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点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 特色十足的街道
没去过香港,对香港的街道建筑的认识都是源自于港剧,香港的街道很多,都带有各自的特色,令人十分向往,有的街道还很是具有香港味,下面为您盘点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1:石板街
香港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是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历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许多老旧的小店和摊子,部份店铺还保留了从前铁皮屋的特色,游人可以见到街上搭建的绿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风味。这些店铺主要是售卖精品、特色玩具、杂货、成衣、配饰等,这些货品都是杂货色经营,价钱由几块起,可价廉物美。石板街充满怀旧气氛,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电影人的注意,许多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来取景,也有不少喜爱摄影的同好们前来拍照。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2:煤气灯街
煤气灯街,又名都爹利街,不少香港 电视剧 和电影都曾以这条街为场景,尤其是情侣分手的情节,多以其为香港缩影来进行拍摄。煤气灯街本身是一条小街,只有一端可以通车。此街与雪厂街连接之处,建有一条花岗石楼梯与此街相通。而石阶楼梯两旁,立有四支煤气灯,这是全港目前仅有的四支煤气灯。这个石阶在香港可谓历史悠久,据说建于1875年至1889年间。当然,上世纪50年代以前,煤气灯在香港并不少见,是香港的主要照明街灯。但到了70年代,全港煤气灯已被电灯取代,现仅剩余此四盏,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这部分煤气灯于1979年8月15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现在,这部分煤气灯仍每天由傍晚6时至早上6时亮灯,作街灯照明之用。小贴士:煤气灯街附近有一个在香港很特别的星巴克,去那时别忘了去坐坐。
这间位于中环的星巴克是全球唯一设有冰室角落的店家。早期“冰室”的意思就是“冷饮店”,在冰室角落可以见到六、七零年代冷饮店的复古装潢格局,就好像掉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3:荷李活道
很多人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好莱坞,然而道路名称其实源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种植的冬青树(Hollywood),因此被命名为“Hollywood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名称出现时,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出现。香港历史学者萧国健则指“Holly”是指当时一带生长的榕树。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文武庙也在这里。街道两边到处是艺术馆、展览馆,热爱艺术的伙伴到中环可以走走。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4:摩罗街
摩罗街位于香港上环,是香港一个售卖古董的集中地。摩罗街是中国“剩余和终结”的意思,它和旁边的荷里活道一样,都满是古董和古玩店,丝绸地毯、中式家具、明朝陶制骑兵等工艺品,应有尽有!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5:永利街
永利街是香港上环一条街道,位于上环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楼梯街与城皇街之间。该处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奖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永利街其中一个特色是“唐楼”,共有12幢。香港最早期的“唐楼”,都是由青砖砌成,屋顶则是由木结构及瓦片组成的斜顶。“唐楼”一层通常为商铺,楼上则作为居民住宅。《岁月神偷》影片中罗家的罗记皮鞋店铺即是这种原汁原味的“唐楼”风格。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6:弥敦道
弥敦道位于香港九龙,连接旺角与尖沙咀这两个主要商业区,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九龙区最主要的干道。由尖沙咀海旁伸展至九龙半岛以北的界限街,两旁商业和住宅大厦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更逐渐成为购物区,入夜后游人如鲫,各式霓虹招牌闪烁耀眼,令人目眩。传统香港人购物的场所,价格合理,商业布局与四川北路相接近,以线状为主,商业发展则形成块状开发趋势,每一块都有各自的商业特色和功能。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7:花墟街
漫步花墟,你可以看见林林总总漂亮新鲜的鲜花在阳光下静静地绽放,芬芳的气息萦绕在鼻尖。走在这条花道上,如果你不知道花的名字,店主总会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热情而友好。花墟道上的鲜花多不胜数,质量好而新鲜。这里的鲜花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如:荷兰郁金香和非洲菊、以色列香石竹、泰国兰花、马来西亚月季、印尼百合、新加坡鹤望兰等等名贵花种,它们一起汇成百花缤纷,成为香港一景。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8:庙街
庙街在九龙油麻地,因街上的天后庙(妈祖)而命名。以庙前的榕树头花园为界,分成南北两段。在榕树头东面,有城隍庙、天后庙、观音庙;榕树下还有一排社坛、书院。此地的小天后庙,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成了江湖人物和各色闲杂人等的落脚地。想体验地道香港文化就到庙街夜市去!这里除了有摊贩售卖商品,还有职业棋手的地摊,歌手演唱粤剧、广东歌等,所以又叫“平民夜总会”。晚上的油麻地很冷清,大部分的店都很早就关门,除了庙街,越晚越热闹,并且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值得一去。
最有香港味的九大街道TOP9:百德新街
百德新街是位于香港岛的一条人流车流颇多的街道,它在香港铜锣湾商业购物区。北部起自维园道,中途经京士顿街、记利佐治街,南至怡和街止。百德新街是香港铜锣湾潮流服装店集中地,年轻人购物必去之地!
二、成都有氛围感的特色街道有哪些?你知道吗?
引言:很多人都喜欢去成都旅游,我们知道成都有一些氛围感的特色街道,你知道是哪些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成都的一些特色街道
我们会发现成都有一些氛围感的特色街道特别的好看,无论是在这里拍照还是在这里旅游,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还有一些特色的小吃。这个时候特色的街道有湿水街,还有府城大道以及锦里西路,这里都是比较好的特色街道。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他的铁像寺水街是比较有氛围感的,而且特色也特别的多,你会发现这里的街道可能会比较窄,但是它像一座铁寺而得名,你会发现他会有一种古代的风韵在里面,人们在这里散步,在这里购买食物就感觉是一种古代鱼现代的结合,所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美。还有一个街道叫做府城大道,这里特别有氛围感,而且里面有特别多的紫薇花,我们知道这里栽满了紫薇花。
二、浪漫的地方
所以在它开花的季节大家来这里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所以在这里打卡拍照非常的美,也是很多网红,喜欢来的一个地方,就像童话一样,我们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美丽让,我们遨游在花的世界之中。接下来就是锦里西路,我们知道这里的特色也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秋天我们来到这里,也就像童话世界一样,因为这里的树到了秋天就变成了金黄色,因为这里有非常多的银杏树,当落下来氛围感满满,这个时候在这里可以拍一些时尚大片,我们也能感受到秋天来临了,所以无论是在这里拍照还是在这里散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与自己喜欢的人牵手在这里散步,你会感觉特别的浪漫。
三、美丽乡村道路命名有哪些?
美丽乡村道路命名有云燕路、叉路香街道、小马河子街。丫丫坡路、秀水坉街、土旮旯路、大娟子路、姚家庄路、美珠西街、燕子胡同、西瓜北路、丽丽湾。
狮子胡同、大秧歌路、弹弓子街、放马坉大道、牛马行路、大车淀路、四铺子路、人参场路、驴子衔、大碗街。
乡村道路必含浓浓的乡音、乡土气和民俗方言风才靠谱,不能草率去乱创新,不能脱离生活,接地气的才是好的乡村街名。
建设美丽乡村的标准
1、村庄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2、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
3、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名标识。
4、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
5、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规定了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要求。
6、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
6、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8、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
四、说说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体现当地特色的街道名吧?
西安回民街,体现了西安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自古华夷混杂,百花齐放,自古就是多多元文化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汉文化。
五、西安的有名街道有什么?分别有哪些特点?
西安有名的街道及特点介绍:
1、德福巷
德福巷原来是一片老房子,因为街巷又窄又黑,所以老人们都说,它象一只蛰伏的黑虎,讲迷信的人们也说这里是“好风水”。解放前,这里不叫德福巷,而叫“黑虎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馆、咖啡馆和酒吧业逐渐兴起,并逐步走向繁荣、形成规模。
如今,是当下西安著名的酒吧一条街,青年潮人最爱。德福巷与古色古香的书院门古文化街东西为照,遥相呼应,成了传统文化区中一条 最有“洋味”的街道。
2、学习巷
现西安城内有大、小学习巷两巷,听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巷子。早在盛唐时期,那里曾住着几万胡人,来长安觐见皇帝的胡人,都在那里学习汉语和礼仪,所以叫做大、小学习巷。
过去,大、小学习巷统称学习巷。不是说小学习巷就小,大学习巷就大,只是因为大学习巷看起来街面宽阔,小学习巷巷子窄而已。粗略估算,小学习巷的住户大概是大学习巷的3倍还多。
3、顺城巷
西安的顺城巷,巷若其名,是一段在城墙内侧顺墙而成的街巷,一侧是巍巍古城墙,一侧是秀丽端庄的明清古建。小巷虽没有新建大道的宽阔华丽,却因它的存在,使得原本因墙而隔断的围城内与外,城垛与飞檐不觉间浑然一体。
位于城墙之下,来到西安的游客们,对 顺城巷历史文化漫步道、鼓楼北院门坊上风情一条街 都十分喜欢,由于这些依然承载着适用功用的街巷,永远难以抹去记忆中那一丝西安城气息。
4、粉巷
粉巷仅有329米长,而它的名字却为西安人所熟知。粉巷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以前粉巷是西安城的粮食一条街,街道上撒满了厚厚的粉面而得名;二是粉巷以卖胭脂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化妆品一条街;最后一种是说粉巷以前是选妃子的地方,到后来演变成了各式青楼。
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置腹。粉巷东面是南大街了,固然粉巷名字比拟有暧昧的滋味,但目前是比拟有特征的美食场所。
5、五味十字
元代时这里因药店密集,故十字口与今天的南广济街统称为药市街。明清时,也因这里药店集中,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后来人们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称五味什字。
五味什字是西安一条著名的老街,它很早时便是西安城里的药材市场,其得名也来自中药的“五味”之说。清末以后,五味什字成为外省会馆的汇集地。今天的五味什字为东西横街,东起南广济街南口,西至四府街。
6、炭市街
炭市街位于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始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此街只是一个 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出售煤炭、盐碱、副食店铺居多,得名炭市街。
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海味专售市场,现为全市乃至西北最大的副食品市场。2008年整体搬迁至西二环,但炭市街招牌不变。经过拆迁改造后,炭市街将 成为一条时尚商业街,马路两边则将建成集购物、消费、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商业街区,成为西安高端消费市场。
7、师大路
师大路毗邻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每天高达1万人次从这里经过,因此扎根在这里的店铺大部分是服务大学学生的。
师大路,横穿陕师大,尽头是西安外国语,路对面坐落着西北政法。在这里,不止会遇到爱情,被高校环绕的师大路,同样也有许多难以割舍的青葱情谊。
8、文艺路
西安文昌门外,有条文艺路,全长2.5公里,友谊路将其分为南北两路。文艺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充满了浓重的文化气息。在它的北头是群聚的剧院、电影院;南段,是布匹市场;路的最北端,连着文昌门环城公园。
时至今日文艺路布艺市场,从最早的床单、被罩、布料的小买卖式经营,到面向整个西北地区提供布匹的集散和批发,再到名优窗帘品牌的崛起--已经发展演变成了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大、最主要的布艺商圈。
9、甜水井
甜水井街的名称来自清代,据传清代时,在今含光门东侧处有一口甜水井,所以与这口甜水井相对的街道都被称为甜水井街。据书中记载,解放后西安市通自来水后,这口井便作废了。
甜水井是一条 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街道,它是隋唐长安皇城含光门大街的一部分,街侧有鸿胪寺和鸿胪客馆,即唐朝的“外交部”和“国宾馆”。南起环城南路,北至五星街和梆子市街十字,长385米,最南端为含光门。
10、书院门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 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1990年8月,碑林区政府开始对书院门进行大规模改造。1991年6月,书院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当年十月,这条古文化街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书院门经过多次改造,恢复了昔日的文化色彩,厚重、有力的颜体街名使街西的牌坊与街内的建筑浑然一体。过去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师范学校",当年的莘莘学子在此留下了书斋、留下了学堂、留下了功名,更留下了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
六、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
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
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农村现在的街道是越来越繁华,名字也是根据地方的变化在不断的改变,那怎样为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呢?以下分享一些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
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1
1、和谐路
2、永安路
3、兴国路
4 、常青路
5 、团结路
6、文明路
7、世博路
8、富民路
9、国强路
10、宏伟路
11、民 富 路
12、富 康 路
13、国 兴 路
14、强 盛 路
15、和 平 路
1 6、平 安 路
17、吉 祥 路
18、祥 和 路
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2
好听的街道名称
1、平遥南大街, 创于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历时58年。又称明清街,自古以来就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
2、松涛路, 位于武汉市光谷中心城,道路等级为支路,道路起讫点为九峰一路——高新二路,长度为1451米,宽度为40米,南北走向。
3、琴台路, 四川省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XX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4、梧桐街 Wutong Jie 道路(街) ,吴中区城南街道 位于吴中区城南街道槐香街西,南起文溪路规划向东延伸段(未命名)、北至兴昂路 长985米、宽32米。
5、乌衣巷,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给农村的街道取新名字3
有趣的街名
最“显富”的街道:洒金桥(一块金子也没见过);
最“黑”的.街道:炭市街(一块碳也木有);
最“冷”的街道:冰窖巷;
最“文化”的街道:贡院门(没有状元,全是卖羊肉泡的);
最“乡村”的街道:骡马市(你可在此见过一匹马)。
最“长寿”的路:万寿路;
最“干净”的路:太白路;
最“开心”的路:长乐路,
最容易跌倒的路:太华(滑)路,
兄弟最多的路:凤城一二三四……路!
案板街:让卖二手手机的货都霸占完了!
鸡市拐:旁边也没有一家卖活禽的!
东木头市:一根木头也没有!
炮房街:一个卖炮的也没有!