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城人均消费排行榜出炉,国内哪些城市最会花钱?
35城人均消费排行榜,其实算不得严格的排行榜,因为他们采集的数据不够全面,有部分数据是通过其他数据测算得出,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不过,这个排行榜对于我们了解各大城市的消费情况,确实很有参考意义。看了这个排行榜,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各大城市的消费情况。至于国内哪些城市最会花钱,就看我们从什么角度出发。不同的角度,我们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从人均消费支出总额的角度来看,最会消费的城市是上海,他们去年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万5千。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深圳和北京,都超过4万3,第四名是广州4万2。至于第五名到第十名则是:杭州、珠海、佛山、厦门、长沙、东莞。这里面,不得不表扬一下广东,十个城市,有五个是广东的。
如果从人均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GDP)来看,根据人均消费支出总额来排行的十大城市,大部分都要靠边站,只有上海、东莞、佛山三个城市可以入榜。从人均消费率来看,最会消费的城市是温州,它的人均消费率是47.89%。这意味着温州人每产生1万元GDP,就会消费掉将近5千元,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哈尔滨的数据也非常接近,具体是47.84%。
人均消费率从第三名开始,百分比下降得比较厉害。第三名是沈阳,他的百分比是38.51%,至于第十名是28.2%,这个城市是佛山。第四到第九名分别是:天津、石家庄、兰州、东莞、呼和浩特、上海。这些城市比较分散,天南地北都有,不像人均消费支出总额的排名基本上都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二、广州消费水平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说吧:
衣:在广州逛街买衣服一般在上下九、北京路、流行前线几个地方(个人来说),上下九价钱比较大众化30-100元也能选到不错的衣服;北京路多是名牌,好看的衣服大多需要100-200;流行前线大多是年轻人去的,衣服有很多比较in的款式,不过要会砍价才行。广州在很多街上都有卖衣服,价钱跟质量大相径庭,看个人需求。
食:你在公司包食宿就比较好啦,如果出去外面吃一顿盒饭也要5块左右,吃个高档一点的快餐则要10-20元。四五个人上最普通的馆子点菜的话则要100-150不等,如果要吃西餐、自助之类就准备好每顿50以上/人吧,贵的有100多。
住:你的公司提供住的话建议没事不要出去外面租房啦,因为广州的房租的确比较贵,市区内30平方带张床的单人套间每月至少也要500,70-80平方带基本家电的则要1500-2200一个月(视地理位置而定),而100平方多的则要2500以上。如果不带基本家电的房间(吉屋)要便宜些,不过自己购置家具也比较麻烦。
行:广州坐车的钱感觉并不便宜,搭乘公交车2元/次,如果要转车的话来回就需要8块了。地铁2元起步,一般每3个站加一元。出租车(面的)起步价8元,送3公里左右,之后每公里加2.6元。广州现在摩托市区基本没有,只有出入郊区才有打摩的,一般价钱为面的的1/3。
像我这样一个普通大学生一个月花费800左右,当然期中有些是跟同学出去吃几顿好的或者买些衣服电器的。既然你公司包吃住就省下大量的开销,主要消费看你平时出来活动消费的频率了。
三、广东省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1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3元,同比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9.7%,增速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7.4%。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54元,同比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49进一步缩小至2.46。
按收入来源分,2021年,广东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0777元,同比增长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8.4%,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经营净收入5729元,同比增长13.7%;人均财产净收入5831元,同比增长9.2%。人均转移净收入2656元,受翘尾因素影响,同比下降6.1%;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2.5%。
2021年,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589元,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21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12元,同比增长16.8%,两年平均增长8.7%。
按消费类别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242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强力反弹;衣着支出、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迅速恢复,分别为1278元、716元、1901元,同比分别增长22.4%、20.3%和13.3%;交通通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也逐步回暖,分别为4165元、10485元、8190元、1614元,同比分别增长9.3%、8.9%、5.9%和3.4%。
与2019年相比,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八大类两年平均增速呈“七升一平”态势。其中,增速最高的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则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居住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衣着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7%、4.2%、3.6%、3.5%、1.7%、1.5%。
四、2011年广州市人均生产总值是多少
经济总量
2011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303.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06亿元,增长3.1 %;第二产业增加值4532.52亿元,增长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7567.54亿元,增长11.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65∶36.84∶61.5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38.8%和60.7 %。
财政收支
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375亿元,增长15.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48 亿元,增长20.3%。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85.73亿元,增长21.2 %。
五、广东省二零二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按收入来源分,2021年,广东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0777元,同比增长10.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8.4%,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经营净收入5729元,同比增长13.7%;人均财产净收入5831元,同比增长9.2%。人均转移净收入2656元,受翘尾因素影响,同比下降6.1%;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2.5%。2021年,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589元,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21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12元,同比增长16.8%,两年平均增长8.7%。按消费类别分,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242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强力反弹;衣着支出、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迅速恢复,分别为1278元、716元、1901元,同比分别增长22.4%、20.3%和13.3%;交通通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也逐步回暖,分别为4165元、10485元、8190元、1614元,同比分别增长9.3%、8.9%、5.9%和3.4%。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货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六、广州的大小面积,人口,历史意义,气候,位置,以……闻名
广州概况
1.自然地理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广州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凡是来广州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充分感受、亲身体验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节日广州不愧为花的城市!
2.面积与人口
广州市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十区和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737.67万人。
3.历史渊源
在今天,提起广州,人们会很容易、很自然与现代、时髦、繁华、富裕、美丽联系起来。其实,广州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嚣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开始、广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历史。而世界历史名城中,除古罗马、雅典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均比广州年轻。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统一岭南后建立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禹,位于今天广州仓边路、越华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带的老城区内。钱正朝任命任第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有人考证后认为“任嚣城”就在今越秀区仓边路一带。秦末汉初,赵佗继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帝,建赵佗城。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领大军,出师岭南,废除南地国,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设在番禺(即今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东部分设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
4.五羊传说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广州有几个美丽的别名,我现在就考一下你们,看能不能说全。对,大家说得都对,广州又称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简单介绍过了,不过大家知道和记住花城,更多的是通过已故中国四大散文家之一货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收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而记住广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么,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穗城”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 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后来广州的百姓还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观”来纪念这五位造福广州的仙人。你们若不信,可到五仙观的东侧看看,至今那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脚印状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迹”。你们还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里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诉人们,广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人可能会想:在这个神话传说中,仙人们为什么骑的是羊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为什么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神秘?
不错,在这个神话传说背后,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仙人骑着羊而来,仙人五数、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说为什么是羊,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畜牧学家已经证明,广东的羊来自北方,这就说明五羊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就开始南迁,并给岭南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证明了广州很早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也许有人还会问,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猪什么的带来呀,为什么单单是把羊带来呢?这可能是由于路途遥远。猪的行动缓慢、成批驱赶不便,再加上在古代传说中,猪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许多民族的图腾和始祖神,很少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家畜来饲养。相对于狗和猪来说,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至今广东仍有“种姜养羊,本少利长”和“羊不离胎”之说。加上它行动快速,便于驱赶。可见,五羊神话中的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方而来之外,还有心理、道德和经济上的考虑。羊成为当日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巳成为广州的城徽标志。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羊城”这一别称,已渗透到广州生活的各方面:书有《羊城古钞》,刊有《羊城古今》,报有《羊城晚报》,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许多楼字商标、公司社团、名胜古迹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观”如今尚存,“仙人拇迹”依然可见;仙湖街、仙邻巷、五仙门等都还粘有一点“仙”气——“五羊仙”的神话,可谓影响深远。
5.经济发展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著名的商埠,它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92年开始,广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10大城市的第3位。尤其是“九五”以来,广州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为显著增强,为国家、为广东省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
2004年,广州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1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81∶44.16∶53.0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为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6.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广州明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从1998年秋开始,广州开始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中变” 、“2010年实现一大变”的战略。“九五”时期(从1997至2001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总额达610亿元,相当于前8个五年计划总和的3倍。现在广州已全面成功实现了“一年叶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城市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在短期内城市面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不仅是广州城建史上的奇迹,就是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也不多见。
“小变” 、“中变”的成果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赏,而且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01年12月3日.广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光荣称号,捧回了被国际上称为“绿色奥斯卡”的大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人口最多的城市,为我国争得了荣誉。2002年5月26日,广州又成功入选全球40个“2002年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7月,荣获该奖项十佳奖。
7.人民生活
广州的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迎度快.充满活力.广州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等9大城市居民相比,广州人最会挣钱也最能花钱。广州人挣钱花钱全国最多。
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1025元,增长9.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84元,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62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3121元,增长13.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653元,增长18.5%,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3元,增长5.8%。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
8.民俗风情
到一个地方旅游,无非是观赏和了解那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名山大川与风土人情。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市,我们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和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岭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广州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建筑、商贸、语言、岁时节令、婚姻、祭祖、礼仪、娱乐等。由于广州自古就是一个移民色彩很浓的城市,广州民俗风情也处处体现了一个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韵味和魅力:丰富多彩、活泼多样,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多元文化撞击的火花。至今,广州民俗中仍保持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其中有中原汉人的古风遗韵 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禀赋。
同时,由于广州地处南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最先接受海外民俗文化的影响,这又使得广州民俗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他们一面过传统的春节,一面过西方的圣诞节;一面游街,又一面给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饮功夫茶,又一面吃汉堡包、寿司、喝鸡尾酒;一面舞龙舞狮,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面穿牛仔裤、露背装,又一面复兴旗袍和香云衫;一面操着电脑预测市场风云,一面又供着财神、占卦算命。处处体现出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最能体现广州民俗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广州人喜欢上茶楼饮茶,是全国闻名的。广州人清晨见面打招呼时常说“饮茶未了”(意即“饮早茶了吗?”)可见广州人对饮茶的喜爱。广州人的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世纪初,广州的茶楼从低矮简陋的茶寮中崛起之后,“饮早茶”的时尚,风靡了珠江三角洲。到处茶楼林立,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就连郊区的小村镇,也无一处没有茶居(楼)。改革开放以后,广州的茶楼业更加发达。现在,广州的茶楼、酒家巳发展到近2万户,遍布大街小巷,不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尝到“三茶二饭”。从‘饮早茶”发展到“饮下午茶”到晚上的“饮夜茶”,档次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精致。而向往开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广东的生活习尚为乐,于是南至天涯海角,北达内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广式茶楼。到后来“老舍茶馆”根深蒂固的古都北京人 盖碗茶艺高超的成都人,都学广州人“饮早茶”。广州茶楼之风,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
再就是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州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 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现场所难以品位的。还有那元宵灯会,剔透玲拢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广州七夕风俗之纤巧,重阳登高之踊跃,冬至节日之隆重(广州人谓“冬至大过年”)。
广州的银龙舟,与别的地方赛龙舟不同。别的地方大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州赛龙舟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民间的传统节日。
广州的波罗庙会也有别于其他的庙会,它是为了纪念海神的诞日,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
著名的沙湾飘色是南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独特惊险的戏剧人物造型饮誉国内外。
麻车火狗是有6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表现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盘古王诞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盘古王,位于花都的盘古王庙更是万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9.著名侨乡
广州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又是全国华侨人数最多的大城市。据统计,全市有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他们分布在5大洲116个国家和地区,聚集比较集中的有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地区和澳大利亚,港澳同胞83万人。全市还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100多万人。
广州向海外移民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广州人的足迹很早就散布世界各地,并定居下来,成为华侨、华人。据资料记载,唐代以后侨居外国的广州人日渐增多。康熙中叶,海禁开放,出洋谋生者更多。到了近代,广州出现了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其主要原因:一是广大人民生计日益艰难,又不堪清政府的迫害和屠杀而出洋,19世纪50、60年代,清朝广东当局以残酷的屠杀手段,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许多起义的参加者及其亲属,辗转逃徙海外避难,在异国他乡定居;二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急需劳动力,到中国诱骗华工,据统计,仅1848~1852年的5年间.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被诱骗的华工就达3万余人。
广大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对祖国和家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热情支持、积极投身祖国的革命运动和一切爱国活动,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以及一切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广大爱国华侨几乎无役不与,不少人毁家纾难、抛头洒血。二是积极投资兴办近代工业企业,揭开了广州兴办民族资本企业的帷幕。1860年,秘鲁华侨黎某等在广州创办万隆兴出口行,开华侨投资的先河。1872年,南洋华侨陈启沅在南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接着,旅美华侨创办了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20世纪初,马来西亚华侨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橡胶企业,美国、加拿大华侨投资创办了广州第一个公共汽车公司等。三是广泛地传播西方文化,促进了广州中西文化的交流。
(二)广州特点
关于广州,有许多美誉和雅称,比如“中国的南大门”、“花城、羊城、穗城”、“水果之乡”、“华侨之乡”、“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著名商埠”、“不夜城”、‘移民之城”等等,这些称呼和概括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广州的特色和魅力。
广州的特色。有人归纳为“十大”特点,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都、二城、三特四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花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