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中国国内游第二最火目的地,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前景如何?
湖北的旅游游业正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前景好,他们正在很多方面的优化
推进全球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战略变革。 要着眼于全球旅游的全球性、空间性、带动性、一致性和共享性,更有力地推进资源全球化、产业全景化覆盖、社会全方位参与,着力构建全球旅游新模式。 关键是在“四全”上下功夫:全球统一规划、全球整合资源、全球系统营销、全球共建共享。
坚持优先供给
是一个消费产业,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旅游强省,首先体现在高质量的旅游供给上。 如果旅游供应优越,人流、物流、消费流向何处? 人不少,但留不住,消费不高,问题在哪里? 关键是没有赶上旅行的供给。 从三个方面想办法:
一是提高产品质量。在加强传统产品供给的同时,增加创意产品、体验产品、定制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内涵、绿色含量,扩大有效供给。
二是优化供应结构。 合力建设有竞争力的核心景区景点,建设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路线,开发健康养生、户外运动、休闲疗养、文化体验、田园旅游、生态度假旅游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是补充服务短板。 旅游形象的树立,要靠体验者的体验,要靠口碑,服务好,才能有好的口碑。 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温暖的人文环境和安心的消费环境,细致、优质、高效,提高游客满意度、认同度、忠诚度。
坚持强势品牌
品牌体现质量,展示形象,是旅游的象征和核心竞争力。 我省旅游品牌众多,但品牌整合不足,宣传推荐不足,经济效益、推广效益尚未充分显现。 湖北旅游必须升级,首先旅游品牌必须升级。 强调打磨“五个品牌”。
是生态长江品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内河、世界第三长河。 要搞好长江品牌,到2020年将湖北长江沿线基本建成旅游转型先行区、优质旅游品牌集中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是红色旅游品牌。 挖掘革命历史,宣传革命精神,使大别山、湘鄂西、武汉市等红色旅游区成为精品景区,切实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富民增收功能。
三是乡村旅游品牌。 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护乡村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培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构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第四个是“荆楚味”品牌。 大力发展特色餐饮,塑造湖北味道,让广大游客“喝长江水,吃湖北粮食,享受荆楚味道”。第五个是“灵秀湖北”品牌。 聚焦“灵秀湖北”旅游形象,加快构建名景名城名镇名村名店名节“六位一体”多层次、全产业链品牌体系,高标准策划旅游宣传推荐活动,使湖北成为国内外人士争先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湖北省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一直以来,她以其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旅游资源在全国居中上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钟祥明显陵,拥有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神龙架,还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所在地。全省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旅游开发价值突出的有36处。
目前,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占国民经济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在“九五”期间,旅游业纯收入达1475.45亿元,年均增幅15.3% 。其中,1999年增长13.9% ,2000年增长17.2% ,2001年增长16.3%,2002年增长势头略缓,为13.9% 。同期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1.0% 。由此可以看出,湖北省旅游业年均发展速度高于省内GDP的增长速度。
近几年来国外旅游者逐渐认同了湖北旅游资源,旅游人数方面年均增幅达33%。同时停留天数的增幅也达33.3%。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外汇收益不可小觑。湖北省近年来旅游外汇收入由1998年的8800万美元激增至2002年的28000万美元。年均增幅33.75%据湖北省财政厅测算,每接待一个海外旅游者的平均创汇额相当于出口5.4吨原油和18.6吨原煤,相当于出口创汇1100美元。
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1.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从1998年以来湖北省旅游人数持续快速增加。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已由1998年的4073.56万人次增加到2002年的6672.43万人次,每年平均增长662.88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3.15%。
2. 旅游品牌初具规模
经过大力的建设和宣传,湖北省的旅游品牌以初具规模。长江三峡、 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九宫山 等游览胜地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数逐年提高,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
以三峡和神龙架为例。2001年长江三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再掀高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约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从沿江主要旅游城市接待入境人数看,武汉增长29.04%,宜昌增长80.8%,巴东神农溪增长69.96%,荆州增长5.84%。以上城市接待量占全省全年接待量的94.23%。
此外,于9月12日至10月12日在神农架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全区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收入2000万元,旅游总人数和效益均创同期最高记录。生态旅游节旅游节期间,来自全国46家旅行社的56名旅行商考察了神农架的主要景区景点,分别与林区8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协议以13项引资协议,协议资金5.78亿元人民币及300万美元。
3.旅游设施日趋完善
(1)馆服务及其环境逐步完善。
以2002年为例,全省共新增星级饭店148家,较上年增加103.5%。其中,四星级3家(含预备1家)、三星级21家、二星级96家、一星级28家。截至2000年底,全省共评定星级饭店291家,星级饭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含预备1家)、三星级75家、二星级165家、一星级43家。省旅游局为深入开展饭店星级评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第一,建立健全各级星级评定机构。第二,加强星级检查员队伍建设。第三,下放饭店星级评定权。第四,将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湖北优秀旅游县区、创建湖北明星旅游乡镇等活动以及旅行社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在交通建设方面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民用航线里程逐年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