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经济是什么呢?

日本的经济是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动漫产业、新材料产业、钢铁制造、机械制造、光学材料产业,旅游等等,这些都是规模非常大的产业。

日本主要出口汽车、电器、通用机械、化工产品等。其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日本经济主要依赖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型工业产品,这导致日本经济会受到全球经济的极大影响。

日本的经济特点有:

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品。

日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其经济得到调整和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价格比较高。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日出之国”。它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一个岛国。该领土由7200多个小岛和四个大岛组成,即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总面积为378000平方公里,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有限,主要依靠进口导致日本普通商品价格远高于其他国家。

3、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2017年末,日本GDP总量为48675美元,约为中国GDP总量的1/3,同比增长1.6%,增速较慢,早在1994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49070亿美元。

二、日本的精致农业比较出名,那么日本的精致农业都精在哪些地方?

日本的农业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精细化、高端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对其培育方式就像花卉盆景展示的一样,跟照顾花圃一样精细,精致化的发展必然催生高价值产品。

日本属于岛国,面积非常小,他们高度重视对资源的保护。任何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的底气,比如口感、甜度、水分等,只要有一项优势凸显,就有机会卖出高价。所以他们对农业的细微细节都十分注重。日本的精致农业与其发达程度,国土面积的狭小逼仄,资源匮乏有关。

日本农业的精细主要体现在日本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十分明确,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一个农户有一个农户的主导产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了日本农业经济的整体框架。当中国农业尚未实现机械化时,日本农业已经向前走了一步——机器人农业。我国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菜市场、批发市场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又多了电商平台,但是日本的销售渠道是非常多元化,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高端、高价是日本农产品的特色。做精致农业,先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性格,最后养成一种执念,而不仅仅在于学习日本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一些皮毛的雕虫小技。日本农业的管理,也是十分精细化的。管理的精细化使得日本农业成了都市农业的显著代表,也将其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三、日本工业分布特点?

日本的工业主要是在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这四个主要的工业区。

日本的工业也是高度发达的,主要是电子方面、汽车方面、精密仪器方面,有非常突出、先进的技术,而且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尤其是机械工业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工业高速发达,做事情非常严谨,有很大的关系。

制造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电气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团。日本的电子电气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

汽车制造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汽车产品畅销全球。

四、有谁知道日本的特色和经济支柱产业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为: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铝矾土100%,铅矿石94.9%,镍矿石100%,磷矿石100%,锌矿石85.2%。森林面积252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6.6%,但木材55.1%依赖进口,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2%左右。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京浜、阪神、中京和北九州为四大传统工业区,后又出现北关东、千叶、濑户内海及骏河湾等新兴工业地带。日本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按照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日本财政年度从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 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2900美元

五、阐述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4个主要的工业区。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机械工业一直处于重化学工业的中心地位。

制造业:

日本工业集中于几个工业区的方式发展,例如关东地方和东海地方,东京和福冈之间。一个狭长型的工业地带拥有亚洲最悠久的工业史。许多产业在日本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品。

矿业:

因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科技业;

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技术立国”战略,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等领域尤为突出,日本政府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列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并把3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细分为16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服务业: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最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世界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之一。日本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文化业:

日本的文化产业在音乐、电影业、动漫产业、出版业、广告业、体育用品产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外贸业: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按照关贸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亚洲国家和欧盟国家。

拓展资料:

日本的交通:

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国际航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日本拥有庞大的海洋船队,与世界各地都有航线相通。著名的海港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首都的羽田机场和成田机场是日本的空中大动脉,在2008年世界机场服务质量的排名中,东京羽田机场位列第一,函馆、福冈、大阪、关西、北九州、那霸的机场都是日本的空中交通枢纽。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国际航空、天马航空(SKY)是日本四大航空公司,是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

日本的陆路交通大部分依赖地铁、轻轨、铁路等轨道交通,日本铁路的客运服务始于1872年,包括JR和私铁在内的铁道的总运行距离为27929公里,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以“子弹列车”闻名。2015年,运送旅客人数达到240亿人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