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十一节网民去向的调查报告
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者出游意向调查分析报告
24日,来自全国假日办消息,随着十一临近,旅游市场热浪涌动,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出游?去哪旅游?选择何种方式旅游?愿意花多少钱旅游?
为了解掌握旅游市场的新动向,以做好应对准备,全国假日办对消费者十一期间的旅游计划展开了在线调查,以揭示消费者最新的旅游趋向。
经过8月29至9月5日共7天的在线调查,共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3、国内游北京地区最热
在选择国内旅游的受访者中,北京以绝对优势领跑,有2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在将在北京旅游。此外,浙江、云南、排名二至三位,至少有5%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去上述这些地区旅游。
4、外省人慕名涌进云南、海南
在总游客数量最多的十五个省中,差别非常明显,云南和海南两省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相当大,约70%的游客从外省市慕名而来。广东、河南两省对于外省市旅游者来说吸引力相对较小,约80%的消费者都是本省游客。
5、出境游和跨省游需5天才能尽兴
毋庸置疑,旅游距离的长短与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即使是在本省范围内旅游,也很少有人愿意在一天内往返,当然,愿意出去玩5天的人也不多,超过80%的受访者选择出游2-4天。对于跨省出游的消费者,选择出游5天以下和5天以上(包括5天)的人数基本相等。而对于出境游的消费者,至少旅游5天的人数明显高于选择5天以下的人数。
6、长途游客会在“十一”期间同时休年假
对于很可能一次性出游5天以上的长途旅游游客,更愿意在“十一”期间同时休年假,使得整个假期时间延长,可以更好的游玩,回来也有充足的时间修养,省外游和境外游游客中约60%的人会选择连休。但是,对于短时间旅游或者不去旅游的人来说,7天的时间已经足够,连休显得过于奢侈,也没有必要。
7、参团旅游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自助游和参团游各有利弊,但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其更偏向于自助游,选择不受约束的出游方式。在国内旅游中,自助游无可争议地占据了优势。在出境旅游中,参加旅游团小幅领先于自助游。
8、乘坐公共交通出游仍为主流,短线旅游者青睐自驾游
从对受访者旅游时采用的交通工具的调查中,可以发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是消费者出游最普遍的方式,对于本省游、跨省游和出境游,这一方式都在60%左右。由于油价提升,自驾车成本增加,自驾游人数比例随着本省游、跨省游、出境游依次降低。在短线旅游中,自驾车出游很受青睐,比例高达30.90%。
9、出游预算与出游距离正相关
省内游个人费用预算在200-1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60.8%;而省外游在1000-5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71.5%;境外游费用预算在5000-10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66.71%。可以看出,随着出行距离变远,出行费用也呈阶梯式增长。
旅游公司行业饱和程度及发展前景?
观察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用户走势图可以发现, 在旅游行业上,在线旅游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1、在线旅游市场份额情况分析
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8286亿元,同比增长35%。在线旅游主要由机票市场、住宿市场以及度假市场和其他部分构成,其中机票交易规模占比最大。 2017年机票交易额为4573.83亿元,占比超五成;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98.63亿元,占比20.5%;度假旅游市场占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份额为16%。
2、在线旅游机票市场分析
2017年机票市场规模占在线旅游比重58.5%,其市场规模达4673.87亿元,同比增长31%。其占在线旅游行业的比重较为稳定。机票是在线旅游市场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板块,随着在线度假及其他品类业务的上升,机票增速将相对放缓,比例出现下降趋势。
3、在线旅游住宿市场
2017年中国在线住宿占比为20.5%,较2016年增加1.1个百分点。在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崛起的背景下,人们对出游的品质逐步提高,对住宿的需求也呈现个性化,因而未来中高端酒店及民宿等产品将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
4、在线旅游度假市场
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交易规模为1326亿元,较2016年增长37.6%,占整体在线旅游市场的比重达16%,比2016年提升0.3个百分点。在线旅游市场中,在线度假市场发展最为迅速,其占在线旅游行业比重从2009年的5.8%,增长至2017年的16 %。整体而言,在线度假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几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5%以上。
5、在线旅游规模预测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生。而在线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一大趋势,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注意事项:
1、春季的天气的是多变的,如果选择这个时候出行,需要准备足够抵抗低温的衣服。如果是去南方,不妨带上一柄轻便好看的小伞。
2、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南方旅游,最好事先确认当地这时是不是梅雨季节。如果是,就带雨伞吧,或者带上一件漂亮方便的雨衣。
3、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北方旅游,有必要了解会不会遭遇沙尘暴。如果遇到沙尘暴,可以蒙住头的大纱巾或者大帽子;不沾风沙的雨衣或者别的大外套,注意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可要扎紧!裤子的腰部、裤脚也不要漏风!
4、春季旅游过敏,如果对花粉过敏,最好就别去看花了;如果海鲜过敏,就别贪吃海鲜;如果对昆虫或者动物皮毛过敏,就别钻树丛,而且要远离动物。带好必要的脱敏药物。
中国在线旅游的现状如何?有何缺陷?
网上给你找的资料:
上周看到了一篇关于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用户满意度下滑的文章《在线旅游业的用户满意度持续下跌》,似乎美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出现了问题。尽管在电子商务的流程体验方面的满意度在上升,但产品差异化的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困扰,最终有可能会带来在线旅游市场的混乱和萎缩。当然,美国方面的总结来自于三大在线旅游产品分销平台EXPEDIA、TRAVELOCITY和ORBITZ的数据,我依然对这些在线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设计和策划方面的能力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产品的基础来自于线下企业的整合,而不是对线下产品的再次利用。
然而在今天,一篇关于欧洲在线旅游市场的分析文章又出炉了。文章所阐述的内容和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的情况刚好相反。《2007年欧洲在线旅游销售量激增》一文中指出了这么几点:
第一,2007年欧洲在线旅游市场整体销售量激增;
第二,传统的欧洲在线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如英国、法国和北欧市场所占份额率在缩小。
第三,南欧的在线旅游市场在巨幅增长。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点背后的信息。从第二点来看,作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2007年之前他们的在线旅游市场迅猛增长并在整个欧洲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他们也可能遭遇了和美国市场一样的问题。因此在短期内,以上几个区域的在线旅游工作重点应该是放在产品的策划和设计方面。
而南欧的几个国家——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一直处于欧洲第二流的经济区域,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这种巨幅增长,很可能是受到经济发展和网络应用普及化的影响所带来效果。所以从2007年开始,在未来的2-3年内,欧洲的在线旅游市场依然可能会保持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
那么从美国和欧洲的变化来看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我也做出一些大胆的预测——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出现高速增长甚至井喷的状况。原因有几点:
第一,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二,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亿,仅次于美国;
第三,中国的在线用户的网络应用水平在提高,电子商务企业收益普遍增长;
第四,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刚刚起步,发展情况良好;
第五,中国的旅游企业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关注度日益趋热;
第六,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作为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的排名将进入全球前三的位置。
……………
综合以上众多原因,我认为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前景非常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经验,尽量避免遭遇同样的瓶颈问题。其实,这样的瓶颈问题已经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中初露端倪了。不久前,在携程网的一次市场调查中显示,有高达72%的网友认为目前的自由行产品可以部分满足需求,而大多数旅游者期望可以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内容。从这点看来,中国在线旅游在产品内容的设计上,服务的整合上以及在线宣传上还需要做很多的完善。
————————————————————————————————
近日,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2007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22.5亿元,较2006年增长65.4%。受奥运因素强有力推动,中国与更多国家之家旅游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以及中国本地商旅、私人旅行市场发展影响,预计200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38.4亿元,增长率达70.7%。预计2009年将达73.2亿元。
而从竞争格局上讲,目前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竞争格局可分为四大阵营:
–携程依然处于领先者地位。
–芒果网、E龙和傲游网为市场的第二阵营,市场挑战者。芒果网以强大的旅游资源整合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国资委支持的优势,作为强大的挑战者进入市场,已经形成仅次于携程网的市场地位。
–以旅游搜索引擎为创新运作模式的“去哪儿”比较搜索网站仍处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处于市场的参与者阵营。
–订房为主或是订票为主的旅游预订网站,以差异化产品为特点存在于旅游预订市场,为市场的补缺者。
此外,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向:
趋向1:旅游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散客自助游市场迅速扩大。
旅游观念从传统满足观光游览需要的“到达型旅游”,转变为对“舒适、自由”有较高要求的“个性化旅游”,“自助游”迅速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导形式。网络旅游服务商提供的网上在线自主选择和订购服务形式最适合此类消费需求。
趋向2:资源整合者将是未来在线旅行预订行业的赢家。
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行预订服务商会逐渐渗透入传统旅行市场,甚至成立旅行社以拓展业务;而传统旅行社也不甘示弱,拓展在线旅行预订服务为其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芒果网的成功探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未来2-3年,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将更有可能成市场的领导者。
趋向3:同质化竞争困境将有所改善,差异化竞争逐渐形成。
目前在线旅行预订网站的致命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但随着各家旅游预订网站对资源把握力度的差异化,旅游预订市场差异化竞争将逐步形成。如一些旅游预订网站已经推出邮轮度假服务等特色服务,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不成熟的在线旅行预订网站的业务将被收购兼并或排出在市场之外,因此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网站数量增长将有所放缓。
趋向4: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行预订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
订房市场收入份额逐步降低,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行预订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
趋向5:全网络旅游需求与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消费者将不仅仅通过网络进行交通、住宿的预订和景点信息查询,全网络旅游需求与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以休闲游为主导的旅游群体将逐渐把“吃、住、行、游、购、娱”几大旅游环节需求的服务需求转移到网络上来实现。
趋向6:旅游搜索引擎将成为衔接终端消费者与旅游供应商的需求的重要途径。
旅游产品的在线分销新模式,以高效率和高品质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和有价值的服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供应商认识到了旅游搜索引擎的商业服务价值,从而开始多方寻求机会合作。用户的品牌注意力和品牌忠诚度的培养也在不段加强。
我国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互联网为何成了重要动能?
我国在线旅游消费总额已达万亿级,互联网为旅游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动力。这是由于互联网的一些特性表现出来的。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各个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正在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加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入旅游业,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的新型旅游发展工具。
传统的旅游信息化已经很难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复杂个性化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问题。智慧旅游正面临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旅游的目的是满足游客从旅游经历到旅游发现的各种需求,整合旅游资源的各种要素,通过运营框架将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转化为数据流。新兴的信息技术,并完善和实现服务流程和系统。
旅游信息化不仅体现在纯粹的个人旅行策略,酒店和机票需求预订,学习旅行,文化和商务旅游中,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旅游网站和社交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和反馈渠道,包括微信社交平台,旅游网站的个人自助出行策略,旅游订购平台的评价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对需求者产生消费影响,而且为旅游供应商进行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基础。因此,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非常重要。主体既包括信息提供者,又包括信息需求者,以实现信息化的双赢。
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背景,所有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中,云计算在技术实施方面具有资源按需分配与调度,信息聚集,处理与分配等特点,还具有平台灵活,可扩展,面向服务的特点 。这些是实施智能旅游服务的重要支持。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旅游云服务在旅游服务的系统,管理和市场导向方面也是现代旅游业的创新。
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都去哪里旅游了?消费情况怎么样?
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人们都去哪里旅游了?消费情况怎么样?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2022年中秋假期出游大盘点,全国累计出行人数7300万人,国内旅游收入286亿元。
今年的中秋节旅游人数比往常来说少了很多,因为今年的中秋节没有和国庆节排在一起,而且今年的中秋节疫情还较为严重,很多地区都禁止人们出行。而人们大部分都选择就近旅游,短途旅游,对于这一情况,我只能说疫情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太大了。其实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我个人觉得真的很悲哀,高中时期盼着大学生活,而现在大学基本上封校,导致我们只能在学校活动。
但是大学的封校比较可笑,所谓封校仅仅封锁大学生,谁都可以随便进出,也许只有大学生才会得新冠吧。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无奈,而今年的中秋节调休,也就是仅仅六日放假,真的很会。疫情影响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实体经济和旅游行业,这些需要人流量的行业,在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店都面临倒闭,面临退市等。这也导致我们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随着我们国家防疫流程的一步步完善,使得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正常出行,真希望疫情快点过去,给我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虽然今年的人流量少,但是今年的日均消费却比往常多了许多,也许是因为中秋节和教师节是同一天,导致很多的学生都为老师买了礼物,从而刺激了部分的消费。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中秋节无法出行,会购买一些东西来犒劳自己,比如小编就是。
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中秋,都可以与家人团圆。而不是被封在学校里。
电子商务下旅游消费需求向什么方向转变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网络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一个依托Internet的虚拟新兴市场正迅速形成并发展起来,其前景良好、潜力巨大,具有全球化、数字化、超时空等特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最适合进行网上交易的行业之一,旅游业若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目前,以网络交易为核心的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商务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并将促成各类旅游组织或企业在结构、运营和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本文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出发,分析阐述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发展的内容、影响因素,以及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湖北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影响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一些相关启示。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以湖北省代表,对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影响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和探讨两者之问的关系。这样做不仅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而且有利于拓展电子商务发展对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思路和视野。 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产品特性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等。旅游电子商务从促进生产、改进管理、改变消费、改善贸易等方面影响着传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增强企业竞争力、带动相关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优化和改变产业结构,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第二,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旅游业经济的增长确实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其影响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滞后效应,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