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为疫情旅游团停线,是否应该全额退款

疫情期间因故无法成行的旅行费用是可以全额退还的,一般情况下因消费者自身原因无法成行而导致的取消旅游合同无法全额退款。

二、疫情影响下,旅游全部暂停,旅行社该做些什么自救!

2020年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2020年1月25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官方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彻底打乱了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对于很多旅游企业来说,是一场一个噩耗,很多旅游从业者在微博上说大年初一就失业了,看似玩笑,但是从中也体现出了很多人的无赖。

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这么悲观,在疫情期间,旅游企业其实大有可为,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比如:优化企业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大力发展线上渠道,建立多元化销售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度过当下的困局,更是为了后期旅游市场大爆发做准备。

为什么说下半年旅游市场会大爆发,我们来看一下2003年非典时期的旅游数据。

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4月-6月,我国旅游业同样受到重创,国内游和出境游出现十年不遇的下降。非典过后,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中国旅游业进入快速恢复期。通过携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在非典疫情期间,携程机票和酒店预订成交量较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下滑,这种下滑趋势集中体现在2003年第二季度,机票预订成交量较上年同期减少33.39%,酒店预订方面,2003年,携程酒店预订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5.08%。受非典疫情影响,截止2003年9月30日,携程营业收入减少2920万人民币。

然而,到了2003年7月,非典疫情结束后,全球旅游市场在2003年暑期迎来快速复苏,7月,携程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环比6月增加82%,超越非典前1月份31%。到了2003年10月,非典疫情后首个“十一”黄金周,携程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到了2004年“五一”黄金周,旅游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比上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全球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在2004年创下历史新高,11亿国内出游人数创造了4711亿元的。

所以,在疫情结束后,人们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的鸟”,这种身体与内心的释放,会转化成巨大的旅游需求。

然后这巨大的需求所转化的市场,就看谁能提前预判,提前谋划,适时获取,转化为休克式停业后的巨大发展机遇。

那么旅游企业如何自救,疫情期间,旅游企业可以做什么,那就是积蓄力量,为旅游爆发做准备。具体可以做以下工作。

一、现有产品优化和新增

1、疫情结束后,周边游、户外游将会最快复苏,旅行社在此期间,可以深耕周边目的地,规划更多周边游产品准备,届时周边游将会是最早爆发和获客的产品,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周边游产品快速回收现金。

2、了解行业前沿信息,获取未来旅游发展方向,提升公司产品丰富度,这段时间可以考虑新开目的地,做好新开目的地产品规划,为疫情后快速开展业务做准备。

3、国内目的地,暑期大热目的地,定制和主题团此时可以先行准备。

4、传统旅游公司可以进行小众细分产品研究,小众细分产品也是具有一定的市场,避开竞争强烈的热门目的地,也是旅游企业优选方式之一。

5、一般出境游利润比较好,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我们说的资源为王,所以出境游公司掌握线路+资源是目前出境游公司可以考虑的未来方向。

二、销售模式渠道多样化

1、已经预定的团是否可延期?尽可避免退团,在一定优惠的情况下保住现金流。

2、采用预售的方式,套餐、首发体验、新目的地预定等方式,回收现金流。

3、由于旅游产业链较长,一般各个旅游公司只操作其中一环,销售方法和渠道比较单一,所以疫情期间旅行社想办法增加销售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比如:OTA电商、同行分销、自有渠道、各种攻略笔记引流,这些都是旅行社目前可以去做准备的。

通过此次疫情,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立自有渠道的重要性,平时我们忙着做同业、做分销、做客户,从未想过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如果有自己的渠道,当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有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了,后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方式方法。

三、公司运营流程、人员分工优化

1、疫情告知我们,未来操作方向是无人化,对于旅游业来说,前端不可能是无人的,但是后端是可以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的,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所以疫情期间,企业可以梳理公司后端操作。尽可能使用系统解决,相对也是比较省成本的。

2、疫情期间精简固定岗位人员,其余人员可以拓展新的业务方向。

3、目前业务停滞且人员成本巨大,建议争取全体伙伴的理解,支付基础工资节约成本,这样公司才有机会活下去。

四、重构整体商业模式

1、对于有实力的旅行社来说,可以考虑新增品类、整合适宜的地接、渠道资源,为下一步发展做铺垫。

2、对于中型旅行社来说,尝试混合经营,暂时发展非主营业务,考虑电商衍生产品,回收现金流,比如:可以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吃喝玩乐、生活、消费,也可以有一些实体商品进行销售。

3、对于小众旅行社来说,自媒体是很多人考虑的衍生之路,做攻略号、种草号可以帮助企业减轻目前人员负担。

以上便是旅游企业疫情期间自救方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新冠肺炎爆发后,已经交钱确定的国外团队旅游该如何处理?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1月24日下发文件,要求从即日起,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产品。政策指导之下,近日,携程、同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平台进一步扩大新冠肺炎期间的机票、酒店等订单的退改范围,消费者可无损取消。

机票方面,携程表示,除个别航司外,全部境内航空公司的境内境外航线均已支持线上自助免费退票,携程已紧急将这些航线的退票费设置为“0”。境外航空公司也正在陆续出台政策,目前已有新加坡航空,韩亚航空,大韩航空等20余家航司针对疫情出台了不同时间地域范围的保障政策,携程正在全力跟进并将特殊退票政策录入自助操作系统,如用户自助提交时显示退票费不是“0”,建议耐心等待航空公司政策的持续更新。 

在1月23日19:00前预订、出发日期在1月27日至2月29日期间尚未取消的订单(包含线上及门店),自1月27日15时起申请取消按照以下方式执行:

中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游、游学、景酒等产品免费取消,款项全退;出境跟团游(含半自助、私家团),除已发生(送签中+已出签)的签证费及生效可理赔的保险费用外,剩余全退;出境自由行、邮轮旅游产品,将根据航空公司、酒店、邮轮公司及其他资源方的政策,尽力为客户挽回损失。

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用户及其亲属,提供医院证明,全平台产品无限制条件均可免费取消。此外,马蜂窝旅游联合途牛网、驴妈妈旅游网、中青旅遨游网等十余家中国在线旅游服务商,共同向海外旅游商家发出倡议,呼吁海外商家协助各平台为中国游客提供疫情期间的保障机制,全力降低游客损失。

四、因为疫情报团旅游取消费用退吗

疫情期间跟团旅行的费用不一定可以全额退款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能继续履行的旅游合同,旅行者和旅游经营者均有权解除合同。

对于旅游者提出解除合同,如果是旅游者参团的,在组团社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五、各大旅游平台迎退订潮,疫情给旅游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旅游平台、家庭旅馆和旅行社了解到,受疫情影响,旅游业正在经历大规模的退订,夏季旅游可能会急刹车。发布疫情期间免费退票和机票改革政策。许多消费者因为疫情而推迟或取消旅行,导致大量旅行订单被取消。文化旅游部再次发出,关于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明确旅行社不得组团前往高危地区,不能承担高风险地区的旅游团队,不能组织高风险地区的游客旅游。

未出发的旅行团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行程;已经在当地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其当地旅游活动。新冠病毒的感染将对呼吸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会引起干咳、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和肺气肿。其次,它会对心脏、肾脏、大脑等部位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多器官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患者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心悸、发热、头晕和眼睛瘙痒等临床表现。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放松防疫措施,以推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免除接种疫苗的旅行者强制隔离措施。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每天新感染的人数有所反弹和增加,但三角洲变异病毒的流行并没有造成医疗资源短缺,病死率从去年最高的18%下降到最近的0.1%,接近流感水平。

在传播过程中,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感染性增强,但其致病性和毒力更弱。新冠病毒在人类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化,变得更加顽强,最终导致所有现有疫苗的失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首次在印度发现的三角洲毒株已成为全球疫情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最乐观的前景。即使这种情况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