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是2005-04-2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奎苏镇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52222773476799Q,企业法人王双成,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野生菜,蘑菇培育,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康士野菜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巴里坤哈萨克美食

1、羊肉焖饼子:在巴里坤也叫封肉盖饼子,除了本身的当地的烹饪手法以外,巴里坤本地的羊肉也是一大亮点。肉质肥美,几乎没有膻味。

2、油酥馍:这是巴里坤的面食代表美食之一。单是面食做的馍馍类型就有几十种,蒸的、炸的、烙的、烧的,还有花卷、蒸饼等。

3、笼蒸肉:是将牛、羊肉切成大片、条形,或用骨肉相连的块状肉,加调料、葱丝等拌好,装盘上笼屉蒸一个半小时即熟,蒸肉采用传统的巴里坤独特的加工工艺烹饪而成。既为笼蒸肉。这是巴里坤常见的吃法。装盘上笼屉蒸熟,蒸肉的香气透笼而出。引得不少腹空人,在门前久站。其特点:肉丝精、口感好、肉质酥软、味微辣。

4、夹沙丸子砂锅:夹沙和丸子都须先将精肉剁成肉泥,再加适量粉面、鸡蛋以防过油时松散变形和僵硬。其特点:其汤鲜美,夹沙、丸子绵而不烂。物美价廉,深受顾客青睐。

5、铁板肉:铁板肉是将巴里坤独有的绿色环保“力坤”牌羊肉、牛肉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烧熟,要几成熟你作主。其特点:伴着吱吱作响的烧烤声,吃着被烤得口感适中,味美鲜嫩、嚼头十足的肉片,喝着清凉甘醇的啤酒,这会成为你盛夏首选的解暑黄金搭配的佳味。

哈密尹州区那有卖八里坤油酥饼做

位于伊州区红星建国饭店对面的小区门口。

巴里坤油酥馍,烧烤不同形状和不同配料、不同口味的馍馍,是巴里坤人年节的事情。用米糟制作的酵头发面、醇香的新鲜牛奶发面自有一股扑鼻的米酒清香。伊州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下辖区,市政府驻地。

巴里坤有哪些名小吃?

巴里坤的风味小吃

节日大饼色彩鲜艳

餐桌上还有一种似馍非馍的食品,切成一块一块的,中间有红、黄、绿色的图案,并有一股香味,非常诱人。这就是传说中的巴里坤蒸饼。

蒸饼直径有40-50厘米,厚8-10厘米,重有1-2公斤,可以说是饼中之王。这种饼的做法也十分有趣,和面时要放入牛奶、鸡蛋和花椒水。

面发酵后,擀成薄饼,抹上油,然后撒上一行红曲(红色),一行姜黄(黄色),一行香豆(绿色),然后卷起来。

用这种方法把十几个卷好的面卷盘绕起来,摆成椭圆的塔形,上面再蒙一块面饼,使下面的面卷不至于松散,成型后即可上笼蒸了。

吃时切成小块,每一块里就会出现红、黄、绿色的图案。蒸饼是巴里坤人的节日食品,只有中秋节和春节才做,平时还见不着哩!

 面食品种花样繁多

巴里坤面食的品种多得很,蒸的、炸的、煮的,还有烤的。蒸的除了蒸饼之外,还有大卷子、白馒头、香豆子馍、油酥馍、巴里坤炉盔、小花卷和喜饼,每一个品种中还有不少花样。

其中喜饼是专门给新娘子做的,是陪嫁的嫁妆。喜饼很精致,花纹是用筷子夹成的。做好的喜饼要放在一个小碗里,这种碗叫“衣饭碗碗”,可随身带在新娘的身上。在婚礼中,新娘肚子饿了可随时吃,看娘家人为自己的姑娘想得多周到啊!

油炸的面食有油果、油饼、合子、油糕、油条、小麻花等。每一种油炸食品还有不同的花样和不同的做法,有甜的,也有咸的,有素的,有荤的,还有用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做的。

巴里坤的人都会做汤饭,品种也不少哩!常吃的有酸揪片、二截子、炮仗子、杏皮子(用面团挤压出的小面片,形似杏皮)等。

还有一种艾面,就是用艾蒿的汁和面,面呈绿色,出锅后用醋、熟油、辣椒拌面,和西红柿炒鸡蛋或黄瓜丝拌在一起,吃起来可够味了。

还有一种叫“冬至饭”,到了冬至才做。是把精致的小饺子和杏皮子一起下到羊肉汤里,再放上蘑菇、黄花、木耳、葱花等。

到了冬至这一天,巴里坤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饭,还要相互赠送,一是祝贺节日,二是相互展示自己的饭。小小一碗饭,不仅是切磋技艺的机会,同时还能促进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

巴里坤饮食概况

巴里坤是哈密地区的一个小县,位于新疆东部,汉族人口约占到70%,历史上这里就是汉族人口较多的地方,汉文化的底蕴深厚,其历史悠久。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林则徐曾在巴里坤写过一些诗篇,在《马莲井子》一首诗中,就有“闻香炊饼熟”的诗句。说明在160多年前,当地的饮食文化就已很发达了,并且传到了今天,而且保留得很完整,富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难能可贵。巴里坤的美食也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重地添上了一笔,成为巴里坤人的骄傲。

野生沙葱 株细而圆,味道鲜美,是食用野生菜的佳品,这种菜即可拌制凉菜,也可小炒或做成馅包胶子和包子,吃起来比韭菜味还鲜,并有帮助消化的功效,所以这些野菜便成为山里人肉食之外,换换口味,丰富餐饮佳肴的另一种美味了。

酸奶子 是一种发酵的乳制品,是巴里坤人的一种家常饮料。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它所含的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大米、白面、肉类都高。其作用也十分广泛,也很神奇。胃病患者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通气,消食。酸奶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可有防治之效。其中所含的乳清酶等能抑制胆固醇。饮食酸奶子,还可使皮肤变得白嫩、光洁,起到美容作用。酸奶子的神奇作用使美国医学界为之叹服,奉它为“世界最佳饮料”。

椒蒿 巴里坤的一种可食野菜,叶细长、翠绿,具有开胃、解毒、清热明目利胆的药用价值,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巴里坤县野生椒蒿被誉为草原“珍宝”,素有“森林蔬菜”之称,当地人有用它代替花椒的习俗。凉拌椒蒿,则突出个“麻”字,嚼在嘴里,起初觉得有些发苦、麻烈烈的,细嚼慢咽就觉得满口清香。

艾面 把一种叫“艾”的植物叶子剁碎与面和在一起擀制而成的面,色泽碧绿,味美爽口。艾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止痢,对妇科病也有很好的疗效:暖宫、止血。妇女经常食用有美容之功效。

“巴里坤蒸饼”是用面粉、香豆等制成的发面食品,通常一个饼直径约50厘米、厚约12厘米、重约5公斤。每逢端午,巴里坤很多人就用这种蒸饼来替代粽子。

烤羊排 烤羊肉串 将羊排切割成段,串上铁签,在“巴里坤第一炉”的炭火上徐徐烧烤,待半熟时撒放盐面、辣末、孜然,香气充盈半街,诱发食者食欲。羊排烤好后,色泽黄亮,肉味浓烈。尤以靠紧骨上的肉丝最好。巴里坤民谚云:“宁舍一块肉,不去一根骨”,就是因为带骨肉味儿最美。

其特点:正宗的烤羊排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

薄皮包子 维吾尔语叫“皮提尔曼塔”意思是死面包子。选用上好羊肉作馅制成。制作时,先将羊肉切成筷子头大的肉丁,再把洋葱剁碎,加胡椒粉、盐水(适量)拌均成馅。和面要用温水加盐和成硬面,切成面剂子后擀成几乎透亮的薄片,甩去面粉,包馅成鸡冠形(少带花褶),入笼屉用旺火蒸二十分钟即成。不论哪种吃法,吃时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适量胡椒粉,这样可以提味,增加人们的食欲。

其特点: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新疆洋葱(皮牙子)浓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

笼蒸肉 将牛、羊肉切成大片、条形,或用骨肉相连的块状肉,加调料、葱丝等拌好,装盘上笼屉蒸一个半小时即熟,蒸肉采用传统的巴里坤独特的加工工艺烹饪而成。既为笼蒸肉。这是巴里坤常见的吃法。装盘上笼屉蒸熟,蒸肉的香气透笼而出。引得不少腹空人,在门前久站。

其特点:肉丝精、口感好、肉质酥软、味微辣。

粉汤饺子 俗名“皮条拉石头”。饺子馅可用牛、羊肉,配以白菜、萝卜和各种佐料,采用传统方法包成饺子。再选粉质丰盈的扁豆,制成粉坨。这种粉坨放在锅里有弹性,略透明,久滚不糊。烹调时,先在翻滚的汤锅里放入切成条状的粉坨,将另一锅里煮好的饺子和粉条,一齐倒入汤锅中,临出锅时,调放食盐、生葱、醋、油泼辣面子、味精等。

其特点:味酸辣可口,有发热去寒之效,颇适寒冷地区人们食用,成为巴里坤的传统风味之一。

羊肉焖饼 将少数民族最喜爱的肥美羊排投以鲜姜、葱红烧,再将手工撕制而成的薄如窗户纸的薄饼铺到羊排上加盖,靠蒸气焖熟,切条与羊排一起装盘。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相互浸润体现在巴里坤饮食的方方面面。这里特有的羊肉焖饼是极佳例证,巴里坤羊肉焖饼现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新疆名小吃之一。

其特点:吃时羊排酥烂醇美,薄饼金黄鲜香。

铁板肉 将巴里坤独有的绿色环保“力坤”牌羊肉、牛肉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烧熟,要几成熟你作主。

其特点:伴着吱吱作响的烧烤声,吃着被烤得口感适中,味美鲜嫩、嚼头十足的肉片,喝着清凉甘醇的啤酒,这会成为你盛夏首选的解暑黄金搭配的佳味。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介绍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下辖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9月30日,地处新疆东北部,东邻伊吾县,南接伊州区,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新疆典型的边境县、高寒县、易灾县,2006年被中国确定为五类地区。境内中蒙边界线长309公里,设有中国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1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43亿元。2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戈壁占2.55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6%。2010年县域总人口10.24万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13个民族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35%,其他少数民族占2%。县辖15个乡镇场区、46个行政村。境内驻有兵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和哈密地区伊吾马场。1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文化遗迹有东汉任尚碑、裴岑碑、唐朝大河古城等,风景名胜有天山松雪、镜泉宿月、黑沟藏春、百川西流、沙山藏营等。

我终于明白,巴里坤羊肉为什么如此的美味了

巴里坤草原上的集市

羊肉牛肉都是这样卖的,相当霸气~

草原上的少年都是风一样滴汉子~

大伙儿一起爬山。 妹妹们全去采野蘑菇,我就坐在山头看风景。 初遇草原,这才是揭开新疆美貌盖头的一点点~

午后的这里安静的仿佛掉根针都听得到

哈萨克族的毡房。色彩明艳,铺盖软厚。 草原上成片成片的白色绽放,如同纯净的小蘑菇在偌大的广阔间盛放。 妹夫告诉我们,哈萨克民族也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毡房同蒙古包很相似,但是很好区分。毡房的顶子是尖的,蒙古包的顶子是圆的。 午饭后就可以在这里休息啦(๑´ڡ`๑)

毡房的尖尖顶上面是有开小天窗的,这样即使外面炎热暴晒,毡房里也凉爽舒适。 草原上空旷的风会从顶上那个天窗送到房里来。 老妈一定要坐在头顶那束光下面,好吧,吐舌卖萌都难不倒我家老顽童

还有我家羞涩含蓄的表弟,14岁一米八大个小鲜肉一枚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动手穿羊肉串。 两只活羊现宰,草原上的人吃羊是不用水洗的,刚刚活杀的羊肉新鲜肥美,过水了就影响了新鲜程度。 当地的叔叔婶婶们教我:新疆人穿羊肉串是一串上面串五块肉,两荤三瘦,瘦肉包着肥肉穿。 这样烤羊肉的时候肥肉会自己把油过给瘦肉,烤出来特别鲜美,一点儿都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