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期间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减少三成,旅游业在疫情下的生存有多难?
根据大数据显示,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疫情当下,现在人们的假期基本上不愿意出门。原本剧情澎湃的大学生及时想出门旅游,但苦于疫情封校出游也是无能为力。因此,五一期间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减少三成这属于正常情况,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在细看一下现在疫情下的旅游业有多难?
旅游业生存举步维艰
疫情爆发之后,对旅行社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大规模的旅行团取消,旅行社出现全面亏损,中小旅行社歇业、关闭,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大面积失业。这些因素旅游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仅仅只是旅游业的难处之一。除此之外,疫情对于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影响也非常大。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缓慢的话有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上述情况都是如今旅游业所遇到的难处。
旅游业从业者如今处境艰难
除了上面所遇到的情况,还有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就是导游和司机,因为疫情他们几乎没有街道游客。这就造成他们没有了客人,也就失去了工作。这就让旅游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疫情导致现在居民的旅行需求进一步下降。旅游业收入减少,还有腾出花销对景区进行维护。这些都造成了如今旅游行业的生存艰难。
以上就是旅游业从业者在疫情状态下的艰难之处。但是这种难处只是暂时的,带到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少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旅游业在寒冬终将会过去。到时候,旅游业的春天也会相继到来。
二、疫情再度“逼停”旅游业背后:上半年多省游客量已超2019年同期
“室内文旅活动场所该关闭的关闭” “暂停经营中高风险地区跨省团队 旅游 业务” “全国1152家A级 旅游 景区暂停开放”……在2021年的夏天,传统的 旅游 旺季,国内 旅游 业再一次遭遇疫情“重击”。
要知道,在这之前的上半年,国内 旅游 已渐有起色, 旅游 从业者们也一度看到了曙光。
文化和 旅游 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内 旅游 抽样调查结果,2021年上半年,国内 旅游 总人次18.71亿,国内 旅游 收入( 旅游 总消费)1.63万亿元,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9%、58.6%。人均每次 旅游 消费872.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相较于游客接待量的增速, 旅游 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
从省级层面看,新旅界(LvJieMedia)统计发现,在已披露上半年 旅游 统计数据的1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7个省份游客接待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西藏自治区增速最为迅猛,同比2019年增长31.1%。而游客接待量相对靠后的内蒙古,上半年也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61.12%,接近全国总体水平。 旅游 收入方面,在免税新政及红利的加持下,海南增速拔得头筹,上半年实现 旅游 总收入819.7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60%,较2019年同比增长近七成。
西部 旅游 热度依旧 海南 旅游 收入增速拔得头筹
数据显示,在上半年游客接待量已经超过疫前同期水平的省份当中,新疆和西藏增速更为明显。可以看出,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国内游客显然对西部地区更开阔而神秘的目的地更加向往,去年已经开始大热的西部地区今年 旅游 热度依旧。
西藏 旅游 业以区外团队游客为主,今年以来,随着“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西藏林芝第十九届桃花 旅游 文化节、七条红色 旅游 线路发布等活动的实施,西藏 旅游 经济迎来“开门红”。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西藏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7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110.9%,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31.1%。
据悉,“十三五”期间,西藏已打造了具备 旅游 接待能力的乡村 旅游 景点300余个,特色 旅游 小镇26个,家庭旅馆达2377家。今年,“唐竺古道号” 旅游 专列、拉林铁路的开通,更是为该区 旅游 发展注入新活力。
同为西部地区大热的 旅游 目的地新疆,多地也已迎来 旅游 旺季,游客接待人数不断攀升,根据新疆文旅部门最新统计,今年1至6月,新疆已累计接待游客达8804.04万人次。事实上,在今年前4月,全区已累计接待游客4231.4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05%;实现 旅游 收入339.3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2.59%。
据自治区文化和 旅游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古丽·阿不力木此前介绍,今年1月以来,全疆各地通过加大力度发展冰雪 旅游 、乡村 旅游 等拉动消费,促进 旅游 经济发展,共组织举办2000余项文化和 旅游 活动,涉及冰雪、文化、购物、民俗、 体育 、康养、研学、自驾、度假等多种类型。
在 旅游 收入方面,上半年福建、湖南、海南、贵州、西藏等省份已超过至疫情同期水平,其中海南省更是交出了“同比增长260.1%,比2019年同期增长67.1%”的优异成绩。
如果说海南2021年 旅游 收入的成绩单像“开了挂”一样,那么这个“外挂”毫无疑问就是离岛免税购物了。
去年7月1日起实施的离岛免税新政,对免税购物额度,单件商品限额,离岛免税商品范围、种类等方面进行调整。今年2月,为扩大政策效应,离岛免税购物又增加了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旅客购物提货更加便捷。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国内游客的海外消费加速回流。据海口海关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267.67亿元、件数3690万件、购物旅客382.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57.2%、258.9%、156.5%。
据悉,2020年以来,海南全岛新开业5家离岛免税店,目前正式营业离岛免税店已达9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营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增加和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海南 旅游 零售消费市场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浙桂文旅项目投资超千亿 新疆成立首支文旅产业基金
上半年各省的的 旅游 接待及收入数据能让我们看到 旅游 业的生命力,而各省文旅项目的投资则让人看到了 旅游 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新旅界梳理发现,近年来的文旅项目投资大省浙江和广西在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已超千亿元,而文旅投资相对滞后的新疆在今年也成立了该区的首支文旅基金,进一步推动“ 旅游 兴疆”战略。
据浙江文旅厅通报,1-6月份,全省在建文化和 旅游 项目2607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598个,续建项目2009个,总投资20484.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51亿元,全省文化和 旅游 项目投资实现“半门红”。
邻省福建把今年作为文化 旅游 项目建设年,开展重点项目大调研、大摸排、大提升,确定了215个重点推进在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12.18亿元。今年1月-6月,已完成投资125.98亿元,占年计划59.37%。
地处华南的广西,重点文旅项目全年计划投资总额完成进度亦即将过半。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文化 旅游 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共计256个,总投资9132.4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45.6亿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25.06亿元。
此外,广西文化和 旅游 厅还印发《广西文化 旅游 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2021—2023年,全区文化 旅游 产业重大项目投资目标为年均增长15%。每年推进全区文化 旅游 产业重大项目200项以上,3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
而在游客接待量上有着不错成绩的新疆,在 旅游 投资方面也没有懈怠。截至6月底,今年全疆政府性投资文化和 旅游 基础设施建设续建、新建项目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约97.1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1个、新建项目79个。
与此同时,新疆还成立了首支以文化 旅游 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新疆文旅产业基金成立。该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文化 旅游 、影视 体育 、消费升级、医疗康养等,将集中力量投资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重点企业。
疫情再度“逼停” 旅游 业 从业者宜“厉兵秣马”
中国 旅游 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 旅游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曾对2021年下半年 旅游 经济发展作出预测,报告认为,2021年下半年, 旅游 产业有望迎来投资加速的转折点。市场景气持续上升,六成左右受访者认为新冠疫情形势向好和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将会增加2021年 旅游 和休闲消费的需求。此外,企业家信心和产业景气指数有望加速恢复到2019年水平。
正当业界对此充满憧憬的时候,疫情的反弹几乎使这一预期化为泡影。自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截至8月8日18时,全国有疫情高风险等级地区14个,中风险等级地区196个。
8月3日,文化和 旅游 部办公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落实A级 旅游 景区疫情防控,强化文化和 旅游 行业室内场所防控措施。景区和室内公共场所迅速做出回应。截至8月4日,全国已有20省(区、市)的1152家A级 旅游 景区暂停开放,暂时关闭公共图书馆256个、文化馆236个、文化站6757个。
8月5日,文化和 旅游 部办公厅围绕跨省 旅游 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 旅游 企业经营该省(区、市)跨省团队 旅游 及“机票+酒店”业务。截至目前,多省市已就“限制出省游”发布通告,跨省游再次按下“暂停键”。
好消息是,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预测,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能够基本得到控制。
对此,业内人士建言,常态化疫情防控将成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 旅游 从业者应在这种常态下,保持防控标准不降低,一边开拓周边游、微度假等短程 旅游 产品,一边继续提质增效、“厉兵秣马”,待疫情形势向好后,重新整装再出发。
三、五一假期国内出游1.6亿人次,旅游收入646亿元,相比疫情前有何不同?
相比较于疫情之前旅游收入减少了40%左右,而旅行的人次也减少了30%左右。从数据来看的话,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五一节假日期间出游的人客在减少,旅游的收入更是锐减。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些影响,在原来的时候,节假日是出行的高峰期,也是旅游的旺季。
很多的旅游胜地为了能够迎接大规模出行的旅客,都会出具各种各样的措施,甚至很多的地方还呼吁大家去别的景点看看。但是从今年的状况来讲,各地为了能够刺激旅客的消费热情拉动,当地的旅游收入都开始发放消费券,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游客的目光。但即使政府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整体的情形相对于疫情之前还是不太乐观。
在疫情之前使我国出游的人次相对较大,甚至能够到2亿左右,而旅游的收入更是接近千亿,所以说当时稳定的环境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做出了很多的贡献。那么随着疫情的到来,各地也开始出台各种各样的管控措施,很多的地方在此时更担心的是地区的安全滞留问题,无心在旅游上面做文章。对于游客来讲,在这个时候外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说很多的游客宁愿待在家里也不会出去旅游,这就使得出行的人数减少,旅游的收入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在稳定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期待能够在假期出行看一看不同的风景。可是现在出行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旅游地人是否多,自己准备的钱是否够,这些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在旅行的过程之中是否会成为密切接触者,又是否会被隔离。众多问题的出现,才会使得大家放弃了在五一假期的出行。
四、疫情对旅游影响
疫情对旅游的影响不言而喻,有统计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会全国旅游出行下降50%。受疫情影响人们不能出门娱乐消费,餐饮业,住宿业,电影传媒,旅游观光等笫三产业收入业绩下滑,尤其是线下消费经营的旅行社行业,公司不得不保护资金,做出休假裁员。旅游业的小公司有退出市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