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升文化旅游的二次消费
很多景区依赖民票经济,是因为没能让游客们二次消费。如何提升文化旅游的二次消费?前瞻产业研究院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美食刺激消费:吃是人的本能,在旅行过程中,在吃的问题上得到满足会极大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
二、提供舒适便利的住宿:便利是指住的地方必须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备的区域,有的吃,有的玩;舒适是基本的住宿需求。
三、打造夜游项目:对于包括景区在内的旅游目的地而言,让游客住下来就意味着更大的消费空间。
四、“讨好”女人和小孩:近年来各大旅游网站的数据都有一个共同点——女性主导旅游产品的购买决策。
五、做好服务:在B2C业务的打单法则中,有一条众所周知的战术,即在顾客消费过程的每个“关键时刻”做好服务,可以极大地提升成单率和服务体验。
二、江苏省推进文旅事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一是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包括抓好文旅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和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
二是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包括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和推动政银企合作。
三是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包括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培育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四是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加强文旅融合载体建设和打造数字文旅产业。
五是助力文旅市场恢复。包括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市场推广、策划推介文旅精品线路、放大会展平台推广效应、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和逐步恢复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包括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和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扩展资料:
《措施》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支持国家级、省级园区(基地)持续做大做强。
在实施惠民便民举措,激发大众消费潜力方面,《措施》提出,要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鼓励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实行淡旺季票价和非周末促销价,落实特殊人群门票减免政策,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和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
《措施》还明确,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3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参考资料: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再推“文旅18条” 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
参考资料:人民网-江苏出台12条举措为提升文旅消费保驾护航
三、如何打造夜间文旅聚集区?
“一个地区夜晚灯光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夜间经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成为城市GDP的新轴心。2019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意见》指出,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任务。夜间文旅消费市场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时代,文旅消费集聚区将成为各地整合夜游资源、丰富夜间消费供给、释放文旅经济活力的开发热点。
绿维文旅认为,开发夜间旅游聚集区应该把握以下四点:
(一)把握“先天条件”,杜绝盲目开发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的打造,虽是掘金“四季全时”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开发必须以一定的日间旅游发展基础或商业发展基础为前提,如成熟的景区、商业圈、一线城市中心区域或具备客流量基础的古镇等,且选址地必须建设完善的停车场、WIFI全覆盖、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并配套系统的配套服务体系。如项目地目前尚处于文旅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交通不便利、可利用土地受限、城市及周边区域消费能力低下、资源匮乏、或服务设施难以满足增量人口及游客等问题,应优先解决日间文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杜绝夜游项目的生搬硬套和盲目开发而导致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二)“亮化”需以文化为魂,打造特色主题
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进行夜间文旅消费场景设计和主题营造,开发有独特IP价值、有回味体验的消费项目,打造辨识度高、感受度强、美誉度好的消费品牌。
在灯光秀、旅游演艺日益成为景区及城市夜游“标配”,“灯光一亮,黄金万两”成为各级政府共识的时代,要避免夜间文旅项目的同质化,形成人流聚集的核心吸引力,需要从区域文化内涵入手,包括城市人文历史、现代时尚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等,将区域文化故事与地域风情通过光影、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手段进行提炼、重构与亮化呈现,构建符合城市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才能够形成夜间文旅项目的独特性卖点与差异化特质。
(三)串联景城地标,形成特色游线
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串联区域标志性景观及城市文化场所,对其进行统一的主题营造和夜景设计,是凸显城市调性、促进景城夜间一体化发展的通用方式。应根据场地现状及文化禀赋,规划一条或多条主题游线系统,通过多项地标观光及夜游体验产品的组合,使原本独立的景点及文化场所相互联动,共同形成城市夜间文旅的品牌影响力。
(四)创造多维消费场景,形成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架构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的打造,要突破传统的夜间观光、夜间文化展览和夜间零售概念,应从满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闲消费需求出发,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相关要素的业态化创新组合,创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并打造一站式的服务结构。要注重文化旅游融合,打造更多有体验的夜间文化场景、有内涵的夜间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景区还可增设AI、VR 、AR、虚拟现实、云旅游等的数字艺术科技项目、休闲娱乐互动体验等旅游项目。同时顺应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发展夜演、夜展、夜读、夜娱、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推出沉浸式演艺、非遗互动项目和文创产品、3D灯光秀、街头艺术表演等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产品,延伸文旅消费链条。
通过文旅产业带来的人气聚集与创意聚集,带动商业企业的入驻及规模化的经济发展,形成文旅商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结构。
绿维文旅,是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三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从2005年创立之初,绿维文旅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历经近20年创新发展,在夜间旅游聚集区开发方面,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
四、文化旅游系统进一步加强履职尽责,促进文化旅游发展还有哪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旅游消费者要知礼守礼,文明游览。文明守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位旅游消费者要从自身做起,遵守法规,恪守公德,讲究礼仪,爱护环境,文明游览。要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注意言谈举止,摒弃不良习惯;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互相礼让,不随意插队;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不得乱涂滥画,不攀爬文物古迹,不乱扔垃圾;要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以文明的言行举止展示自身良好的文明素养,为“爱上宜昌”旅游品牌增光添彩,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二、旅游从业者要履职尽责,诚信规范。旅游企业及旅游从业人员要认真贯彻遵守《旅游法》,坚持依法诚信经营,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遵循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尊重消费者权利;要加强行业自律,推广文明礼仪知识;坚决杜绝虚假宣传,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要广泛开展微笑服务,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传播者。
三、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共树新风。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要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宣传贯彻《旅游法》,增强旅游法制观念,树立文明旅游风尚,推动全民旅游素质的提升;要在社会各界中大力褒扬文明旅游的先进典型,对不文明陋习说不;要强化旅游消费监督力度,用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推动文明旅游良好风尚的形成,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推动者。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塑造讲文明、重礼仪,树形象、筑诚信,热情友爱、安全有序的人文旅游环境,把文明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文明雅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