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当下的大理的确热闹非凡,突如其来的打卡人流俨然有着“报复性旅游”的态势,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些“崩溃”,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1
8月1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黎明景区将举行一场非遗盛宴——第五届黎明葫芦笙艺术节暨非遗进乡村、进景区。就在7月27日,云南省博物馆分馆宁蒗彝族自治县摩梭人博物馆正式开馆。宁蒗摩梭人博物馆位于丽江泸沽湖洛水村。
“暑期以来,丽江旅游持续火爆。经历了疫情,丽江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到了个性化旅游和旅行社团队旅游恢复并存的新阶段。”7月31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电话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尽管疫情在全国多地依然反复,但云南旅游在这个夏天已经强劲复苏。据腾云文旅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从云南省航空月度态势来看,6月的客流量较5月明显提升。6月省外到达人数104.54万人次,环比增长80%,更多人从全国范围内来到云南。“7月的数据统计部门还没有公布,这才是暑期的开始。随着景区里的娃娃增多,我们明显感到了旅游旺季的到来。”上述负责人说。
一房难求
在重庆的小婵准备8月3日带孩子去大理旅游。和大理传统的古城、洱海、民族风情旅游观光相比,已经去了多次大理的她这次特意为孩子选了大理海洋酒店。她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虽然身处高原,大理建了一个特色酒店:睡在房间里,通过窗户就可以看到海洋馆里的鱼类游来游去。孩子听说了兴奋得一晚睡不著觉。
小婵算了一下,虽然观景房一晚住宿下来达1000多元,如果加上旁边海洋公园的门票,一家人还要多好几百元,但相比海南三亚,她还是觉得划算。“毕竟,大理离重庆比从重庆飞三亚更近,来回更方便。”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让她没想到的是,早在7月中旬,预订酒店20来间的海洋观景房就几乎满房,只剩下一楼窗户小一点的房间。
类似的特色酒店在丽江也一房难求。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游客住在丽江的半山酒店里,不用出房间就能触摸大自然,打开窗户就能摸到森林里的绿叶。整个酒店和大自然完全融合,游客不注意很难发现有酒店。尽管定位高端,7月,该半山酒店早已满房。
除了主题突出、设计独特且和大自然高度融合的特色酒店受宠,舒适性强的高星级酒店同样受到游客青睐。
7月16日,吴洋在大理洱海边的五星级酒店铂尔曼酒店退房时,希望客房能延迟到下午两点但受到了婉拒,理由是团队客人已经在楼下等候打扫房间。除了游客订房,企业的会议订单也多了起来,有奔驰、嘉士伯、国内大型的医美企业等,进入7月后,铂尔曼的会议往往一天就好几场。
民宿持续受到打卡人士的追逐,尤其是年轻人。23岁的女孩潇潇利用假期到云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玩了一圈。不惜因为洱海边的一张秋千照片,租了一辆车驱车几十公里到大理双廊的花音民宿打卡。
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上的风雪故城艺术花园客栈是一个拥有14间客房、小而美的网红民宿,7月以来该民宿基本满房。此外,大理木田、吾乡间、理想邦系列半山酒店等酒店,湖山云隐海景度假等民宿的预订咨询量也多了起来。据大理发布消息,6月29日至7月7日,大理的民宿入住率环比增加117%。
7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大理火车站看到人山人海,大理至昆明的高铁车厢少有空位。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2年铁路暑期运输客流主要集中在大理、丽江、临沧等地。伴随着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的热潮,大理火车站铁路出行量将进一步增长。
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一房难求的背后是云南旅游业正在复苏,其中特色旅游在后疫情时代爆发。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进入7月以来,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等景区游客量增长迅速, “暑期档”带动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但今年夏天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雪山艺术小镇火了。
在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大批明星和游客追随而来,以世界遗产闻名的丽江古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但这次是文化艺术人才的带动。
她说,8月20日开始,丽江市将迎来文化旅游消费季。到目前为止,丽江市已经建了27个文化院落,免费向游客开放。10月,丽江还会举办雪山音乐节,用盛大的演出来吸引游客。
在大理,夕阳西下。苍山的云和霞光的眷念让很多人对着天空举起了相机。松树、马灯、帐篷、野餐、篝火,大理郊外的露营基地连本地人也流连忘返,有的下班后驱车只为来帐篷里吃个晚饭。
“三年过去了,云南的旅游秩序和市场经历了史上最严格的整治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露营、半山酒店、艺术活动、非遗展出、高雅艺术都来到了丽江,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旅游业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她进一步表示,自工信部6月29日公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后,云南旅游市场就开始呈现回暖态势。国内暑期旅行正迎来新一轮的需求释放。云南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元,具有开发各类特色旅游产品的优势,加上暑期昆明、大理、丽江等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云南已经做好迎接新一轮旅游热潮的准备。
在旅游复苏的`同时,云南省在疫情防控、市场管理、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持续发力。7月27日,丽江市旅游协会就发布了对游客暑期旅游的温馨提示,入丽前要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在丽期间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入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景点、酒吧和演艺场所等人员密接场所。
未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入丽后请第一时间就近就便开展核酸检测,丽江市在景区和不少公告区域实现免费核酸混检,全省率先。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2
暑期到来,自驾游、远途游、亲子游等悄然火热起来。网友们感叹,“全国一半的游客去了新疆,另一半跑到云南”。
相信大家已经从不少渠道见识到甚至亲身体验了这段时间独库公路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场面,而在祖国西南的大理,因为有着苍山洱海的胜景,加之气候宜人(当前气温15到21℃,全年均温11到22℃),同样成为不少游人理想的目的地。
据每日人物分享的微博,当下的大理的确热闹非凡,突如其来的打卡人流俨然有着“报复性旅游”的态势,以至于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些“崩溃”,他们吐槽,居然抢不到早饭。还有的说,不敢出门,到不到车、买不到奶茶,去趟古城,差点被挤沟里。
事实上,在短视频、小红书、携程等平台,大理各大景点人山人海的内容也是能翻出来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大理宣布,所有进入大理州的游客核酸混采检测免费,可见地方也在为促进旅游复苏添把力。
官方数据显示,6月25日,大理机场共保障飞行30架次、大理火车站发送和到达旅游达30439人次。多个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逐渐重现往日热闹景象。大理古城日均接待游客12000人次左右,古城观光游览车最高接待量超4000人次。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3
继海南三亚之后,云南大理也遭遇了报复式旅游,这给当地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此官方回应,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疏导。
云南旅游方面表示,对于大家的旅游热,已经进行了相关疏导,同时会进行更合理的指引,以打消网友对疫情防疫的担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半中国人去云南,挤爆了大理,听起来很是夸张,报道中提到,一些大理本地人崩溃了。“救救我,我一个本地人抢不到早饭。”“打车打不到,买奶茶买不到,我都不敢出去吃饭,生怕排不到,那天去大理古城,差点给我挤沟里。”
感受最明显的是交通:刚来大理时,木木打车还不需要排队,两分钟内一定会有司机接单;到了7月初,变成了排队几十人;7月15日,已经离开大理的她,收到一位留在大理的朋友的吐槽:“今天打车,排队的有一百多人。”也是在那一天,木木住的那间民宿的老板高兴地宣布,所有的房间全部被订完了。
面对涌来的人潮,丹妮喜忧参半。她之前是一名酒店行业从业者,在2020年和爱人一起来大理,也开了一家民宿,自此就是一段长久的沉寂期。现在,热闹回来了,“从没有在大理看到过这么多人”,但整座城市并没有做足准备。
民宿的一位客人,因为打不到车,在民宿里待了快一整天,下午四点才步行去附近逛了逛。还有的客人出去玩回不来,实在没办法,丹妮只能让爱人开车帮忙接回来。她还眼看着周围的民宿价格飞涨,几十元的涨到几百元,400元的涨到1600元,1000元的涨到4000多元。
大理和云南都在复苏:整个7月,大理预计将接待超600万游客;2022年上半年,云南共接待游客3.59亿人,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89.8%。
这份热闹与云南防疫政策变得宽松有直接的关系。自从工信部6月29日公布行程码“摘星”,来云南的游客不需要隔离7天,也没有了复杂的报备手续,3天做2次核酸就可以了。从7月19日起,大理还提供免费核酸,38个免费核酸检测点遍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另一个原因,是大理的火把节。之前两年因为疫情,大理并没有举办火把节,一年一度的节日变成了三年一度,也显得格外珍贵。詹达已经感受到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
7月22日晚上,位于野猪林的一家农庄举办了小火把节活动,成群的游客被吸引过来,因为人太多,进村的马路被车辆与人群堵死。组织方没办法,告诉詹达他们,上一拨人离开后,下一拨才能进入。
在这个可能是史上最热的夏天,人们能去的地方是有限的,凉爽且防疫政策宽松的,只有那么几个,以至于“全国一半的人去了新疆,一半的人跑到云南”。
一成来之前,杭州热得像个巨型桑拿房,有人买了生鸡蛋,拿回家已经变成了半凝固的“温泉蛋”。但大理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在11-22℃之间。来了大理,他才发现,有许多和他口音相似的江浙沪人来避暑,其次是带着保姆出游的家庭,当然,还有孩子来参加各类夏令营。
二、【20分】大理旅游业现状
在大理旅游黄金十年以后,大理的旅游归于平静。云南省,依然坚持不懈的推广着石林,手抓着版纳。于丽江、香格里拉的旅游崛起后,大理旅游从一个侧面开始衰退,更加由于,丽江、香格里拉机场,到后期昆明--丽江铁路的修通、大理的位置变的越来越尴尬。
但也正因为如此,大理古城多了一份安静。也因为大理旅游走过了初期到鼎盛的浮躁期,其心态更为理性与让人舒服。这是现在的丽江没有的。
从我在丽江生活两年的感受于大理对比,如果大理是一个苟延残喘的古城。那么丽江就是一个正在腐烂的古城。
大理保留着并延续着一种美好。而现在丽江所走的路,正是大理曾经走过的。可以说,当人们开始厌倦丽江腐败的气息的时候,当香格里拉因为其干燥不宜长期居住的气候无法承载那些热爱眷顾怀旧气息的人们的时候,大理也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他有宜人的气候,干净的城市环境,低廉的生活成本,安静的生活气息。
三、去大理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了是真的吗,为什么?
相比于丽江古城的灯红酒绿,大理还是安稳了许多。这是十一月初去了这两个城市的感觉。
所谓的安稳,不是说人流的比较,是一种感觉。丽江给我的感觉是浮华,大理却是热闹却不浮躁。
(大理古城之夜)
先后用了三四天时间走了这两个城市,有点走马观花,尽管是自由行,但也行色匆匆,不能触及这两个古城的精髓之处。
从多途径传递给我的信息,这个时间段正是这两个城市 旅游 淡季,从餐饮住宿和景区门票的实惠也能体会到。
(喜洲古镇)
(双廊古镇)
但尽管如此,华灯初上的大理古城,大街小巷,依然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除了大理古城,沿洱海周边的景区游人络绎不绝。比如桃园码头,比如洱海游轮,比如喜洲古镇,比如双廊古镇......。
(桃园码头)
(洱海游轮)
淡季尚且如此,如果从 旅游 淡季的人流量去想象旺季的大理,那应该是啥样子?
我没有在旺季来过,但十一月初这个季节,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淡季的萧瑟。
(以上图片拍摄于十一月一、二日)
大理作为云南的热门 旅游 城市,人从未少过,特别是今年7月1日昆明到大理的高铁开通之后,“大理”一跃成为全国热门话题,房价涨了,人多了,特别是周末,大理人都买不到回家的高铁票。
大理彻底火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120分钟就可以到达了,放假都在计划如何两日游大理,现在去大理就像吃一顿饭,看一部电影那么简单。
在此之前这可是之前从不敢想的事情,有了高铁,有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大理从未如此近!
周末说走就走,一路向西,120分钟以前,你还在昆明吃着过桥米线,汽锅鸡,120分钟以后,你已经在大理逛古城,看苍山,游洱海。吃酸辣鱼,尝喜洲粑粑、烤乳扇、生皮、黄焖鸡,尽情撒欢了!
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昆明—大理的高铁不应该叫“和谐号”,应该叫“大理—美景 美食 号”。
越来越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数据?事实是越来越多,云南 旅游 市场整顿已经快三年了,就今年让所有云南 旅游 从业人员既诧异又惊奇,自7月以来大家闻声色变的丽江、大理居然爆满,住的紧张、吃的也紧张,都以为大理、丽江会在这一轮整顿中就此消沉,但它们以一个瞠目结舌的姿态来了一波大反弹,而且这波反弹居然持续到了十月也没有消退之势。证明这么多年的火热,也早就了好大一批喜欢大理、丽江,愿意每年都到大理、丽江渡假的忠实游客,有很多人甚至还在大理、丽江购置了房产。哪怕舆论再如何妖魔化大理、丽江,其实爱它的人依然爱它如故,文明 旅游 、理性 旅游 ,在哪里都是故乡,不是吗?
作为一个地道的大理人,我希望来的人越来越少更好,大家知道什么叫躺着也中枪 吗?房价涨,物价上涨,说多了都是泪
不要来大理了,求求各位了,你们把大理污染了,害惨了本地老百姓,
面对着众多类似的舆论,大理依然淡定地做着自己的 旅游 生意。这就是事实。
不只大理,整个云南都身处“人越来越少”的舆论局面!
大理,作为云南 旅游 中一个必去的点,在整个 旅游 市场上可谓是“风头趸”。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叫作“树大招风”。当一个 旅游 目的地名声越来越大,且前往的 旅游 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其争议必定越来越大,包括各式各样的言论。
大理 旅游 、甚至是整个云南的 旅游 ,都是处于这样一个舆论局面当中。总是有关于当地的游客越来越少的言论,而且也有一些黑导游、强制购物之类的负面信息出现。和大理这个梦想地相关的人群,既有游客,也有着一群为了发呆梦前往当地开民宿客栈的理想青年。
现实总不会优待任何一个人,因此总不会每一个去过大理(无论是 旅游 、还是谋生、或是完梦)的人都得到满意的答卷,所以人群增大的基础上,不同的声音出来那是必定的。
但是, 事实如何呢?
在旅行社工作这些年以来,我只能客观地形容,大理的 旅游 倘若遇上衰退的,那也是整个国内 旅游 市场衰退的时候,而不是单单只有这一个目的地在衰退。 而这个目的地相对于整个国内游市场而言,可谓是一个常温目的地,总是能跻身热门目的地;而从 旅游 APP等线上搜索数据也可见,大理的搜索热度也是相当高的。可以说,“大理”还是比较多游客会选择的 旅游 目的地。而和大理一样,有着 旅游 在衰退传言的丽江、甚至云南,也长期处于国内 旅游 搜索前列。
也许你会质疑,我的所谓数据,只是针对某几个 旅游 机构、某些地域的游客而言,不能代表全体情况。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现象:每逢黄金周、寒暑假等大节日,大理当地的 旅游 资源还是相对紧张的。无论是前往云南的大交通资源、还是在大理当地的 旅游 接待设施(包括酒店、餐厅、导游等),都是一种先到先得的抢位状态。尤其是春节黄金周,简直能够用“炙手可热”去形容。 旅游 资源的吃紧,那就是意味着游客的体量非常大。
虽然, 旅游 市场上的旺淡季差额必定存在, 旅游 淡季、平日前往,游客还是相对较少的,无需争抢。 但对于大理目前 旅游 市场的形容,绝对是“常年热门 旅游 目的地”要比“游客越来越少”来得恰当。
为什么大理会有 旅游 不景气的负面言论?
虽然说是谣传,但是云南的 旅游 市场会遭遇到这样的负面舆论局面,也是究其有因的。
我的前同事,是一个从中间商(旅行社)员工角色,转身成为大理 旅游 资源供应商角色的人,我跟她谈过这个问题,她的一些看法还是比较能折射真实情况的。
她是在2015年因为年老爸妈的梦想,举家迁到大理去开客栈的一员。从她到达大理以后的每一天,她的朋友圈里变成在在都是风景,让我们羡慕不已。包括大理蓝蓝的天,充满民族特色的服饰,古城的热闹和繁华,洱海的发呆,还有和南来北往游客的互动……反正每一天感觉都过成了假期,优哉游哉地在风景当中过日子,没有了办公室的朝九晚五、文山会海。在羡慕她这日在的基础上,也主动跟她了解过开客栈青年的生涯。
她告诉我,其实最近几年,在大理做 旅游 生意的外地人可谓越来越多。由于她之前一直从事 旅游 业,也有着自己的资源和客源,所以她要维持客栈的小日子,还是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更容易的。但是,旺淡季明显,平日的空房率依然是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为了让生活更滋润一点,早前他们还尝试过在洱海边上做起了 旅游 团餐的生意。本来也是眼看着有起色了,却碰上了一道禁令,餐厅需要立刻从洱海边撤离。纵然经验和资源颇多,但在维持一家人生计和客栈的日常上,小女子也是付出不少。
据她说,在大理有着一大批这样的青年,靠着客栈来维持自己的一个梦。当然,也有梦醒离开的一群。加上淡季的轻淡,因此关于客栈不好做等等的传言,还是非常流行的。
而游客方面,那是所有成熟 旅游 目的地存在的问题了。在 旅游 目的地,执行的肯定就是“游客价”,“游客价”不等同于“宰客价”,但绝对不会是想象中的“便宜价”。加上游客的流量、 旅游 资源紧张等各式各样因素,可能不是所有游客都能得到心目中渴求的美好体验。
这些种种不好的基础,都会导致以后再也不去、“游客越来越少”的言论。
不过肯定的一样是,还是有很多游客喜欢大理,会一再回头游览的。像我朋友,她的客栈里就有着一小撮粉丝回头客,每隔一定日子就会再回到大理,去寻找她们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其实,往往是热门 旅游 目的地,才会有着更多的争议。如果是没有热度的景区,那么它在线上也不会有任何不同的发声,对吧?
所以大理 旅游 并没有游客越来越少,至少暂时没有这种现象。你同意吗?
不会越来越少的,只会越来越多。
大理——来云南 旅游 的人都会想到一个地方,空气清新,气候温和,是个适合居住、休闲、 旅游 的城市!
大理的景点: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鸡足山、双廊、洱海、仓山、蝴蝶泉等等。只要去到大理,这几个地方都值得去看看,逛一逛。
大理的特产:蜜饯、雕梅、扎染、沱茶、手工银器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
大理很多人用风花雪月来诠释!
风——下关风
花——上关花
雪——仓山雪
月——洱海月
每个地方在每个人的印象里都可能不一样,只有自己去到那个地方,感受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才是自己的真正体会!
其实也不是,主要看什么季节去的吧。我今年八月底去的,然后听到客栈老板说,在我去的前一个星期,房都满了,不过今年的旺季期也比较短,加上双廊整改,修路什么的,相对以前来说就少了一些吧。
就我个人感觉来看,那时候去的时候人不多也不少吧,白天的古城人很少,可以去环洱海,下午的时候在古城里悠闲漫步,待几天,那种感觉,很舒服,很享受的。
人多人少大家自己看
作为一个每年都去一次大理的人,来回答下:
客观来讲去大理的人确实少了
对大理的感情是一种莫名的 情感 ,或许是曾经在这里留下的回忆,让我一直觉得这个地方待着很舒服,温暖的阳光,简单的生活,素朴的人们。每一个或许都是我每年都来这里的原因。
但是客观来讲人确实少了,越来越少这个不确定,但是相比之前确实有减,不知道各位放出一些街景照想表达什么,任何城市的步行街都是人流很多的。最直接的反映你可以看二手客栈的转让率其实是很低的,很多客栈转让不出去,能够实现50%入住率已经还好了,环洱海的整治那么久了,一年前去在到处挖坑,一年之后坑还没填好。不知道为啥执行力这么强的变得这么慢,很多游客都反应尘土飞扬,以至于当地人因为工程传出了各种内幕。萧条的环海路上,我认识的才村那边的客栈的老板基本都离开了,生活不下去了。所有留在大理的或者是当初因为 情感 和喜爱来的,或者因为生存,或者两者皆有的,现在留下的人也都在坚持,也只有古城那里生意好点。
我一直对大理取缔了古城里的地摊“耿耿于怀”,当初那种人气不再了,或许是因为街道秩序,但是集中化的管理总有种失去了灵魂的感觉,缺少了它本来的烟火气。自从没了那些地摊,感觉大理就像一个招安的好汉,在一步步走向平庸,变得和国内的大多数古城的商业街一样,满大街的衣服,鲜花饼,手鼓。越来越让新来的游客觉得平淡无奇,不再是背包客的那个圣地。
爱一个人就是爱她的全部,爱一个地方也是。
即便大理越来越平淡无趣,但是也丝毫没有阻挡我对她的喜爱。因为在大理的生活确实很简单,简单到你会什么都不想。没有丽江的那种繁华喧嚣拥挤,更没有丽江的不真诚(丽江的本地人宰客太多)
最后总结下,大理的人确实少了,无论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相比之前确实少了,一部《去大理》带火了这里,喧嚣之后渐渐趋于平静这是必经之路。
但是这并不影响你的行程,大理的景色还是在那里,除了稀烂的环海路,越来越趋于平庸的商业街,它并没有什么改变,阳光还是那么暖,风景还是那么美,邂逅还是那么不经意。
四、大理旅游业和丽江旅游业的差距以及大理旅游业的现状
大理旅游业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回答好的追加50分! 在大理旅游黄金十年于丽江、香格里拉的旅游崛起后,大理旅游从一个侧面开始衰退,更加由于,丽江
五、大理洱海旅游产业现状如何?
大理洱海的旅游产业现状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大理的洱海是大理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来大理就必须去洱海转一转,所以现在大理洱海的旅游产业是非常不错的,那你也开了当地特色民俗,也方便人们去那里游玩。
六、大理,昆明,丽江消费情况和消费人群大多在旅游的年轻人 还是当地的人 那个地方的消费水平高
如果说高消费的话,建议去昆明,其次就是丽江!
我在大理,去过丽江和昆明很多次!感觉昆明的高消费群体还是比较多的,其次就是丽江。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