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1个校区,即校本部校区,该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一、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总共有1个校区,地址是贵州省兴义市凤仪路2号。
二、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4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学院于2004年1月由黔西南州原农业学校、水电学校、农机化学校、财贸学校、卫生学校五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2008年10月,黔西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并入学院。2011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州人民政府在学院成立黔西南技师学院。
学院结合黔西南州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按照“服务发展、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要求,突出办学特色。重点打造护理、药学、园林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6个骨干专业(群),开办护理、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旅游管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民族表演艺术等高职专业34个,中职专业8个,其中: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践课程15门以上。
学院建有省级护理开放实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医药实训中心、生命科学馆、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旅游酒店实训室、建筑工程实训室、电商实训室、山地生态农业等86个专业实训实验室,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01个。近年来,学院师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州级技能大赛获奖60余项,学院与企业、医院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二、兴义有多少高级院校啊???
兴义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这个地方有2所全日制高校,分别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另外还有一所成人高校,黔西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黔西南分校)。
三、商务ktv有多开放
很开放。商务ktv有多开放商务式KTV一般是集娱乐、休闲和洽谈商务于一体的场所,提供食品、饮品、中餐的同时也提供人员服务,在收取食物费用同时收取包房费,通常“商务式KTV”配套设施先进豪华,往来的大多是消费能力强的群体和企事业老板。
四、兴义的社会事业
2014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503所,其中:幼儿园237所,小学179所,初中60所,高中2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3所。在校学生189438人,其中:幼儿园29765人,小学75001人,初中47621人,高中30132人,特殊教育学校153人,中等职业学校6766人。专任教师10652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018人,小学专任教师3918人,中学专任教师5498人(含初中和高中),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2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86人。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8.3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14%。2013年高考录取率达到85.7%。
高等院校名称办学性质院校层次办学类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公办本科综合类师范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专科综合类职教黔西南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黔西南分院) 公办成人教育综合类成教 示范性高中(重点中学)兴义一中兴义五中兴义八中兴义十中赛文中学 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汪忠镐院士工作站华大基因兴义研究院华大西南数字化健康中心赛百诺抗衰老中心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古生物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在研究院 兴义在文化领域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文化市场先进集体”、“国家级文保单位”等荣誉,提升了兴义市的文化软实力。
民族文化产业布依八音、勒尤、高台狮灯、围鼓舞、查白歌节等被评为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刘氏庄园、鲁屯石牌坊、万屯汉墓群、茶马古道兴义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保单位。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一般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按照彝族十月太阳历的一年五季十月、每月36天、留下五日过年日(小年二日、大年三日)的年节规制,自古沿袭至今。
火把节是鲁布格镇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在鲁毗彝寨如期举行,由政府主办活动至今已是第十二届。该镇彝族同胞是全镇总人口数中仅次于汉族人口的民族,民风淳厚,民族风情浓郁,彝族主要分布在阿珠寨、新土界、鲁毗、乐作等村,村寨中男女老少在服饰、语言,以及节日方面都还保留着彝家人的传统习俗,是兴义市乃至黔西周州研究彝族文化的最佳传统自然村落。
据了解,地处云贵两省交界的深山峡谷中的鲁毗,是周边境内唯一的彝族寨子,距离兴义约70公里。位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湖山景区核心区域,彝族火把节常年在这里举行,彝寨周边乡镇,以及云南、广西的万余名群众纷至沓来,自发参加这一隆重的民族节日。
彝族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为:祭祖、祭火神、祭农神、祈福消灾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以迎火神、祭火神、诵祭火经、赞火把歌、送火神、走村串户、巡山绕田、撒火净宅、火把狂欢等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查白歌节是兴义一带布依族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黔西南自治州首府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歌场举行。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
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查白歌场,在兴义市城区东北27公里处的查白村。歌场四面环山,有长年流淌的溪河和茂密的松山林地,东南两侧群山叠翠,有名的山是狮子山、尖山。查白村共6个自然寨(也称6个村民组),主要居住布依族和汉族。歌场位于村的中部,即在美丽的查白布依寨(亦称五组)西侧的土粱冈上。查白布依寨,古木参天,竹丛密布,布依人家就掩映在树林竹丛之中。一年—次的民族盛会——查白歌节就在此寨西侧约50多米长的土梁冈举行。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广西、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前来参加歌节,规模宏大,气氛热烈,蔚为壮观。
查白歌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歌节赛歌、认亲访友、吃汤锅、赶表和祭山等,一般连续3天,第一天是高潮。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八音从北宋时期流入民族地区迄今已千余年。元明代时期,八音坐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内容。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的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布依八音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 、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千百年来,“布依八音”一直在贵州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常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或婚嫁、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民族说唱艺术形式,被誉为“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