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宿客户主流群体是哪类人群呢?

民宿是非标住宿,所以哪来的主流客群,只能说哪种类型的民宿匹配了哪类客群。

青旅匹配了学生群体、驴友、背包客。古镇里的客栈匹配了景区旅游客。山里的高端度假民宿匹配了自驾游度假客。

这里面又由民宿本身不同的设计风格、景观、配套、房型设置等,客群又进一步细分。北欧极简风的吸引的年轻客群会更多。中式古典风吸引的中年客群会更多。亲子配套设施多、亲子房比较多的又会吸引很多带孩子的亲子用户。

所以对于民宿这样自带旅游属于的非标行业来说,分析主流客群的意义不大,分析针对不同客群下,不同类型的民宿的占比、价格定位、入住率才更有意思。

民宿主要客源:

1、从客人的消费心理看:

一是住哪儿都无所谓,只追求绝对性价比的客人。

二是被民宿房源独特风格或者罕有附加值所吸引的客人。

2、从房源的户型看:

单间或者一居室,主流客人是情侣或者单身人士。

两至三居室,主流客人是小型聚会或者结伴出游的好友和家庭。

三居室以上至独栋,主流客人是大型轰趴,团建活动,企业年会,求婚迎亲,文创拍摄等客人。

3、若从民宿所在位置地段的功能性看:

交通枢纽附近,主流客人是差旅客人。

景点附近,主流客人是游客。

商圈写字楼附近,主流客人是商务人士。

大专院校附近,主流客人是学生情侣,参加短期培训的外地学员,还有各类资格考试的考生。

医疗机构附近,主流客人是病患和家属。

批发市场附近,主流客人是扫货的小老板。

文创基地附近,主流客人是艺术青年。

住宅社区附近,主流客人是急需招待亲朋或者家里装修必须搬出来小住的人。

二、民宿发展趋势如何

民宿行业进入规范期 融资金额大幅下降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其中强调推动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提档升级,引导和规范城市民宿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人次逐年上升,人们对旅游住宿的需求逐渐增加,价廉物美的民宿成了大多数人的不二之选,自然也就推动了民宿行业的发展。据文旅部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旅游总人次为47.2亿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1.4%,平均每人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有着三次以上的出游

但随着民宿行业逐渐迈入规范期,各大民宿的野蛮生长以及圈地运动也逐渐告罄,民宿行业融资金额逐年下行。2018年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本土民宿和国外民宿平台在中国融资金额为20.5亿元,较2018年同期没有较大变动。

三线以下城市需求强劲 青壮年成民宿消费主力人群

虽然融资减少,但民宿的市场需求仍处在稳步增长当中,2019年1-9月民宿预订用户规模人数仍在持续增长,且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19年9月在线民宿预定用户规模达到688.5万人,较2018年9月增长37.3%。

从2019年9月线上民宿预订需求用户所在的城市分布可以看到,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占40.5%,但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城市数量有288个,而二线城市仅30个,一线城市则只有15个,超一线城市仅有北上广深四个。从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占比的角度考虑,当前北上广深民宿预订需求用户的密度仍旧是最大的,但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庞大的需求量也不能被忽视。

从用户的年龄层分布来看,当前民宿的主力消费人群主要是19-39岁的青壮年,这一部分人对于旅游的需求比较大,对于民宿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2019年9月,19-39岁的人群占到线上民宿总预定需求的82.2%。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民宿分析方法有哪些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宿成为接替酒店的一种暂时居所。民宿到底有哪些吸引客户的优点呢?为了让大家学会民宿设计的技巧,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写下了一些民宿设计的建议,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以下关于“分析民宿设计成为行业亮点的方法以及设计技巧”的介绍。

【民宿设计怎么提高竞争力】

民宿成为越来越多人短途旅游的,他们困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需要释放,他们钟情于民宿给人们带来的情怀。民宿热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民宿酒店投资经营的行业中来。面对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加入,大多数民宿酒店都面临着一个竞争力的问题,而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如何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民宿酒店。

一民宿酒店文化

文化是在企业占统治地位的规范、态度和行为。民宿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和经营哲学。酒店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偏好,体现在酒店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是形成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优异的酒店文化是整合更大范围的和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发展酒店文化,才会使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的优势。

二民宿酒店硬件档次

民宿酒店的硬件档次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基础,酒店虽然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但同时也应该是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窗口。硬件档次是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设施装备、技术规范组成的,是包括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就是要依靠酒店高超的电子商务水优异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民宿酒店人力

民宿酒店的人力主要表现在员工的服务质量、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技能结构,以及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质是企业组织中累积形成的特殊知识,而知识作为一种特殊,人是其重要载体,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酒店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获得。因此人力是形成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民宿酒店管理水平

民宿酒店的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管理者的素质、管理制度和对员工的授权程度。管理能力是酒店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是动态整合民宿酒店、能力和制度,创造顾客价值和员工价值的能力。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有效地集中组织协调起来,发挥酒店的整体优势。

五民宿酒店经营能力

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民宿酒店经营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经营能力具体通过经营模式、营销系统、发展潜力和财务收益体现。民宿酒店的成功经营模式能让民宿酒店的经营能力增强,也能让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提高;营销系统包括营销宣传、营销技术、营销网络。

民宿,就是像民一样的去生活,更多是民宿主人的价值观给体验者带来的不同需求的支撑。是不是和当地地域文化相符,这个事情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主人要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给他的顾客,这样才能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给民宿酒店带来竞争优势。

民宿酒店的装修,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装修需要和民宿酒店的定位结合起来,文化结合起来,然后通过设计和素材,达到环境的化满意,例如各种室内外环境的单独设计,都很重要的把效果表现出来。

【民宿设计中灯光设计的运用】

一个人的旅行,是为了什么?自由,信仰,看看别人的世界,为了途中那些形形的人讲述着的他们的故事。一个人的旅行,当夜晚来临,民宿设计是他们的归宿。或许是民宿设计与一个人的心灵有着契合,或许是民宿设计相比于其它酒店,犹如一个人与其他人,千差万别。小编推荐:民宿设计中「灯光设计」的运用、回归本质舒适自然的民宿设计、“漂亮的房子”云海苑民宿设计。

说不清文艺范是什么,但当我们提到民宿设计,总会有一个固定的想法,民宿设计真实文艺到骨子里了。明清时期的痕迹斑驳的院落,门前唱着歌儿欢快流过的溪水,当一个人初次来到客栈,抬头望见那爬满绿苔的高墙之外,有一开满不知名小花的枝桠探出头。从前门走进,是主人家与头天还陌生的人,在聊着天南地北的事儿,说着这里的花儿有多么美丽。

纵然我们偏安一隅,似乎淹没于茫茫人海,也总会有人知道,我们在独自散发着自己的微光。民宿设计,与其它酒店有着许多的不同,另类许多,或者说小众。可它安静,却如一个人旅行着的每个人,发着自己的光。

民宿设计用心对待每一个在此短暂停留的人,床头主人家淘来的特色小玩意儿,窗前葱郁的另一种微小生命,那晒过阳光还温暖、遗留着太阳味道的被子,令这一个人的旅行,那一个人的心有了安放之处。或许民宿设计,不用注意太多,只要按着自己的特色发展建设,那懂的欣赏的人,那属于同类的人,自会寻来。

以上关于“民宿设计怎么提高竞争力”和“民宿设计中灯光设计的运用”的介绍,希望能让您了解“分析民宿设计成为行业亮点的方法以及设计技巧”带来帮助。

四、民宿面临人群问题分析

: (1)成本较低,相对高星级酒店,民宿的管理成本较低。(2)价格合理(3)客源供给优势,顾客往往会选择与自己文脉相连,已与交流的本土化酒店。(4)投资回报率高。

【劣势】然而现阶段我国民宿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劣势:(1)缺乏品牌(2)规模小,发展缓慢,管理经验不足。(3)市场分布不均衡,虽说一般的民宿都建在景区的附近。然而对于一些热门景区附近的民宿生意非常火爆,而一些比较偏僻的景区,相对来说民宿的经营也是比较惨淡的。(5)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的民宿一般开始都以农家开始,经营者一般都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的经营方式过于简单,无论是在服务质量和专业知识上都很难达到一定的水平。(6)缺少强大的网络预订系统。民宿经营者,刚开始经营时,都不会想到借助网络营销或是关键词广告的力量,架设网站或加入当地民宿连结。民宿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上,所谓的人力资源也就是员工的服务质量,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技能,以及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我觉得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其次是民宿的管理水平,而这种管理水平主要归结于管理者的素质,管理制度,对员工的授权程度。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有效的集中组织协调起来,发挥整个民宿的优势。再次一个民宿的硬件档次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础,酒店虽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同时也应该是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窗口。我们要尽力创造一个智慧型的民宿。民宿核心竞争力形成基础就是要依靠酒店高超的电子商务水平和优质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民宿要有自己的文化和经营能力。一个好的民宿文化是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和经营哲学。是民宿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优异的民宿文化是整合更大范围的资源和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发展民宿文化,才会使民宿酒店核心竞争力保持长久的优势。在经营能力方面民宿不能仅局限于当前的优势进行发展,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保持活力的源泉。

三、民宿冷思考民宿作为火爆,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积累的问题也逐步呈现,段强在民宿大会上指出,民宿产业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容忽视,比如个性化是民宿的灵魂,但产品与服务趋同现象已经在悄然蔓延,过度与不当的设计违反了住宿服务的基本规律反而会降低客人的体验感,盈利模式不够成熟,让一批民宿项目难以实现基本的经营利润。消防,土地等法律法规的滞后。也成为制约民宿发展的制度瓶颈。另外,目前。民宿的概念尚未同意,业内外认识混乱。农庄、农家乐、乡村酒店、客栈都被称为民宿,行业鱼龙混杂,多态发展,各地监管,法律也处在缺失状态。例如。广州的民宿企业要合法经营,只能参照旅馆业或房屋租赁来管理。各地的民宿经营并不都是火爆,而是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以莫干山为代表的早期民宿发展区,依托成熟的区域市场和强大的品牌效应,价格堪比星级酒店,表现出强大的爆发力。全年无淡季。而另一方面,大批新晋的民宿经营者。却面临着定位失准。客源不稳的发展困境,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举步维艰。民宿近几年火爆的发展,同质化严重,故事性缺失,人情味流失,地方性消失,乡村性遗失等突出问题,让投资者也逐渐理性起来。民宿是乡愁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民宿不仅仅是旅游过程中酒店住宿的补充,应该说民宿是一个独立的业态,一个有故事,有心灵触动的业态。中国乡村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乡村都适合民宿发展,要不文化氛围浓郁,要不依赖于旅游目的地和知名景区,以旅游发展附属服务产品的角色而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在发展民宿的火爆过程中要保持一份理性的冷思考。

四、打造满意民宿以“轻生活”为潮流的新一代80、90后年轻人不再满足与酒店式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一些有设计感,有情怀的民宿更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