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色美食有哪些 新加坡必吃美食盘点
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新加坡料理反映出了文化多元性,包括中国、印尼、印度、越南和英国等多种文化的交融影响,让新加坡的佳肴一跃上国际版面!现在就准备好几张卫生纸擦口水,一起来看看星国有哪些必吃美食!
新加坡异国饮食文化
1.肉骨茶
「肉骨茶」被称为新加坡的国民美食,起初肉骨茶是码头工人为了补充体力,用便宜的零碎药材、香料熬煮带肉的猪骨,做为早饭肉骨茶的口味又分为「潮州式」及「福建式」,福建式的肉骨茶以中药香闻名,药香味较重、色泽较深;很多人以为肉骨茶与一般药炖排骨差不多,但台湾的药炖排骨中药味颇重,不适合再搭配饭或面一起吃。
至于新加坡常见的肉骨茶则是潮州派白汤,以白胡椒和香料为汤头基底,汤头颜色较淡,着重胡椒与大蒜的香气;将猪骨排氽烫后,放入高汤中炖至软烂,口感鲜嫩带点油脂香而不腻口,汤头透出浓郁白胡椒香是最大特色。其实肉骨茶是「汤」而不是「茶」,道地吃法是以肉骨汤加上米饭或搭配油条品尝,吃完之后再以茶去油解腻,也因此有了「肉骨茶」之名。
肉骨茶。
2.叻沙面
「叻沙」是一道起源于南洋的娘惹料理,现在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的代表小吃之一,口味非常多样,星国当地盛行的有咖喱叻沙,和发源自加东地区的加东叻沙(Katong Laksa)。一般会用香料制成咖喱酱汁搭配椰奶,调制出特有的浓郁汤头,加上鸡丝、蛤肉等配料,以及以米浆蒸成的濑粉,尝来口口甜香带辣,是不容错过的招牌美味。
3.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起源于海南岛,当地人称作「文昌鸡饭」,后来传到新马地区,成为知名度极高的美食。海南鸡饭并不是鸡肉配白饭这么简单,光是「鸡饭」就颇费时费工,使用泰国香米以红葱头、大蒜、姜爆香后,加入鸡汤、鸡油一起蒸煮,让米饭入口有着浓浓鸡汤味;鸡腿的烹煮方式更是讲究,新鲜肉鸡以低温焖煮,让肉品入口软嫩、鸡饭香而有味,堪称新加坡国菜。
新加坡人吃饭也相当注重酱汁及调味,各店家也对酱料别有用心,除了基本的油葱酱、甜味重的黑色老抽酱油,还会提供由金桔、鸡汤跟辣椒特调的橘红色辣椒酱,以及淡黄色的姜蓉酱等;先吃上一口原味,再沾上酱料,风味层次相当丰富!
海南鸡饭的酱料也是美味关键。
4.炒粿条
粿条跟客家人的粄条类似,都是以稻米制作的Q弹米食。星国当地会将宽扁的粿条加上豆芽、鸡蛋、鱼饼及腊肉等丰富配料一起大火快炒,并以甜味的老抽酱油及参巴辣酱(sambal)调味,偏辣微甜的口感吃来相当过瘾。
5.炒萝卜糕
新加坡萝卜糕会加入菜脯、鸡蛋和大蒜一起炒,特色是会在炒的同时用锅铲将萝卜糕切成大小不一的块状。口味上分成黑、白2 种,前者会加入黑色甜酱油,吃起来偏甜,且鸡蛋会入锅炒散;至于白萝卜糕则比较咸,鸡蛋是在起锅前才打在萝卜糕上,煎成焦香的蛋皮,就是星国特殊的在地小吃。
新加坡萝卜糕的英文是Fried Carrot Cake或Carrot cake,乍看之下还会以为是胡萝卜蛋糕!(资料照)
6.麦片虾
到新加坡旅游,除了海南鸡、肉骨茶之外,麦片虾也是必吃料理。谁说麦片只能泡牛奶?这道创意料理将肥美的鲜虾与燕麦片完美结合,绝对是在台湾吃不到的料理!当地做法会把鲜虾下锅油炸到金黄,再铺上满满的酥脆麦片一起食用,不用沾酱就很好吃。
7.辣椒蟹
以新加坡辣椒酱融合番茄一起爆炒的独特滋味,尽管名为辣椒蟹,吃起来其实没有特别辛辣,不仅有开胃的辣,更有提味的甜,搭配上新鲜海产特有的鲜甜海味,在地人吃完螃蟹后,还会用炸馒头沾酱汁食用。这道料理更在2011年被美国CNN Go评定为全球50大最美味菜色的第35位。
海鲜类较高价,因此到新加坡点辣椒蟹,记得先询问价钱。
8.罗惹、啰喏
新加坡的传统沙拉,除了蔬菜还会加入水果,包括凤梨、油条、黄瓜、豆芽、豆薯和豆干等食材,最后洒上厚厚的花生粉和虾酱及柠檬调成的酱汁,吃起来其实颇为重口味。啰喏在大马、印尼等地也很常渐。
新加坡的特色沙拉。(图截取自新加坡旅游局)
9.咖椰吐司
咖椰酱是东南亚很常见的甜品酱料,由椰浆、砂糖、鸡蛋、香兰叶和奶油调配而成,一般多会搭配烤得金黄香酥的面包入口,香甜可口非常受大人小孩的欢迎;也能用来当作蛋糕、面包的夹心陷料。对新加坡人来说,一份咖椰吐司、一颗蛋,再搭配一杯茶或咖啡,就是令人满足的传统早点。
咖椰吐司。
10.冰淇淋三明治
用一片薄吐司裹住切的厚厚的方块冰淇淋,就是美味的散步甜品。比起美式冰淇淋、日式霜淇淋,新加坡的「冰砖」口感较扎实一些,常见的口味有香草、草莓、巧克力,以及南洋盛产的水果:榴梿。爱吃榴梿的人一定要尝尝!
冰淇淋三明治的吐司会加入食用色素做成特殊颜色和花样!(资料照)
11.珍多
「珍多」又名煎蕊,是源自印尼的传统甜点,现今在新加坡也很受欢迎。使用糯米粉制成的珍多,会以斑兰叶染色成绿色条状,再淋上椰汁、撒上棕榈糖。珍多的口感类似粉条,除了搭配椰糖糖水、冰沙和冰淇淋之外,也会加入椰浆中作成饮品,替天气炎热的新加坡增添清凉感。
东南亚当地的「粉条」:啰喏。
新加坡的著名美食是什么?
咖哩鱼头 Curry Fishhead
咖哩鱼头是最具新加坡风味的美食代表之一,是另一道本土自创的佳肴。先由本地的印度人开创,煮给爱吃鱼头的华人吃;渐渐的,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开始爱上这道菜肴,并自创不同的式样,咖哩鱼头的名声便开始广为传播。这道印度风味洋溢的佳肴,通常以一大块石斑鱼头或红雕鱼头为主,用浓稠的咖哩酱汁焖煮鱼头,一般配白饭吃。鲜嫩的鱼头加上香辣的咖哩汤,香味浓郁、辛辣够劲!
菜头粿 Fried Carrot Cake
当地俗称的“菜头粿”其实就是炒萝葡糕。蔡头粿将处理过的白萝葡加以蒜与蛋酱,以适中的火候煎炒至金黄色,即是美味可口的炒萝葡糕,含有萝葡素,非常有营养。菜头粿有黑与白两种,两者都各具美味和风味,令人难以抉择。所谓“黑菜头粿”即是加了黑甜酱翻炒,咸中带甜,入口即化;若要品嚐原味,那就选择“白菜头粿”吧,外脆内软,香味扑鼻,同样令人爱不释口!
罗喏 Rojak
马来语“Rojak”乃大杂烩的意思。在东南亚各地都可以找到各种因配料不同而风味不一的罗喏。“新加坡版本”的罗惹,主要配料包括萝葡、黄瓜、豆芽、油条、花生、凤梨等丰富材料,并拌以独特风味的虾酱与碎花生,十分清爽可口。
肉骨茶 Bak Kut Teh
“肉骨茶”,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是一种茶品名称,其实,此“茶”非彼“茶”。它是一道享誉南洋的排骨药材汤。那为何此汤会称为“茶”呢?
其名称由来有几种说法:
其一,相传华人初来南洋创业时,生活条件很差,因不适应溼热的气候,不少人患上了风湿病。人们天天煮药,却因忌讳而将药称为“茶”。有一次,有个华工偶然将猪骨掉入了“茶罐”,没想到这“茶汤”喝起来却十分香浓,别具风味。後来人们特地调整煮茶的配料,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为当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其二,早期华人到南洋大部分是三轮车夫或在码头区做苦力。当时的中医师把闽南及潮汕一带的饮茶加以改良,用当地出产的胡椒加上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配置成肉骨茶包,让他们在早餐时炖煮排骨食用以增加体力。後来因为此汤太美味,广受欢迎而流传开来。
其三,当地人在品嚐此汤时喜欢喝上一杯功夫茶去油腻,因此该汤就名为“肉骨茶”。
无论名称由来如何,时至今日,肉骨茶已发展成著名的新加坡美食,是当地华人最具特色的早餐。除了以新鲜排骨熬汤,还当然少不了上乘药材,如当归、党参、甘草、枸杞子、白胡椒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才能使药材的味道渗入排骨中。肉骨茶具生血、旺血、补气的功效,可谓男女皆宜的补品。肉骨茶-香料及中药药材的风味洋溢,肉质细嫩;吃的时候再配一点甜酱油和辣椒,细嚼慢嚥,加上一碗白米饭,更衬托肉骨茶的浓醇滋味。再沏上一壶好茶,即使是在炎炎夏日,吃得满头大汗仍然大呼过瘾
新加坡特产有哪些?
特产推介一:特色物品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在新加坡可以买到丝织的马来沙笼、尼泊尔的珠宝、象牙项链、印度绸、泰国丝。 \x0d\x0a\x0d\x0a特产推介二:蜡 染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是一种蜡染的印花布,有新加坡产品、马来西亚产品、印尼产品,各具特色,其中以新加坡产的最便宜最时髦,它由机器印染,花色相同的较多。 \x0d\x0a\x0d\x0a特产推介三:鳄鱼皮制品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由于从养殖鳄鱼到加工皮革都在新加坡国内进行,所以价格便宜,具有吸引力,也确立了其在新加坡的特产地位。 \x0d\x0a\x0d\x0a特产推介四:猪肉干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新加坡特产,非常薄,大约两三毫米,四方型10cmx10cm。味道有点象广东甜腊肠。 \x0d\x0a\x0d\x0a特产推介五:鱼尾狮纪念品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鱼尾狮是新加坡的代表物之一,有各种鱼尾狮纪念品如钥匙扣、摆设、杯等。 \x0d\x0a\x0d\x0a特产推介六:镀金胡姬花 \x0d\x0a特产简介 \x0d\x0a胡姬花(兰花)是新加坡国花,胡姬花经处理后镀上一层18K金,可制成各种首饰,价格不贵,当然要看镀金的厚度,从十几新币到几百新币。 \x0d\x0a\x0d\x0a新加坡是著名的购物天堂,到新加坡旅游的人,都不会忘记在这里大采购一番。假如到了新加坡却什么都不买的话,几乎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x0d\x0a新加坡是个花园化的都市,因此有很多漂亮的高档购物场所,在那里差不多世界所有的名牌都可以找到,最受游客欢迎的无非是衣服、化妆品和手工艺品。每年的六、七月份,这些地方还有热卖会之类的打折活动,在旅行的时候买到“跳楼价”的物品,就更有意义了!在高档购物中心之外,还有很多特色小店、集市,贩卖一些虽然不是名牌,但是很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东西,比如马来沙笼、尼泊尔的珠宝、象牙项链、印度绸、泰国丝等,很值得一逛。但是在这样的地方就要特别记得“货比三家,讨价还价”,除了保证所买东西的质量和价格外,讨价还价也是很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