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是一个地方还是三个地方,是一个城市吗
三亚是海南一个城市的名字。是一个地方。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为方式。
社会上总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些人嘴上埋怨着老板对他不好,工资待遇太低什么的,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懒懒散散,毫无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说着“因果循环”,这话真不假,你种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果。这就是不好好学习酿成的后果,那么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水平的人,就会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会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个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质量也越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越好,自身修养也会随着其提升。同样都是有钱人,暴发户摆弄钱财只会让人觉得俗,而真正有知识的人,气质就会很不一样。
高端大气的公司以及产品是万万离不了知识的,只有在知识上不输给别人,才可以在别的地方不输别人。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长什么样孩子很大几率会变成什么样。只有将自己的水平提升,才会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因为有文化的父母会给孩子带去更多的在成长方面的的帮助,而如果孩子有一个有文化的父母,通常会在未来的道路上,生活得更好,更顺畅。
学习是非常的重要,学习的好坏最终决定朋友的质量、自身修养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时在学习中要努力。
民乐:奏响文旅深度融合“交响曲”
通讯员 王晓泾
着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知名文化 旅游 景区,打造特色文化 旅游 品牌,加快推进文化 旅游 融合发展,使文化 旅游 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民乐县将发展文化 旅游 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全市创建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国家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全国 旅游 标准化试点城市和全省 旅游 文化 体育 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域 旅游 发展,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构建文化 旅游 市场监管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培育为方向、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的文化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促进了全县文化 旅游 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以科学规划为统揽,不断推动全域 旅游 提质增效
民乐县作为一座农业大县,而 旅游 的发展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价值来提升。为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该县统筹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该县立足文旅兴县战略布局,坚持文化以 旅游 为载体、 旅游 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理念,抓好统筹规划,完成《民乐县全域 旅游 总体规划》《民乐县红色文化 旅游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 旅游 区重点片区设计规划方案》等规划,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指导,要素规划为补充的 旅游 发展规划体系, 旅游 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制定《民乐县创建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全域 旅游 发展品牌,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发展格局的桥梁和纽带,将文化 旅游 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同时开辟了以泡温泉、赏花海、品美酒、游乡村、禅宗旅等为主要内容的3条“一日游”和“二日游”精品 旅游 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南有扁都口生态休闲 旅游 区、雪域花谷生态 旅游 度假区、新墩 旅游 度假村等景区景点;北有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滨河九粮液文化 旅游 景区、方舟温泉水世界、七彩农业公园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景区;东有金阳光生态农业观光园、田园假日休闲园、童子寺石窟等乡村 旅游 点;西有青龙山 旅游 景区、马蹄小镇、金山公园等生态 旅游 景区”的全域 旅游 网络体系。目前,县境内有国家A级 旅游 景区6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国家省市级专业 旅游 村(镇)、四星级农家乐以及乡村 旅游 点共53个。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08万人次,累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65.83亿元, 旅游 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885人。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促进文化 旅游 深度融合
借助文化 旅游 的灵魂和载体,该县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培育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文化 旅游 项目,“文化+”“ 旅游 +”遍地开花,文旅融合效益日益凸显。
着眼于把厚重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该县聚焦发展文化特色 旅游 ,充分发挥 旅游 项目带动效应,满足游客“一站式” 旅游 需求,全面提升 旅游 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结合民乐本地文化条件,2018年,县上引入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文化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600亩,同时立足于发挥文化产业园与圣天寺、万佛塔、儿童乐园的连接纽带作用,规划设计坚持以山水自然为基底,以县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 历史 交融为载体,建设儿童乐园、特色文化 旅游 餐饮购物民俗街、酒店宾馆等项目,同步推进民乐公园项目建设,新建民乐城北新区文化民俗村,配套完善各类基础服务设施,建成集文化创意、文艺演出、游乐健身、艺术培训、特色小吃、民俗展示、教育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 旅游 教育 体育 融合发展基地和综合性文化 旅游 产业园区,不仅把丰富的 历史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中,更把发展 旅游 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 旅游 业发展,全力推进全域 旅游 和多产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 旅游 新业态,着力构建文化与 旅游 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项目建成后,通过吸纳3000多人就业,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次,可实现年收入4000万元,财政税收9000万元。
以产业培育为方向,持续释放文旅产业动力活力
文化 旅游 产业要实现大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支撑。为完善 旅游 服务功能,满足游客“一站式” 旅游 需求,该县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为重点,打造集生产研发、产品销售、 旅游 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 旅游 项目带动效应,形成了以文化丰富 旅游 内涵、以 旅游 促进文化消费的产业格局。
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四区”建设,以被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引导滨河集团按照“环境生态化、产业联动化、产品有机化”的思路,投资25亿元,计划用10年时间,分三期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6600亩的滨河集团酒文化产业园,通过打造4A级 旅游 景区这根功能性红线,将一、二、三产业汇聚于一园,切实以“工匠精神”趟出一条集观光工业、观光农业、观光养殖为一体, 科技 、文化、 旅游 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增效和以体验促消费的战略目标。滨河生态产业园全部项目完成并投产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6亿元,利税达到9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500多人。
以红色资源为载体,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依托民乐本地红色文化 旅游 资源,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争引红色文化保护项目,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 旅游 ,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气指数、经济优势。
坚持“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老百姓经营文化”的思路,按照“ 旅游 为先导、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流通基础为支撑、体验为价值、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六大理念,聚力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 旅游 和乡村社区为一体的丝路花海田园综合体,精心规划建设集中展示田园综合体特色文化、吸引游客驻足观光消费 娱乐 的小镇客厅,重点实施六坝集镇1773户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乡村民俗一条街、四坝文化遗址博物馆、韩正卿事迹陈列馆、河西解放纪念馆、农业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发展集民俗风情展示、 历史 文化再现、红色传承教育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 旅游 产业。据统计,全县共有革命遗址遗迹12处,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传习所(点)10个,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项目94项、非遗传承人215人。
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民乐县将继续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资源共融实现资源共生,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能力释放,让文化发展有活力、 旅游 发展有魅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使文化 旅游 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山东文旅2021
多措并举挖掘文旅消费潜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成功举办2021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重大活动,对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提升“好客山东”美誉度,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创新举办第五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发放惠民消费券1.5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6.02亿元,间接带动消费119.13亿元。持续推进国家级文化和 旅游 消费试点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 旅游 消费集聚区创建,3市被命名第二批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市,全省国家级示范试点市达7个,居全国第一;6个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居全国第一。开展2021“山东人游山东”“百场红色自驾游”“好客山东游品荟”“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营销推广等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2021年全国文化和 旅游 消费培训班在山东举办。预计2021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国内 旅游 收入7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75%和71%。
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政策拉动。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二是开展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评定推出第三批12家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单位。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和度假区规范化发展。推动微山湖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目前省级已完成初评并报文化和 旅游 部申请验收。指导青岛奥帆 旅游 区5A级景区创建和荣成好运角国家级 旅游 度假区创建工作,提升泰山等重点景区管理服务。修改印发《山东省 旅游 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山东省省级 旅游 度假区管理办法》。新增4A级景区18家。四是大力发展红色 旅游 。举办2021中国红色 旅游 推广联盟年会活动。3条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 旅游 线路”。五是实施乡村 旅游 精品工程。公布了285个景区化村庄和60个山东省乡村 旅游 重点村。7个村庄、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镇,入选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并列)。在全国率先开展民宿集聚区创建,公布创建单位34个。六是实施“文旅+”工程。出台各类规范标准,康养 旅游 、工业 旅游 、 体育 旅游 、研学 旅游 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七是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及园区(基地)发展。成功举办数字文化创新创业大赛,30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建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企业库。扎实做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年审和奖项申报工作。
抓实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大文旅项目和企业扶持力度,12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28.7亿元。在文化和 旅游 部评定的2021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我省入选3个(全国共18个),列全国第一。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4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总额达635.4亿元。举办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暨威海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完成5个文旅项目签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推进纾困政策落实和企业创新发展工作受到文化和 旅游 部通报表扬。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给予5个精品 旅游 产业集群500万元、3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310万元资金支持。4家经济 社会 效益突出的龙头企业获得省财政800万元增量税收奖励。认定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5个。引导旅行社转型发展,开展 旅游 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对全省150多家星级饭店开展评定性复核,对50家星级饭店予以摘牌取消星级处理。目前全省星级饭店492家,数量居全国第三。连续四年实施 旅游 饭店服务质量 社会 化监督工程。
加强“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将“好客山东”品牌纳入央视2021品牌强国工程,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强化省内宣传,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冬游齐鲁”“仁者乐山”宣传片,做好高铁、航空等在途媒体宣传推介工作。成立山东铁路文化 旅游 联盟,共同推动“铁路+文旅”产品升级。联合央视频开展“慢直播网上游山东”活动。牵头成立中国 旅游 新媒体推广联合体,山东省新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创新开展海外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海外线上宣传营销渠道,举办“好客山东过大年”与海外民众云端相约、“2021卢森堡•中国山东文化年”“中韩文化交流年——鲁韩交流周”“日本•中国山东文化月”等活动。继续实施“孔子文化和 旅游 大使”计划,招募“孔子文化和 旅游 专家”“孔子文化和 旅游 使者”,总数达23000余名。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点城市公示是什么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个城市入选。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名单:
(共55个,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区、蓟州区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运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辽宁省:营口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衢州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山市、池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
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
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
湖南省:湘潭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广东省:江门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
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
贵州省:安顺市
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宝鸡市
甘肃省:酒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国家发改委:鼓励住宅小区、旅游景区建设智慧超市等
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拓展无接触式消费体验,鼓励办公楼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布局建设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
要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支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多场景应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城市建设数据汇聚。完善智慧城市领域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急需标准制定。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车城网”。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建造”。
应新能源汽车和寄递物流配送车辆需求,优化社区、街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周边地面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引导社会资本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募集资金,或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及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拓展新型消费领域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新型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在支持新型消费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深入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举办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活动,促进在线演出市场发展,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参与传统文化和旅游业态改造提升。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完善分时预约、在线预订、流量监测、科学分流、无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功能。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优先建设一批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加强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艺术展览、沉浸式体验型项目等多种业态集合。
该《通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医保局、国家版权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邮政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共28个部门共同发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