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生,兴起于90年代中期,后期大力发展的新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出境探亲游到公民自费出国游的发展过程。目前,中国已批准了20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游的目的地,并开展了几乎与所有毗邻国家的边境旅游,赴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旅游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一个新兴的旅游客源输出国。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大的必然结果。因此,出境旅游也会随着上述因素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出境旅游的总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地增长,因公与因私出境旅游的增长呈反向发展。原来的因公出境旅游者的人数多于因私出境旅游者的人数变成因私出境旅游者的人数超过了因公出境旅游者人数。

现状:

1.出境游市场需求旺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2.亚太地区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在我国公民出境旅行的前10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中,有8个是亚洲的国家和地区。这些情况均反映出我国公民出境旅行主要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

3.团体旅游为主要出游方式  

目前大多数旅游者在出境旅游时选择团体旅游的方式,即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到境外进行旅游活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旅行社主要经营团体出境旅游产品,而自助游产品相对较少。另外,我国的多数出境旅游者对境外情况不熟悉,旅行经验少、外语水平低等也是导致我国出境旅游以团体旅游为主要出游方式的重要因素。

出境旅行社业的业态分析:

出国组团社的数量有较大增长

批发零售体系正在形成

市场营销方式趋向差异化

出境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1.出游人数继续增长

2.周边国家(地区)为主要目的地

3.远程目的地最受欢迎

4.分销渠道竞争将逐步代替产品竞争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简述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指国际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带有规律性的特征

第一,三大市场“两增一减”,出境、国内旅游增长有所放缓,入境旅游持续下降。

第二,大资本进军旅游行业,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资本旅游投资额约占全年旅游直接投资总额的57%,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

第三,泛旅游现象日趋显著,旅游消费行为自主化、多样化,旅游空间日趋泛化,城市、乡镇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游活动空间,同时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催生了创意旅游、在线旅游、会展旅游、旅游地产等多种旅游新业态。

第四,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线旅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交易规模较2008年增长近5倍,达到2204.6亿元,在线旅游预订使用率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巨大。

第五,旅游管理走向法制化,《旅游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

简述我国旅游业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有也:

(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无论是从人次规模还是从旅游消费总额上去衡量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发展都已大大超过入境旅游市场并且同很多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短程比重大目前我国国民中多数人的旅游支付能力有限并且带薪年假制度在我国尚未实行多数人的闲暇时间比较分散从而使得我国国民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多表现为短程旅游。

(3)散客比重大据调查在国内旅游活动中绝大多数旅游者都不使用旅行社提供的商业性服务因此散客所占的比重较大。

(4)消费总额增长速度快但人均消费水平仍显较低与同年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额相比,国内游客的人均花费仍明显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