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共有多少个全国性商业中心?

截止2020年我国共有12个全国性商业中心,最大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

一、全国性商业中心城市最多的省区是广东。

二、长江干流沿岸的全国性商业中心有成都,重庆、长沙、上海。

三、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有:

1、周围有一个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2、有便利的交通。

一般来说,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通常也是商业活动繁荣的地区,因为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专业化的农业区域,可以为商业提供日趋丰富的商品货源。

而商业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又是各土产部门货畅其流的桥梁和纽带。例如,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既是现代工业中心,又是现代商业中心。

扩展资料

中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新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古代先秦时代,中国在商业经济活动发达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些不具有完全商业中心意义的商品集散中心,如大梁(今开封)、蓟(今北京)、洛阳等地,这是中国商业中心的萌芽。

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了一些商业中心。隋唐前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商业中心集中于北方和内地,如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随着全国经济的繁荣,商业中心的地域分布向南扩展,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例如建康(今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以及西南地区的成都,但当时长安仍是全国最大、最繁荣的商贸中心。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商业中心进一步发生变化,商业中心进一步增加,多以南方商业中心为主,如宋代的临安(今杭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明清时期,全国商业中心城市达50多座,北方除北京、盛京(今沈阳)由于先后成为京都所在地而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外。

南方商业中心以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线三个地带最为兴旺,出现了一些商业名城,如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今武汉)等。

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由于西方列强发展起来,从而使中国商业中心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偏少,地域分布不平衡。这一时期商业中心主要是广州、上海、天津、厦门、青岛、大连,并以上海最为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对东南沿海商业中心进行技术改造,调整商业经济结构卓有成效从而继续扩展外,广大内地尤其是西北、西南地带发展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使之迅速崛起一批新的商业中心,如兰州、西安等。

而且从全国的角度观察,初步形成了全国各省(区)、地、县乃至乡镇(集镇)多层次的商业中心体系。商业中心的地域分布由东部沿海逐步向内地发展,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的商业中心分布状况逐步改善,日趋合理。

二、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