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消费者对态度的层次和形成理论,试述消费者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态度通常指个人对事物所持有的喜欢与否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消费者态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消费者态度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与商品的直接接触。
(2)受他人直接、间接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本人经历。有学者认为消费者态度包含评价、情感和意向,它们对购买行为都有各自的影响作用。
(1)评价指人们对商品和观点相对不变的评价。
(2)情感指商品和服务在消费者情绪上的反应,如对商品或广告喜欢还是厌恶。情感往往受消费者本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规范的影响。
(3)意向指消费者采取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是倾向于采取购买行动,还是倾向于拒绝购买。消费者态度最终落实在购买的意向上。由于态度的形成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营销者要改变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观念和情感通常耗费时日,成本不菲,有时可能毫无结果。所以营销者较为明智的方法是改变产品,使之迎合消费者的态度,而不是在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上投入过多。
二、如何转变消费者的态度?
改变消费者的态度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以及对产品的需求,价格承受范围作出合理的判断,提出符合他们的建议,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心理,才能实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目的。
1.让对方感受到热情。对待消费者我们要保持微笑,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去感染对方,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态度,用热情来打动对方,使其改变态度。
2.增加互动积极性。面对消费者我们要积极的去与他们互动,详细的介绍我们的产品,让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产品,对他们的各种问题要给予专业的回答,用专业态度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适当的让步。对待消费者我们有时候需要适当的做出让步,让对方感到他们占据了优势,给予他们优势的感觉。适当的让步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从而会改变态度。
4.换位去思考。也就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想得到哪些好处,怎么回答会让消费者满意。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5.给予适当的优惠。很多时候消费者是想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对方价格优惠或者其他优惠,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对方的认可,也容易因此而改变态度。
6.利弊关系分析。想要消费者改变态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弊关系,同时也可以对比同行业价格趋势,采用详细的数据来证明体现我们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联系具体事例,说明要想改变人们对某一旅游地域或旅游景点的态度,通常有哪些方法?
1、提供旅游产品形象。
2、改变知觉。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6、各要点的简要表述。
7、联系实际分析论述。
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主要包括现实的旅游者、潜在的旅游者及旅游业中各个领域中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在旅游活动中各自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人们对某一旅游地域或旅游景点的态度,往往需要分析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的不同心理活动。
扩展资料
作为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关注旅游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需求,谁把握了旅游者心理,谁就可以把握旅游市场的变化,谁就可以抢占市场先机,甚至还可以开发新的市场。 旅游行为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满足某些需求的高级享受性活动。
情绪情感影响着旅游行为,旅游行为又制约着旅游者的情绪,两者有着互动的相联关系。研究人们需求满足的情绪情感变化,分析旅游行为与情绪情感的互动关系。
旅游心理学能为旅游体验提供理论依据。旅游体验项目可以从旅游者知觉、旅游动机、旅游态度、旅游者人格、旅游学习、旅游活动中的情绪情感、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的理论和知识中获得理论上的指导和启迪。
四、改变旅游消费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1:心态,旅游需要一个好的心态,不能因为消费,或被怕被骗而拘谨
2:改变贪小利的毛病,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五、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和环境因素(社会,家庭,文化,经济等)两个方面。也可以细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