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心理学主研究什么?

旅游心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呢?旅游心理学以影响旅游者旅游活动产生、影响旅游选择和旅游心理效果的主客观因素为研究对象 (一)旅游者的心理 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是始终影响着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就是通过对旅游动机、旅游知觉、旅游态度、旅游情绪、旅游美好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和心理效果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上剖析,因为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正确地去了解旅游业的工作对象。 (二)旅游条件的心理影响 旅游条件是指影响旅游选择和旅游心理效果的客观因素,它包括已被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内容、方式及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旅游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物质前提,是个体产生旅游动机的诱因,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外部条件,并将对旅游者产生不同心理影响。当旅游条件与个体的心理相一致,能够符合其兴趣、需要和动机,就会成为个体旅游行为的促进因素对个体产生心理激发作用,吸引个体进行选择,并使他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人际关系互动心理 由于人们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旅游服务又是有偿服务,所以对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具有更强烈的要求。旅游过程中对旅游者产生心理影响的人际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共同旅伴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同旅游接待人员之间的关系。与共同旅伴之间的关系多半有感情上的基础和相互适应的心理,因而带有较自然和不与他人过分计较的特点。而对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具有更明显、更突出的要求。又由于旅游者处于异地他乡,面对生疏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旅游服务中的人际关系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往往旅游者感到满意甚至产生欣赏和感激之情,或者产生不满足甚至进行投诉,大量的都是旅游服务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突出地表明旅游服务中人际关系对旅游者心理的重要作用。 (四)旅游管理心理 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旅游心理学应在管理工作方面研究如何遵循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最重要的职能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地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旅游心理学要研究什么是组织内成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特点。在个体行为、团体行为、领导行为方面应该怎样调节和控制,发挥管理的最佳效能。

二、如何理解旅游消费者心理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关系

消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有什么区别?

1、名词的定义: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消费行为则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

2、学科的定义: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3、两者的异同:应该说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极其相近,两者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相似。但是,消费心理学所包含的理论性内容更多、研究深度也更深;消费者行为学则是基于外在行为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行为时的活动特征和规律,其外处更广,而当中涉及到心理学的内容更多依赖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S-R)理论。所以,消费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但后者不仅仅只有心理学的知识,也以营销学等其他相关理论课程为程为基础。

三、什么是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旅游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旅游消费者日趋成熟,他们不仅重视旅游设施,而且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旅游企业必须关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快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培养相关管理人才。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及其基本规律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然而,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尚缺乏融国际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和中国实践特色为一体的本土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者希望通过出版本书,为推动我国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本书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剖析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感知、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信息搜集、决策、购后评价等方面的行为规律,为旅游企业制订营销战略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