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节旅游市场什么情况?

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排名靠前。春节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百姓有钱、有时间、有心情去旅游;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让旅游市场朝着“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方向健康发展。今年的春节旅游市场与往年又有不同,呈现出“三多三少”的基本特征。

游客量增多,旅游安全事故减少

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2.1%,旅游人数再创新高。都市休闲、海岛度假、冰雪游、避寒游、自驾游受游客欢迎,中远程旅游和本地休闲两极分化特征明显。今年春节自驾车出游、个性化出游比例高,旅游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与交通部门联动,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管理。截至目前,未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件。

为充分保障假日旅游安全,国家旅游局及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在节前、节中始终绷紧安全弦,联合相关部门,全力确保安全这个底线。

节前,国家旅游局面向全国旅游系统发布了《假日旅游工作导则》,对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检查及培训、信息提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量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带队检查了部分旅游企,对与游客紧密相关的食品安全、消防、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了检查,还联合中国气象局重点针对游客发布了假日天气情况。假日期间,国家旅游局通过多个渠道对全国旅游安全工作保持监控状态,其间针对我国台湾花莲地震、马尔代夫安全风险等情况第一时间向广大游客发出了安全提示。

此外,各地也大力落实旅游安全工作,比如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组成3个联合督查组,分赴6地市重要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山西省旅发委积极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涉及旅游的交通、消防、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等领域,以及旅游节庆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事实证明,各地坚实的安全保障工作经受住了假日客流考验,比如近日大雾、降雪等天气对多个景区产生影响,但是各景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导游客,没有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件。

理性消费增多,不文明行为减少

今年春节旅游市场,记者发现,很多游客选择了“提前、延后”错峰出游。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广大游客也在不断“成长”,出游时间安排、消费理念等不断优化。

国家旅游局的相关统计显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游客消费更加理性,时间安排更加合理,假日统计显示假期拼假“提前、延后”错峰出游特征明显。旅游消费更加理性,假日期间未有涉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大范围负面舆情。据了解,春节假期后半段出发的团费价格普遍较前半段下降20%到40%,逐渐回落至平日水平,很多游客选择后半段出行。出境游客也从“买买买”向更加深度的旅游体验发展。

此外,节日期间,记者在部分景区看到,广大游客的举止越来越文明了,自觉收垃圾、自觉排队,相互之间彬彬有礼……文明旅游渐成风尚。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旅游局连续四个季度推出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先后启动了“文明旅游行业先行”、“文明旅游进校园”、“文明旅游进企业文明旅游我引导”、“文明旅游进乡村”主题活动。与此同时,在300多个城市和乡村,开展近500场文明旅游公益宣传活动。

在加强正面引导的同时,国家旅游局还通过“黑名单”方式惩戒游客不文明行为,就在春节前,国家旅游局把1名机舱内吸烟的游客和2名破坏生态环境的游客列入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引起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此外,为持续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国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部门积极组建旅游志愿者队伍,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如今在景区、机场、会展场馆等区域都可以看到旅游志愿者的身影。

优质服务增多,涉导游领队和旅游购物投诉比率减少

多地景区景点、休闲街区在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支持下,提前预警预报,合理安排导流,使游客旅游舒适度明显增加。各级旅游委员会为规范和监督好春节旅游市场秩序,严格排查和整治旅行社不合理低价以及景区、酒店安全等问题。节日期间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联合执法,为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从12301投诉看,涉及导游领队和旅游购物的投诉比率较去年有所减少,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有大幅提升。

“过年这几天更忙了,一点不敢松懈。”安徽黄山景区工作人员在节日期间接受采访时说。这也是很多旅游工作者的心声,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游客带来了优质服务。假日市场的平稳运行并非一蹴而就,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了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和“秋冬会战”,掀起了一场旅游市场整治风暴。截至1月20日,全国共检查旅游企业6.1755万家,立案2911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563.4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52家。同时,国家旅游局还积极引导和推动旅游重点地区加快建设“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机制。截至1月20日,各地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311家,旅游巡回法庭496家,工商旅游分局239家。

目前,春节旅游市场告一段落,但是节后仍然有大量出游人群,旅游业界丝毫没有松懈,在分析总结的同时,各地已经开始落实节后各项工作,力争将旅游市场的“三多三少”趋势延续并扩展下去。

2018年春节处境旅游价格会上涨多少?

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高于2017年的暑期旺季和十一黄金周的价格指数,与2017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上涨4.5%。出境旅游价格指数大幅上涨,主要反映出春节黄金周期间出境旅游的需求十分旺盛。从团队游产品来看, 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日均价格排前十位目的地为马尔代夫、新西兰、斐济、澳大利亚、夏威夷、法国、加拿大、毛里求斯、德国、阿联酋。

从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市场总体情况看,表现出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1)2018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价格指数达近年来的最高值,反映出今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需求非常旺盛;2)近程亚洲目的地是出境游热点,价格环比涨幅超50%;3)中远程目的地中,大洋洲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中东非洲(特别是阿联酋迪拜)是出游小热门;4)热带海岛游受青睐,价格涨幅超40%;近程海岛目的地如普吉岛、巴厘岛、塞班岛价格涨幅近50%;5)出境旅游产品中,适宜家庭旅游的产品、亲子游产品和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数量明显增多;6)从春节黄金周期间的出境旅游市场产品结构看,反映出在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旅行社重视开发优质旅游产品,目的地的优质旅游供应商资源越发受到欢迎,出境旅游从供给侧方面正在转型升级。

中国旅行社协会将进一步有效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测和趋势预测,引导旅行社企业科学设计和合理定价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第一道关口”作用,加强对会员企业“不合理低价”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广大游客合法权益,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优质旅游发展内涵,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发展质量。

海南春节旅游消费环境调查有什么不同?

“别人过年,我们过关”

——海南春节旅游消费环境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如何?为何当地干部会感觉“别人过年,我们过关”?以往发生的欺客宰客等现象是否已经消除?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三亚、陵水、海口等地,对海南备战“春节黄金周”的情况进行调查——

临近春节,大量人口涌入海南。流动人口突增,带给海南旅游收入的同时,还带来了压力,物价上涨、交通拥堵……这些压力将在“春节黄金周”期间达到顶峰。每年“春节黄金周”都是海南的“赶考大关”,备战期长达两个多月。

破解“南热北冷” 实现均衡发展

海口“春节黄金周”游客数量并不比三亚少,但海口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接待能力远高于三亚。面对庞大的游客群体,海口比较从容

2月3日,吴伟良一家四口乘坐飞机抵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但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并非海口。在机场拿到行李之后,一家人步行十多分钟,转乘海南东环铁路动车前往三亚。两小时后,他们将入住早已预定好的位于海棠湾的酒店,开启长达20天的“春节游”。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飞抵海口之后转乘动车到达三亚的出行路线。目前,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站的候车人数是平时的十余倍,大部分旅客由此南下,前往三亚、琼海等地。

“我们从始发站海口东站出发时,车上的空座还很多,但是经过美兰站后车上就满座了。”海口市民符美林说。

海南春节旅游“南热北冷”格局依然明显。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海南接待游客515.76万人次,其中,三亚市的7大景区接待游客就达101万人次,大三亚旅游圈春节期间的游客接待量达到海南总量的三分之一。三亚稳坐海南春节旅游市场的“头把交椅”。

“头把交椅”并不好坐。记者2月4日在三亚采访时发现,这里的交通十分拥堵:在个别繁华路口,当红灯亮起时,志愿者们在斑马线上拉起绳索,阻挡意图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每个路口有四五名交警,忙碌地维持交通秩序。

在三亚火车站,旅客想要打到出租车并不容易。在出租车候车区,几名黑车司机正和游客商量着价格。没有揽到客人的黑车司机们骑坐在候车区栏杆上闲聊,一旁则是焦急等待正规出租车的旅客。“早晚高峰期,我们基本不在市区跑,根本走不动,到了春节前几天,堵得更严重。一个70多万人口的小城一下子来100万人,能不堵吗?”三亚市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与交通情况相比,来三亚度假的“候鸟”们更关心物价。“我和老伴连续7年来三亚过春节,这里气候、空气都好,就是吃菜太贵,白菜3元多一斤。按照我的经验,春节的时候菜价还要翻倍。”今年76岁的陈凤朝来到三亚后一直想念着家乡东北的大白菜。

属于大三亚旅游圈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也面临着压力。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陵水境内的南湾猴岛景区,通往景区的缆车前挤满了游客,游客王浩斌等待了一个小时仍没有乘上缆车,他最终和许多游客一起选择乘坐小船。“太火爆了,这还没到春节呢,怎么会这么多人啊!”王浩斌说。

三亚市政府一位干部用“别人过年,我们过关”来形容他们的压力。面对“春节黄金周”,三亚市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与此相比,省会城市海口的压力则小很多。

海南旅游业内人士分析,海口“春节黄金周”游客数量并不比三亚少,但海口市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接待能力远高于三亚。面对庞大的游客群体,海口显得比较从容。

如何让三亚轻松“过年”?需要破解“南热北冷”的困境。“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游客到海南旅游,多数集中在海边。就三亚来讲,多数游客在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说。

如何让游客均衡分布在海南不同地区?“我们希望通过推进‘全域旅游’来改变这一困境。”沈晓明说,一是通过推进“百镇千村”建设,挖掘遍布海南全省,尤其是中部地区的村镇旅游景点。二是建设“环岛旅游公路”,将50个左右的滨海景点串联起来,从世界各地邀请规划设计师建设50个左右旅游驿站。

三亚春园海鲜广场内设置了公平秤,但经常被游客忽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何伟摄

“未来,进入海南岛的游客有三分之一在海边,享受碧海蓝天。三分之一的游客在中部山区,体验热带雨林的魅力。三分之一的游客邂逅在环岛旅游景点。届时,海南全域旅游态势基本形成,游客格局基本合理。”沈晓明告诉记者,这是海南省政府2018年重点推进的工作。

“重典”初显成效 仍需加强管理

三亚市“重典治旅”已有多年,“零容忍”“一次性死亡”“创纪录罚款”“加强部署”等词屡见不鲜,但仍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事件发生

破解“南热北冷”,仍需长期的规划和市场培育。面对将至的2018年“春节黄金周”,三亚的压力并未缓解。目前,三亚全市上下已从“备战”状态转换成“应战”状态。

1月4日,三亚市通过了《2018年春节黄金周和旅游旺季综合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提出“四位一体”依法治旅总体方案。

“三亚市民游客中心”是“四位一体”依法治旅的作战指挥中心。三亚市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春园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承担着接受旅游投诉、免费资料索取、免费信息咨询、免费上网查询的任务,“如果接到游客投诉,我们马上能够联系到执法监督部门前去了解情况,进行查处”。

目前,三亚市已形成从受理咨询投诉、执法监督,到案件审理调解的“一站式”旅游监管链式服务。在此基础上,三亚市实施“重典”,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违法商家“一次性死亡”是三亚所实施的“重典”之一。2017年11月,有游客反映三亚凤凰侨源海鲜饭店和三亚凤凰鑫城渔家餐厅存在缺斤少两、欺客宰客的行为。经三亚市旅游警察暗访发现,两家海鲜店在公平秤上动了手脚。

针对此种行为,三亚市“下了狠手”,三亚市工商局对两家餐厅实行“一次性死亡”,直接吊销营业执照,商家相关股东及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得担任同行业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股东。

2018年“春节黄金周”,三亚市欺客宰客商家“一次性死亡”的“重典”仍然有效。而且,三亚市物价局加强了对旅游购物场所经营企业的价格监管,对于经营者价格违法行为最高将处50万元罚款。三亚市还专门制定了《三亚市诚信旅游服务巡访工作方案》。巡访工作组将主要走访景区景点,摸查家庭旅馆、客栈住宿情况,走访旅行社落实价格备案制度,了解“零负团费”和使用“黑车”“黑导”以及非法一日游等情况,调查海鲜排档欺客宰客、潜水公司高额回扣等情况。

近日,三亚市发改委召开了2018年春节期间旅游饭店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要求旅游饭店依法经营、明码标价,不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

三亚市“重典治旅”已有多年,“零容忍”“一次性死亡”“创纪录罚款”“加强部署”等词屡见不鲜,但仍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事件发生。根源在哪?

“旅游市场涉及的产业、行业太多,‘重典治旅’震慑了违法分子,促使旅游市场秩序整体向好,但纵深不够,旅游各环节、细节还需要加强管理。”三亚市导游冯佳宁说。

到三亚度假,吃海鲜必不可少,海鲜市场也成了欺客宰客的多发地带。三亚市为此出台了多项规定以规范海鲜市场秩序。以三亚市工商部门为例,该部门强化科技监管,构建海鲜排档电子网络监管平台。在已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电子点菜系统、POS机收银等系统和网上公布海鲜排档经营信息的基础上,推进海鲜排档手机短信(微信)咨询举报平台和“三亚海鲜直通车”网络评价推广平台建设,并推动海鲜排档电子网络监管模式向其他专业市场延伸。

2月4日晚,记者在三亚春园海鲜广场看到,每一个称海鲜的塑料筐上都标注着“诚信筐 放心称 少一两 赔一斤 再罚100元”的标语,在海鲜购买点放置着公平秤。记者观察到,40分钟内约有30余名游客购买了海鲜,但未有一人在公平秤上称重。

“海鲜离不开水,有些商家不将水沥干即称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陈恒表示,三亚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还需在细节上下功夫。

产品日渐丰富 低端游仍盛行

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是三亚旅游业共同努力的目标。2017年,海南省提出以不合理低价游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整治

在三亚,游客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旅游体验:低空游、婚庆游、潜水游、游艇邮轮游……三亚已打造出“海、陆、空”立体综合游的旅游业态。

记者在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了解到,1月18日上线的房车营地受到游客青睐。据介绍,房车营地占地面积约60亩,将以大小洞天自然文化、浪漫海岸环境为依托,实现景观观光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完美融合,最终形成以露营地为依托,以户外运动、观光体验以及相关业态为支撑的综合性自驾游露营基地。

“这次来三亚,我印象最深的旅游项目是‘海陆空一日游’,乘坐直升飞机从低空饱览国家海岸海棠湾的旖旎沙滩,俯瞰北纬18度的湛蓝海岸线,这感觉非常棒。”游客吴莉莉说。

“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是三亚旅游从业者共同努力的目标,不仅旅游发展模式要创新,旅游产品也要创新,‘海、陆、空’三栖海岛游玩模式及‘三点一线’的高端定制产品将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将继续探索,寻求更全面的与全域旅游相结合的定制路线,延展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三亚市旅游协会执行会长关铁山表示。

三亚也在努力探索与国际旅游接轨。2月1日,太阳马戏《阿凡达前传——魅影骑士》在三亚上演。这是太阳马戏这一全球顶级的演艺节目首次入驻三亚,为三亚春节前的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与高端、大气、国际化的旅游产品相比,海南低端旅游产品仍然盛行。2月2日,来自山西的“候鸟老人”段武安接到了一则广告,“兴隆两日游,团费仅需20元/人”。“因为很便宜,所以和老伴一起报了名。”段武安告诉记者,而当游客交钱入团后,导游则提出了各种要求,“必须在购物店里待够规定时间才能离开”“适当购买当地特产”等。

1月31日,海口市旅游委针对海口旅游市场中出现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约谈了多家旅游企业负责人。海口市旅游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海口市共接旅游投诉530起,其中投诉旅行社205起,投诉酒店63起,投诉导游49起,投诉景区37起,其他类投诉176起。行政处罚企业24家及旅行社从业人员10名,处罚金额共计105.8万元,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1万元。其中,投诉导游和其他类投诉大都由“低价团”引起。

在2017年海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海南省提出以不合理低价游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整治。查处和关闭一批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发布“不合理低价游”信息的旅游网站和广告。同时,严查合同签订,切断“不合理低价游”链条。严查旅游景区、旅游演艺、旅游购物场所以高额回扣揽客欺客行为,堵住“不合理低价游”源头。定期汇总涉旅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

海南旅游业内人士认为,游客贪图便宜为“不合理低价游”提供了生存空间,但如何从制度上彻底消除“不合理低价游”,需要海南省旅游部门进一步探索研究。

应该感谢春节给你们带来了生意。

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什么影响

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因为疫情,2019年到2022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假期的内旅游出游是73.9%,2019年到2022年期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疫情期间从城镇失业率来看,2020年以来城镇失业率波动性较于2019年波动率增加,2020年2月城镇失业率达6.2%,直到2021年10月降至4.9%后,之后失业率再次升高,截至2022年3月,我国在城镇失业率达5.8%,仍远高于自然失业率经验值2.5%,更高于2019年年末登记失业率3.62%。失业率大也带动消费率低,所以19年~22年春节消费变化受疫情影响。

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据报道,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在2月8日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假日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收入47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12.5%,旅游市场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旅游市场热度高,举家出游占主流。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今年春节旅游市场持续红火。调查显示,2018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出行。

二是中长线游需求旺,周边休闲成新潮。春节期间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有65.9%选择了国内中长线旅游,比例最高。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行的重要动机。选择近郊旅游的居民比例达34.5%,表明春节期间探亲团聚、家庭短途游将升温。

三是休闲游超观光游,旅游体验受关注。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选择度假、休闲排解工作压力的游客占到有出游意愿居民的50.5%。

四是时空选择更自由,消费选择重理性。随着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持续落实,居民更偏向于选择错峰休假。调查显示,提前出游和延迟返程的比例越来越高,春节旅游市场有突破假期、向节后拓展的趋势。

2018年春节国内旅游将达多少亿人次?

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保障、文化活动、假日旅游等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介绍相关情况。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8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保障、文化活动、假日旅游等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在会上表示,春节是探亲访友、阖家团聚的节日,家庭游特色明显。综合旅游市场预订等情况预测: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同比增长12%,预计将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60亿元,同比增长12.5%。

王晓峰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成为广大群众度过春节的重要方式,春节旅游市场将持续红火。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出行。交通的便利以及旅游产品的丰富,使得南北方的人们在过年期间,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感受季节在旦夕之间交替的乐趣。北方人热衷到海南晒太阳,南方人则选择到北方看冰雪,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游的重要动机。调查显示,在春节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65.9%选择国内中长线游,比例最高,三亚、哈尔滨分列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前两位,海岛游、冰雪游热度最高。52.7%的游客选择了家庭自助游,34.5%选择近郊游,显示出越来越多久居都市的城里人愿意在过年期间,到乡村农家院或客栈民宿感受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带来的乡愁,体验浓浓的年味。此外,都市旅游方面,二、三线城市商业街区、博物馆、主题公园、游乐场、动物园、庙会有望迎来大量游客。

王晓峰透露,据调查显示,度假休闲超越了景点观光成为居民春节假日出游的第一动机。选择度假休闲排解工作压力的游客占到50.5%,选择观光、增长世面的游客占48.9%,温泉游、养生游等康养休闲游最受游客关注。此外,以发现和探索为出游动机的游客占比达到36%,表明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追求旅游品质。与冰雪游相结合的运动休闲产品,与研学游相结合的高科技体验产品,与家庭游相结合的生态采摘、美食品尝等个性化高、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备受欢迎,有望迎来更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