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岛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海南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指、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海南岛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岛欢乐节”。 另外海南的节日还有:万宁文灯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海南热带雨林节、三亚国际啤酒节、三亚国际广告电视艺术节、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等。 海南岛重要赛事有: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世界小姐、世界先生等。 土特产品 椰子食品:椰子糖果、椰丝、椰花、椰子糖角、椰子糕、椰子酱等。 民族工艺品:牛角雕、藤器、海南红豆、木画、木雕、根雕系列产品 金饰品和珠宝:条纹珠、金刚珠、佛珠、星月珠、琼珠、海水珍珠、天然水晶 热带果脯及鲜果:咖啡、胡椒、牛肉干、鹿制品、海产干品、特色茶、芭蕉、菠萝、菠萝蜜、橙子、番荔枝、番石榴、海南柚子、红毛丹、黄皮、荔枝、青椰、糖棕、红椰、榴莲、龙眼、芒果、人参果、木瓜、香蕉、马来葡萄、杨桃、腰果、山竹、鸡蛋果、柠檬、酸豆、蛋黄果、猴面包、西番莲、神秘果、橄榄、槟榔 传统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

“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当地潭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而又以该镇加祥街一户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其养鸭方法特别讲究:先是给小鸭喂食淡水小鱼虾或蚯蚓、蟑螂,约二个月后,小鸭羽毛初上时,再以小圈圈养,缩小其活动范围,并用米饭、米碜掺和捏成小团块填喂,20天后便长成肉鸭。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加积鸭的烹制方法有多种,但以“白斩”(又称“白切”)最能体现原质原味,因此最为有名。 “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 肉肥膏满著称,与文昌鸡、与积鸭、东山羊并列为海南四大名产。“和乐蟹”的烹调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 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东山羊地方风味莱。用特产万宁东山岭的东山羊肉,配以各种香料、味料,经过滚、炸、纹、蒸、扣等多种烹调法精制而成。 另外“曲口海鲜”产于东寨港,“石山羊”产地海口市琼山区羊山地区,“临高乳猪”产地临高,“海南粉”产地海口市灵山镇,“抱罗粉”产地文昌抱罗镇,“后安粉”产地万宁后安镇,“清补凉”等都是海南特色美食。

二、海南有哪些特色产品?

主要的海南特产

A:海南特产手工艺品

椰雕 旅游标志系列纪念品 珊瑚盆景 贝壳系列产品

蝶翅画和其它动植物标本系列产品

牛角雕 海水珍珠 天然水晶 海南红豆 民族工艺品 木画、木雕 条纹珠 金刚珠 佛珠 星月珠 琼珠 藤器

B:海南特产土特产品

椰子食品 咖啡 腰果仁 胡椒 牛肉干 热带果脯及鲜果

鹿制品 海产干品 特色茶

C:海南特产热带水果

菠萝蜜 橙子 番荔枝 番石榴 海南柚子 菠萝

红毛丹 黄皮 荔枝 黄椰子 榴莲 龙眼 芒果

人心果 枇杷 木瓜 香蕉 水葡萄 杨桃 腰果

山竹子 鸡蛋果 柠檬 酸豆 蛋黄果 糖椰子 猴面包

西番莲 神秘果 椰子 橄榄

三、海南有什么民间艺术?它具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我就对了,专业级别的回答

1、海南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中国海南省的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大概有300多年的历史。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

2、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3、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传唱。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4、临高木偶戏

临高木偶戏是人偶同台演出的木偶戏。它主要流传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儋州、澄迈地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5、黎族、苗族民歌

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差不多男女老幼都会唱,特别在喜庆的日子里,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平日的生产劳动中,也会即兴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内容以情歌占最多数,如《抗婚歌》就是一首叙事长歌。还有劳动歌、婚礼歌、盛典歌、“做鬼”歌等。 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用黎语唱的传统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唱的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歌。黎歌有一套优美的曲调,类似唱腔,如琼中、保亭两县的“罗哩调”,琼中县的“水满调”等

6、黎族、苗族舞蹈

黎族的舞蹈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民间舞。在许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前者有捉鬼舞(即“驱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即“跳竹竿)、锣鼓舞、逗娘舞、钱铃双刀舞、钱串领舞等;生产舞有舂米舞等。

7、儋州山歌

澹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美称,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澹州置郡前后,民歌就开始流行了,尤其是在唐、宋年代更为盛行。 澹州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几乎都是顺手拈来,随口而出。“一人歌起众人应,一人歌止众声停”。(澹州志)载:“春则秋千,会邻峋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

8、临高哩哩美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国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渗透着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它不仅是海南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渔歌,甚至连一些外国的渔歌艺术也只能望其项背。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海南鼻箫

海南鼻箫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是用五指区特产的白竹制用而成。箫管约60厘米长,两端各有一小圆孔,距两端约10厘米处也各有一小圆孔,共有4个小孔,可以奏出7个音节,为适应鼻孔运气吹奏,箫身很细,直径只1厘米左右。鼻箫音质很好,曲调优美,别具一格。边棱音气鸣乐器,箫用鼻吹故称。吹孔设於管端节隔中央,流行海南岛黎族,黎族语也称“虽劳”、“屯卡”、“拉里各丹”。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

10、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乐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它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是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11、剪纸

民间剪纸在海南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1996年11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因民间剪纸的普及和成就,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我省的剪纸作品多次到岛外国外展出和比赛,把椰风海韵以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可以说,海南民间剪纸艺术是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和群众基础的,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12、黎族织锦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的“黎单”,“黎幕”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

13、东方军歌

军歌,乍一看字眼,很容易被人误解为部队里士兵们常唱的那铿锵有力、豪情万丈之歌,其实不然,此“军歌”非彼军歌。“军歌”,是海南民歌中的一种,是海南省西南沿海三市一县以汉九龙县地(今东方市罗带、八所为中心区域)的10多万军语人口地区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是用军话演唱的传统民歌。

“军歌”,顾名思义,就是用军话演唱的民间传统民歌。“军话”是古时候,从大陆流落来海南的军族、仕宦所留下的语言,他们繁衍生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当地群众在唱民歌的时候,习惯用军话,以军话语音为准。

军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海南民歌的品种之一,它同黎族民歌、儋州歌汇成海南“歌海”三支主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军歌”不但有诉军谣,还有传统的演唱时节。据《昌化志》记载:“春则秋千,邻峒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同唱军歌,欢歌互答,应付如流……”。由此可见,古时“军歌”已普遍出现青年男女对歌的场面。

还有类似叮咚、巴乌,竹竿舞、牛角乐器等等艺术形式,还有很多,总之海南民间文艺形式多样、丰富,但大多处在保护的边缘。

四、海南有哪些明间美术?

三亚市碧海蓝天美术馆展厅人流不断,“蔡蔚画风———三亚海滩休闲系列油画作品展”正在举行,人们争相目睹蔡蔚这位三亚本土画家首次举办的个人作品展。自今年4月正式开馆,三亚市碧海蓝天美术馆每隔一到两周就举办一次书画作品展,渐成三亚民间新的书画交流平台。

作为三亚市首家民间美术馆,碧海蓝天美术馆从一开始就搭建起书画交流沙龙,举办省内外书画名家作品展,积极地为民间的书画文化交流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已有8名省内外的书画名家进驻碧海蓝天美术馆,常年在馆里写字作画。

本次国庆长假期间,三亚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在美术馆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法美术大赛暨三亚市第二届“书画活动月”活动获奖作品展,共计接待了3000余名市民和游客参观。每天都有三亚当地数十名书画爱好者来到美术馆,聚在一起品茶香、赏书画、论雅致。 ...

五、海南有哪些土特产

1、琼中绿橙

“琼中绿橙”是琼中县1988年从广东引进的廉江红橙,先后经过“琼中红江橙”“琼中红橙”“海南绿橙”的叫法,在琼中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逐步的品种改良。

2003年正式更名为“琼中绿橙”。先后被评为“海南优质农产品”、“海南名牌产品”,2003年被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制定产品、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组委会制定专用水果。

2、屯昌黑猪

屯昌黑猪是屯昌母猪与美国杜洛公猪杂交繁育的二元杂交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脂肪洁白、水分少、瘦肉胶质高,生长充分、味道鲜美的特点,广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屯昌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三亚芒果

海南三亚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发展热带水果产业成为可能。三亚市农业局局长王宏良介绍,近年来,三亚进一步加大热作科技扶贫力度,努力拓宽热作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强热作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

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培训和座谈等方法,开展芒果、香蕉、橡胶、槟榔等各种热作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的广泛种植使三亚很多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仅南田农场,就涌现了近千幢“芒果楼”。农业部还授予三亚“中国芒果之乡”称号。

4、永兴荔枝

永兴荔枝是海南海口秀英区的特产。永兴荔枝: 永兴镇历来素有“荔枝之乡”美称,该依托独特的火山资源生态优势,保存着不同类型品系的原生荔枝约万株,堪称世界原生荔枝资源博物园。由于汲取火山地带土壤中的多种矿物元素,永兴荔枝果大、核小、味美、色艳,常食还有保健功效。

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大丁香、紫娘喜、无核荔枝、玉潭蜜荔等,其中南岛无核是永兴荔枝中的极品,为世所罕见的珍贵无核种质,被誉为“中华第一荔”。

5、永兴黄皮

海口永兴镇是世界黄皮原产地之一,其野生黄皮林生长年代久远,是世界黄皮种质资源基因库之一。永兴大力发展黄皮产业,从野生黄皮林中精选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改良、驯化培育,不断提升无核黄皮、大小鸡心黄皮质量,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更是培育出了世界独有的本地黄皮品种。

真正造就了海口永兴黄皮的“人无我有,独一无二”,也让永兴黄皮的清香传遍了整个琼岛。2016年,永兴黄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