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蹄糕是哪里的特产 南方特色甜点
马蹄糕是属于广东以及闽南地区的特产,主要是在南方地区为主,但其实马蹄糕是起源于西方的,后来慢慢传到中国,现在主要在南方沿海一带比较常见
马蹄糕是哪里的特产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福州及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甜点名吃之一。马蹄糕最早是起源于西方,后来才慢慢的传入中国。
马蹄糕是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
马蹄糕的由来
据传,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逝,高宗继位。岭南道节度使,素闻广州泮塘马蹄、莲藕、茨菇、茭笋、菱角之名,遂令画匠作“泮塘五秀”图,遣吏献图及五物于朝。高宗见图物喜,令为登基祭祀物。
调露二年贤获罪武后废为庶,迫令自杀。贤有三子,广顺、守礼、守义、光顺为乐安王,徙义丰被诛。守义为犍为王,徙封桂阳。贤及光顺逝后,守义得“泮塘五秀”图。垂拱四年守义病,薨前传图嘱长子承敖避武后诛。承敖及后人秉祖训,经贺、梧、安南出海,后晋天福元年入广州,居陇西直街、聚龙里。
承敖后裔李讫寻得“泮塘五秀”后,迁泮塘村。其时,恰逢马蹄收获,隆坤按当地习惯鲜食,觉清香甘甜,乃存鲜马蹄若干欲待后分食。无几鲜马蹄开始腐烂,隆坤遂用焙面法,讲马蹄去皮捣浆置于釜,慢火焙干成粉。
将粉水煮成糊分与乡民服食,皆称与鲜食马蹄之感无异。因其用“泮塘马蹄”制作,故隆坤称之为“泮塘马蹄粉”。随后,隆坤就地开办“泮塘五秀”店,沽“泮塘马蹄粉”及“泮塘五秀”制品传售于世。而“泮塘马蹄粉”,即为现今的马蹄糕。
马蹄糕的好处
1、马蹄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它能帮助人体提高抵抗力。
2、马蹄中含的磷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
3、马蹄是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热生津,又可补充营养,最宜用于发烧病人。
马蹄糕的详细做法
1.锅里加清水500ml,放入冰糖或者红糖,煮成糖水;
2.将马蹄粉加入另外500ml的清水搅拌均匀,放少许油搅匀成粉浆,此为生粉浆;
3.取半碗生粉浆(大约100ml左右)倒入煮好的糖水中,搅拌均匀,做成熟粉浆;
4.在剩下的生粉浆中放入切碎的马蹄并搅拌均匀;
5.将熟粉浆迅速冲入,制成生熟粉浆;
6.糕盘扫油少许,将做好的粉浆倒入糕盘,大火蒸30分钟;
7.蒸好的马蹄糕,放凉,待其彻底冷却才可以切块食用;
8.马蹄糕也可以用油两面稍微煎一下,再吃。
二、萨芭雍是哪个地方的特色甜点?其制作方法是什么?
萨芭雍是意大利的一种甜品。是用鸡蛋混合奶油,甜酒,浇在各式水果上著名的典型宫廷代表作,它是一道充满酒香、蛋香的意大利著名甜品,尤其浓稠柔细的蛋糊,覆盖于应季水果上,再加上微微烤过后的所散发出来的焦香。也可以代表一种口味,最主要的特征是酒香浓郁,Sabayon是一道混和了酒香和蛋香的意大利著名甜点,浓稠柔细的蛋糊、各色应季水果再配合上Gianduia巧克力和刚刚烤好时的焦香,冷与热、甜蜜与新鲜、微醺与清洌交融。
萨芭雍是一道典型的欧洲宫廷甜点美食,做法和食材极度简单。但令人惊讶的是萨芭雍只用了不到十种材料,就把甜以及甜所能唤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体验,冷、热、甜、鲜,微醺与凌冽之间的娇柔,交糅融合最后达到极致。,其特殊口感和让人微醺陶醉的滋味迷倒了许多喜爱美食的朋友,萨芭雍会给品尝它的人带来了一种包含了特浓意大利咖啡的苦、甜酒的醇、蛋与糖的润、巧克力的香浓、乳酪和鲜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干爽以及手指饼干的绵密等复杂而美味的口感。
萨芭雍的制作方法
萨芭雍是意大利最有名的饭后甜食之一,它其实是一种蛋糊(鸡蛋混合甜酒或者奶油打发至泡沐状的一种糊,直接把它翻译为蛋糊啦)首先把蛋黄和糖打发至白色泡沫状,然后加入有朗姆酒或者肉桂调味的马尔沙拉甜葡萄酒,水浴打发至泡沫状。人们通常用玻璃杯来盛放萨芭雍,然后撒上糖粉,以饼干作为配菜。
萨芭雍是意大利的一种甜品,或者说甜酱,用鸡蛋、奶油和甜酒混合而成,可一杯一杯纯吃,也可浇在各式水果上,可直接生吃,还可以微微烤一下,浓稠柔细的蛋糊,酒味浓郁,烤过后更是焦香。
三、大家去杭州都吃过什么好吃的特色糕点吗?
去杭州吃过的特色糕点比如有:
南方迷宗大包
这是杭州人的早餐必备之一,因为在做法、口味等方面吸取了南北方各种包.子的特点,无宗无派,所以被称为迷宗大包。面皮包裹着用鲜猪前腿肉、肉皮冻、青菜、豆沙等等馅料,然后上大笼用急火蒸成。迷宗包.子雪白松软,富有弹性,价廉物美。
炸响铃
用杭州泗乡一带特产的豆腐皮,卷入里脊肉末等,切成段,经油炸而成。吃起来香脆可口,所以取名炸响铃。吃的时候蘸着甜酱或花椒盐,再拌上小葱,十分香甜可口。
油墩儿
这种萝卜丝饼在江浙非常流行,各地的叫法不一样,上海叫萝卜油墩子,宁波人叫油饷,杭州人叫油墩儿。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的会加豆沙,而咸的通常包肉或者河虾,江浙街头巷尾除了油炸臭豆腐,就属油墩子最常见了。这道点心也很容易做,只需要白萝卜和胡萝卜切丝、河虾、香菜、盐、胡椒粉和葱油,和面糊混在一起倒入模具内,然后在滚油中炸制两面金黄即可。
猫耳朵
用白面粉制成精巧的“猫耳朵”形状的面瓣,再配上鸡丁、火腿片、干贝、香菇、笋片等煮熟即可。装碗后,五颜六色,汤鲜味美,很是可口。
小鸡酥
这是杭州的特色美食,在当地很受欢迎,选用面粉、豆沙、清油等烤制而成。小鸡酥的外形小巧可爱,香气四溢,口感外酥内滑,甜而不腻,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精致小点心。
杭州小笼包
杭州小笼包是极其有名的点心。用鲜肉或虾肉拌在鲜肉里做馅,馅里再加上皮冻,包裹在面皮里上笼蒸熟。每个小笼包都很小巧精致,“夹起小笼包一提,皮子骤然下坠,像是婴儿皮肤吹弹可破,可拉伸到最极致却又纹丝不破”,入口皮薄汁多,鲜香味美。
西湖雪媚娘
这道杭州的知名点心表皮细白,入口软糯又略带韧性,裹着奶油和哈蜜瓜的馅料。奶油的浓郁的香气和哈密瓜的甜爽融合在一起,吃起来雅致清爽,甜而不腻。
吴山酥油饼
到了杭州登吴山的人,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第一名点吴山酥油饼。这种饼因为外形像蓑衣,又被称为“蓑衣饼”。用面粉、糖和油煎制而成。成品起酥,层层叠叠,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而不腻,入嘴即化。
桂花定胜糕
定胜糕是杭州的特色点心,始于宋代,据说是老百姓为了鼓舞出征的将士们而特制的一种糕点。外层是细腻的香米和糯米粉,里面包裹着豆沙、少量白糖和桂花,定胜糕的颜色绯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也象征着旗开得胜。
黑芝麻汤圆
杭州人也喜欢吃汤圆,尤其喜欢黑芝麻猪油馅的,有的地方会将汤圆下在西湖藕粉里一道吃,称为当地的特色。酒酿桂花小圆子是杭州婚宴上必不可少的甜点之一。
三丝面疙瘩
三丝面疙瘩是将面粉和生粉加水搅拌后,甩入沸腾的锅里,甩出的面成条状,汤里还要加入肉丝、咸菜、南瓜丝等,煮熟就可以吃了,有点儿像北方的疙瘩汤。三丝面疙瘩的外形美观、入口香滑、口感鲜韧。
片儿川面
杭州百年老店“奎元馆”和“慧娟面馆”的招牌小吃,用面条搭配瘦猪肉片、笋片和雪菜。面条劲道爽滑、肉片鲜嫩、雪菜笋片翠白分明,汤汁浓香鲜美。
荷花酥
荷花酥是宴会上常用的花式点心,用油酥面制成荷花精美的外观,里面裹着莲蓉馅,吃起来酥松香甜,由内而外给人以美的享受。
桂花糖年糕
江浙一带将水磨年糕切片拌上红糖,然后在放了猪油的平锅里小火煎至金黄色,再撒上白糖粉就可以吃了。年糕软糯有韧劲,香甜美味。
虾爆鳝
这也是杭州“奎元馆”的招牌面条,据说金庸先生每次来杭州都要吃一碗。将新鲜的黄鳝切片之后爆炒至金黄酥脆,然后淋上麻油;再将大河虾裹上蛋清后炒熟;最后面条、加工后的黄鳝片、大河虾、蔬菜等下锅熬煮,面条充分地吸收了黄鳝和河虾的鲜味,顺滑劲道,汤头浓郁,让人不禁流口水。
核桃冻
将炒熟的核桃仁压成核桃碎,然后将蛋清液和白糖混合打成糊状,最后将核桃碎、蛋糊、奶油和食用胶液混合后冷藏,制成冻糕。核桃冻油亮细腻,吃起来软滑爽口,散发着桃仁的酥香。
四、俄罗斯也是一个甜品大国,当地有哪些特色的甜品?
奶酪煎饼是奶酪、鸡蛋和面粉混合搅拌,然后放入锅中煎炸,还可以撒上一些水果丁或坚果,最后淋上奶油、果酱或者蜂蜜制成,配汤或者红茶都是不错的选择。俄罗斯的黑鱼子酱闻名世界,以前俄国人出门,行李里必带伏特加和黑鱼子酱,相当于他们的旅费,因为到外国以后能卖一大笔钱。薄饼是俄罗斯名小吃。街头常见的一家有名连锁店“小阁楼”,就以此为主打菜品,分甜咸两种口味,馅料自由搭配,外皮很薄。
奶油栗子粉。既会有栗子的沙口,又不失奶油的滑腻,栗子的甜香附和着奶油的醇厚,着实是绝好的搭配。薄饼一般是黄油、奶油、面粉、鸡蛋、牛奶搅拌成稀糊糊在平底锅上煎成的,又甜又香。现在大家也对传统的奶油味薄饼做了新的演绎,比如加上可可粉、抹茶粉之类的。黑列巴也是俄罗斯人的主食,刚开始吃的时候会有一点点酸酸的味道,可以说对嗓子也是有一点的刺激,但是越嚼越能品味出小麦的醇香。
除了面包,饼也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俄罗斯还有在谢肉节吃饼的习惯。用上好白木柴,在俄式烤炉做的荞麦饼松软可口,再浇上一层黄油,味道香极啦。洋葱肉卷,把肉馅儿搓成条状,里面放上少量蔬菜,然后煎出来的,下面放了很多洋葱。吃起来细腻爽口,略带洋葱香味。馅饼,是俄罗斯非常重要的美食,曾经有一本书里写道说俄罗斯人的一身都是伴随着馅饼,逢年过节的都要吃馅饼,人过生日的时候也要吃馅饼。
俄式香肠跟普通香肠不一样,它分为原味的和黑胡椒味的,无论它是什么口味的原料都是纯肉的,而不是像国内的香肠里面有淀粉,把香肠煎到表面冒油,那叫一个香。
五、海南的甜品有哪些?
1 脆皮高粱卷
脆皮高粱卷虽其貌不扬,看似一般,若是喜欢甜食就绝不容错过。只要您细细品尝脆皮高粱卷,很容易被它独特的口感所吸引,外脆内嫩不同的风味与感觉,椰香美味,尽在其中。浑厚的粗粮味道,令人回味无穷。这时若再配一口清茶,那真是最惬意不过了!
2 甜薯奶
甜薯是海南岛古老农家品种,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的功效。大米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饭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两者相互结合,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
3 海南椰子冻
椰子冻由带有椰子肉的椰壳混合奶酪和椰汁制成,上层是奶酪,香滑浓郁,下层是椰汁果冻,清爽滑口,融合了椰子和奶酪的香味,有着双重特色口感,可谓“混搭”的美味。
4 鸡屎藤粑仔
在琼海,鸡屎藤是夜宵当之无愧的主角,爽口健身的鸡屎藤粑仔,白色的椰奶汁中露出粒粒翠绿的小疙瘩,甜丝丝,粘滋滋,带点咬劲。夏天,一碗冰镇椰奶鸡屎藤粑籽,冰爽宜人香甜糯软,冬季,一碗热腾腾的鸡屎藤耙仔,伴着红糖姜丝的香味,可以驱散一天的倦意。
5 芒果肠粉
芒果与椰子就已是绝妙搭配。这道甜品的独特在于巧用椰浆与牛奶混合,煮干后结皮,匠心独具地制成了柔软嫩滑如凝脂般的雪白肠粉。其口感似啫喱,又比啫喱少了一份晶莹剔透,更多的是滑嫩如丝,柔软沁甜的甜蜜漫天袭来,美味可口。
6 椰香奶茶
椰香奶茶选用海南上等红茶和海南椰子精心调配而成,椰香奶茶茶体保持奶茶的粉茶色,冲泡出来的奶茶格外香气怡人,如果说英式奶茶是奶茶的鼻祖,港式丝滑奶茶是奶茶的弘扬,那么海南椰香奶茶便是奶茶中的“贵族”。
7 清补凉
海南清补凉作为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传统的海南清补凉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做成,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及成为一碗正宗的海南清补凉。
清补凉是海南小吃的MVP大家都懂的!!!
8 水果炒冰
炒冰是夏夜消暑颇受欢迎的一种爽口甜品。用鲜果榨汁,混合炼乳,再冷凝盘上迅速翻炒,成冰,再加入各种当季水果制成各种风味的炒冰。炒冰的关键在于水果,清香甜润,皆为天成。炒出来的冰,质地细滑,入口即化,较之冷冻机制出的冷饮,另有一番美味。
9 蛋散
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蘸麦芽糖便可吃。酥脆可口的蛋散虽然卡路里狂飙,但是口味也是在线的,这种疍家小吃在路边街头,都可以吃得到,平价又可口~!
10 煎堆
海南风味小吃很多,较为独特的要算煎堆了,在海口又称珍袋(均为海南方言音译),一种油炸米制品。色泽金黄,外形浑圆中空,口感芳香酥脆体积膨大滚圆,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软粘连,馅又香甜可口。
11 开口笑
用面粉、鸡蛋制作而成,香脆可口外表包裹着一层白芝麻,用油炸过的,非常酥香,中间是略带点实心的,但也好吃还能填饱肚子。作为婚事喜饼,开口笑经常出现,蕴意着财源滚滚幸福美满。
12 炸花生饼
花生饼主要由花生米、面粉、盐制作而成。一般地把面粉混水,取适量做成薄薄的饼状,放上花生米,最后再盖上一层,保证花生米不会掉下来,最后放到油锅里炸开。酥脆香浓,吃得停不下来。
13 糖贡
糖贡,是文昌的著名特产,由闽南地区的贡糖演变而来。用糖拌爆糯米花,添加花生米、椰子肉、芝麻等制作而成,白、香、酥、脆,非常美味。每逢春节,文昌民间各家每户必备糖贡,用来招待亲友和贡年,在文昌民间更传有“无鸡不成宴,无糖贡不像过年”的谚语。
14 会文信封饼
信封饼,是文昌会文地区的传统名小吃。1942年的时候,信封饼由外出到新加坡打工的文昌会文镇的村民带回来的。那时候,出去南洋一带打工的人很多,由于思乡心切,他们就将这小小的点心做成了信封的形状,带着浓浓的情谊回到了家乡,将手艺一辈辈的传承了下来。如今,信封饼已经被给予了团圆、美满的含义,在新春时为来年讨个好兆头。
15 角酥
东郊甜薯袋,是文昌东郊镇的著名小吃。因馅中放有甜薯粉,所以在炸的时候饼的中间部位会凸出来,形似飞碟。甜薯袋既有甜薯的甜,又有葱花的咸,两种味道糅合在嘴里,实在妙不可言。
16 东阁粿仔
又圆又滑两头尖,左右逢源名声扬,说的正是文昌民间的汉族传统小吃粿仔。粿仔,最出名的要数东阁粿仔,成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别看它个头小,里面虽没有像饺子所含的丰富肉馅等“内里乾坤”,但是从熬姜糖水到制作花生碎等佐料,层层工序都要注意火候,考究师傅的功夫活儿。吃东阁粿仔,我比较喜欢吃椰奶炒冰粿仔。
17 椰奶芋头
顾名思义,就是椰奶加芋头放在一起煮的甜品,制作简单,味道却很好。绵软甜糯,香香甜甜的吃完觉得好养生
18 甜粿
甜粿,普通话叫作年糕。甜粿的最佳吃法是裹上一层鸡蛋液放在锅里煎,吃过的都说好。简单的食物如此好味,人间真是个好地方。
19 薏粿、三角馏
薏粿,又称燕粿,流行于文昌、琼海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一般是椰子馅的,又称椰子粿。当年刘少奇和周恩来到文昌考察的时候尝过文昌薏粿,两人都赞不绝口。会文三角馏的做法和薏粿差不多,口感也产不多,只是造型上变成了三角形。薏粿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可分为普通糯米薏粿、南瓜薏粿、地瓜薏粿、高粱薏粿、鸡屎藤薏粿、益母草薏粿等等。
20 按粿
按粿,流行于文昌、琼海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小吃。按粿跟薏粿最直观的差别就是前者的馅在外面,后者的馅在里面。按粿的馅一般也是椰子馅,椰子馅包裹着按粿全身,以至于你只看到了馅,却看不到按粿的真实面目。按粿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可分为普通糯米按粿、南瓜按粿、地瓜按粿、高粱按粿、鸡屎藤按粿、益母草按粿等等。
21 千层糕
千层糕,一种从外地传入的甜点小吃,在北京也很流行。最常见的是椰汁千层糕,其他的还有红豆千层糕、菊花千层糕、紫薯千层糕等等。
22 红豆糕
用老米蒸过的米粉和红豆一层一层垒起,吃的时候能吃到米的香浓和红豆的清香,管饱又解馋。
23 海南猪肠粑
猪肠粑又叫大长耙、椰丝长粑,顾名思义,这“猪肠”自不必多说,而“粑”也能轻松让人联想到类似的甜点粑粑,只是这“猪肠”配“粑粑”的组合确实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其实,这所谓“猪肠粑”是用糯米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称其为“猪肠粑”的原因,仅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猪肠”
六、广州最有名的小吃,甜品是什么?
宝华路:陈添记艇仔粥、鱼皮,在十五甫。
宝华面店,我个人觉得价格好贵。猪手面和牛三星不错
顺记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个老师傅亲手磨出来的。得过奖
强记鸡粥,我反而觉得一般般
恒宝广场旁边的(多宝路)有一间潮宝鱼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样评价啦
另外潮州粉面对面还有开记甜品,汤圆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里有汤圆王
十甫路:南信双皮奶
珠玑路对着的西关名食家(十甫路邮局斜对面),集中了欧成记云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杂,很好吃。据说老板发了达而且分店越开越多了
莲香楼每逢不知道星期几,有蛋散卖(不是过年吃的那种哦)。甜甜腻腻的,软软的
陶陶居点心部卖的绿茶奶挞,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腊肠
荔湾广场4楼西关人家,集中了许多西关名小吃,不过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东有银记拉肠,豉油皇牛肠拿过奖的。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好吃了。卖的只是名气
另外介绍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着哦:
1)珠玑路转弯有间卖猪肠粉的,牛腩和猪肠都挺不错的。沿着和平路一直走,有一间卖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压那些面,吃起来就比较爽)
2)长寿东路的坚记面店,3块只有一小碟,我觉得好贵啊,不过好吃嘛,没办法啦。可以经从上九路经由光复西路走过去。
3)长寿西路的成达美食。其实它的肠粉也是拿过奖的。我最喜欢吃鲜虾肠和牛腩肠。上杂粥也不错
4)沿着长寿西路一直走,来到大笪地,然后向右转,一直走向华贵路。走吃华贵路转右手看见了伍湛记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还有同福东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锦卤云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专卖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宝华路陈添记对面小巷有卖炸雪糕的,3块钱
北京路步行街有间太平沙牛腩粉面的分店。老店在珠光路那头
健民药店附近有一间卖饺子的,店铺不大,但煎饺子很好吃
科技书店旁边的太平馆西餐厅连周总理都去过吃。
惠而不费地吃啊
第一次跟着一帮酒肉朋友走进典型的广州粤菜馆,几乎吓了一跳——好大的场面啊!一个巨大无比的厅堂里摆了足足有上百张台,并且没有什么屏风之类的隔离,热气腾腾地坐满了食客,顿时感觉食欲大增。
待围成一大圈坐定,我看着那环境、服务和气派,以为准是有人充大头,要出血挨宰了,心下得意——反正我是客人,只有等着吃的份。一位广州靓仔拿起菜牌,操着我一句也听不懂的广州话和服务生叽里咕噜地讨论一番搞定了食谱。等菜点陆续上桌,才知道端上来的全是妙龄乳鸽、粉蒸排骨、盐火局凤爪、白灼菜心这类特色小菜,还有嗜嗜鸭舌、油皇鹅肠、锅仔穰豆腐等小炒,以及拉肠、炒河粉、云吞、艇仔粥、粉果等面点、小吃,最后又专门为我上了木瓜炖雪蛤,说这是最适合女士进补的甜品。我不由得佩服主人的聪明,也羡慕广州人的会吃,既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又花不了很多银子。
后来去广州次数多了,发现在广州吃饭就是这样,场面也大,面子也有,特色也浓,花费还不高,又好吃又实惠。
■上下九路吃得肚歪
朋友见我对小吃情有独钟,连声说这下有的逛了!原来广州最出名的就是小吃,有很多老字号店铺专门经营小吃,历久经年,长盛不衰,名气甚至超过正规的大餐馆。最出名的就算是上下九路了。
上下九路永远是那么热闹火爆,人山人海,如果赶上周末连座位都难等到,你要在中午11点以后去,就在老头儿、老太太身后慢慢排队等吧。第一次走在这条著名的街上,正是中午时分,比肩接踵的人流里差点跟朋友走散,有好几次我都因为绝望于等位子而放弃,那些慢条斯理的老人、拖家带口的夫妻,不慌不忙地坐下来喝着茶,慢慢地享用,看上去真是一幅广州生活的市井画。
街上卖的最多的是牛杂萝卜,三块钱一碗,好吃不贵。还有就是著名的西关美食,下九路的“荔湾名食家”的布拉肠粉,“欧成记”的自制面条、鲜虾云吞和水饺,“南信”的双皮奶、姜汁撞奶、三星汤等,统统好吃不贵。油炸米面食包括咸煎饼、笑口枣、牛利酥、脆麻花等,属于传统小吃。
■不可错过的“二”粉
广州的肠粉堪称一绝,首推文昌路的那家“银记”老字号,最正宗,那里的肠粉外表靓,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肠粉是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好的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
朋友又拉着我坐8路公交车,到荔湾公园旁的泮溪酒家,说那里的肠粉和濑粉也是一级棒的。濑粉是用纯正米浆,装进布袋用手挤压,做出一条条如尾指般粗的条状,又滑又香又浓,吃的时候配以猪油渣、咸菜碎与辣椒粉一起进食。
■鱼丸当做下午茶
说到甜品,新广百二楼上的南顺双皮奶是著名的顺德美食,开记的绿豆沙最棒,配上臭草、陈皮,再加去壳的绿豆而成,好滑好香哦!还有那里的杏仁糊和芝麻糊都是手磨的。人民南路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叫“玉椰林”,最出名的是椰子奶糊,椰子味十足。此外,荔湾广场内的“西关人家”也是品尝广州小吃的好去处。
下午,朋友拉我去爬广州的白云山,说可以品尝著名的“白云山水豆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登山,终于上到山顶,看见不少人都捧着碗在吃,我也开始流口水,连忙挤过去。原来这“白云山水豆腐”就是用白云山的泉水做的豆花,加上蜜水食用,滑甜适口,令登山之后有些疲劳的身体一爽,配着鱼丸,就当是下午茶啦!我也过了一把广州人的周末生活。
■大嘴吃到广州外
现在广州人把味蕾伸向了广州之外,中山、佛山、顺德、肇庆,这些开车只需个把小时就能抵达的美食天堂。
在广东以外的地方说起吃粤菜,很多都是潮汕风味的生猛海鲜,其实真正地道的粤菜要首选顺德特色,广州、深圳那些有名的粤菜馆,很多都是顺德人开的。粤菜有名,是因为顺德出大厨,而顺德菜有名,全有赖它的小炒。
从广州到顺德的一条路被广州人称作“食路”(找吃的路)。从广州市海珠区向西走,过鹤洞大桥,经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只需20分钟,就能下到顺德碧桂路,向前就是顺德美食聚集的大良区了。
我们吃的旅程也从这里开始。从小炒、小食到九大簋,式式齐备样样精巧,炒水蛇片、野鸡卷、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凤城酿节瓜等都是顺德名菜,顺德人“食道”名不虚传。
不必一定是大菜,清淡的小炒最让人满意,其中有一道“大良炒牛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把鲜牛奶和鸡蛋清混合,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等炒制而成,鲜嫩软滑,味道浓郁。顺德的牛杂非常有名,清晖园前有家老字号“细妹牛杂”,我们也没放过,据说有一些香港人专门驾车前来品尝!
双皮奶是顺德小吃中的名角,著名的老字号是仁信老铺,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此外,仁信的南乳花生、伦教糕、金榜牛乳,还有用糯米粉做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做馅的龙江煎堆,都是大良的名小吃。去顺德大吃一回,对我这样嗜好小炒和甜品的人,真是人生的一大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