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8元桂林三日游为什么如此便宜?

今年3月,一些购物店与旅行社、文化公司等合谋策划“88元桂林三日游”,他们以广西宁明县的老体协为平台,召集各项目负责人进行“集训”,在集训时宣传该活动,牵扯近万人所幸,第一批老人在出行前被劝返…

导游带团吃午饭时,却只有白米饭加腐乳。桂林旅游团仅8元团费,游客不消费导游大骂。近些年,总有打着低价游的噱头,实质是骗老人消费的旅行团。身边也遇到很多卖保健品的销售员邀请家里老人去免费旅游,参观什么保健品基地,还包吃包住。其实主要是骗老人买所谓的保健品,大家一定要警惕!

各类低团费的购物团一直以来都是游客投诉的热点,游客参加不合理低价团遭遇诱导购物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过多人食物中毒的事件,危害极大。如果您选择跟团游,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加防范!

二、桂林旅游团8元团费,游客不消费被骂,流氓导游很普遍吗?

8元团费,从金额上看旅行团肯定是亏本的。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种团更多的目的不是赚游客旅途的费用,而是购物团,只有顾客消费了旅行团和导游才能拿回扣。

靠这种购物团养家糊口的导游,如果游客不消费,挨骂是很正常的。类似的导游,媒体也已经曝光过不少。我自己也亲身体会过两次。

一、云南特价团

7天的行程包酒店、来回机票和包吃,团费999。能不心动吗?这次旅途,每天一个导游,一个景点,每天半天购物半天游览。整个行程导游一上车态度非常好,讲解的过程全围绕着当地的特产,还明示我们消费300以上。有一趟旅游,是在云南买玉器的,因为金额比较高,大家的消费力度不足。上车后,导游态度360度转变,直接骂人。还故意拖延吃饭的时间,让大家饿得肚子呱呱叫!

二、贵州黄果树特价团

第二次是贵州的特价团,但这次比骂更惨!在回途中,导游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买玉器的店。这来了一个结巴的讲解员,自称是老板的儿子,因为第一天上任店里的胖子不服从,他不希望被胖子看低,希望我们能听完他的讲解,并告诉我们听完后每人送一个价值200的玉扣。大家很同情他,都听完了他果真送了玉扣。还带我们参观店里的产品,说感谢大家的帮忙,只要大家看中的都成本价卖,2万的翡翠只要800。这下大家都被迷惑得差不多,就很多人购买了,我也购买了!

回酒店后清醒了,才发现店是没有名字的,翡翠也是假的。于是,我打到了工商局申诉,打给了旅游公司,也打给了导游让他帮忙退钱。并告知,如果不帮忙,我去选择投诉。导游哦了一声,就说那边沟通后让我退款了!

好的导游很多,但黑导也很多,特别是小地方的小导游,资质来历不明。所以,报团出行千万不能涂便宜,金钱的教训!

三、桂林旅游团8元团费,不消费被骂,贪便宜游客是活该吗?

"贪小便宜破大财,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些游客之所以会上当受骗,当然跟他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是脱不了干系的。试想一下,现在的八元钱能干什么?能吃饱一顿饭吗?估计也只有白米饭加腐乳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旅行社也没有那么好心自己出钱请游客享受高待遇的旅游。无论他们采用什么手段,最终的目的就两个字"挣钱"!

8元钱的团费游桂林,旅行社赚什么?旅行社疯了吗?不可能。这只不过是一个诱使贪小便宜的人来上当的幌子罢了。有的人以为自己捡个大便宜,就屁颠儿屁颠儿地去了。结果受罪又受气,弄不好还得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人性中都有贪婪的一面。但必须有足以引诱他们的便宜,他们才可能贪得起来。而这个便宜,就是旅行社打出"8元游桂林"的广告,广告上还承诺提供用餐与住宿。

在中午只被提供了白米饭和腐乳后,有的游客提出异议,导游还非常强词夺理地说:“这点钱出来旅游,还不消费不买东西,你们良心过得去吗?骗吃骗喝骗玩,就是旅游流氓”。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骗谁?到底谁是流氓?

作为一家公司,要言而有信,既然夸下这样的海口,就要努力去履行承诺。如果只是为了诱使贪小便宜的人上勾,然后在旅游过程中逼游客购物,这明显有欺骗嫌疑,也违背了广告法。

旅游有风险,跟团需谨慎!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理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请关注公众号:香草珠儿

四、天上不会掉馅饼!揭秘不合理低价游背后的套路

近年来,由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等事件频频曝出,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影响 旅游 行业 健康 发展。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外衣,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

日前,根据文化和 旅游 部统一部署安排,山西、广东、宁夏、安徽、甘肃、河南等地,陆续开展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的专项整治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些都是不合理低价游

1.以“比赛奖励”为名赠送 旅游

游客周某投诉,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周某一行5人“零团费”港澳6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周某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

经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 旅游 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查,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某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共组织197人赴港澳 旅游 ,其中,55岁以下团费0元/人,55岁以上团费380元/人,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

经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周某一行5人的退货货款9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要警惕商家以“健身舞比赛”“广场舞大赛”“红歌大赛”等名义赠送组织的低价游,此类产品一定是通过购物或自费 旅游 项目获益。

2.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低价游

游客杨某投诉,广西北海某旅行社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杨某一行3人“零团费”参加桂林3日游。行程中,导游将游客带到玉器店诱导消费2600元,所购玉器严重质价不符。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旅游 文体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26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 旅游 是陷阱,警惕不法商家以“政府补贴”为名组织的低价游。

3.街头揽客低价游

游客龚某投诉,在厦门客运站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厦门一日游,团费原价198元,优惠价98元,合同约定共参观10余个景点。行程中,导游擅自增加另行付费 旅游 项目,并安排购物,龚某共消费600余元。

经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赔偿龚某7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街头揽客莫轻信,低价 旅游 不靠谱,参团 旅游 要到正规旅行社门店报名。

4.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低价游

游客李某投诉,通过某在线 旅游 平台报名参加荆门赴厦门纯玩5日游,团费880元。行程中,导游未经游客同意将游客带到购物店,诱骗、强迫购置玉器5万余元。

经湖北省荆门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调解,涉事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5万余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报团出游时,不要一味追求低价格产品,要选择网评较高的线路产品。

5.团费明显低的低价游

游客张某投诉,在苏州某旅行社报名参加云南昆明5日游,团费198元。行程前,张某得知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 旅游 活动系违法行为,故诉求旅行社全额退款。

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旅游 局调解,旅行社与张某达成和解,旅行社同意向张某退回全部团款。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理性报团出游,自觉抵制团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 旅游 团。

行业乱象多年

问题频繁抬头

如今转战线上平台

早在2016年,国家 旅游 局就发布了《国家 旅游 局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旅游 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旅游 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 旅游 市场秩序、侵害 旅游 者权益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经过多年的整治,线下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大大收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合理低价游转战社交平台,不少旅行社和个人纷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发布 旅游 组团信息,其中可能暗藏陷阱,游客很容易中招,尤其是中老年群体。

同时,社交平台的不合理低价游中,不乏未取得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揽组织游客参加 旅游 活动。由于组织者未缴纳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也不会与游客签订正规的 旅游 合同,游客的权益面临很大威胁。

为何屡禁不止

旅游 消费乱象频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 旅游 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包价 旅游 产品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旅行社釆购的 旅游 产品价格往往比游客单项购买 旅游 产品的成本低。这是团队游比散客出游的明显价格优势,也是吸引游客参团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旅行社的产品釆购渠道、采购价格不尽相同,同一条 旅游 线路的经营成本存在较大的差异,游客难以判断 旅游 线路的真实成本。特别是市场上有较多旅行社均推出价格差异小的低价游产品时,游客更加难以分辩真实价格。

由于供需双方的价格信息不对称,旅行社明显占有信息优势, 旅游 者往往不了解真实价格,更容易接受低价格的 旅游 服务,使得不合理低价游有一定的市场。

2.传统的“ 旅游 +购物”利益模式固化

不合理低价游的运营模式主要依赖强迫参团游客购物消费的形式。虽然近年来,旅行社业务受到 旅游 电商平台发展及散客化 旅游 的冲击,但“ 旅游 +购物”的灰色链条关系依然稳固。

一方面,由于较多旅行社长期以来适应了为购物店介绍顾客并获取回扣的灰色经营模式,在 旅游 发展新形势下既缺乏创新动力,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很多 旅游 购物店的经营并不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购物消费,而主要依赖的是游客购物消费,这使得它与旅行社形成了共生关系,离开了团队游客基本上难以生存。

因此,在共同利益面前,二者关系是牢固的。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旅行社、购物店均会面临着生存问题。

3.游客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游客。

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将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例如,早前云南10日团880元的报价,来回的机票钱甚至都不够,显然是陷阱,但仍有不少游客愿意往里跳,最终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整治需要多管齐下

1.政策落地,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整治 旅游 消费市场乱象,每年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改进优化,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部署,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肃清行业风气。

近日,各地组织的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整治以老年人为目标群体,以免费 旅游 、康养体验、保健品推广、食品及日用品赠送等名义招徕 旅游 者,通过诱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旅游 者进行购物,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以俱乐部会员、户外拓展、车友会、研学、旅拍等特定群体组织活动的名义,实际组织实施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此次行动还将严查以低于属地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销售的包价 旅游 产品,重点是一日游产品;严查地接社“买团”或接待“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团费”的 旅游 团队的行为。

2.从购物店源头进行监管

不合理低价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旅游 购物店。

要加大对本地 旅游 购物店监管力度,对现有 旅游 购物店进行登记备案,实行一店一编码管理方式,强制购物店网络监视系统建设,纳入地方 旅游 网络实时监控平台。

要完善 旅游 购物店台账制度,对于购物回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建立 旅游 购物店保证金制度,对 旅游 购物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探索 联合街道、社区对 旅游 购物店实行网格化管理, 明确网络责任管理人,加大对 旅游 购物店的日常监管。对销售假冒伪劣珠宝、玉石等 旅游 购物店要及时清理。

3.平台加入,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线上销售 旅游 产品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从中浑水摸鱼,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严查不合理低价游,与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据悉,此次各地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网络巡查,创新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监管,对各地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百度推广等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排查情况,组织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执法巡查。

日前,快手发布关于打击 旅游 行业违规招徕行为的公告。公告显示,为了维护良好的平台生态环境,快手持续打击无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主体用户发布的网络招徕信息、发布 旅游 产品信息等行为,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经发现违规将给出视频屏蔽、违规资料清理等处罚。

据了解,2022年3月至今,快手共屏蔽违规视频3545条。

4.加强宣传,改变消费者单纯比价理念

不合理低价游等 旅游 乱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跟一些游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轻易选择廉价低质的 旅游 产品不无关联。一些旅行社恰恰是利用了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低价揽客,然后通过欺骗、强制游客购物等手段非法获利。

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老年游客、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的 旅游 宣传教育,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低价游的危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参加旅行团的正规渠道。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将选取一批典型指导案例予以公布,并加强宣传,发挥指导案例的普法示范作用,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 社会 公众提高法治意识。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改变单纯比价理念,理性消费,不轻信社交平台的 旅游 产品信息,注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因此,打动游客的是细节,赶走游客的也是细节。相信经过此类案件的警示效应,能够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以宾至如归, 旅游 市场重回正轨。

五、8元游桂林低价团如何?

“低价团”又成了焦点。

只是这次更低,仅8元,即可游桂林,但午餐,却是腐乳配白饭。

日前,网上曝出的一段视频被广泛传播。在大巴车上,一位男性导游回应了游客的不满,“拿这点钱出来旅游,还不消费、不买东西,你们良心过得去吗?”他甚至还称游客“骗吃!骗喝!骗玩!就是旅游流氓。”

这一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后,桂林市旅发委介入,并于当日连发3条消息予以回应。目前,涉事导游已被锁定。

经官方调查,该自驾游团来自广东,由谢某组织,招徕当地游客至桂林,3晚4日游,共56人,每人收费从8元至119元。

桂林市旅发委数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针对此事件,仍在调查中。查实后,将严处相关责任人。

然而,“低价游”这样的案例并不止一例,近年来频频有媒体曝出。3月22日,同在桂林旅游的一名游客便讲述了自己99元参团旅游的后悔遭遇。

低至8元的桂林3晚4日游

官方:涉嫌不合理低价游,查实将严处

据网传视频显示,该旅行团参团者多为中老年人。午餐时,面对圆桌上一盆白米饭及一罐腐乳,数十位游客面有愠色。视频中,周围环境嘈杂。

在另一段视频中,导游站在大巴车内,回应游客的不满,“你是一个成年人,你用脑子想想,119块出来旅游,来回车费够不够。”

车上有游客将手机镜头对准了这位导游,但该导游仍然理直气壮,“不管你录不录视频,发到网上去,曝光,看看你们花多少钱出来旅游。”

而在视频中的一份广告单显示,8元团购价包括:

交通:来回空调旅游车接送;用餐:3正2早;住宿:2晚酒店房;而在购物方面,旅程共有4个购物点,均是“自愿消费”。

3月22日,桂林市旅发委通报称,已锁定“8元游桂林 午餐腐乳配白饭”事件涉事导游江某。经官方调查,该自驾游团从广东而来,由广东的谢某组织,招徕游客至桂林,3晚4日游,共56人,每人收费从8元至119元。桂林华仕国际旅行社负责地接,提供代订景区、酒店、导游服务,所有代订的景区、食宿费用由谢某负责。

官方初步认定,“该旅游团涉嫌不合理低价游。一经查实,市旅发委将依据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对负责地接的涉事旅行社和导游从严从重处理,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吊销导游证,并列入旅游失信黑名单。”

桂林市旅发委一工作人员告诉,针对这一事件仍在调查中,有确切消息将及时公布。

23日上午,联系到桂林华仕国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但对方拒绝接受采访。

这一事件随即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旅游团既然已做出承诺,就不该再强迫他人消费。但也有人对游客“贪便宜”的侥幸提出批评,“没有免费的午餐。”

99元!3日2晚桂林“购”

“一直被关在房间里,不到时间不让出来”

张青(化名)和她的两个朋友也是“低价游”的参团者,他们参加的是“3日2晚桂林游”旅行团。

3月20日,他们从广西北流市出发,乘坐大巴车前往桂林。两地相距约450公里,仅往返汽车票价就达270元,但该团参团费用仅99元。

张青称,第一天,自己没去购物点;但第二天被带入一蚕丝被推销中心,买了4000元的蚕丝被,“团里蛮多人在买。”第三天,她又被带到一玉石店,“被骗惨了。先收钱才给东西,没发票。刷了600元,心塞,但想想那些被骗了3999元的,(自己就感觉)稍微好点了。”

张青回忆,“导游虽然没有逼迫游客购物,但一进房间就关门,整个团的人都在里面。约一个小时,除非上厕所,否则不到时间就不让出去。”她补充,“团里基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导游拦在门口,说,店里有摄像头,不够时间,赞助他们来的老板会查他们,别让他们工作难做。买了东西,她就把人放出去。”

到了时间,如果没购物,“导游态度不好而已。”但张青还是买了,她说,“被洗脑了。”

回家后,张青将蚕丝被取出,但翻遍包装,都未发现质检等信息,“没有商标。”

随团导游凌女士告诉,“这个团有3个购物点。把他们带进去,一般40分钟。如果非要出去,(我们)也不会拦着。”

23日晚,联系到该旅行社一名工作人员,对方称,低价团里确有购物点,游客需要在店内逛一定时间,“现在应该不存在把游客关在店里的情况,不然他们会投诉。”对于张青的经历,他称,暂不知晓。

桂林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称,如果低价游属实,将对导游和旅行社作出处罚。

现在,张青已回到家中,想到这样的参团经历,张青感慨,“后悔,再不跟团了。这次是因为朋友先报,说认识经理,(我)才报的。”

低价游旅行团常常“没出团就已亏本”

导游靠诱导消费来“填坑”盈利

近年,政府对“低价团”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大。

“8元游桂林”事件曝出当天,桂林市旅发委连发3条消息,对此予以回应,并提醒游客,“对购物和自费项目等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凡是‘不合理低价游’都会在行程中另外增加自费和购物项目,甚至会强迫消费,因此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