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一直以来,她以其浓郁的历史气息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旅游资源在全国居中上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拥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钟祥明显陵,拥有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神龙架,还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所在地。全省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旅游开发价值突出的有36处。

目前,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占国民经济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在“九五”期间,旅游业纯收入达1475.45亿元,年均增幅15.3% 。其中,1999年增长13.9% ,2000年增长17.2% ,2001年增长16.3%,2002年增长势头略缓,为13.9% 。同期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幅11.0% 。由此可以看出,湖北省旅游业年均发展速度高于省内GDP的增长速度。

近几年来国外旅游者逐渐认同了湖北旅游资源,旅游人数方面年均增幅达33%。同时停留天数的增幅也达33.3%。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外汇收益不可小觑。湖北省近年来旅游外汇收入由1998年的8800万美元激增至2002年的28000万美元。年均增幅33.75%据湖北省财政厅测算,每接待一个海外旅游者的平均创汇额相当于出口5.4吨原油和18.6吨原煤,相当于出口创汇1100美元。

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1.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从1998年以来湖北省旅游人数持续快速增加。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已由1998年的4073.56万人次增加到2002年的6672.43万人次,每年平均增长662.88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13.15%。

2. 旅游品牌初具规模

经过大力的建设和宣传,湖北省的旅游品牌以初具规模。长江三峡、 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九宫山 等游览胜地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数逐年提高,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

以三峡和神龙架为例。2001年长江三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再掀高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约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从沿江主要旅游城市接待入境人数看,武汉增长29.04%,宜昌增长80.8%,巴东神农溪增长69.96%,荆州增长5.84%。以上城市接待量占全省全年接待量的94.23%。

此外,于9月12日至10月12日在神农架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全区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收入2000万元,旅游总人数和效益均创同期最高记录。生态旅游节旅游节期间,来自全国46家旅行社的56名旅行商考察了神农架的主要景区景点,分别与林区8家旅行社签订了组团协议以13项引资协议,协议资金5.78亿元人民币及300万美元。

3.旅游设施日趋完善

(1)馆服务及其环境逐步完善。

以2002年为例,全省共新增星级饭店148家,较上年增加103.5%。其中,四星级3家(含预备1家)、三星级21家、二星级96家、一星级28家。截至2000年底,全省共评定星级饭店291家,星级饭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含预备1家)、三星级75家、二星级165家、一星级43家。省旅游局为深入开展饭店星级评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第一,建立健全各级星级评定机构。第二,加强星级检查员队伍建设。第三,下放饭店星级评定权。第四,将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湖北优秀旅游县区、创建湖北明星旅游乡镇等活动以及旅行社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2)在交通建设方面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民用航线里程逐年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二、旅游景区的调查报告 模板

【报告名称】:2008-2009年中国人工景区行业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理论体系概述

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最终转化为严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原油、矿石等资源价格下跌,投资严重不足。金融经济危机已经迅速蔓延成实体经济危机。

中国在这样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形势下,GDP增速下滑,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在能源、交通、社会保障和基础建设等领域投放4万亿元,以拉动内需,抵御外部经济危机,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和健康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国民经济的不景气对人工景区行业影响很大,就要求我们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周期、剖析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对人工景区行业市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合理预测人工景区行业未来走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第一章 人工景区行业主要经济特性

—、产品特性

l.产品分类

2.产品发展背景

3.产品原理

4.产业链概述

二、行业运行经济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

2、全球经济危机对人工景区行业的消极影响

3、全球经济危机对上下游产业的消极影响

4、中国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解析

5、行业未来运行环境总述

三、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1.准确把握市场时机的关键

2.行业生命周期的基本判断

四、进入/退出难度

1.市场进入壁垒

2.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进入

五、人工景区行业技术变革与产品革新

1.技术变革可能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2.产品革新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品多方面关键技术尚待突破

六、差异化/同质化分析

1.目前市场竞争对产品差异化提出更高要求

2.产品个性化是行业远离战火的武器

3.产品的个性化空间很大

七、规模经济

八、学习和经验效应

九、行业盈利水平

第二章 人工景区的生产分析

一、行业生产规模高速增长

二、产业地区分布情况

三、优势企业加速扩张,产业集中度提高

四、优势企业的产品策略

五、行业生产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六、未来几年行业产量变化趋势

第三章 人工景区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分析

二、市场增长速度分析

三、市场空间分析

四、市场集中度分析

五、终端市场分析

1.总体情况

2.终端演示

3.主要品牌的终端卖场表现情况

六、区域市场分析

l.华北市场

2.东北市场

3.中南市场

4.西南市场

5.华东市场

6.西北市场

第四章 人工景区产品市场价格分析

一、价格消费特征分析

二、主要品牌产品价位分析

三、价格与成本的关系并不密切

四、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

五、价格仍将在竞争中占重要地位

六、低价策略与品牌战略

第五章 人工景区行业内竞争分析

一、行业竞争分析理论基础

二、行业内企业与品牌数量

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四、竞争组群分析

第六章 人工景区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我国出口及增长情况

二、主要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三、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四、进口分析

第七章 人工景区行业上游行业分析

第八章 人工景区市场渠道分析

一、渠道对行业至关重要

二、市场渠道格局

三、销售渠道形式

四、销售渠道要素对比

五、对竞争对手渠道策略的研究

六、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

l.西南地区

2.东北地区

3.华北地区

4.西北地区

5.华东及华南地区

6.华中地区

第九章 人工景区用户分析

一、用户认知程度

二、用户关注的因素

1.用户对不同功能各有需求

2.用户普遍关注人工景区产品质量

3.价格与用户心理预期已比较接近

4.产品设计与用户使用习惯尚有一定距离

三、其它特性

第十章 人工景区行业替代品分析

第十一章 人工景区行业品牌分析

一、品牌总体情况

二、品牌传播

三、品牌美誉度

四、代理商对人工景区品牌的选择情况

五、主要城市市场对主要人工景区品牌的认知水平

六、广告

第十二章 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第十三章 产品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十四章 企业分述

第十五章 行业与市场预测

—、竞争格局变化趋势

二、海外市场发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