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有什么独特之处?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南北六个大院院内,处处可见砖雕、木刻、彩绘。门窗多样,有硬山单檐砖砌门楼,半出檐门,石雕侧跨门,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仪门;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处处是一片新天地,确实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拔、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300余件。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掩壁上为“龟背翰锦”,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是传统的装饰纹样,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每个院落都有众多的砖雕,题材寓意也各不相同。除了寓意长寿、吉祥的,还有象征品格高洁的梅兰竹菊等。
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也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这些图案,所用金箔,纯度很高,虽经长期风吹日晒,至今仍是光彩熠熠。
《乔家大院》反映的是哪个地方的商人文化
《乔家大院》反映的是山西商人的文化,即晋商文化。山西是我的家乡,所以我对晋商文化有所了解。
一、《乔家大院》以乔致庸等商人为原型,展示了晋商精神和晋商文化
《乔家大院》,是以山西文化,即晋文化为依托,以历史上真实的乔致庸等商人成功经商事件为原型,不仅展示了晋商票号的发展过程,而且演绎了中国商业、金融史上,乔致庸这位晋商创业的传奇故事,更展示了“诚信经商、胸怀天下”的晋商精神和以其为精髓的晋商文化。
据史料记载,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乔家第四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干光绪三十二年。乔致庸待人随和,处世中庸,善于计谋。《乔家大院》通过演绎乔致庸临危授命,承接兄长遗留的家业,力挽狂澜,重振乔家商贾雄风的历程,对乔致庸成功创业的全过程进行了展示。其实,《乔家大院》所展示的,是在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的事迹、精神和文化里,深深地埋藏着我们中古民族特有的品格、精神和文化,从而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晋商精神和晋商文化。
二、 晋商文化弥足珍贵
通过《乔家大院》,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晋商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晋商在经商创业中体现的文化精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进取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晋商多有着创立家业和兴宗耀祖的抱负,并且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不畏艰辛,敢于风险,善于实践;二是敬业精神。敬业是中国人民的美德,而晋商的敬业精神是被人们所称道的;三是群体精神。山西人一直有群体精神,这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悌和睦,其次来源于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而乔致庸作为晋商的一员,这些全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四是诚信精神。诚实信用是晋商成功的秘诀之一,晋商十分重视诚实信用。晋商认为,经商“虽亦以营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故力能通有无,近悦远来”。五是义利统一精神。晋商在严守诚笃与信义的同时,还坚持义利统一。晋商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及“信义为本,禄利为末”。
综述:在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的事迹、精神和文化里,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品格和精神文化气质。至今,晋商文化作所体现的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学习与借鉴。
《乔家大院》与《王家大院》各有什么特点?
1、从建筑时间、规模来看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于民国初年建成,总面积8725平方米,有6个大院,内分20个小院,313间房屋。
王家大院在元、明、清三个朝代,共修建有五巷六堡五祠堂和一条商业街,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开放的恒贞堡、视履堡分别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45000平方米,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
2、从兴盛年代、建筑风格来看
乔家兴盛了200多年,建筑从清乾隆年间开始延续到民国,所以建筑中融入大量的欧式风格。
王家兴盛了450余年,其建筑是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到嘉庆年间为止,所以均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3、从地理选址上来看
乔家大院整体坐落在平川之上,是一座四面临街的城堡式建筑。
王家大院整体建筑依山而建,这样修建更利于采光和排水;冬天北墙可以遮挡寒冷的西北风,夏天由于地势很高,东南风较大又很凉爽;而且四周都是天然沟壑,防御性很强。
4、从布局上来看
乔家大院从高空俯视,似一个大吉大利的双“_”字。
王家大院现已开放的恒贞堡是以“王”字布局,将姓氏融入建筑,既有引福致祥的含义,又是希望子孙能够世守祖业,不忘先志。
5、从内部格局上来看
乔家老院落采用了内五外三穿心院的格局,也就是里院正房厢房都是五间,而外院都是三间,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民居建筑格式。后院正房虽为清代建筑,却为明代风格,楼上是只有窗没有门的统楼样式。
王家院落内部格局沿袭的是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风格,主体均为三进式四合院,后院两厢设有绣楼,正面二层是祭祖堂。
6、从目前景区的特色来看
乔家大院是民俗博物馆,主要展示了晋中一带的民俗风情。
王家大院倚重民居艺术馆,重点以三雕艺术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7、从家族史来看
王家和乔家虽都是以经商起家,但王家从清朝开始步入官场,5品到2品的官员有101位;而乔家一直在经商,仅仅因为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路经山西时,乔家慷慨借银20万两而封得一个2品官(虚职),所以从建筑等级上讲,王家是官宅,乔家是民居。
在院落中,屋顶的脊兽也最能说明这一点,两座宅院的脊兽同为鸱吻,做为官宅的王家,鸱吻以张嘴的造型出现,是要为百姓声张正义,张口说话;做为纯商的乔家,其屋顶脊兽又是闭嘴鸱吻,讲究商机不可泄露。
扩展资料:
王家大院家族史略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
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
据《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载,启年间,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
王氏家族从十三世进入清朝。鼎盛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茔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设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善举不断。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大院内再无人居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家大院
《乔家大院》体现了哪个地区的文化?
《乔家大院》体现了山西地区的晋商文化。
乔家是地处山西祁县的一家大姓大户人家。清朝时期,乔家以作茶叶、丝绸、瓷器等生意起家,后来又开始发展票号而成名于天下,并由于乔家大院历经风雨保存较完好而得名。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在包头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民谚。复盛公是一个著名的商业字号,它的财东就是祁县乔家堡村的乔致庸,他是“在中堂”的奠基人。在他手中,在中堂的事业突飞猛进,先有“复字号”称雄于包头地面,后有大德恒、大德通两票号活跃于全国各大中城市、水陆码头。
交通信息
1、太原市游客
太原旅行社每天都有发往乔家大院的旅游团。
2、大同、朔州、五台山方向游客
大运高速武宿立交桥晋中出口下,沿太榆路、108国道至祁县东观镇右转;或太运高速至太原小店转入太长高速榆次出口下,沿108国道南行1公里至祁县东观镇右转。
3、北京、石家庄、阳泉方向游客
太旧(石太)高速太原武宿立交桥晋中出口下,沿太榆路、108国道至祁县东观镇右转:或太旧(石太)高速至太原小店转入太长高速榆次出口下,沿108国道南行1公里至祁县东观镇右转。
我国的知名景点乔家大院体现了哪个地区文化特色?
乔家大院的文化特点:
从高处俯瞰乔家大院,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蹩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