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庆黄金周旅游热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谈得很多:
1、 ——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2、——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3、 ——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4、——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5、 ——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
1、——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在“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3、 ——“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4、——“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
二、国庆黄金周迎客流高峰,上海商户多重优惠炒火旅游消费,上海旅游消费如何?
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根据市旅游局统计,国庆七天,本市共接待游客1038万人次,同比增长12%,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实现旅游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11.4%。本市饭店宾馆客房出租率59%,同比基本持平;旅馆招待所客房出租率59.2%,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十一假日期间,全市纳入国庆假日监测统计的135家旅游景区(点)纍计接待游客7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其中,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纍计接待游客16.86万人次,同比增长20%;野生动物园纍计接待游客31.13万人次,同比增长38%;上海科技馆(含上海自然博物馆)纍计接待游客32.28万人次,同比增长18.8%;
本届上海旅游节推出了“上海人游上海”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推荐一批市民休闲好去处,开展乡村民宅体验周、百名旅游达人游上海活动等,为市民休闲度假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庆假期,全市各区推出了“文化民俗”、“都市观光”、“亲近自然”、“乐游农家”四大类60余项假日主题旅游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从统计中看到,今年上海出境旅游人数跌幅明显,入沪旅游人数呈现微增,而黄浦江滨江、沪郊乡村、各类公园等市民公共空间游客增幅较大。
“建筑可阅读”微旅行成为假日本市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许多游客慕名参与了黄浦江外滩建筑游览,徐汇衡复地区历史风貌建筑“发现之旅”等活动。除了感受二维码“一码进入,多种体验”的建筑旅游导览以外,黄浦江游船上还实现了手机“即拍建筑,即可识别”的智慧旅游。
对标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发展目标,紧跟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新趋势,上海“旅游+”实现融合发展。国庆长假期间,文化旅游、购物旅游、主题乐园旅游、邮轮旅游等均实现新增长,带动旅游消费升级。从文化旅游来看,红色旅游是国庆假日旅游的热门项目。中共一大会址纍计接待游客4.83万人次,同比增长32%;龙华烈士陵园纍计接待游客2.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1%。
在主题乐园游方面,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野生动物园、欢乐谷等亲子游项目已经成为上海旅游的热门选择。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纍计接待游客40.1万人次;野生动物园纍计接待游客31.13万人次,同比增长38%;欢乐谷纍计接待游客14.17万人次,同比增长38%。
三、黄金周期间人均旅游消费了多少钱?
据报道,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10月8日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7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报道称,某旅游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游客对境内游的关注度大幅上涨,与去年相比,涨幅高达101%,相比之下,中国对出境游的关注虽然也增长,但相对更为理性,涨幅为55.7%,国人旅游正在经历从单纯旅游到度假常态化的升级。
数据显示,国内居民用于购买出境游产品的人均支出突破了5000元/人,人均支出最高的前十个城市的人均支出均在8000元/人以上,人均支出最高的成都市甚至突破了3万元/人。全国主要的二、三线城市的出境游人均支出增幅远高于一线城市,已成为黄金周出境游市场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各地全域旅游建设对于黄金周旅游消费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自驾游、海滨游、高铁游、民俗游、红色旅游等主题游需求旺盛,对当地旅游消费带动作用明显,出境游消费者的关注热点正逐渐从热门景点和知名购物中心向一些相对小众的景点和当地购物消费场所转移。
希望所有人都度过了一个越快的小长假!
四、国庆酒店机票价格创新低,哪类出游人群是主力军?
今年国庆将是五年来最划算的黄金周。90后取代80后成为主力军,占比58%。随着国庆长假日益临近,全国酒店机票的预订量不断上涨,均已超过去年。上海、杭州和北京成为最热门的入住城市,成都、广州、深圳、南京、西安、重庆和长沙排在第四至第十位。
在旅游百亿补贴、景区免票等政策的刺激下,国庆全国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已超过去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但价格方面仍比去年偏低,其中酒店价格同比低30%,机票价格同比低6%,加上出境游仍未开启,国庆出游成本创下五年来新低。
扩展资料
返程火车票“一票难求”
近日,某旅游平台发布了《2020国庆黄金周居民出行及出游趋势预测报告》,对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居民的出行及出游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报告中提到,现在很多热门线路的票价已经随之上涨,返程高峰时段的最高票价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可谓“一票难求”。
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似乎再次回归,这份报告中称搜索双节出行的火车票信息的用户持续增加,自从国庆假期火车票(含9月30日出发的车票)开始售票后,热门线路的火车票搜索量大幅增长,其中9月2日的搜索量较一周前的日均搜索量增长了近8倍,部分线路9月30日出发的火车票开售后即迅速售罄,9月30日这一天出发的火车票关注度最高。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机票价格涨了!国庆返程均价已接近……酒店预订爆了,这17个城市最火!要出门的赶紧了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国庆酒店机票价格创5年新低 预订量已超过去年
五、在国庆假期,在旅游和消费方面出现了哪些趋势?又有哪些新特点?
公园或者是说那些古城了,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欣赏那里的生态环境的。
红色旅游热情度高涨
在国庆期间,太多人外出旅游,你来我的城市旅游,我来你的城市旅游,在这八天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安排得满满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节日,众所周知,除了春节,只有国庆节是一年中最长的节日,但春节是回家的日子,所以只有国庆日才是旅行的最佳时间,所以中国国庆期间的消费水平确实很高。2022年,国庆节旅游人数已达到4.22亿,国庆节假日期间可旅游的地方更多。
经济复苏更上一个发展台阶
其中,红色旅游、夜文化活动、住宿酒店等新的旅游方式受到游客的欢迎。从市场反馈数据来看,这些新的黑马项目确实带来了大量收入。由此可见,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不同方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的新时尚,也将在疫情下对旅游业带来一波冲击,让旅游从业人员看到春天。此外,全国黄金周期间的机票价格也达到了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国内航线的旅客人数超过320万。
微旅游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旅客人数比上一个中秋节假期增加了约15%。乘客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也是由于机票价格下跌。随着机票价格的下降,乘客们继续探索新的度假需求,短途旅行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在此期间,短途旅行,特别是露营,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消费趋势上,国庆节给懒人的家用电器带来了提振。国庆节是消费时间。根据京东的数据,整个黄金周的家庭消费份额已经从详细的场景分割转变为改进的趋势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