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水特色小吃有哪些?
1、浆水面,天水浆水面又称酸菜饭,是一种传统面食小吃,是天水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一带的家常饭。用发酵的酸菜炝炒做卤而制成的面条。味酸,能生津止渴,清热祛暑。
2、散饭,甘肃特色小吃,流传已久。一般是由玉米面做的最为尚品,口感极佳。调上酸菜、油泼辣子、醋蒜或韭辣,是天水农村乡县,冬天主食之一,吃起来香而不腻,回味悠长。
3、呱呱,是天水的传统风味小吃,被誉为秦州第一美食。最早产生于西汉时期,是用当地特产的一种被称作荞麦的淀粉制作的。以香、辣、绵、软着称,是天水必吃的早点。
4、天水杂烩,当地特色菜。因其配料丰富,荤素搭配,味道鲜美而广受大家喜爱。
天水景点:
1、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全景区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一个古镇街亭温泉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伏羲庙
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
二、天水的特产有哪些?
天水的特产有:秦州呱呱,花牛苹果,面皮,漆器
秦安蜜桃,早酥梨
甘谷辣椒,麻鞋
清水大麻子,核桃,清水的玉石
武山夜光杯,韭菜
三、天水的名胜与特产有那些?
一、天水名胜:
1、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市建成区内,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风景点组成,景区内动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地质地貌,气候典型独特,石窟文化保存完好。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先进单位、国家5A级旅游区。
2、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时,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
4、玉泉观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城北天靖山脚下,距离市中心广场约1公里,北迤青山,南俯州城。海拔高度1230米。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
5、甘谷大像山
甘谷大像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秦岭西端的文旗山上。自山脚石级而上至巅,总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640亩,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天水特产:
1、甘谷大葱
甘谷大葱,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特产,甘谷大葱是甘谷县蔬菜的主打产品之一,是甘谷县的特色农业产品。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较干燥,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垆土和淀土,适宜大葱的生长发育。
2、秦州大樱桃
秦州大樱桃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特产。秦州区所产大樱桃风味独特、色泽艳美,其品质要超过烟台和大连等我国大樱桃主产区,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生产基地,秦州大樱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花牛苹果
花牛苹果,甘肃省天水市特产。系指产于该市大部分地区的元帅系优良品种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可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牌。
4、秦安花椒
秦安花椒果实色泽艳,果皮鲜红,粒大,皮厚,梗短,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秦安花椒已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优质花椒生产第一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中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该省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
5、天水雕漆天水雕漆
天水雕漆天水雕漆继承了古代传统雕漆工艺技术。其漆面乌黑、光亮,漆底平整、坚实,耐酸碱腐蚀。不怕烧烫。用它制作的工艺品,造型古朴、大方、雅致,富有西北浑厚的地方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羲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郭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泉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像山
四、天水有什么特产
天水 市名,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城、北道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20世纪,约1600年间的7730余尊塑像,并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同时,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和街子温泉度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秀色交相辉映,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天水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为全国十大苹果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35种,其中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20种。天水不仅有昔日辉煌,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使勤劳勇敢的天水人民焕发出无限的改革热潮和发展活力。今日的农业以实施种、养、加“六个百万工程”为突破口,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林果、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天水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电器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了机械、轻纺、电子三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一座西北电器城正在崛起,名牌战略格局正在形成,工业结构高速发展和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正在实施;五横三纵省道国道及市区环形交通的贯通,天兰、陇海铁路复线的筹建,通讯网、电力网的扩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使天水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今天的天水,先后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重点城市、科教兴市重点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全省双拥模范城。
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历史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武山水帘洞,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一应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山上有安详、宁静的大象山大佛;与麦积山毗邻的仙人崖,群峰对峙,是一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还有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险峻的洞窟著称于世。
天水是甘肃少有的山青水绿的地方,由麦积山石窟和小陇山植物园、仙人崖、石门与曲溪等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区内重峦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行政区划
天水市 面积14392平方千米,人口350万人(2004年)。
秦州区 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65万。邮政编码741000。
麦积区 面积3452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741020。
清水县 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414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
秦安县 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741600。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
甘谷县 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741200。县人民政府驻大像山镇
武山县 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74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面积1311平方千米 人口32万。邮政编码741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
风景名胜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部,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至八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攀援而上可达山顶。
麦积山石窟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有的俊俏活泼,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在天水附近的武山尚有拉梢寺石窟,位于绝壁上的浮雕大佛高约六十公尺,远观尤觉雄伟。
麦积山洞窟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各洞窟。
羲皇故里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载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即出生于天水,故天水又称为“羲皇故里”、“龙的故乡”。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伏羲诞辰日和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天水便举办规模盛大的祭典仪式,1995年起 ,又扩大办成了天水伏羲文化节。
现存的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在市区西关,当地称作人祖庙,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
气候
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3.4℃;最冷天气是1月份。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天水平均气温(摄氏)一览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温度 -0.6 0.2 6.3 11.7 17.7 21.1 23.3 21.7 16.3 11.3 3.9 -1.8
天水伏羲文化节
由每年农历5月13日公祭伏羲典礼的活动扩大而成,是为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而举办的。相传伏羲人首蛇身,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他出生于天水,并在这里创推八卦,并教会人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自1995年第一届伏羲文化节起,每到农历5月13日,都会有近千名来自中外的侨胞、游客云集羲皇故里,参观大地湾古人类遗址,寻宗祭祖。
五、天水的土特产有哪些好带的?
1,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甘肃省甘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甘谷县盛产的羊角辣椒,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以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
2,甘谷刺绣
甘谷刺绣是甘谷县的地方传统工艺制品,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早为点缀装饰之品,花纹为写实性图案。
3,甘谷麻鞋
甘谷麻鞋,甘谷县地处渭水中游,属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雨量适中,适宜大麻的种植。甘谷县是中华县制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甘谷县民间手工艺制品素来享誉陇上,手工缝制的麻鞋、草鞋等,就是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典型代表。
4,鸳鸯玉
武山素有“众山皆藏玉”的美誉。鸳鸯玉储量达3.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是玉雕工艺品和高级装饰贴画的理想材料。
5,武山玉雕
武山雕琢玉器的历史很久。以“夜光杯”为主的同时,还生产玉雕人物、花齐山水、飞禽走兽、炉瓶、文房用品、茶具等旅游纪念品和实用工艺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辣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刺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麻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山县
六、天水特产
天水有很多特产,比如说以下几种:
第一、花牛苹果
天水无论气候、土壤、日照等条件都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这里生长的苹果色、形、味俱佳,是西北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著名的花牛苹果果形美观,色泽鲜红,五棱突出,个大皮薄,汁多肉厚,浓香可口,远销出口多个国家。
第二、甘谷辣椒
甘谷县辣椒形似牛角,体长18-20厘米,粗细1.5厘米左右,色泽红亮,辣味浓烈,肉质肥厚,油分多,味辣且香,容易干燥,又耐久存,久负盛名。每年有1000多吨出口东南亚各国和朝鲜、斯里兰卡以及港、澳地区,深受欢迎。甘谷辣椒被加工成辣椒面、辣椒丝、辣椒油等,携带方便。
第三、天水雕漆
天水雕漆在汉代就已有很大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漆器的四大流派之一。天水雕漆已成为中国雕漆工艺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品种,以选料严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图案古朴,漆质坚硬,漆面光亮,耐酸耐碱耐高温,即可观赏又可实用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雕漆桌、椅、雕漆挂件、雕漆餐具、雕漆首饰盒等品种。
第四、天水地毯
天水地毯图案新颖,织工精细,毯面色泽鲜艳,如同绸缎,剪花精雕细琢,花纹富有立体感,号称“软浮雕”。10多年来,该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