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10岁与他沟通有些困难,10岁男童叛逆期怎么引导?

孩子慢慢长大,很多家长会发现一种现象。孩子越来越皮,特别不喜欢被人管着。孩子也不像以前拿样,愿意跟自己说心里话,反而做事情容易冲动,有很强的虚荣心。更头疼的是,做事情也容易跟父母老师唱反调。

10岁男童叛逆期怎么引导?

1.多听孩子的心里想法,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把自己当大人看了,有自己的想法,想要独立,如果家长强行要求孩子,对孩子强加管束,孩子会非常反感

2.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交流,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把孩子当朋友相处,从而赢得孩子的信任,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也会听取你的意见和建议,不会和父母对着干

3.父母要注意和孩子说话时的语气,要平等对待孩子,适当的放手,给孩子自由,多让其做选择,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父母要换位思考,多反省自己,方法不对的地方马上改正

4.多表扬和鼓励孩子,多给正面引导,多对孩子正面的评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和孩子造成冲突

5.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思想不成熟,没有辨别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父母做好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0岁男童叛逆期的表现:

1、较为偏激地顶嘴

孩子们顶嘴很正常,但是对于那些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的顶嘴会较为偏激,一旦家长们有说些让他们不满的言语,他们便会竖起“刺”来,开始顶嘴,“关你什么事”、“你别管我”、“烦死了”、“滚开”等等。

类似于这样的话语,其实已经不限于顶嘴的范围,已然是孩子的一种偏激反抗,且孩子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才出现这些情况,那么说明孩子的叛逆期已初现端倪,如果家长们不进行管教约束,这一行为只会越演越烈,叛逆期也会更严重。

2、行为上的偏激

如果孩子出现摔砸东西或是以其他物品为发泄对象,那么家长们也应该清楚,这时的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如果不改变,或许可能演变为青少年暴力行为。

二、江西上饶10岁遇害男孩父亲:儿子绝不是霸凌,必须要严惩凶手,后来如何?

做父母的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但是经常会看到未成年人遇害的新闻,这让很多人觉得吓人。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孩子不仅仅待在家里,还要去上学,家长是没有办法一直看着孩子的,身边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多。某校的小刘仅仅十岁,却不幸去世了,这对于他的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打击,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1

小刘之所以去世,是因为同学小王的父亲王某,王某用刀子把小刘捅死了。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觉得王某杀小刘肯定有原因,很有可能是小刘找那个女孩的事情了,所以王某才做出违法的事情。很多网友都把责任推到了小刘的身上,而不是同情小刘。小刘的父亲听到这样的话很难受,他说小刘平时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怎么可能欺负同学,可能是闹着玩。王某不赞同小刘父亲的说法,他说自己的女儿经常被小刘打,这还不叫欺负吗。两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说法,各执一词,也不清楚到底哪个是真的。

2

网友只是看客,不应该说话太过激了,小刘的父亲很心痛,自己的儿子没了,还被网友抨击。他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小刘的父亲知道小刘和同学有矛盾,学校肯定也清楚,本来想着让小刘给王某的女儿道歉,但是王某根本不想协商解决,所以这件事就没有再提起。很多人说小刘霸凌同学,小刘的父亲一直觉得这种说法不正确。人都已经不在了,网友还说得怎么难听,让他无法接受。小刘的父亲也报警了,希望王某可以被抓起来,毕竟这是一条人命,他希望能够给王某判死刑。儿子去世了,他觉得和学校也有关系,学校没有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3

不是人觉得太可惜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也能理解小刘父亲的心情。小刘欺负同学的确是不对的事情,如果能够及时向女同学道歉,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每个家长都偏袒自己的孩子,王某为女儿被欺负的事情难过很正常,但是杀人肯定是错误的行为,这样做不仅是违法的事情,还会让自己进监狱。女孩的父亲也太冲动了。

4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应该教育好孩子,不要在学校做坏事,做一个听老师话的好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受欺负了,可以去找学校的老师反映,或者找家长商议,不应该用暴力解决问题。未成年的保护一直是个难题,这不仅需要家长注意,学校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如果学生之间有矛盾,老师一定要及时处理。

三、10岁男童猥亵5岁女孩,妈妈态度惹怒全网,养废一个孩子有多简单呢?

作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即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而关于这句话最好的解释,相信“西西弗里书店”事件能完美诠释这句话的含义!

一名妈妈在网上发言求助,声称自己5岁女儿遭遇10岁男孩猥亵,并且男孩家长口出狂言拒不道歉。

据了解,事情发生在上海七宝万科西西弗里书店,当时女孩在书店角落看书,有个10岁男孩引诱女孩去男厕所,被女孩拒绝。但被拒绝的男孩显然不死心,他诱哄女孩,并且多次用手触摸女孩进行猥亵。

当此事被家长发现,不管女孩父母如何询问,男孩拒不承认。最可怕的是监控前面的男孩父母,对此事毫无愧疚之心,反倒辩解称女孩属于“自愿”行为,就在女孩父母要求道歉时,还高呼自己是上海人,不怕调查。

事件曝光后,作家马伯庸转发新闻并评论:“教出这种烂孩子,这爹妈应该分类到有害垃圾。”这一说法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有的说:“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的榜样。一个才10岁的男孩子怎么能做什么那样的事情?想想还是和家庭教育有关。确实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都有一个更有问题的父母!子不教父之过。像这样的父母等着孩子长大了管不好了。”

还有的说:“家庭教育意义重大,根烂了浇水施肥都是废的。趁孩子还小,家长要正视出现的问题,给孩子正确的教育,以免长大以后给社会造成危害。还有我觉得未成年才更应该严厉处罚管教,让孩子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

也有的说:“同样的事件,看到其他平台家长的评论则是都是小孩子而已,说说就好了,我想说10岁的孩子了,不能说因为是孩子就不说不问还强词夺理,不对就是不对,批评教育是必须的,影响太不好了,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今天的行为!”

不免想起同样是在上海发生的另一起猥亵事件。在迪斯尼乐园,有位8岁的男孩在游玩时故意捏了一位女孩的臀部。当女孩要求男孩道歉时,还没等到男孩开口,男孩的妈妈竟爆发了,她对着女孩大骂:“我儿子8岁,摸你一下咋了,你又不是没被人摸过!”

不仅如此,男孩妈妈或许是嫌骂人不解气,还动手打女孩。而那时,全程围观事件发生的男孩站在妈妈背后一言不发,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妈妈会替自己摆平的感觉。

纵观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果都出奇的一致,其中最让网友愤怒的是以下3点。

1、知法犯法的主人公是“孩子”

纵使年龄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可不代表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要知道现在的小孩远比70、80年代的孩子聪明!

就拿书店男孩来说,他在对女孩实施猥亵行为前,特地在书店四周打探有没有人,进而才做出这类恶心行径,这说明他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却依旧知法犯法。

2、孩子父母的无理“护犊子”

当青少年犯错,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他还是个孩子”。保护孩子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可这不代表父母也要包容孩子的错误。

要知道任何给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需要赔礼道歉,这才是为人的基本道德素养。可看看男孩的妈妈,一味的护犊子生怕儿子吃了半点亏,全然不顾别人受到的伤害。倘若父母从小就这样护犊子,长大后只会让社会人帮忙教训,毕竟温室外总有人教孩子重新做人。

3、孩子从何学习到这种恶劣行为

孩子犯错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到底从而学到这些丑陋恶心的行为。想想看,这些孩子本身应该充满童真活力,现在做出这种行为,这无疑体现的是父母教育的失败。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过早接触不该这个年纪的信息除了上网,是否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途径呢?

根据2015年《大学生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2岁至24岁阶段的青少年,首次的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而讲究人生自由的美国首次却发生在17岁,必须引起父母的重视。

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基本都是“谈性色变”,本能认为对孩子提到就会让他们变坏,所以很难对孩子灌输正确的教育知识,却不知这种思想只会毁了孩子。

从现在起,家长必须帮助孩子重建性知识,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1、教孩子区分性别

现在属于信息化时代,孩子只要想了解什么知识,都能快速在网络上查找到。所以说父母不用羞于谈性,必须积极主动帮助孩子做好性别教育的功课,让他们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差别,这样他们才会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不会轻易暴露在陌生人或者外人面前。

2、禁止孩子在外裸露身体

有很多父母总喜欢当着外人的面给孩子换衣服,认为孩子反正年龄小,隐私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殊不知孩子再小也有隐私,而家长也需要着重培养孩子保护隐私部位的意识,比如说换衣服前要回房间、上厕所要关门等,从一些小行为让他们养成“隐私感”,这能大大降低孩子受伤害的程度。

3、提高孩子保护意识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不能永远跟在孩子身后保护他们,所以说要想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父母需要教孩子自我保护,规避一些常见的伤害行为。

例如晚上不要走偏僻小道,有陌生人敲门不要开,在公众场合不要穿着暴露等,在一些日常细节提高孩子的安全性意识。

最后,养废一个孩子有多简单,你知道了吗?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四、江苏镇江杀害10岁男童嫌犯落网,他们是亲属吗?

根据已有的消息,可以得知凶手和男童确实是亲属关系。是男童的亲舅舅。那么这里面又到底有什么隐情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事情的经过。

一.事发突然,男童被害

8月27日,在江苏镇江一名10岁男童被害。而经过现场的勘察,发现门窗什么的全部完好,警察推断可能是熟人作案。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和调取监控录像后,并没有发现嫌烦的踪迹。警方推断犯人已经逃跑了。

二.舅舅嫌疑最大

在经过了解调查后,警方根据家庭关系,推断凶手可能是男童的舅舅孟某。因为孟某的前妻似乎与男童的父亲有不正当关系。孟某因此心生报复心理,有相关人士说孟某的姐姐在姐夫家里家庭地位很低,孟某对于姐夫也一直不是很满意。事发前,孟某去看望过老母亲,并叮嘱她照顾好自己,声称自己短时间不会回来了,在经过警方的调查后,他们迅速锁定了孟某,对他进行追查。

三.男童家庭情况

男童家里有三个孩子,他的哥哥目前在读高一,事发当天孩子还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姐姐已经嫁人了也不在家。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面的批发市场做生意,早出晚归是常态。有时候为了进货凌晨就会出去,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事发时,有邻居听到楼上有孩子的哭声,还以为是大人在管教孩子。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惨案。

其实结果出来后,大家都很震惊,舅舅是怎么对自己的亲外甥下去手的。就算姐夫与前妻有不正当关系,但是外甥也是姐姐的孩子啊。他的做法不仅毁灭了自己也毁了自己姐姐的一生。真的是太不负责任了。这种冲动的性格迟早会让他吃到苦果,也会伤害到他人。

五、江苏镇江10岁男孩家中被人杀害,生儿育女为何如此艰难?

每次看到未成年人被害都很难过,你说这些孩子又招谁惹谁了?大人的矛盾,又怎么能波及孩子呢?对弱势群体进行伤害,是让人不齿的犯罪行为,应该要从严从重惩罚。但这些伤害从未停止,不知道是现在信息发达了,还是对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增多了,总感觉现在生儿育女不容易,稍不留神就出了大事情,未成年人保护不应该如此艰难才对,我们需要做得更多,更好,而悲剧的出现往往都是大人自己惹的祸。

一、事件梳理

8月27日,在江苏镇江润州区一名才10岁的小男孩在家中被杀,嫌疑人也逃跑了。一时间引起广泛热议,对于背后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在经过警方严密侦查,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孟某,一路奔赴南通,临沂等地实施抓捕,最终在8月28日将嫌疑人抓获。经过调查发现,嫌疑人居然是10岁男孩的39岁舅舅。

据新京报报道,孟某是山东临沂兰陵县人,被害的10岁男孩是他大姐家孩子,他们十几年前一起在镇江做生意,如今在当地某批发市场都有摊位,收入可观,每天能赚上千元。

孟某的性格非常沉闷内向,有什么事情都不说,但曾经和家里人说过,他发现自己老婆和姐夫有不正当关系。据了解,姐夫的性格张扬霸道,姐姐在家也没什么发言权,日子过得非常卑微,根本无法阻止丈夫和弟媳发生关系,而孟某的老婆对自家3个孩子不闻不问,但对姐夫家的小儿子,也就是被杀的10岁男孩却关爱有加。

二、事件的本质

实际上这件事已经很清晰了,自己的老婆和姐夫混到了一起,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被逼到绝路的嫌疑人出手了,而受害人为什么是10岁的孩子,而不是姐夫和老婆?一方面估计是孟某是斗不过他们,另外一方面也是与孟某的性格有关,再加上自己老婆对那个10岁男孩视如己出,所以就痛下杀手了。至于这个男孩到底是谁所生,目前还未有说法,但嫌疑人内心肯定是有判断的。

说到底,还是大人行为不检点,欺人太甚,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人在做天在看,有时候做事情真的不能太过分,老实人被逼到绝路也会爆发的。当然,我不认为杀人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尽早远离垃圾人,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就行了。

三、事件反思

生儿育女不易,但大人永远都是孩子的榜样,都是一家人为何非要做这种缺德的事情?自古奸情出人命,就算你霸道,老实人也会有爆发的一天。其实这种悲剧在《水浒传》中西门庆就以自己的死向世人做出了警示,为何还有人前赴后继?

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好养,容易受伤害,更多的是大人自己在造孽,孩子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