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县域消费四小龙”出炉,从中你看出了哪些消费走势?

看出了旅游旺季的出行消费以及网络购物的线上消费走势。“五一县域消费四小龙”中包括河南郑州市的中牟县,广东省惠州市的惠东县,江西南昌市的南昌县,湖南长沙市的长沙县。

一、旅游旺季出行的线下消费

其中,中牟县与惠东县明显的线下消费居多,据悉河南中牟县和广东惠东县都分别是当地的旅游集中地,也是最受欢迎的自驾游县域目的地。

作为地道的河南人,深知中牟县的生态旅游在郑州以及周边区域的重要性,因为中牟县是位于省会郑州市东部最近的一个县,所以成为市区内人士就近周边游的优选地。近几年来,中牟县也打造了多处的旅游休闲度假景点,大部分景点也因仅靠黄河南岸而形成,例如:贾鲁河畔、潘安湖湿地公园、雁鸣湖这些都能让游客近距离的感受天然水生态景点。

另外还有中牟森林公园,绿博园这些都是林业与旅游相融合的休闲游园,最后是绿博园对面的方特欢乐园,含有大量的水上娱乐,所以也是在高温天气到来后比较适合游玩的场所,这些都是为中牟县成为线下消费飙升的因素。

二、网络购物的线上消费

对于网络购物来讲,已经是全国各地甚至偏远地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在了不起的乡村消费观察活动中,南昌县和长沙县就显著的突出,在2020年南昌县就做过一些引导推动居民线上消费,打通消费扶贫路的相关活动,他们针对不经常网络购物的中老年群体也做了引导学习和宣传,这些都对这个县域成为线上消费领先的主要因素。

长沙市政府也在去年为长沙县做出过购物消费节的活动,县政府领导还做了有关活动代言人,不同的是长沙县还进行了线下美食消费有关的活动,长沙美食也实属最引人注目,可谓是线上线下共同努力创造出的消费成绩。

为什么如今的消费趋势都在这两点上体现,固然是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毕竟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喜欢在工作之余,躺下来玩手机,又加上近两年来社区团购等购物模式的形成,就连买菜都可以坐在家里不动,通过线上完成。除了在线上购物之外,其他的消费无疑就是外出时的消费,最鲜明的就体现在旅游季,好像假期如果不花点钱就对不起平常的劳苦工作。

我们鼓励合理消费,支持县镇乡村经济发展,为我们赢得持续小康生活加油打气。

二、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

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旅游消费也成为重点,旅游业作为“带动性强、能耗低、附加值高”产业,也成为后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

全域旅游思路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内诸多市、县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2013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结合旅游规划实践,就提出了“全民旅游”的发展思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探索,2014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编制了湖南省汝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更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深度剖析。

而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与旅游总规有何差别?到底应该怎么发展?

一、什么叫全域旅游?有什么好处?

1、发展背景

门票经济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更注重“综合旅游消费”带动,旅游发展逐渐从“人次、总消费量”的单一指标评价走向“人次、过夜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重复旅游次数”等多重指标评价,因此,以“独立景区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将逐渐“力不从心”,全域性的、联动性的旅游发展将成为重点。

2、概念内涵

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不同,全域旅游的“全域”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空间上打破独立景点的“全城”,参与上打破景区工作人员的“全域”,产业上打破旅游单一发展的“全域”。

空间上的全城:即为“打破独立景点”发展思路,将原有的独立的大景区建设变更成为全域性的,多角度的旅游开发,将城市、乡村、街道的建设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本地居民的居住体验,第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得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参与上的全民:即为“促使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将来旅游业的发展从“政府知道、投资商明白、从业者服从”拓展到“全民皆知旅游发展特色,全民改变服务思路,全民都可做‘导游’”,一方面杜绝“宰客”现象,第二方面通过全民发展真正将本地特色与本地文化做活、做生动,真正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产业上的全域:即以“旅游+”的思路去发展旅游。一方面,将旅游发展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内核丰富“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旅游的附加值,带动本地区“多元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地区品牌、提升产业环境,辅助产业招商。

总体来说,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是期望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动力,使得“居民舒心、游客开心、商旅动心”。

3、核心意义

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不但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与岗位,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气息,游客不会成为“干扰生活”的侵入者、不会成为“待载的羔羊”,而成为服务的对象、欢迎的客人。

对于游客来说,原来的“看景”转变为“体验一种本地生活,观赏一片本地景观、了解一类本地文化”,真正成为“体验旅游、度假旅游”,真正实现“玩的开心、住的舒心、吃的高兴、消费放心”,真正“融入地方、爱上地方”,实现“长停留、多频次、高消费”。

对于投资商来说,旅游项目的投资不再是“独木孤舟”,全域范围的旅游形象提升与旅游项目开发,使得单点项目具备更好的投资环境,带来更多的“附带游客”,项目的投资建设也将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对于政府而言,社会气象发生变化,经济活力增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可步入良性循环。

二、全域旅游什么地方适合做?有什么特点?

全域旅游,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五类地方最适合:

其一:中心城市及知名旅游区

【特征】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已经具备1个或多个旅游吸引力。当前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1000万人次),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格局,但城市旅游发展增速放缓,旅游发展遇到天花板。

【特点】需要丰富旅游功能,改变传统旅游形象,提升品质、提高效益,部分城市需要解决“游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难点】

① 部分“传统老牌旅游城市”旅游服务较差,旅游模式固化;

② 部分“经典旅游城市”旅游形象过于单一且知名,新吸引力较难塑造;

【要点】

① 需要与原旅游特点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② 需要打造“特别不同”的吸引力

③ 需要重点加强旅游服务环境建设

其二:大城市辐射圈地区

【特征】目前旅游发展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附近有大型城市积聚大量人群,有巨大的潜在空间。

【特点】需要优化项目点,强化周末度假休闲功能,打造多类别、多层次的旅游点,强化各节点之间的联动性,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提炼区域形象,强化细分客群定位与区域形象定位,加强全方位的区域旅游营销拓展,实现拳头出击。

【难点】

① 较难做出特色,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并抢占客群;

② 以重复消费为主,较难拉升单次消费量;

【要点】

① 项目点设计上应具有连贯性,应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与联动性

② 旅游线路设计上应具有多元性,在主题功能线路、特色线路上有差异

③ 应重点考虑节庆及主题活动的设计,增加互动体验性

④ 可考虑通过旅游环境营造,争取中心城市资源输出,辅助培育特色产业

其三: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特点】旅游业已经起步,并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之一,在一定区域内享有知名度,但总量规模仍不大,处于发展阶段(地市级单位年旅游人次少于1000万、县级单位少于500万)。本地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发展,但尚未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难点】区域旅游发展步入“瓶颈期”,部分城市出现负面影响,如宰客、骗客等行为。区域需要引入新的重点项目,不断强化旅游发展实力,提升旅游吸引力,需要在“加大招商引资”与“优化旅游环境”两方面进行突破。

【要点】

① 需要树立综合旅游形象塑造,加强“全民”教育与宣传

② 需要借力已有的旅游项目,引导优化,鼓励项目间组团发展

③ 注重差异化项目打造,加强对新建项目的鉴别能力

④ 注重区域内多频次的节庆活动设计,培育文化产业,增强游客粘性

其四:有资源的其他非旅游区域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不是传统知名景区,经济相对较好,产业结构一般以制造业为主,但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城市内及城郊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具备特色旅游项目,如工业遗址、特色历史文化事件、自然景观等。

【难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工业化印象较强,“自然生态”旅游形象相对较弱,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全域性开发需要更强的统筹能力,既需要侧重城市性格的塑造与城市文化的传递,有需要充分考虑借势发展,可考虑功能性的娱乐项目引入。

【要点】

⑤ 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资源与特色,强化城市综合旅游形象塑造

⑥ 需要结合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生态”营造

⑦ 侧重功能为主导,引入功能性、特色性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带动全域发展

其五:有资源的欠发达地区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远离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且不属于传统知名景区的辐射范围,往往是生态保护区或扶贫开发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多,但经济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对外交通联通度较差。

【难点】

① 基础设施投资较大,需要政府奠定基础

② 本地缺少旅游产品支撑,缺少吸引力项目

③ 本地投资环境不足,旅游招商难度较高

④ 本地居民素质较低,城市旅游氛围不足

⑤ 可考虑将旅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抓手

【要点】

① 应充分考虑本地“绿水青山”变现的方法与策略;

② 应充分考虑本地“老、旧”特色资源项目如何变成吸引力;

③ 需要打造极具特色的龙头项目,以产生核心吸引力

④ 需综合考虑中长期度假旅游与周边城市周末休闲,需要丰富更多功能

⑤ 需考虑如何使得本地的居民最大程度的参与旅游发展

⑥ 需要加强片区总体宣传力度,建立居民旅游培训体系

若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域旅游的战略和推进措施,欢迎与【儒余股份】探讨。

三、县域消费四小龙出炉,乡村旅游业会成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吗?

乡村旅游业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风口吗?自己觉得未来这是一个趋势,应该说乡村旅游业会对乡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多正向的影响,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现在好多乡村地区是不具备发展这个的条件的。

要发展乡村旅游业,首先要完善的就是基础设施,说白了就是外来的游客,想要去你这个村子旅游怎么去,因为总不能让要步行过去吧,自己开车过去对面来个车错不开路,那这种情况下这个村子没什么旅游的,一来说一个村庄它本身的规模就不会太大,二来说如果道路都这么好的话,这个村庄里面能提供的服务也是十分有限的,简单的看一下风景,4分钟8分钟就逛完一圈了,那有什么可旅游的呀?

完善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之后就是娱乐设施,旅游玩的不就是快乐吗?你出去旅游肯定是为了开心和快乐的美景,能让你开心和快乐,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村子它本身的面积必然是有限的,要开发多功能娱乐区,有的是野外的风景,有的是乡风的淳朴,有的是现代化的一些娱乐设施,在绿水青山之中你享受着这些东西,那你的心情肯定会好很多,不需要这个地方有特别大,他只要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这个生活需要娱乐,需要玩一天不带重样的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分区不明显,因为现在好多村庄仍然只是村庄而言,居住在这个村庄里的人是因为他实实在在就住在这,他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他们才一直住在这,并不是因为这片土地真的有多么的好,这种情况下本来就是这儿的人他都不愿意在这儿继续打下去,都想去城里,那城里的人为什么非要来这旅游呢?这个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