川似银河弯转盘绕,甚是美丽。白色的冰川深入到蔚蓝色的海湾上,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界线。

4、北极熊等独特动物

生活在斯瓦尔巴地区的动物都是能适应于北极极端严酷寒冷环境的种群,包括驯鹿、北极狐、北极熊、鲸鱼、海象、海豹、众多海鸟和鱼类等等。其中北极熊的数量在5000头以上,比这里的居民还要多,堪称是斯瓦尔巴群岛的真正领主。这里的驯鹿是北极驯鹿的区域种,大约有10000头左右,不喜群体活动,也不惧生人,时常在人类居所附近活动。

5、极地苔原植物

在寒冷的斯瓦尔巴地区除了藻类、苔藓、地衣外,还生长着164~172种植物。虎耳草属植物、斯瓦尔巴罂粟、山地水杨梅属植物是斯瓦尔巴最常见的植被。这里的植物为了抵御严寒气候、短暂的夏季以及缺乏授粉昆虫等等生存的障碍,进化繁衍出了独特的物种形态,谱写了一首激昂的生命赞歌。另外斯瓦尔巴群岛也有一个世界最知名的种子银行“末日粮仓”,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亿计的种子。

本文来自: 慕溪挪威旅游

原文地址:

如果您需要定制 挪威旅游 ,请访问:

北欧值得去旅游吗?斯瓦尔巴群岛好玩吗?

如果想到国外旅游,北欧是必去之地,非常值得去旅游。

在笔者看来斯瓦尔巴群岛并不好玩,因为这个地方太过孤独,进入其中犹如进入了一个黑白的世界,没有鲜活气息,但这个地方的风景却非常美,独特的野生动物,加上特有的冰雪风光,如果运气好还能够碰上奇特的午夜太阳景观,非常适合摄影爱好者,来这里领略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妙。除此外,北欧好玩的景点有很多,下面笔者推荐几个地方:

挪威这个被誉为自由之国的地方,是北欧必游地之一,在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置身在挪威的山水湖色中,可以感觉到自由气息无孔不入,一丝一缕钻进心中,四肢上,最重要是身处在这个国家,随时随刻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幸福感,与居民的热情。而这座自由之国中的盖朗厄尔峡湾景点有着海拔极高群山环绕,那高耸的瀑布沿着崎岖陡峭的壁垒一瞬倾泻而下,让观看者不由生出一种豪迈之气,峡湾内也因为拥有许多形态风格各异的瀑布而闻名北欧,成为许多游客到挪威游玩时的第一站。不过峡湾虽好,却常常下雨,因而到此地旅游的人,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雨具,避免被突如其来的雨水,耽搁行程。

北欧另一个必去的国家是瑞典,这个国家不但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地方,还是拥有最多世界遗产国家,到了这里可以到斯德哥尔摩老城区,去体验一下历史文化气息,看看前几个世纪流行的建筑风格,感受现代与历史的碰撞,在感受完成后可以顺路到瑞典皇宫,感受皇家的生活,也可以看看宫殿之内华美精巧的陈列装饰。

最后笔者强力推荐要去的地方是冰岛,在国内,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大片冰山,体验冰山王国的高级式孤寂感,既然出国了,就一定要体验一把,冰山的魅力,看看在一片白灰色世界中的壮观,感受一番世间只剩一人的冰冷感觉。

被称为“中国海外领土”,斯瓦尔巴群岛现状怎样?

世界极北的地方,有一块净土。

它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有着洁白动人的极地景色、多样的极地生物,也是全球的“农业诺亚方舟”,保存着全世界所有的农作种子。

而这里,允许所有中国公民自由进出,不需要签证就能在上面从事任何非军事活动,堪称“中国海外领土”。

这个地方,就是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上,主权上属于挪威的极地自然群岛。最早发现这一极北可居住地,也是挪威人。大约过了三百年,这个地方有了“斯瓦尔巴”的名字,意思是“寒冷的海岸”。

一个极北的居住地,倒也称得上“寒冷的海岸”。而北极作为人类最后 探索 的地方之一,对于“斯瓦尔巴群岛”也有过一段争抢。

大航海时期,各国的冒险家相继出现在世界各地。远洋冒险,就是一场“豪赌”。没有人清楚这趟旅行的最终目的地,航海条件也十分差,在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下,航海家踏上了征途。

1596年6月17日,一支荷兰的航海探险队在一望无际的海面看到了一座几乎被冰雪覆盖的岛屿。

陡峭的山峰,耸立在白雪之上。

那一刻,整个航海队几近疯狂。这绝对是一块新大陆,从未被人发现过的新大陆。而这,是“斯瓦尔巴群岛”第一次面向世界。

从那之后,越来越多冒险家抵达这里。尤其随着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被发现后,这里吸引了更多狂热的冒险家。

航海,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发现新大陆,“掠夺”才是本质。面对这样一块近乎尚未开发的天然矿场,各国的冒险家争得面红耳赤。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这里渐渐有了城镇,划分了“领土”。

当欧美各国,以及俄国相继加入进来后,原有的“领土”划分,维持好的利益关系,变得异常脆弱。

不同于近现代的侵略,彼时为了瓜分利益,各国无非就是展开外交。己方说地盘少了,得重新划分;对方说地盘固定,没办法重新划分。政治上扯皮,你来我往,最终拿出了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条件。

1920年,美国、英国等第一批登上斯瓦尔巴群岛的国家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五年后,中国、苏联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

也只是这一条约,使得中国居民能够自由进出,不需要签证就能在上面从事任何非军事活动。其实开篇将其称为“中国的海外领土”,是不准确的说法。应该说,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属于挪威,中国、美国等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的国家,具有出入权。

有了这一条约,对中国乃至其他缔约国有什么影响?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人类很早就开始在做的事情—— 探索 地球的奥秘。

宇宙浩瀚无比,人类始终没停下过 探索 的脚步。而北极、南极、青藏高原三个地方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有人想要踏入那片特殊的土地。而作为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斯瓦尔纳群岛无疑为 探索 北极提供了生存条件。

除了资源开采之外,这里无疑也成了各国科学家的“中转站”。那这个群岛,究竟是什么样的?如今现状又怎么样?

早在17世纪,斯瓦尔巴群岛就迎来了不少人。

那时候到这里的人,只有一个目的——猎杀当地的动物,其中以鲸鱼、北极熊等为主。随着现代工业发展,这里的丰富资源又吸引了大批冒险家。

这也就有了前面所说的《斯瓦尔巴条约》,这一条约规定缔约国在该地可以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为此欧洲各国争相在该地采矿。有了工业发展,当地渐渐有了人居住,零零散散分布在群岛周围。

虽说这里是可居住地,但全年的低气温、乃至于一望无际的雪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原有的零零散散人群聚集点也没了。唯独剩下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

而这里,常年大体有两千多人常住。这两千多人中,以挪威人、俄罗斯人为主,其余就是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

当然,也有些人分散在斯瓦尔巴群岛四周居住。

有人居住,就会有各种基础设施。酒店、教堂、邮局,甚至还有步行街,这里与一般的城市没有两样。

唯一的不同,大体是 娱乐 、交通、金融、教育设施很少。但这也是斯瓦尔巴群岛不可避免出现的窘况。作为地球最北端的城市,这里距离北极点仅仅只有1300千米,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零下七摄氏度左右。

从气候上来看,人类可以居住。

可对于多数人来说,又怎么愿意生活在一个低气温、与现代没多大关联的北极城市?正是如此,朗伊尔城几十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子。

虽说这里少了些许人世间的繁华,却多了些银装素裹的绝美。从上空俯瞰,除了那一望无际的白,还能见到一抹绿。与想象中不同,斯瓦尔巴群岛并非完全被冰雪覆盖,也有难得的“植被”。

在低洼湿润的地方,总能看到各种颜色的植物。有花、有草,甚至有一种特殊的植物——雪绒花。

形状像极了棉花,白白的一朵,开在漫山遍野。这里没有参天树木,没有茂密丛林,这一抹绿也成了斯瓦尔巴群岛夏日的“绝唱”。可即便这样,年复一年终能在夏日看到那些顽强生长的植被。

冬日,冰雪覆盖大地;夏日,初绿冒出了头。植被与自然的对抗、动物与自然的相处,都让人们清楚意识到,必须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旦破坏,将会给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由此,落地朗伊尔城会看到这样一块标牌。上面写满了各种禁令,不准乱丢垃圾、不准捕杀和惊动鸟兽、不准采花等。这一切要求,都在提醒来这里的人们,他们仅仅只是参观者,这些植被、动物才是真正的主人。

不可否认,这是近乎于苛刻的“环境保护条例”。

可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却仿佛习以为常,以完全服从的姿态守护这块土地。就连斯瓦尔巴群岛本地人,也在以各种方式尽力守护着这一切。

而这,也是朗伊尔城始终没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发展,意味着要扩建、修建房屋。若是寻常的城市,发展倒也无关紧要。可这里是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多修一座房、多建一条路,都有可能对当地带来极大影响。

前面提过,冒险家发现斯瓦尔巴群岛之后,之后欧美等国家相继登上这块陆地。那时这可是块无主之地,也没有发达的工业,人们就将目标投向了当地的生物。北极熊、鲸鱼、海豹,这片土地的主人遭到了外来者的疯狂猎杀。

狩猎,致使当地的生态系统一再受到破坏。

大自然的馈赠,在人们的贪欲下,显得极度脆弱。被猎杀的动物,成了人类餐桌上的食物、身上的衣物。

这一切,让当地不少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有的生物濒临灭绝。直到《斯瓦尔巴条约》签订后,确认了这里的主权属于挪威,当地才逐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保护法,环境逐步得到了保护。

破坏容易,恢复却异常困难。

而这也并非一己之力就能让斯瓦尔巴群岛恢复如初,需要依靠每一位来这里的人共同努力。这近乎严苛的“环境保护条例”就是努力之一,而游客、居民、科研人员的自觉,则是促成环境改变的一大推力。

随着近百年的努力,当地的生态环境总算恢复了几许。此时的斯瓦尔巴群岛上,越来越多冰天雪地的精灵在自由成长。幸运者,或能看见北极熊、北极狐、驯鹿。

随着该地 旅游 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对游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如当地给每一位游客所说:“我们不是在消费北极,而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开篇提到,斯瓦尔巴群岛是一块净土。在这块净土上,每个驻足的人类仅仅只是过客,真正的主人永远是这些白雪地里的精灵。

正是对自然的敬畏,当地还有一条特殊的法令——死亡违法。

没错,在这里死亡被禁止。死亡又如何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正是处于北极圈内,这里逝去的动物尸体、人类遗体都不会腐烂。尸体上附带有各种病毒,一旦冰川融化,病毒或许就会复活、传播。

随着海水,这些病毒的最终归宿会在哪里?没人清楚。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当地才有了这个特殊的法令。

以至于有重大病情的患者、年老体衰的老者都会被带离朗伊尔城,被安排到挪威本地医治、养老。从这些条例、法令不难看出,当地的确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时至今日,依旧如此,因此才能看到各类北极精灵。

斯瓦尔巴群岛除了近乎原始的生态系统之外,也添加了不少现代化元素——逐渐增多的北极站点。

对于地质学家来说,斯瓦尔巴群岛就是一本 历史 书,记载了从古至今地壳的演变过程。这就是一个天然资料库,承载了太多过去的故事,等待人们发掘。

而对于气候专家来说,这更是一个天然的气候库。为此世界不少国家都在这里建立了科考站,其中中国后来居上。正是因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存在,中国有了在北极建立科考站的可能性。

而这仅仅只是可能性,依旧需要不断地 探索 、完善,最终在2004年总算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建立了科考站。

有了这个科考站,中国在北极地区就算有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能进行各种科学研究,而不少国家同样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科考站,这也成了当地的一大看点。除了这些,斯瓦尔巴群岛还是全球的“农业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末日的逃生工具。

随着时代发展、 科技 进步,人类有了 探索 宇宙的能力。与此同时,也有了忧患意识。尤其当农作物物种逐渐消失,全球相继建立了“种子银行”。

而“种子银行”,正是农作物的“诺亚方舟”。这是农作物的最后希望,“种子银行”的存在就是在农作物真正灭绝的那天,能确保还有种子可种。而斯瓦尔巴群岛,作为最靠近北极可居住地区之一,温度低成了储存种子的最大优势之一。

为了修建这一“农业诺亚方舟”,挪威官方也下了重本,除了近乎完美的安保措施之外,整个建筑也异常牢固。

修成之后,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运输过来。

事实证明,这也不是“多此一举”。2015年,叙利亚就曾从这里带出了不少种子,以恢复该国的农业生产。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不用签证就能抵达的地方,如有机会,真可以去看一看北地的精灵,领略一下极地风光。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小的提示。

如若要去这块净土,还得准备好申根的签证。斯瓦尔巴群岛不属于申根区域,为此从奥斯陆飞往这块净土后,就相当于离开了申根区域,往返就相当于进入申根境内,所以得准备好签证。

除了这点,去 旅游 的时间大体可以定在6月到8月,这个时间段动物十分活跃,能看到更多的北极精灵。

去斯瓦尔巴群岛旅游两天一夜,大家有什么好玩的建议吗?

去斯瓦尔巴群岛旅游两天一夜,好玩的建议:

斯瓦尔巴群岛-比冰岛更孤岛的居住地,这里是最接近北极,世界上最纯净的人类居住地,瓦尔巴群岛(Svalbard)是位于北极地区的群岛,亦是挪威最北界的国土范围。“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它坐落在欧洲大陆北方,约伫立于挪威大陆与北极点两者正中间,斯匹次卑尔根岛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斯瓦尔巴一直是游客的向往之地,这里有独特的野生动物、壮阔的北极自然风光、古老的矿业小镇,处处散发着原始而神秘的美感。

岛上居民不到3000人,却有数千只北极熊。历史上,捕鲸和捕猎是斯瓦尔巴群岛居民的主要活动,但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当地发展的方方面面:斯瓦尔巴近三分之二土地被列入保护对象,其中包含多个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鸟类保护区,还有1个地质保护区。

斯瓦尔巴的行政中心和最大聚居地朗伊尔城地处北纬78度的极地,是世界上最北的人类定居点,位于挪威大陆和北极之间,这里的居民已经习惯了极端环境,斯瓦尔巴群岛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巴伦支岛等多个岛屿组成,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原因,很少有人居住。

虽然气候严酷——皑皑冰川覆盖了它60%的土地,冬夏各有100多天的极夜与极昼,但资源丰富,不仅有各类北极特有的动植物,而且还有多种矿藏。这是斯瓦尔巴群岛上沉积了几十万年的冰川,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与南极不同的是,这里的冰川上面银白,下部淡蓝,冰体破碎,犬牙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