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州,有几个有名的人物?如题 谢谢了

闵子骞、子张、赵孝、桓潭、陈胜及追随其起义的骁将葛婴、朱鸡石,“竹林七贤”中的两位文学家巨子刘伶、嵇康、勇贯三军“鹤立鸡群”的嵇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戴逵、戴禺页、、薛综、恭莹等,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五代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被唐明皇封为辟邪将军的钟馗,唐代诗论大家司空图,南宋不畏皇戚的王希吕,明朝开国贤后马秀英、严军爱民的胡大海,忠肝秉直的傅友德,勇略冠军的薛显,段祺瑞的文胆智囊徐树 铮 、倾向革命坚持进步的国民党将领李明扬,抗日将领方先觉等各领一代风骚。今天的宿州市依然人才辈出,一代巨匠刘开渠为中华雕塑之泰斗;画家萧龙士为白石大师之高足,吴燃、卓然、梅纯一、欧阳龙、孙淮滨、薛志耘、郑正等丹青高手为世人所注目。著名书法家刘惠民、尉天池、李百忍、孟凡青也是艺声远播。著名哲学家孙叔平;社会学家邓伟志;作家刘亚洲;著名新闻工作者郑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刘士龙、欧阳儒秋也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卓有建树,使桑梓生辉父老自豪。今天灵璧县已为“灵璧石之乡”和“钟馗画之乡”,萧县已成为我国著名的“ 国画之乡 ”,砀山为“ 武术之乡 ”,宿州市被誉为“ 书法之乡 ”和“ 马戏之乡 ”。诞生于中国《大地》的诺贝尔文学奖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位女士——获奖作品是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这位“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为中国题材小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的获奖者赛珍珠,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1917年与传教士约翰·洛辛·布克结婚,从事传教工作。婚后随丈夫迁居宿州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获诺贝尔奖《大地》的素材。1921年秋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至南京。

二、灵璧首富是谁啊

现年42岁的王建华在案发前曾是灵璧县的风光人物,因为工作出色,王建华一直被鲜花和荣誉包围,他所主持工作的灵壁县公安局也曾连续两度夺得“全国优秀公安局”,并在相关考评中实现了“七连冠”。

但就是这么一个公安局长,却在当地有着“灵璧首富”之称。“灵璧首富”和“优秀局长”这两个毫不相干的称呼同时出现在王建华身上,似乎不合乎常理。但随着灵璧交警

系统内部弱肉强食的“灵璧交警食物链”被媒体曝光,“食物链”顶端的公安局长王建华原形毕露。

在王建华受贿一案开庭时,公诉机关指控王建华受贿百万余元。当公诉机关宣读起诉书时,就连一些对王建华敛财已经“见多不怪”的灵璧县公安局民警旁听时,都忍不住发出惊叹声。

经过庭审、合议等程序,昨日宿州市中院对该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法院审理查明后认定了检察机关的指控事实:自1997年中秋节起至2005年5月份,王建华在担任灵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副局长、政委、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其办公室、家中和警官俱乐部休息室等处,先后索取或非法收受方某某等62人人民币计116.53万元、美元1000元以及手机、手表等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法院鉴于王建华认罪态度较好,具有自首情节,且赃款、赃物已追缴,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

此案宣判后,王建华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这个一边大肆敛财,一边靠行贿不断升官的王建华,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三、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景点 物产 名人有哪些

灵璧县,安徽省宿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

灵璧县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万亩,辖6乡13镇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25万人。处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

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是“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

灵璧县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第二十届金旅奖旅游文化峰会在灵璧举行。

虞姬墓

虞姬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是项羽爱姬之墓。据《史记》载,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料大事已去,遂夜饮帐中,慷慨悲歌,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吟罢自刎身亡,后被部属安葬于此。墓园占地3942平方米,墓冢和墓碑修复一新。墓园外建门楼、围墙,内建展厅、草坪、碑廊,供人游览凭吊、栖息或泼墨挥毫。[9]

灵璧石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灵璧县渔沟镇磬石山北麓平畴间。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

宿州灵璧天下第一石城(6张)

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10]

钟馗画

灵璧钟馗图(孙淮滨作品)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清乾隆年间《灵璧志略》称:“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记载当时盛况。灵璧钟馗画在继吴道子之后,至宋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期,便有一批民间画家云集此地,初步形成钟馗画(民俗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杨斐所绘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伟岸;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家友情深厚,因传道子之法,为灵璧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宋淮阴画家龚开,入元不仕,喜作钟馗墨鬼,笔墨酬和,妙趣横生,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为之一变,形象怪诞,风格新奇。清初,指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时灵璧为宿州所辖,经常往来,对灵璧钟馗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钟馗画创作水平整体得到提高。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赞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失吴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有称“万国艺术赛会”并荣膺金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1] 2014年5月6日,由亚洲旅游业联合会、安徽省旅游协会主办,安徽汇兆亿融有限公司承办,灵璧县旅游局、灵璧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二十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峰会在灵璧举办。此次活动将极大的推动灵璧的旅游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