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大学生旅游者与老年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有何不同?
朋友你好,
大学生和老年人女友的的消费行为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为他们追求的都不一样,大学生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而老年人旅游主要是为了散心
二、老年人旅游特点分析
出游时间灵活 老年人错峰游特征明显
两份报告均显示,中老年人群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明显集中在3-6月与9-11月,以春秋季为主,尤其每年3-6月时间段内气候宜人,小长假集中,且与暑期档错峰,是老年人出游的最佳选择。仅有不足20%的中老年受访者表示会在节假日期间出游,而超过80%的受访者则表示“随时可出游”。该项数据表明,中老年人出游时间非常灵活、自由,与年轻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是最有资格“说走就走”的一群人。
超四成中老年旅游者 每年出游2次以上
因为出游时间灵活,中老年人的出游频次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并且更加偏爱长线游(出游天数超过3天)。《报告2016》显示,42.7%的中老年旅游者(有出游经历的中老年人)每年出游2次,每年出游3次及以上的占比20.2%,另有23.6%的受访者每年出游次数不确定。单次出游天数方面,38%的中老年旅游者单次出游天数为4—7天,33%单次出游行程在8天及以上,另有23%的中老年旅游者表示对行程天数无明确偏好(多少天都无所谓)。
《报告2017》显示,从出游主题选择角度看,中老年客户选择踏青赏花主题游的出游人次占比23%;名山胜水主题游占比37%;民俗古镇主题游占比26%;而城市乐园主题占比为14%。从全国范围来看,老年轻更喜爱高铁出游的方式。
出境游增速明显 邮轮游预订火爆
《报告2017》显示,除了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中老年游客“看世界”的脚步正越迈越远。过去一年,最热门的中老年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前十名包括泰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其中,飞行时间较短、当地汉语使用程度较高的泰国、日本成为首选,欧洲、美国常规跟团线路也是热门选择。
由于没有舟车劳顿、环境舒适、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邮轮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中老年客户青睐。过去一年,中老年旅客是邮轮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60岁以上客户人次占比达到27%。目前我国邮轮出发港口主要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邮轮游老年客群也主要来自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区。
三、高中研究性课题:青年人与老年人消费观差异
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
节俭消费思想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诸如“成由勤俭败由奢”之类的古训为此做了清晰的脚注。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乃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对青年消费中的政治性引导依然是强势,并且成为青年中的主流型消费观——体现在衣食上以俭为主——当然这也是当时中国经济大背景所决定的,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高。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工资收入受工作年限和资历的影响又比较明显,因而青年人的工资收人水平在整个社会中相对较低。与此相对应,青年的消费水平也在低层次徘徊多年,青年人群当中得以倡导的仍是节俭型消费观。在选购商品时,更关注商品的物美价廉,尤其是实用性考虑较多,而美观、个性则考虑较少。在穿的方面,基本上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习惯;日常用品比如家用电器方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中电视(主要是黑白的)才开始进入家庭;行的方面,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整体上,青年人和当时的其他社会群体相似,食品类的生活消费占居了59%左右,是他们整个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衣着方面的消费占总体的15%左右(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并且由于该类商品相对比较单一,青年群体的消费差异较小。
不过在消费的文化观念上,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展现了自己的独到特色。其审美价值以“象牙塔文化”的高雅为主。80年代初,对众多大学生最有吸引力、耗费大量闲暇时间的是诗歌创作、电影欣赏和严肃音乐赏析。从对朦胧诗的摹仿、到学院诗的崛起,精神满足上学院文化为主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
四、大学生旅游和老年旅游的旅游消费行为差异
那肯定存在差异,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相对宽松的时间,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造就了大学生旅游热。大学生属于年轻人群体,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从总体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属于理智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建议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旅游习惯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家庭因素和一些个人原因,有些人还是存在畸形消费,即任意挥阔型。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观念存在很大差异性,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要进行旅游消费教育。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以这种消费观念还是不可取的。我们都还是靠着父母亲的钱财来度日的寄生虫,对于这个定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不能过度自豪,我们要知耻。要考虑到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再去消费,在允许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消费教育时,首先要进行消费教育,因为旅游消费教育是消费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证明他们的生活追求,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达到一个供他们去放松,减低浮躁的一个效果。
反观老年旅游,更多的倾向于休闲养生,散心等方面考虑,而对于旅游消费则相对要理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