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一、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郑州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全市东西长135-143公里,南北宽70-78公里,版图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2、地形地貌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3、气候
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
夏季比较炎热,降水高度集中。秋季气候凉爽,时间短促。
全年平均气温15.6℃;8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5.9℃;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15℃。全年平均降雨量542.15毫米,无霜期209天。全年日照时间约1869.7小时。
4、水文
郑州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郑州市境内的伊洛河、汜水河和枯河是黄河的支流。伊洛河由洛河和伊河交汇后形成,总长447公里。
二、历史文化: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
上古时代,郑州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夏朝早期,帝舜封禹建都于阳城(今登封王城岗遗址)建立夏朝,为夏伯。后夏朝迁都于阳翟(今许昌禹州)。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于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传说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
3600年前,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商丘)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商城遗址),商朝自此开始迁都。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于此。[38] 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今安阳)。
西周灭殷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今郑州市管城区)建立管国,当时周朝在郑州地区的封国,除管国外,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是为东周。
但此时周天子己名存实亡,代之是诸侯兴起、互相争霸兼并的局面,而新郑则在“‘乱世”之际,作为一个重要都邑而兴起,并开始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
春秋初年,郑国向东迁都于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国势强盛,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将国都自阳翟迁至新郑(今郑韩故城遗址)。
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500多年。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军攻入韩国,三川郡郡治洛阳,不久迁至荥阳,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荥阳下辖的京县。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又置颖川郡,郡下置新郑、苑陵(今新郑市东北),阳城(今登封市告城镇)等10县。
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进占洛阳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于郡内新置密、成皋(今荥阳市汜水镇)、故市(今郑州市区北15公里)、中牟等县,并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嵩山封禅,划地置崇高县,不久,又置纶氏县(今登封市颖阳镇),皆属颖川郡。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将崇高县并入阳城县。
今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汉高祖所封闫泽赤为侯国的故市县,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侯国被废,管邑划归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依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州地区战乱不断,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变化较大,加之魏晋后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使这一时期的建置变化更为复杂。
前220年,魏将辖区分为13州,州辖郡,郡辖县。郑州地区所在的河南郡隶属于司州。西晋灭亡后,羯人石勒尽陷司、兖、豫三州之地,占据中原。
之后200多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战乱持续不靳。郑州地区先后为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地,地当要冲的荥阳城遭严重破坏,日趋凋蔽。
北魏统一北方后,置北豫州,州治武牢(今荥阳市汜水镇),并于公元493年将蒙旧县城(今惠济区古荥镇)迁至大索城(今荥阳市老城)。
时北豫州下辖荥阳郡、河南郡、阳城郡等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在北豫州下置广武、荥阳、成皋三郡,三郡共辖荥阳、成皋、京等11县。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皋。这一时期,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一直隶属于中牟县。
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
开始用指于今郑州地区(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颖州改名郑州,谓最早的郑州,但州治在颍阴县(今许昌市魏都区)。
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于是年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因此开皇十六年(596年)可作为以管城为郑州地区政治中心时期的开始。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属都畿道,将密县、荥阳等5县划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元年(627年),又废管州及须水县,属县复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
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郑州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定为辅郡。
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建制,“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
崇宁四年(1105年),改开封府为京畿路,并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此后,郑州作为宋代四辅郡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西辅”也一度成为郑州的别称。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金国占据中原,郑州所辖的新郑县被划入钧州,孟州汜水县划入郑州,郑州隶属南京路。
元初将新郑县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
清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
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为直隶州,直到1913年改州为县。
三、风土人情:
郑州市除汉族外,另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47个少数民族。具有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地理环境.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历史文化.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风土人情.自2006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起,到2009年,是第四次全球华人大聚会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使全球华人聚首黄帝故里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全球华人唱响了“同一首歌”.
郑州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上古时期的历史遗迹,而以黄河游览区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也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有什么特色?
郑州 河南省省会,郑州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七朝古都开封和十三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东南面向黄淮平原,位于东经112°42'~114°14'和北纬34°16'分~34°58'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640毫米。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年末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 7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6.28万人,乡村人口288万人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水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新郑大枣、中牟大蒜、黄河鲤鱼等特产闻名遐迩;现已探明矿产34种,铝矾、耐火粘土等储量丰富,具备良好的开采条件。 郑州承袭商都遗风,商贸发达。"八五"期间,登高投资104.8亿元,新建大型商贸设施面积566.7万平方米。遍布全市的一、二级商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中、小集贸市场相结合,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互补的发达的商贸网络。 开放的郑州在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体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先后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之列,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兴办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重点和全国"十佳"开发区,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河南省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C 。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地理位置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 114° 14' ,北纬34° 16' - 34° 58'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 C 。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3年的统计资料,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2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 697.7万人,中心城区人口322万。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已跻身全国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全国综合投资环境前10名和卫生城市行列。 2006年,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1.5亿元,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291.6亿元,增长3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增211.9亿元,达到1031.9亿元,增长25.8%;利用域外资金248.34亿元,增长 9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2亿元,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22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9元,增长16.4%。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00亿元,增长2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2006年,县域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不断完善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拿出3000万元资金表彰奖励30个先进乡(镇),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以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区为重点,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和块状经济,形成了一批具有带动力和竞争力的县域特色工业园区。初步核算,全市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11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5.6%,6县(市)生产总值均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4.3%,巩义市达到12.64亿元,登封市首次突破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3.7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4.6%;城镇化率达到37%。有5个县(市)经济实力位列全省十强。巩义市在全国百强县位次比上年前移6位,新郑市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
郑州最美的特色?
郑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市区人口120万。郑州绿化覆盖率达35.5%,被誉为"中原绿城"。郑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3℃。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2℃。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一 少林寺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特别是前几年拍了几部以少林和尚、少林武功为题材的武打影片以后,少林寺就更出名了。专程来少林寺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二 黄河风景名胜区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西北三十公里处,它北临黄河,南依岳山。这里绿树满山,亭阁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北望,黄河水无际无涯,浩浩荡荡。由于黄河在这里冲出最后一个峡口进入平原,形成悬河,所以在这里观黄河别有一番情趣。回首南望,就是游览区的中心景区五龙峰景区。这里的古典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起伏的山势上。
三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城东四公里处。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游嵩岳时令祠官加增扩建,以后历代均有扩建。唐,宋年间极盛一时。宋末至清初屡有废兴,清乾隆年间对中岳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
四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院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1927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极力主张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址设在开封市三圣庙街。1928年5月,更名为民族博物馆。同年10月举办《民族模型陈列》正式对外开放。1930年12月1日,复名"河南博物馆"。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颁布"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明确了博物馆的性质,设置了机构。
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馆藏主要文物5678件,辗转运至重庆。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1940年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携5119件文物运往台湾。
五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处。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为佛教、道教场所,后来为儒家独占。
嵩阳书院始建于公元484年,
五代周至宋时,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灏、程颐在书院聚生徒数百人讲学。
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六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孝义镇西村、芝田镇、回郭镇一带,嵩山北麓伊洛河南岸的丘岭上,陵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
八陵陵区有永裕陵、永泰陵。永裕陵是神宗赵顼墓,附葬向后、朱后、陈后和徽宗王后4座皇后墓。
七 二七广场
二七广场-郑州最繁华的商业区, 河南省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区。位于郑州市区中心, 广场四周有华联商厦、 商城大厦、 百货大楼、 亚细亚商场、 国际友谊广场、正弘名店、 金博大商城、 丹尼斯商场、 购书中心等大型商场和数百家中小型商店、 餐饮店, 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处。 二七纪念塔足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八 三皇寨
三皇寨位于登封市区西南15公里的少室山西南侧。三皇寨林木茂密,品类繁多;地质类型齐全,岩龄古老,构型奇特,发育完整,裸露良好,在不大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多种地貌,被地质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自然景观雄奇壮丽,有少室晴雪、少室落日、猴子观天、云峰虎啸等40余处;人文景观有三皇宫、安阳宫、清微宫、清凉寺、玉皇庙、少室阙、莲花寺等以及486级好汉坡石阶,长50余米的"连天索桥",长500余米的"三皇栈道"等。
九 环翠峪
位于荥阳市西南庙子乡,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的山岳型景区。环翠峪地势为月牙形封闭峡谷,四周群山环翠,重峦叠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亲笔所题“环翠山庄”石碑立于峡谷之中。它有史迹名胜、自然景观130多处,以魏长城、古城堡群、卧龙云花石、落鹤涧大峡谷最为有名。
十 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想短时间内体会到郑州的本地文化和特点,应该如何规划游玩路线?
河南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我都在郑州驻地工作,在郑州旅游也成为了我的日常。郑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承载着璀璨的千年文明。去黄河风景区感慨一下历史的积淀,去博物馆看看华夏文明的起源,再去少林寺亲眼目睹一下小说中的少林绝技,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想短时间内体会到郑州的本地文化和特点,应该这样规划路线:
郑州华夏文明经典3日游路线规划
第一天 黄河风景名胜区-黄帝故里
第二天 康百万庄园-河南博物院-二七纪念塔-郑州城隍庙
第三天 嵩山/少林寺
必游景点top2:
1、黄河风景区
游览时间:3-4小时
交通:乘游1路、游16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
门票:60元
特色: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终点,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景区内历史古迹丰富,文化遗产深厚,是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的胜地。
主要看点:炎黄二帝巨塑、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毛主席视察黄河处、浮天阁。
活动项目:景区内有低空索道、环山滑道、黄河气垫船等游乐设施。
旅游贴士:7-10月是观览黄河的最佳时间,此时黄河水量最大。
2、黄帝故里
游览时间:2小时
交通:在新郑乘101路,在黄帝故里站下车即可。
门票:免费
特色: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在此举办的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分五个区域,为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主要看点:乾坤浮雕圆盘、轩辕黄帝之碑、千年古枣树、轩辕丘旧址。
活动项目:每年农历三月三会举办规模盛大的拜祖大典活动,有兴趣的话不要错过。
交通出行:
1.飞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机场有往返于市区的大巴车,往市区方向的大巴是整点、半点发车,车程40分钟左右;往机场方向的大巴首班是早上6点,每隔1小时发一班。
2.火车:郑州拥有3个铁路特等站,分别为郑州北站、郑州东站、郑州站,其中郑州站位于市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十字枢纽客运站之一,素有铁路心脏之称。
3.汽车: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南区发往许昌、新乡、洛阳等地,长途汽车中心站北区发往南阳、平顶山、漯河等地,长途客运北站发往焦作、濮阳、河北、山东等地,客运西站发往三门峡、巩义、陕西、山西等地,新南站发往驻马店等地,新东站发往开封、杞县、商丘等地。
郑州住宿:
郑州的旅游业较为发达,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备,有星级酒店100多家,便捷酒店及旅馆也遍布了整个郑州市,但暂时没有开设国际青年旅舍。住宿区域主要分布在郑州火车站、郑州新区和文化路周边,非常方便游客朋友去各个旅游景点游览或是休闲购物。价格方面,星级酒店在600-1000元左右,经济型酒店及旅馆在200-400元左右。
郑州美食:
豫菜是郑州颇具地方特色的菜系,如鲤鱼焙面、桶子鸡、套四宝是当地的豫菜代表。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大街小巷。除了烩面,还有胡辣汤、豌豆黄、浆面条、羊肉汤、葛记焖饼、蔡记蒸饺、焖子等。
旅游tips:
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这个时候到黄河游览区、郑州森林公园游玩都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顺便到其所属的登封市嵩山少林,因为雨量增多嵩山中会有瀑布、溪流,景色会更加优美。
河南郑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著名的特产是什么 ?
郑州十大历史名土特产
1.新郑大枣 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鸡心枣:形如鸡心,特点是甜如蜜、皮薄、肉厚、核小、质地柔软,弹性较强,枣肉实在。
2.河阴石榴 没有渣,不但味美,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有补血、防癌的医疗作用,实为果中之佳品。
3.中牟大蒜 也叫宋城大蒜。特点:个头大,色泽白,蒜瓣多,味道鲜,质纯正。
4.郑州樱桃 盛产于郑州市郊候寨乡的樱桃沟,这里的樱桃不仅成熟早、产量高,而且味道鲜美、色泽光洁、悦人心目。3月中旬开花,5月上旬成熟。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含铁量最高,每100克果肉含铁5.9毫克,比同量的苹果、梨多20多倍,维生素A含量比葡萄高5倍。
5.嵩山绵枣 中州土特名产,新郑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枣、粘枣,属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茎、叶片线性、从生于地面,象韭菜。7—8月间叶丛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顶端开出粉红色小花。每年4月,绵枣发芽长叶后,农民遍山找寻,将磷茎挖出,洗净泥土,经过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点红糖,则更甜美。绵枣属热性补品,营养价值高,其性粘。绵枣风味独特,能补养身体,久储不坏。
6.荥阳柿子 柿子中含有丰富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同时还有钙、磷、等多种元素,其中维生素C、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
7.新密金银花 新密是著名的金银花之乡,已有悠久的价值历史,李时针的《本草纲目》记载“银花出新密五指山”。初开时呈白色,恰如白银,2—3月后变黄似金,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美称“金银花”。《纲目拾遗》记载金银花“能开胃宽中,清热解毒,治暑温口渴,热毒疥疮。”民间常用金银花煎成凉茶饮服,清爽可口,预防中暑,对感冒及肠道传染病有一定疗效。
8.郑州莲藕 藕可作美味可口的菜肴,莲子是滋补佳品,有镇静、强心、降压的作用,此外荷花还可以净化水面,美化环境。
9.中牟西瓜 个大,皮薄,汁多,瓤沙,含糖量高,脆甜可口。
10.黄河鲤鱼 金鳞赤尾,色彩艳丽,外形美观,肉质细腻,营养丰富,俗称铜头铁尾豆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