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旅游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你最喜欢哪一处
山东省是旅游强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推测应该能位列前五。但是由于山东省使用的旅游收入方面的统计指标采用的是旅游消费总额,通常会比高于旅游收入一点,山东2016年度的旅游消费总额为8020亿元,无法与其他省市自治区进行对比,因此没有实际的排名。
山东省内各地市中,2016年度旅游发展水平明显的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档为旅游消费总额800亿元以上,第二档次则为五六百亿元旅游消费总额段,第三档次则基本为200亿元以内,阶梯较为明显。
那么我们便来看看,山东省内旅游实力最强的是哪几个城市?
第三名,烟台
烟台上一年度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为839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达6510万人次。
旅游成绩单实属靓丽,在某些省份,可能能排到第一的。
都说烟台市北方最为宜居的几个城市之一,人间仙境的蓬莱阁、风光迤逦“海上仙山”的长岛、亭台楼阁的三仙山,都是烟台的旅游名片,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
第二名,济南
济南上年度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为847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达6619万人次。
作为省会城市,常常有地理位置之优势或者有游客旅行中转城市之便利,旅游方面的收入指标往往会遥遥领先。如果没拿第一,要不就是前面的城市旅游资源实在太厉害,要么就是此省会城市的旅游资源实在是数量、质量方面不够。
而有着大明湖、千佛山、天下第一泉景区的济南,属于哪一方面因素呢?
第一名,青岛
青岛上一年度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为1439亿元,高居榜首一骑绝尘,全年接待总游客量为8081万人次。
游客量指标横向全国城市也不算是特别高的,游客量比洛阳、九江这些都要低一些。但是在省内确实是冠绝的。
青岛同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非常宜居,崂山景区、茶山风景区、青岛海滨风景区等也是知名景区。
总的来说,山东旅游三强,与GDP前三是一致的,只是烟台和济南调换了下位置而已。其他省有些GDP没那么高的城市但是旅游方面可以冒出的,在山东并没有发生。
这三个城市我在其中两个生活,烟台去的少,但各地有各地的特色,都还是很不错的。
二、山东城市排名
山东各市面积排名:
1、临沂市,面积达17191.2km²,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是著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也是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临日都市区核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
2、潍坊市,面积达16165.5km²,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是世界风筝都。
3、烟台市,面积达13930.1km²,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4、菏泽市,面积达12223km²,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中国牡丹之都。
5、青岛市,面积达11293.7km²,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6、济宁市,面积达11188.1km²,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因济水而得名,与济源、济南、济阳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济水文化。
7、德州市,面积达10357km²,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冀鲁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鲁西北重要的工贸城市、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基地。
8、济南市,面积达10244.45km²,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9、滨州市,面积达9657.8km²,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渤海区党委机关驻地,是山东省的北大门。滨州依河傍海,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是国家级交通运输的枢纽城市之一。
10、聊城市,面积达8627.8km²,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11、东营市,面积达8243km²,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
12、泰安市,面积达7762.5km²,位于山东省中部,因泰山而得名,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3、淄博市,面积达5965.4km²,为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也是一座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14、威海市,面积达5799.84km²,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15、日照市,面积达5371.27km²,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是中国滨海生态、宜居、旅游、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经济圈的组成部分。
16、枣庄市,面积达4564km²,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山东面积最小的城市。
三、中国旅游大省排行。
北京,历史文物古迹最多,现代科技大厦、景点最多、商业、艺术繁荣!
四、山东13地市入围全国综合排名百强市,山东的实力非常强吗?
作为山东人,客观说一句,不护短。
山东是全国第三经济大省。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但算不上中国强省。山东省的青岛,烟台,济南是第一梯队。山东在世界全国名优产品大多集中在这片区域。第二梯队是威海,淄博,潍坊,济宁等是山东的第二梯队,经济较发达。第三梯队临沂,枣庄,等经济一般。其它地区都较落后。
山东这些年的发展,四平八稳,既不太差,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周边兄弟省份的迅猛发展,让山东相形见绌了。
个人以为,山东经济的发展和山东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孔孟儒家之道,信义为先,老实厚道,守成有余,而缺少开拓进取的冒险精神,而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下必须具备的。我和很多南方朋友打过交道,江浙,闽粤,这些地区的人自古有就冒险精神。下南洋的风险远比闯关东更大,说的对近现代革命的贡献,火种起自南方诸省,山东更不值一提!
都说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大省,但是看看这十几年的文化输出呢?山东卫视,这些年真是坚守乡土气息,当南方电视台的娱乐活力节目光芒四射手时,我们在干什么?不孕不育,红会福娃娃,复合肥,挖掘机,厨师,怪不得有来山东出差的南方朋友开玩笑,你们山东人是不是生孩子有问题?没有贬低行业职业的意思。去年刘书记的报告说得好,我们的思想确实落后了,这些年都躺在了过去的功劳簿上,岂不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还是本地管理者的思想理念,这个靠从外地调一个两个大员解决不了问题。就像计划生育,当年全国执行最严格,现在放开后,最敢生,最能生,这说明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五、望岳谈|山东文旅品牌,“一枝倾城、百花齐放”
望岳谈 山东文旅品牌,“一枝倾城、百花齐放”
——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系列谈之三
周学泽
谈到山东的 旅游 资源,人们充满自豪:壮丽的泰山、厚重的三孔,荡漾的微山湖、浪漫的海滩,都是度假 旅游 的好去处; 旅游 城市百花齐放,多地为全国知名 旅游 城市。毫无疑问,山东是 旅游 市场的“实力派”。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山东A级景区达到1227家,居全国第一位。疫情前的2019年山东省 旅游 收入高达11087亿元,占山东省GDP总量的15.6%, 旅游 业对经济之重要性可见一斑。2019年山东 旅游 收入排名全国第五,是名副其实的 旅游 大省。2020年以来,山东克服疫情影响,虽然接待游客和 旅游 收入不如疫情前,但仍走在全国前列。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山东今后五年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发展乡村游、康养游、研学游,提升智慧文旅水平,做强“好客山东”品牌,打造国际著名文化 旅游 目的地。
“好酒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文旅产品还得会“吆喝”。文化 旅游 深度融合,以文塑旅,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打响文旅品牌。
笔者不禁想到“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一水一圣人”曾经是山东主要文旅资源和品牌的概括。“一山一水一圣人”本是清朝乾嘉年间北方考官到南方主考,应答江南举子“多山多水多才子”上联的名联。“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水”原意是黄河。借用到山东 旅游 后,“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水”有黄河、趵突泉、山东黄海和渤海等多种释读。关于“水”的解释不一,有两种“观感”:一种认为内涵丰富,多角度概括了山东的“水”;一种认为不够准确清晰。
近年,山东文旅在央视的推介词为:“山海云游,壮美山东。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从这里入海”。这样的描述准确,没有了歧解,“黄河从这里入海”实实在在的,“入海口”谁也拿不走,这比模糊的“一水”解释效果好。
语言是人的另外一张脸,也是诠释和推介一个地方文旅产品的重要切入口。各地怎么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诠释本地文旅特色,是一件需要用心思考的事。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庄”;淄博的周村区,“旱码头”、“天下第一村”,沂源县的“三源”:“沂河之源”“生命之源”“爱情之源”……这些概括简明扼要,让人一下能记住。
在文旅产品概括和地方形象塑造上,山东有很多成功的做法。过去五年,山东文化 旅游 深度融合,“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
“处处都是 旅游 环境,人人都是 旅游 形象”。正如茅盾先生所言,“人是最美的风景”。人们 旅游 ,当然重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人是 旅游 环境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元素。“好客山东”这四个字,凝练山东人崇礼尚宾、热情好客、大情大义、淳朴厚道的人文品质,蕴含着齐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体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情怀。
好客的“山东人”让山东 旅游 环境“生辉”。2020年12月,外地游客突发疾病,潍坊民警开辟生命通道;在山东迷了路,会有热心的人为你指南,或者干脆带你前行;路遇急雨,会有好心的小伙子递给你一把雨伞,或者干脆开车捎你一程。山东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形象,成为 旅游 发展的重要力量。
“好客山东”四字,以生动、准确的语言,传递山东发展全域 旅游 、优化 旅游 环境的导向,塑造“使远者来而近者亲”的文化 旅游 形象,让外地游客印象深刻,成为山东 旅游 家喻户晓的打开方式。
消费购物是 旅游 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好品山东”的提出,反映出山东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山东作为制造业基地、手工业重镇的地位,并成为山东 旅游 购物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山东2021年印发《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将区域品牌建设的范围,由某一产业、某一领域,扩展涵盖至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构建“好品山东”产品、企业、行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体系,开启全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新模式。今年3月,山东发布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首批名单涵盖14类223家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领域品牌。“好品山东”的内容涵盖广泛,既有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老字号,也有代表农业大省出品的优质农产品,还有全国领先的高端制造业装备。
“好品山东”是对山东厚重的 历史 传承的尊重。山东 历史 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工商业发达,渔盐业一直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周村丝绸、博山瓷器长期闻名遐迩。“好品山东”更是对山东经济发展实践和品牌建设成效精练概括。2020年山东省“质量月”启动仪式暨质量提升现场观摩会的数据显示,全省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500多个,服务名牌500多个,山东省驰名商标超过700个,中华老字号66家。山东建设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体系,为 旅游 业发展搭建起良性发展平台。
随着国内 旅游 市场从观光经济向休闲体验经济转变,各地在创新培育具有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的文旅IP,加快主题化、体系化的品牌产品开发上作出积极 探索 。只有清晰判断本地文旅特点,才有更准确凝练的区域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需要在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多点发力,其中用准确精练语言概括描述文旅产品特点,是塑造文旅形象的重要一环。
各地在“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引领下,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拓展品牌效应,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量身打造专属品牌形象、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体系?在“好客山东”大品牌引领下,各地如何多点开花,打造区域 旅游 目的地品牌,呈现“一枝倾城、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这需要各地进一步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