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也有很多特殊的风土习俗,都有哪一些呢?

农村有很多风俗,不过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有些不一样,现在给大家讲几个我们家乡的风俗。

一,不能用手指月亮,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不能用手指月亮,指了耳朵会被割下来的,小时候的我们,第二天早上醒来,会摸一摸耳朵还在不在。

二,掉在地上的钱不能随便捡,小时候大人会说地上的钱不能捡,不知道是谁拿钱消灾,故意丢的,捡到了会有不好的霉运,在捡之前先用脚踩几下,要尽快花出去。

农村

三,正月初四之前不能倒垃圾,倒水在外面,扫地也要从大门囗往里扫,说这样做财不会跑掉。

四,吃饭不能把筷子竖在碗里,特别是小孩子,吃饭途中会去洗手,干什么事去了,会把筷子竖在碗饭上面,这样大人非常忌讳的,千万要记住。

五,小孩子换牙齿有讲究,小时候换牙齿,大人会问是上排还是下排,要是上排要扔到房子上面,下排要扔到床底下。

六,家里有老人过世儿子在一个月内不能刮胡子和理发,还有就是在布鞋上面缝上一块白布!谁的白布先穿掉了谁会好。

农村

七,就是谁家盖新房会系上红绳还会放一根木头,木头也系上红绳和红纸横在自己家门口!这样弄好之后村里的妇女就不能进去了不让妇女进,而且在房子上梁的当天房东会在房子的四个角落放些好吃的食物,到了夜晚12点一过会所有人都可以去拿这些东西,我记得有一年我们邻居盖房子我凌晨3点去他家拿了好多东西!

八,也是关于女人的,在女人不管结婚没结婚的要是打孩子了都不能回家要过月才可以回去,还有就是要是离婚的女人不能在家过年,还有正月十五都不行!还有就算是结婚的如果会娘家了,回来的时候不能带走3的日子回家这样的话会婆婆不好!

农村

二、乡村的民俗是什么?

1、祈寿祝福习俗。

起乳名、挂长寿锁。一些农村地区的婴儿还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说代表着长寿,比如“银锁”等等。

每当孩子出生满月的时候,外婆家就会赠送给孩子银质的长寿锁,项圈、手镯、脚镯,并且给孩子佩戴上。长寿锁的反面刻有寿字,正面刻有“长命百岁”四字,再搭配银项链。手镯和脚镯上也都有着银铃铛。

2、年俗

腊月里的杀年猪、腊八蒜、腊八粥、蒸年干粮、做豆腐、扫尘、辞灶、写春联、贴挂钱、剪窗花、贴年画、贴春条、竖灯笼杆子、赶穷汉子集等等。

3、重阳节晒秋天丰收的喜悦

在一些山区里面的村庄,因为他们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情况呢,比较复杂,村庄里面的平地占少数,所以家家户户就会利用起自己家的房门前、房子后面,窗户或者是阳台等,把农作物挂起来,晒起来,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一种传统的农村风俗习惯现象。

4、农村“瑞狮”

每逢年节,一些农村“瑞狮”纷纷出门上路,到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狮头造型为正面顶部有一王字,意为王者风范;额头前凸,聪明透顶等。背面上方绘有龙凤,意为龙凤呈祥;中部绘有八仙宝物、八仙题诗,彰显激发客家儿女每个行业都可以出一个状元的思想理念。

5、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也是传统的节日,村民在这一天都要食用月饼。旧时,村民有以绒线穿一个大月饼吊在小孩的胸前玩赏,这些习俗现在已少见。

6、北方的建房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一是北方的春天,气候比较干燥,雨水稀少,这时候打墙造屋,最适合泥土、水泥等粘结物干燥凝结,也不担心盖到半截的房子被雨淋坏。因为少雨,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也有十年九旱之说。

二是农闲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农闲的时候人们都有时间,自己也方便监工,工人们也有时间专心建房,还可以叫亲戚朋友来帮忙,亲戚则都是白干,无非是管顿饭而已,还是省大笔工钱。

7、结婚彩礼

娶妻难的现象在农村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还是由于娶妻花费太大,很多年轻农民都没有能力支付巨额的彩礼。因此在农村也出现了一个怪事情,那就是彩礼的多少决定了能不能结婚。

8、农村立碑

现在农村立碑,确实很隆重。大戏一台唱几天几夜,亲朋好友都回来捧场。立碑的时间都是定在父亲周年这一天,母亲为随纵。

当然立碑时都是父母双亡,无论父母那个死在后边,最低过三个周年才能立碑,三年内为守孝期,祖坟是不能动土的,在这三年内,就连清明节也不能扫坟添土。

墓碑的正面,刻有土墓中人的姓名,和立碑人的姓名,和立碑时的年月日,这种立碑的方法也就是在我们农村,子孙给老人的立碑仪式。

9、“闹元宵”风俗

这个风俗习惯在农村各地,各地村庄组织起了舞龙队,统一装束、穿家过户的挨家送恭喜送喜悦,让农村恢复了阔别已久的“闹新春”场景。

10、荷包蛋风俗

一些农村招待客人,至今流传着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吃正餐前让客人喝一碗荷包蛋茶水,即开水里炖荷包蛋,荷包蛋熟透后出锅加白糖,此茶水清热去肝火。

扩展资料:

民俗的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

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也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俗

三、农村有哪些习俗?各个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吗?

农村的习俗:

过年放鞭炮。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二点,门户人家都会放鞭炮来迎接新年。鞭炮有长有短,长条的鞭炮就意味着来年更加顺风顺水。而且,大年初一后来访的客人,都会为他放一次鞭炮以示庆贺与祝福。

大年初一不能出村,只能呆在家中,大年初二可以走回到女方的家中拜年,大年初三和初四也不能出门,要在家中呆着等待客人们,直到初五才可以自由出入。

女人怀孕之后,若是家中有老人去世,孕妇是不可以接近的,还有家中的婚庆,孕妇也是不可以参加的。农村中的人们来说明这些缘由都是用神灵来作原因,其实科学上来说,孕妇确实是不适合参加婚丧嫁娶这些强体力的活动,会对身体不好。孕妇还不可以修眉纹身,是不可以在身上动刀的,否则就不吉利。

结婚后的女人也不可以随意回娘家,就像那句“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结婚的女人回娘家就不可以过多参与娘家的事情了。

家中有老人去世,家中三年都不可以贴春联,不可以穿红色的衣服,衣服以简单素色为主。孩子还会被系上白色的绳线来保佑孩子不被神魂缠上身。

若是结了婚的女儿带丈夫回娘家,是不可以和丈夫同房睡的。否则就是对婆婆公公不好,要不就会对娘家的人不好,会压着娘家的士气。

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的习俗也是差异很大,像是在端午节,南方的农村就会吃咸味的粽子,糯米中包裹咸鸭蛋、酱肉、香菇等佐料。但是北方人就不吃咸粽子,他们会吃甜粽子,像是豆沙馅、蜜枣馅和栗子馅的广受欢迎。北方农村的人们在过年时一定是要有素馅的饺子和炸丸子,寓意着来年平安,万事如意。

四、农村习俗有哪些?

1、祈寿祝福习俗。

起乳名、挂长寿锁。一些农村地区的婴儿还有乳名,大多意思就是说代表着长寿,比如“银锁”等等。

每当孩子出生满月的时候,外婆家就会赠送给孩子银质的长寿锁,项圈、手镯、脚镯,并且给孩子佩戴上。长寿锁的反面刻有寿字,正面刻有“长命百岁”四字,再搭配银项链。手镯和脚镯上也都有着银铃铛。

2、年俗

腊月里的杀年猪、腊八蒜、腊八粥、蒸年干粮、做豆腐、扫尘、辞灶、写春联、贴挂钱、剪窗花、贴年画、贴春条、竖灯笼杆子、赶穷汉子集等等。

3、过年放鞭炮。

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十一二点,门户人家都会放鞭炮来迎接新年。鞭炮有长有短,长条的鞭炮就意味着来年更加顺风顺水。而且,大年初一后来访的客人,都会为他放一次鞭炮以示庆贺与祝福。

4、回娘家,不能跟老公同房。

在有些地方的农村里,还有着这样的风俗,嫁出去的闺女,如果回娘家住,是绝对不能跟老公同房的,除非是没有哥哥和弟弟的。老人家都说,在娘家同房的话,会导致娘家人丁不旺,克人。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望楼主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